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庭成為真正的避風港

2019年10月23日中午,一則《廣東某高校一名女大學生在珠江邊失聯》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晚上8點左右,“大女生珠江失聯”這一短語進入微博熱搜行列,24日傍晚,天河警方發佈公告,失聯女生李某的遺體在珠江水域被找到。

事件結果塵埃落定,不少網友紛紛表達出對該女生的同情與惋惜,但是我們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應該去分析怎樣才能避免這類慘案再次發生。

在10月22日凌晨,該女生曾發佈一條微博,內容顯示自己與父親有矛盾,之後李某的父親也向記者表示女兒的朋友圈屏蔽了自己。涂爾幹將自殺分為利己型、利他型、失範型以及宿命型,在《自殺論》中,涂爾幹提出群體整合與利己型自殺率反向相關的假設,這一假設在家庭生活領域和政治生活領域得到印證。根據女大學生生前與家人之間的溝通情況,即與家庭的整合溝通性較弱,基本可以判斷其屬於利己型自殺。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青年都沒有將自己的家庭成員(即父母)納入到社會支持系統中。也就是說與家人之間的互動較少、溝通不多、整合性較弱。他們不願意將自己的煩惱、焦慮向父母傾訴,與父母發生矛盾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化解。相比於幼時於父母的親密無間,不少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與父母疏遠,那麼這種現象是否又正常呢?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讓家庭成為真正的避風港


有研究表明,家庭氛圍會影響到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在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出來的孩子,往往沒有太多壓力感,較為活躍樂觀,與父母的互動較多;反之,在緊張、暴躁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出來的孩子 ,往往會形成暴躁的性情或者性格比較沉默乖張。而家庭氛圍主要是通過語言來形成 ,那麼家庭中的語言指的就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因為家庭溝通問題,在2019年4月17日晚上10點左右,一名17歲男孩在跟母親傾訴自己與同學的矛盾時,遭到母親的呵斥。短時間內無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壓力,這個男孩選擇打開車門,用跳江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分析這個案件,不難發現,這個男孩或許在學校裡面遭受到了委屈,本想著和母親傾訴,以得到一些安慰或者說獲得一絲安全感。那麼,作為母親,首先做的應該是平復孩子的情緒,即便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孩子有錯需要進行批評教育,但是可以等孩子情緒平息之後,心平氣和地去溝通往往比爭吵效果更佳。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情緒是需要排解的,每個人都無法控制自己不產生負面情緒,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排解不良情緒。家庭作為最小的社會單元,應該為這個單元中的每一個成員提供發洩排解的渠道,特別是對於還未步入社會或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少年,家庭是其可依靠的主要環境。

對於大學生來講,由於已經與父母生活了18年,很多習慣或者說與父母的溝通方式已經形成,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有大改變,但是細小的改善還是可以實現的。嘗試和父母進行一次深度交流,主動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當下的困惑,即便父母無法給予一些 具體的建議,但通過談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不安。

在寒暑假期間,和父母親聚在一起,回憶一些美好的經歷,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愛與溫暖。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解開藏在記憶深處的心結。

未成年人的家長需注重與孩子的溝通,陪伴孩子成長並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成長,更多的是精神層面,和孩子的內心一起成長。父母應該要留出足夠的交流時間。父(母)子情是需要經營的,而經營感情必然要付出時間與精力。

在溝通中需要適當的保持沉默。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時代,而是追求一種新型親子關係,父代和子代平等相處,互相尊重的時代。嘗試去聆聽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觀點,孩子才會更願意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與家長分享。

溝通過後要能解決孩子的訴求。就像在校園暴力中,孩子向家長哭訴後,家長若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孩子擺脫被人欺負的局面,那麼日後,在孩子心目中,家長的可靠性將會降低。

學會如何與孩子做“朋友”,方可接近孩子的內心,孩子才會更願意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與家長分享,心理才會更加健康,才會真正地在“陽光下”成長!家庭才能成為真正的避風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