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席捲中國,影響全球的疫情影響這全人類。根據科學家最新研究,罪魁禍首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直徑只有幾個納米大小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微生物家族一元。而微生物在地球上已經有幾十億年曆史,伴隨生命誕生與進化。

我們體內的每個活細胞中,每時每刻都在一個非常小的單位空間裡,馬不停蹄的合成著數以萬計的各不相同的生化物質,這些不同的反應是如何發生的?所有的分子活動如何在一個小小的細胞內協調運作?現代科學研究:生命內部細胞角色演化的各種狀況,其實都是利用量子世界的“戲法”來為自己的生存提供便利。

先從動物遷徙,這個動物界最普遍現象說起。


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在環球遷徙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一直就是一個謎。它們各有神通:有些動物會在日間利用太陽,在夜間利用恆星的相對位置來導航,有些動物會記憶地標,有些動物甚至能聞到他們在這個星球上該走的路,但是導航能力最不可思議的要數知更鳥:它們能感知到地球磁場的方向與強度,這種能力被稱為磁感應。


問題的關鍵在於,其實地球上的磁場非常微弱,弱到什麼程度呢?地球表面磁場的強度只有一個普通冰箱貼磁力的百分之一。那麼,這麼微弱的磁場信息如何與知更鳥細胞內的分子相互作用,他們產生的微弱能量如何能成為知更鳥的導航系統呢?


毫無疑問,知更鳥的不可思議的能力來自基因,那麼什麼是基因?1943年,加拿大科學家埃弗裡發現在染色體中攜帶關鍵性的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為什麼基因能夠儲存複製並精確的傳遞遺傳信息。

最終這個問題在1953年被揭曉,科學家們發現了DNA中的雙螺旋結構----遺傳字母的序列----也就是提供重要遺傳指令的信息序列—這就是“生命密碼”。

但是,“生命密碼”的發現,只是揭示了生命是有密碼的,是有遺傳信息的,而“生命”本身是什麼?基因科學並沒有給出答案。

我們體內的細胞不斷的出生,也不斷的死亡,活細胞能變成死細胞,但是死細胞卻無法變成活細胞,生命是不可逆的。是什麼使細胞生死?細胞又是如何出生入死?正是這個謎題,讓我們的祖先提出了“靈魂”的概念。

但是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我們不再相信一個細胞中會包含任何形式的靈魂,也不再相信是靈魂在指揮著細胞的運作,那麼,當一個細胞或者一個人死去時,不可逆轉的失去的東西又是什麼呢?

在當下的每一秒都有數以兆計的最低級的微生物毫不費力的創造著生命,那我們人類為什麼只能複製生命(比如克隆羊)卻做不到用科學技術來創造生命呢,要想知道生命是如何被創造的這個最深奧的謎題,要回到20世紀初期的量子力學剛出現的時代。

生命是由處於控制中心內的極少數分子來管理的,這些分子具有獨裁式的影響力,而影響這些關鍵分子運動的是量子事件。

1944年,薛定諤出版了《生命是什麼》,在此書中,薛定諤從量子力學的角度提出了一種對生物學的全新理解,至今仍舊是量子生物學領域的核心。


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讓薛定諤感興趣的問題是謎一樣的遺傳過程。在20世紀上半夜,科學家僅僅知道基因可以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卻不知道基因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於是,薛定諤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法則讓遺傳保持瞭如此高的精確性。

經過嚴密的實驗研究,薛定諤在《生命是什麼》一書中陳述了它的理論,它認為:

生命就是一種量子現象。

生命就像一臺複雜的分子機器,生命有序性的自我維持需要依靠酶,色素,DNA和其他生化分子的協同運作,而這些生化分子的性質則多數建立在諸如量子隧穿,相干性和量子糾纏等量子現象上。我們的身體可以通過不斷的更新,替換和修復損傷和破舊的組中值維持自我穩定,我們一生都可以維持身體的自我可持續性,所謂的生生不息是也,而維持生命現象的最重要物質就是—酶。

酶是我們生命的引擎。所有的生命都依賴酶。

酶在分子內或者分子間操控著單個的原子,質子和電子,並藉此深入到量子世界中利用其奇異的法則,這一切共同鑄就了酶非凡的催化能力。

牛津大學數學家彭羅斯的觀點:

人類的大腦就是量子計算機,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


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我們首先看看下圖中闡釋的量子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這個運作機理讓人想到太極---中國道家玄奧的陰陽關係和1+1大於2的系統思維模式,以及無極限的維度空間。

20世紀初期,意識的電磁場理論剛剛提出,那時候還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大腦電磁場能夠影響神經元的興奮,進而影響我們的思維和活動,但是隨著量子力學對生物學的滲透和越來越深入的研究,科學家提出:

意識的產生是大腦電磁場的一種瞬間的放電現象,這種放電現象,就是“靈光”—一種能量團的量子顯現。

那麼,這個意識和靈光到底是什麼,這個“能量團”為什麼會出現。我們下次再來分享量子生命的新發現。


微生物如何創造生命?量子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