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要長多久才能達到一斤?

AI讀書的魚


鯽魚要世到一斤需要八年。

一般鯽魚頭一年都長不到一兩,也只有半兩左右,但第二年的就可長到二兩。至後到四兩就甘慢了。水域條件不好或者面積小的永遠也長不到一斤。較大水域的如果水質條件好的也得八年以上才可達到。這是指純野生的鯽魚。

至於人工養殖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人工養殖的魚苗部是經過培育,優選的品種本身生長速度就快,再加上飼料的不斷共給,一般一至兩年就可達到半斤左右或更高。


王志勇216122523


釣魚很多年了,差不多三十年吧,我是陝西陝北人,小時候釣魚半斤以上的鯽魚那是常態,1斤的也不稀罕,我們這地方水庫裡食物稀少,鯽魚能長到1斤,基本上都在15年以上,半斤以上的鯽魚想長的1斤那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再加上氣候偏低,自然環境惡劣。上高中以後基本上已經很難釣到1斤的鯽魚了,今年已經41歲了,現在釣到2-3的鯽魚都覺得個頭不錯了。我們這裡沒有工程鯽,是鯽魚就是野生的


再見青春MY


鯽魚多久才能長一斤?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有很多答案,因為生長方式不同環境不同,魚兒生長速度就不一樣。

在水肥的區域,微生物比較多,魚兒不缺食物,肯定生長很快。

在水體比較瘦的區域,魚兒食物匱乏,魚兒沒東西吃,肯定就會生長很慢。


再說鯽魚的品種,鯽魚分為土鯽魚、方正銀鯽、彭澤鯽、高背鯽、湘雲鯽等這些鯽魚有些一年就能長2斤,有些5年也不一定有一斤

土鯽魚:

一般土生土長的土鯽魚生長速度很慢,一年生鯽魚最多不一定能長2兩,5年有沒有一斤也是個問題,主要是野外環境太複雜,食物稀少鯽魚生長速度很慢。


方正銀鯽:

方正銀鯽原產地為黑龍江省方正縣,出肉率高、耐寒冷、抗病力強、生長快、個體大等特點,體重最大的可以達到3斤,生長速度很快。

彭澤鯽:

彭澤鯽原產於江西省彭澤縣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自然水域。彭澤鯽個體大,最大可達6.5公斤。也被稱為彭澤大鯽。

高背鯽:

滇池高背鯽魚體形為紡錘形,高背鯽原產雲南滇池,主要以腐殖質、營養碎屑為食,可清潔水底雜質,還攝食部分藻類,對水體有較好的淨化作用,最大個體可達3公斤。

湘雲鯽:

湘雲鯽又叫工程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劉筠教授培育成功的一種三倍體鯽魚。生長速度是普通鯽魚的3-5倍,當年的魚苗可以達到3斤以上。

另外,我們釣友釣魚的時候,都會覺得,個體大的鯽魚就是“工程鯽”,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很多品種的鯽魚和工程鯽個體相差不大,生長速度也很快。除了土鯽魚生長速度太慢以外。很多鯽魚都是能長到個體很大。

釣友們,你覺得你們那邊鯽魚能長多大,需要多長時間?


光頭魚司令


這個要長多少年??



墨子涵50377287


在我們這山半腰上三面山圍著的一個面積為三畝左右的水塘裡(村裡的蓄水池)裡釣的,桶底是30cm 的!釣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魚,鱗片很大,看著像鯽魚,但是不敢確認!因為大,沒見過這麼大的,一條有兩斤左右!小一點的有一斤左右!總共五條,3.9公斤[呲牙][呲牙][呲牙]





小作怪懿宸


土鯽要想長到一斤,是很難的。一年長到二兩,已經很不錯了。以前沒有人去專門養鯽魚,產量實在太低,沒有經濟效益。但是,鯽魚卻又很受人們喜愛。吃也好、釣也罷,都是最好的魚種。故此,水產研究人員開始人工培育新的鯽魚品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工程鯽魚”。

沒記錯的話,最早應該是日本人培育出了新一代鯽魚,叫“銀鯽”。體色銀白、體態修長、鱗片緊密、大頭小嘴,一年可以長到一斤左右。

國產最早應該是高背鯽。高背鯽母本為黑龍江雙鳳水庫的鯽魚,父本為江西興國紅鯉魚。這種雜交鯽魚,體態健碩,背寬肉厚、肉質緊密、生長迅速,而且適應性極強。一年可以長到一斤以上,由於有鯉魚父本遺傳基因,個體可以很大,突破了一般鯽魚能長到八兩、一斤的上限,可以長到兩、三斤,甚至個別可以達到六斤左右。所以,高背鯽被全國廣泛養殖,並流入自然水域。

另外還有一種彭澤鯽,體態豐腴,鱗片銀白,肉質較鬆軟。養殖一年可達到八兩、一斤左右。

還有一種湖北鯽魚,一年也可以長到八兩、一斤左右,由於賣價便宜,很多地方也有引進。

個人經驗:在這幾種鯽魚中,土鯽比較本分,基本處於底層活動。高背鯽、彭澤鯽雖然也會上浮,但大體型的還是主要在底層活動。土鯽、高背鯽、彭澤鯽,泳層穩定,相對好釣一些。而銀鯽、湖北鯽魚,泳層不好琢磨,不太好釣。


煙波客11546399


鯽魚是生長很慢的,特別是“土鯽魚”能夠長到一斤不知道需要多少年,野釣這麼多年,半斤左右的野生鯽魚都不多見,很少能碰到1斤的土鯽魚。

但是有些鯽魚品種可以長很大,比如工程鯽、高背鯽等。

鯽魚雖說有很多種類,但是生活習性卻基本相近,都是習慣生活在水體下層,屬底層魚類。

野生鯽魚一年大約能長到幾十克,也就是1兩左右,如果是在天然餌料豐富、水質較肥的小型湖泊和水庫中一年可生長2-3兩。如果能長到一斤,估計5年能不能長到還是個問題。



鯽魚雖說生長很慢,但是鯽魚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通常一次產卵數能達到萬粒。較能耐低溫,在10攝氏度以下的水溫中仍然有攝食能力。 這也是我們釣友在冬季釣魚仍然能夠釣到鯽魚的原因。

鯽魚對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它鱗片上的保護色,能隨著水色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水體顏色的不同,可變成銀灰色、灰褐色、灰色、銀白色、黃色和金黃色。


甚至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其體形也能作適當的改變,若生活在較狹小的水塘靜水中,活動範圍很小時,它的體形又會變得較短而偏寬且肥厚,若生活在流動的活水中,水體的面積大,活動的範圍大,其體形會變得偏長形。


老貓愛釣魚


鯽魚要長多久才能到一斤?

鯽魚大致分兩種,一種野生一種養殖,不管野生還是養殖其生長速度與地理位置,水域情況有很大關係。這沒有個準確定義。

例如北方的鯽魚,由於氣候原因在戶外冬天寒冷的冰面下鯽魚很少有吃的所以生長較慢。而南方四季水面基本無結冰,且水溫相對也高點,鯽魚活性大會找吃的,所以長到一斤比北方時間要快。

而水域基本就是看水域大小、水質好壞,魚的密度大小,食物多少。水質好壞和鯽魚的健康程度有很大關係,鯽魚健康且魚密度適中,又有豐富的食物,這樣鯽魚長的也快。如果水質差,食物少,搶食魚還多,那自然鯽魚長的就慢。

綜合上訴野生鯽魚長到一斤需要5至7年左右時間。養殖鯽魚基本就是6至8個月。為什麼養殖鯽魚這麼快?經濟魚大家都懂得。





鴻禮漁寨主


今年春天釣的,一圖稱的0.9斤,後面是一下午釣的最大的




匆匆過客67659105


不同的生存環境、品種生長速度差異很大。

這是幾年前在山坡上一個野塘釣的,一斤多的肉質比市場上三兩的還嫩,還鮮。第二個週末去,發現被毒害了[流淚]我懷疑身邊的釣友有潛伏的電工[發怒]大師們幫忙看看是土鯽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