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曾经不止一个单亲爸爸或者单亲妈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时候,我对孩子很失望。”

这些单亲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好爸爸”、“好妈妈”——他们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甚至倾其所有,去赋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然而,每当孩子流露出对另外一位家长的期盼和依恋时,他们哪怕再装得不在意,内心里都会有一种被辜负的感觉——

“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还对那个爹/妈放不下?”

我在专栏《这样离婚,不伤孩子》中,曾经分析过单亲父母对孩子“忠诚”的心理需求(详情见《 》)。期待孩子对自己忠诚,是每一位单亲父母或多或少都有的心理。

没有什么离婚会是愉快的,离开的那个前任,终将是单亲父母记忆中最不愉快的标记。而孩子却还爱着那个曾经制造了那么多痛苦的人,这对有些单亲父母来说的确难以接受。尤其是,那个人在离婚后,或许并没有做得很好,尽到父母的责任。在这个时候,孩子还有必要去爱那个父母吗?

对此,我想到了香港明星郑少秋和沈殿霞,以及他们的女儿郑欣宜的故事。

“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沈殿霞生前曾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女儿郑欣宜,郑少秋却抛妻弃子,另取新欢。在孩子的成长岁月中,缺乏爸爸陪伴与关心,讽刺的是,想和爸爸见上一面,竟只能通过电视节目的邀约。以至于在沈殿霞去世后的追思会上,同行的亲友公开指责郑少秋,质问他:“你这些年来付出的,到底是什么?!”

“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而长大后的郑欣宜,虽然也曾经恨过爸爸,但在岁月的流逝中,恨意终究被亲情冲淡,取而代之的,是血浓于水的爱。她和爸爸一起上节目、开演唱会、听到爸爸拍戏受伤也会失声痛哭、逢年过节也会和爸爸以及继母一家团聚。在近期的一档节目中,她更直言自己:不缺父爱。

看到女儿如今和“渣男”前夫相爱相亲,如果沈殿霞地下有知,她会是高兴还是生气,她会觉得,自己被女儿“背叛”吗?

我想她应该不会,毕竟,这位善良的单亲妈妈,一直在维护前夫的父亲性相,一直教给女儿的,是“宽容大度”的做人信条。

“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父母离婚、彼此怨恨、或者在分离的岁月中暴露出自己的缺点,都会让孩子失望。这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爱吗?孩子又是怎么想的呢?

为此,我采访了5位单亲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1】说不出口的爱

父母离婚后,我跟妈妈。爸爸是摆菜摊的,每当放学路过爸爸的菜摊,爸爸都会给我零食、买各种小玩意给我,而我在回家之前,把爸爸给我的东西“消化”掉。也许,爸爸真的伤害妈妈很深吧,如果她知道我和爸爸总是见面,会生气、会骂我不懂事。

我知道妈妈带着我很不容易,她打了两份工,白天夜里都在工作。在她的面前,我只能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但我很记挂爸爸,有时候看到他形单影只地收菜摊、一个人回家,我的心里会生出几分疼痛,就像我听见妈妈深夜回家,一个人坐在黑暗中叹气一般,我的心也会疼痛。

有一年春节,大人在忙,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爸爸,手里提着一包零食礼盒。我本能地接过来,啪地一下就把门给关上了。我的下意识反应是:爸爸妈妈不应该见面,一见面肯定会吵架、肯定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妈妈问我是谁,我说是爸爸。妈妈说:“干嘛关门,快叫他进来啊!”我赶紧打开门跑出去喊爸爸,却看见远处爸爸的背影,越走越快,最后消失在茫茫白雪中。

爸爸送来的礼盒,是看上去很高档的进口巧克力。我不知道欠着债的爸爸买这个花了多少钱,更不知道他用了多少勇气来敲门送礼。但是,因为我那些说不出口的爱与挣扎,竟当着他的面把门关上。

这一刻,将是我内心一辈子的内疚、一辈子的痛。

“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2】刺探与沉默

爸爸妈妈离婚后,我跟着妈妈,但每个月也会去爸爸那儿住上几天。每次在爸爸那儿,我都得到了最好的待遇。爷爷奶奶给我买昂贵的礼物、给我做好吃的、爸爸有时候带我去玩一些比较奢侈的项目。这些,都是我在妈妈那儿没有的。

一开始,我回来后会告诉妈妈在爸爸那儿干了什么,说得绘声绘色的时候,总能慢慢注意到,妈妈的脸色便越来越难看。

“真的啊……说过你不能吃那么多冰淇淋啊……他们也太惯着你了吧……呵呵……”即便她不说我什么,即便她还在假笑,我的内心也开始局促不安。

妈妈有时候还会向我打探:“你爸这么有钱做这个呀,不如你下次问问他现在能挣多少钱呢?”“是你爸一个人带你出去玩的吗?没有别人吗?有没有别的阿姨什么的?”……

久而久之,我不再觉得去爸爸那儿是一件好事情,即便他们什么也没做错。而面对妈妈的打探,我干脆一律回答:“不知道。”

有一次,爸爸说暑假想带我去坐邮轮旅游,这个提议像是在我心里压了一块沉沉的石头,我害怕向妈妈提起,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既能满足我的愿望,又能避免背叛妈妈。我痛苦而不安,又隐隐感觉一种莫名的愤怒。

直到妈妈突然问我:“听你爸说,他想带你去坐邮轮旅游,你想不想去?”听到她的话,我像僵住了一般,过了很久才胆怯地点点头,泪水却莫名其妙地在眼眶里聚集起来。

令我意外的是,妈妈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坐邮轮旅游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你别怕告诉我,妈妈虽然舍不得你去,但也希望你过个开心的暑假,明白吗?”

我扑在妈妈怀里,泪如雨下、如释重负。第一次,我感觉到妈妈能够接受我和爸爸在一起的需要,即便她自己的感受不一样。而因此,我觉得自己更爱妈妈了。

【3】我恨我丢不下他

爸爸闹离婚闹了两次,都是为同一个小三,他说那才是他今生所爱。不论妈妈如何争吵、哭闹、哀求,爸爸就像着了魔一样一意孤行。

那几年听到太多的人对我说:“你爸不要你了。”我心里既耻辱又愤怒,我怀疑过自己,是否都是自己的错?其实爸爸一直对我都还不错,至少很大方,可就是对妈妈视而不见,我不理解,一个男人,怎么可能对一个陪他白手起家的女人如此冷漠绝情。

他们最终离婚的时候我12岁,我横着眼睛看着爸爸,当着他的面对妈妈说:“妈妈别哭了,我会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我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一个大大的“恨”字,告诉自己,从今以后,对爸爸只有这种情感。

可是没过两年,妈妈发现得了癌症,拖到我考上大学后,她撒手人寰。

妈妈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是我一生的痛。我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对爸爸咆哮:“这都是你的错,妈妈的死都怪你!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爸爸一直给我寄钱,也试图来看我,缓和父女关系,我避而不见。我把自己当作孤儿,不能面对这样一个给我太多创伤记忆的爸爸。

去年爸爸的小三打电话给我,说他脑子里发现血块,要做手术,有可能成植物人,让我回来看看。电话里我生硬地回绝了,我说:“关我什么事?”挂了电话后我却后悔了,我胡思乱想着——如果爸爸真的醒不过来了,我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如果爸爸真的不行了,我是不是,就真的成了孤儿了……

我哭了一夜,因为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还不能割舍这一段亲情的事实。所幸后来爸爸手术很成功,他也并没有怪我不去看他,过年的时候还让我去他家,生平第一次,我答应了。

“父母离婚,你恨他们,还是爱他们?”我采访了3位单亲孩子

晴朗有话说:

我想对离婚的夫妻说一句话——

对于孩子来说,同时爱父母双方,要比被迫在父母中做选择,容易得多。

孩子要比我们想象的懂事。他们有能力清楚地看到自己父母的错误和缺点,也很明白父母对彼此有什么看法、关系如何。尽管如此,在他们的天性中,仍有一种原始的、很难抗拒的需求:爱父母、依恋父母、并渴望与父母产生联结。

孩子也比我们想象的是脆弱敏感。对于离婚的父母,他们在竭力地寻求这一种平衡。他们既想得到双方的爱,又尽量避免让父母有受伤害的感觉。当孩子被撕裂的情感困扰,而不得不过着夹层生活时,最终的输家,只能是孩子自己。

离婚的夫妻,单亲的父母,请诚实地理解,宽容地接纳孩子的感受吧。

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承担起责任,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共同养育的关系,或许,是每一对离婚夫妻必须学习的能力。

了解更多,请关注我的专栏《婚姻必修课:这样离婚,不伤孩子》。我愿意与各位父母,一起来探讨婚姻,探讨婚姻中的孩子教育。专栏请点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