「企業在行動」責無旁貸!央企助力疫情防控

「企業在行動」責無旁貸!央企助力疫情防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處於關鍵時期,在面臨疫情時,央企責無旁貸,充分發揮行業龍頭地位,以自身業務和資源優勢,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穩步發展提供產品和服務保障。

中國石化成功對接11條口罩生產線:截至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據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國石化助力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日;2月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2月15日,中國石化將有1條口罩生產線率先到位,20日4條、月底6條生產線到位。中國石化將上述裝備提供給有生產許可資質的企業用於擴能增產(以生產企業租用中國石化設備的方式組織生產),並提供生產原料。

中國電信“天翼雲會議”免費開放:避免面對面,是有效防控疫情蔓延的重要舉措。以“雲”為橋,中國電信在全民疫情防控期間,迅速行動、快速響應、全力以赴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快速、有力的通信技術保障,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助力疫情防控,架起溝通橋樑。截至2月7日,“天翼雲會議”已向工信部、國資委信息中心、河南省委等3000多家政府、企事業單位,50多萬用戶提供公益服務,累計會議總時長50萬小時。

華潤雙鶴四個生產基地復工生產全力保障市場用藥需求:截至2月7日,華潤雙鶴旗下華潤雙鶴(北京)工業園、瀋陽雙鶴、淮安雙鶴、上海長富四個生產基地已實現復工生產,企業開工率為20%,生產品種主要以抗疫藥品為主。其中,北京工業園、淮安雙鶴、瀋陽雙鶴於1月31日復工生產,上海長富於2月3日復工生產。

自復工起至2月6日,北京工業園共生產500ml滅菌注射用水19萬支、500ml氯化鈉注射液(易開蓋)9.4萬支、100ml5%葡萄糖注射液(雙管)16萬支和100ml0.9%氯化鈉注射液(雙管)27萬支;淮安雙鶴共生產100ml塑瓶輸液產品211.1萬瓶;瀋陽雙鶴共生產各規格的5%葡萄糖注射液40.2萬袋,0.9%氯化鈉注射液159.6萬袋;上海長富共生產腹膜透析液(乳酸鹽-G1.5%)14.5萬袋。

“百年軍工老店”緊急研製3D打印護目鏡:兵器裝備集團所屬湖南雲箭作為一家“百年軍工老店”,全力為戰疫一線支援物資。研製抗疫一線急缺的醫用護目鏡。從零開始研製,項目啟動不到24小時,2月1日晚9點,第一件3D打印醫用護目鏡成品便完成製作。2月7日下午,首批3D打印FDM-1型醫用護目鏡通過湖南省湘雅醫院試用驗證,並獲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准入。目前,緊急需求訂單已經“找上門”來,他們正在加足馬力生產。

中國海油滿負荷生產疫情防控物資所需原料: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面對各類防疫物資的大量需求,中國海油所屬單位中海殼牌從春節假期開始迅速行動,滿負荷生產可用作消毒劑容器和醫用包裝生產原料的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產品。1月20日至2月4日,共累計生產上述產品26000噸,並將超過6個品種的產品安全、及時地送抵11家生產防疫物資的工廠。面對疫情發展,中海殼牌各生產裝置及相關部門協同配合,保障裝置穩定運行,確保一期、二期所有生產裝置春節期間均實現滿負荷生產。

中國化學工程成功研發高效環保空氣消毒劑馳援防疫最前線:中國化學工程所屬天辰公司研發團隊積極發揮自身在精細和專用化學品方面的科技研發優勢,針對突發疫情,緊急攻關高效廣譜環保消毒劑——可用於空氣消毒的過氧乙酸。短短8天內研究傳統生產工藝並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該團隊已經成功生產出滿足空氣消毒要求(產品濃度為0.5%)的PAA溶液,較市場在售同類產品更加安全環保高效。據悉,天辰公司研發中心目前生產能力每天近6噸(PAA濃度0.5%),可供應6家火神山規模的醫院每天進行2次空氣消毒。

中建一局勇擔央企使命援建5所防疫醫院:17年前參加小湯山醫院建設的中建一局,17年後再擔央企使命,馳援武漢、西安、徐州、天津4座城市,參加5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醫院的建設。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西安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徐州市應急病房項目、天津腫瘤醫院發熱門診改建項目,這些項目都是時間緊、任務重、刻不容緩!中建的勇士們正是帶著國家和企業給予的信任日以繼夜、奮力拼搏,圓滿完成一個個重任,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中國建材以藥用玻璃支持疫苗研發:中國建材所屬凱盛君恆有限公司緊急安排一批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原材料,與國內製瓶企業合作加工生產1000萬支疫苗包裝用玻璃瓶,免費提供給國內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單位使用,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項目。凱盛君恆可向疫苗研發單位提供包括2/7/10ml西林瓶和1/2ml安瓿瓶在內的標準規格產品,同時還可按需要定製其它規格安瓿、西林瓶或預灌封注射器等管制瓶。

武漢“火眼”實驗室電力改造完成!投運後1天檢測萬份病毒樣本:2月9日21時50分,經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東新供電公司馳援,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火眼”實驗室電力改造任務完成,“火眼”實驗室建設週期再縮短半天。武漢“火眼”實驗室由武漢市政府、東湖高新區、中交二航局、上海諾瑞實驗室、華大基因聯合共建,2月5日啟動試運行。待該實驗室正式投運後,將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檢測能力,每日最多可檢測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樣本。

多家央企聯手保障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中糧COFCO每天發往武漢的大米超過200噸、麵粉麵條約50噸、食用油約300噸;中儲糧集團湖北分公司庫存中央事權糧食1000萬餘噸,可滿足湖北6000萬人半年以上需求;中鹽集團日產量約5000噸,食鹽生產企業庫存量112161.192噸,食鹽加工企業庫存量18284.157噸;華潤集團充分發揮多元化民生類企業特性,在保障燃氣、電力穩供的同時,旗下銷售企業大量採購糧油米麵、肉蛋奶蔬等,有力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持續穩定供應。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綜合報道。編輯:米果。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