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有門道:養鴛鴦鴨、種葡萄收入高

我們來關注一下致富的信息。種什麼值錢,養什麼值錢。宜城市王集鎮的鄉親劉海龍就與眾不同,他適應家禽市場需求,2015年率先規模試養了3000只鴛鴦鴨,獲利12萬元。


致富有門道:養鴛鴦鴨、種葡萄收入高

2012年,劉海龍承包了一個總面積30畝、場房面積2000平米的養鴨場,開始養鴨。之後,又嘗試過養雞、養鵝,2015年,開始養鴛鴦鴨。鴛鴦鴨,原產南美洲和中美洲熱帶地區,因為頭部外貌像火雞也稱火雞鴨。具有體型大,體質健壯,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生長快,可在無水池條件下飼養等優點,是短、平、快致富奔小康的好項目。餵養技術、疾病防疫與本地蛋鴨差不多。

致富有門道:養鴛鴦鴨、種葡萄收入高

鴛鴦鴨生長速度快,一般母鴛鴦鴨6個月能長到2至3公斤,公鴛鴦鴨能長到4到5公斤。本地市場每隻鴨、雞一般值20元左右,但是,鴛鴦鴨每斤10元,一隻最小的也需要四五十元。王集鎮槐樹村鴛鴦鴨養殖大戶劉海龍表示,養土鴨效益好的話一隻能賺二三十元,養鴛鴦鴨一隻鴛鴦鴨能賺個二三十元。現在只養了三千隻,明年想一次性養八千隻。

袁浩彬:葡萄園的產業鏈

日前,記者在團風縣天勤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放眼望去,大棚裡,密密匝匝的翠枝綠葉下,一串串沉甸甸、鮮嫩水靈的葡萄掛滿枝頭葡萄架下,遊客們正開心地採摘葡萄,時不時還拿起手機秀一下,無比愜意。

致富有門道:養鴛鴦鴨、種葡萄收入高

致富有門道:養鴛鴦鴨、種葡萄收入高

團風縣天勤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社長袁浩彬為了讓葡萄園的產業鏈更加豐富,近兩年,他把目光瞄準了更有發展前景的生態旅遊市場,將葡萄園建成集休閒旅遊觀光、農家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景區。在葡萄園內散養了家禽,種植了蔬菜、瓜果,直接提供給葡萄園的生態餐廳,在遊客享受採摘樂趣的同時,還可以享用自然風味的美食,真可謂一舉多得,實現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