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淮安、連雲港、宿遷和揚州誰是綜合實力最高的城市?

qzuser6214370


徐州,交通發達。水運京杭運河。空中,觀音機場,還有機場。高架快速通道,環城快速,徐賈快速,徐沛快速,還有多條國道。鐵路,高鐵四通八達。地鐵已經運行。各種高校林立。徐州重工,輕工,物流。哪個地級市可比。


陽光明媚147234801


綜合實力最高的城市應該是徐州吧。


這是2016年江蘇省各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從圖中不難看到,2016年徐州地區生產總值為5808.52億元,居省內第五位,增速為9.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7003元,同期淮安地區生產總值為3048億元,居全省第十一位,增速為11.0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2562元,連雲港地區生產總值為2376.48億元,居全省第十二位,增速為9.9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3121元,宿遷地區生產總值為2351.12億元,位居全省第十三,增速為10.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8439元,揚州地區生產總值為4449.38億元,居全省第八位,增速為10.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99237元。

再看看徐州的交通。

徐州擁有承東接西、溝通南北、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略區位優勢,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東襟淮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連霍、京福、京滬等國家高速公路主幹線在此交匯,京滬、隴海兩大幹線鐵路於此相交,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是淮海經濟區唯一的大型幹線機場,徐州市運輸管道是華東輸油管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州已經初步形成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五通匯流”的立體化交通格局。


公路

中國地級城市罕見的22條主幹、四環線和90條縣鄉公路格局(所有地級市只有徐州一個城市)。徐州是國家級公路主樞紐,截至2016年底,公路總里程16512公里,建成7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459.57公里,里程數居中國地市級前列,所有縣(市)均連通高速公路,各行政村均通達客運班車。形成了通達國內主要城市和周邊地級以上城市的高速公路網絡;境內共有5條國道,11條省道,市到縣均以幹線一級公路連接,可達到一小時交通;縣到鎮、鎮到鎮、鎮到行政村均通標準化等級公路。

2013年,徐州開建五環路,全長135.2公里。徐州五環路把徐州市域的合圍面積拓展至1100平方公里,佔市區總面積的35.7%。

截至2015年底,徐州二級以上客運站14個,形成了覆蓋市、縣、鎮三級的客運站場體系


徐州站

徐州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大幹線在此交匯。2011年,京滬高鐵的開通標誌著徐州進入“高鐵時代”,同時進入長三角和環渤海3小時經濟圈。“徐州通,則全國通”,徐州是東西、南北經濟聯繫的重要“十字路口”。

截至2016年底,徐州鐵路總里程達到488.8公里,鐵路客運量4629.94萬人,[46]傳統鐵路幹線與現代化高鐵“雙十字”格局正式定型。

徐州東站是京滬高鐵七大主要站區之一,也是徐蘭高鐵的東起點。2016年,鐵路總公司發佈了國內通達高鐵城市排名,徐州可以通達181個城市,位列中國第四。

徐州北站是亞洲第二大編組站,同時也是中國最高等級編組站(雙向三級六場)之一。

徐州西站始建於1915年,是隴海鐵路線上的貨運一等站。

徐州鐵路貨運中心銅山貨場是六大全國一級鐵路物流節點,也是中國最大的鐵路公共貨場之一。


航空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等級最高的一級航空大型國際航空港,中國可起降747大型客機以上空港的17個機場之一,排名約12。機場已開通香港、臺北、曼谷、首爾、高雄、仁川、濟州島、大阪、名古屋、峴港等航班。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徐州空軍機場位於徐州新城區、銅山區交界處,遷建項目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在銅山區黃集鎮啟動實施。


珞珈社


說到綜合實力最高的城市,非徐州莫屬。

經濟發展方面

徐州GDP大幅領先其他四座城市。

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在綜合實力上徐州比連雲港、宿遷和淮安市的要高。

高等教育方面

徐州是科教名城,人才薈萃,全日制學校、在校大學生、專職院士、大學生創業園、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均位居江蘇省第二位,整體教育實力在江蘇省內僅次於省會南京。

徐州擁有6所本科院校,中國礦業大學是211工程,985平臺。

揚州市區有高校7所,包括大連理工大學高郵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高郵研究院、揚州大學高郵現代農業科教示範園、揚州大學、揚州職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揚州科技學院(籌)、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旅遊職業學院等。

揚州大學(Yangzhou University)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交通方面

徐州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大幹線在此交匯。

軍事地位上

徐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城市交通建設方面

江蘇有6個即將有地鐵或者已經有地鐵的城市,分別們是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南通。


駑馬小卒


揚州的綜合實力相對於徐宿淮揚京杭運河經濟帶來講相對實力略強些,是這一區域的老大。

從GDP來看 ,揚州接近徐州而人均比徐州高的多。從地理位置看,揚州是寧揚鎮經濟圈的一員,也是揚淮宿徐運河區域經濟圈的一員,是雙重身份,並且直接可從五峰山公鐵大橋南下杭州和常錫蘇上海最發達的世界級經濟圈,揚州是京杭運河蘇北四市融入蘇南的橋頭堡。

所以,無論是上海蘇錫常地區還是寧揚鎮地區,都需要揚州的城市來傳遞兩地區的輻射能量給揚淮宿徐運河經濟區域。

最後,蘇錫常鎮揚淮宿徐等地區團結一致行動起來,規劃建設最最重要的揚常宜高鐵線!為古老的運河區域重新顯現經濟發展能力而補充最好的交通動力。


常昌揚宜


既然是綜合實力,當然不只是GDP的指標。徐州在這幾個城市中綜合實力當屬最強。首先是城市GDP最高,2018年6755億元;第二,教育領先。高等院校數量在全省位居第二,知名院校有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徐州醫學院、工程兵學院等,這是其它四城市不可比的;第三,醫療優勢明顯。三甲級醫院六所,淮海經濟區內首屈一指;第三,區位交通發達。鐵路、公路網縱橫交錯,高鐵線路米字形擴散,雄居全國第二大交通樞紐。第四,城市規模大、基礎功能普及。僅舉公交一例,徐州市內公交線路二百餘條,公交車輛三千餘輛,在全國地級市中決無僅有。


嶽玖蓉


怎麼說了?揚州歷史上就是所說的江南中心,無可厚非的是江南重要的經濟繁榮的中心,隨著時間推移!揚州沒有強的支撐地理位置,揚州地理位置阻礙揚州發展快速經濟的作用,就好比南京發展不過上海,濟南發展不過青島,廣州發展不過深圳一個道理。現在蘇北這幾個市按中國歷史發展推理看,連雲港是這幾個市領頭羊非屬不可,將來連雲港不僅是這幾個市的領頭羊而且是國際的樞紐港中心之一,2020年底是連雲港轉折新的起點,連雲港具有位置是其它幾個市無法比擬的!目前連雲港人少地多,所以綜合實力比其它市是還是比不過的!但平均連雲港只差揚州,將來先崛起非連雲港不可!


BAOMINGGANG


本人是揚州人 說實話綜合實力來說應該是徐州 無論GDP還是科教文衛水平揚州都落在下風 但是揚州的綜合生活水平應該高處徐州不少 揚州目前欠缺的是經濟驅動力其他都不差 經濟驅動力上來可以瞬間達到蘇南城市綜合水平 畢竟幾千年的底蘊還是在的 揚州在外的人才非常多 家鄉經濟實力上來不缺人才 再加上這個古城的魅力吸引外來人口也不在話下 新的領導班子上臺希望能搞好經濟讓揚州再上一個臺階


禛興


江蘇的城市發展都不錯,基本都是全國前列,非要排名綜合實力,大致可以這樣排位,徐州,揚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

論前途和發展機遇,個人更看好徐州,蘇北重鎮,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城建,人口,教育,醫療,就業,公共服務,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等,綜合實力和發展前景更好。其次,宿遷,淮安,連雲港發展前途也不錯。


Jaricc


城市綜合實力考察的因素就比較多了。涉及到綜合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能力、輻射帶動能力、交通通達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續發展潛力等7大指標。


本人決定徐州應該是綜合實力最好的。首先徐州地處江蘇省西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徐州的歷史地位不容忽視。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蘇北甚至整個江蘇的交通樞紐。是江蘇最早一批擁有機場,高鐵的城市,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貿易中心。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性城市,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之稱的美譽。

徐州有云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臺,窯灣古鎮,徐州潘安湖溼地公園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張道陵等歷史名人。

因此不論從國家戰略,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來講。徐州應該是最好的。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想法,非喜勿噴。有喜歡關注一下,一起談天說地。謝謝。


徐子訸


當然還是徐州,1.地理優勢,2.資源豐富。二,數連雲港目前是國際碼頭吞吐量全省首位。三數淮安以後是交通柩扭中心地理位置江蘇中心,有後續發展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