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武漢疫情爆發之後,頓時間人人自危,談“疫”色變,因交通管制的嚴格,物資運輸一度非常不順利,貨車司機的缺口很大。

東風輕卡卡友肖昌文此時挺身而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有車,我會開,這是力所能及的。”

2020年的這個“非常時期”,全國的老百姓都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疫情重災區的武漢更是如此,身在“圍城”,但肖昌文卻毅然選擇了逆行和擔當。

義不容辭:我有車我會開

在湖北卡車圈,提到肖昌文這個名字沒太多人熟悉,但是提到網名“肖十一郎”,很多卡友都知道。“肖十一郎”,“湖北省個體貨運協會”微信群的群主,東風輕卡司機意見領袖。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肖昌文在武漢紅十字會門前(受訪者供圖)

武漢疫情爆發後,隨著疫情的發展,物資運輸一度非常不順利,貨車司機的缺口很大。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肖昌文接到了武漢市江岸區交通運輸局的電話。他很痛快就答應了:協助物資運輸。

“我有車、我會開,能夠做我力所能及的。”在肖昌文看來,守護家園,共抗疫情,這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想法。所以招募司機的信息發到群裡,得到了卡友積極響應,很快組織起了近100人報名的運輸志願者團隊。

卡友們對肖昌文的信任,讓他非常感動,“他們都喊我隊長,我一定當好這個隊長。”他補充說,全國很多卡友都想過來幫忙,謝謝大家。

當天春晚還沒看完,肖昌文就帶上口罩、走出家門。他和群裡響應的兩名司機、兩輛車,一起到100多公里外的咸寧市取口罩。

大年初一凌晨1:17,他發了微信朋友圈,內容是一句話:“在這一刻,我能為武漢做些什麼?”配了一張圖片:卡友文師傅戴著口罩,站在車前。深夜的背景,襯托著東風多利卡的車燈格外明亮。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肖昌文朋友圈截圖

早出晚歸,就怕傳染小孩

從起初現場電話協調、等待放行指令,到申辦紅十字會“專用通行證”、交管局“疫情防控特別通行證”,肖昌文和志願者團隊的運輸工作,越來越接近卡車司機的“日常”。

肖昌文說:“開卡車十幾年了,養家餬口嘛。平時有什麼活兒拉什麼貨,沒貨的時候,也守車子,天天早出晚歸。”

和“日常”相比:如今武漢疫情兇猛,出車的時間不太確定、運送的貨物都集中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肖昌文為黃陂區送貨(受訪者供圖)

為紅十字會做後勤保障志願者期間,肖昌文開著他的東風多利卡,往返於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高速入口,以及武漢市紅十字會與武漢市內的兩家醫院之間。

有一次,午飯過後就去了機場,一直等到凌晨4點。1月29日2:42,肖昌文發了一條朋友圈:“今天終於下了個早班。”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肖昌文朋友圈截圖

早出晚歸辛苦點兒,肖昌文能克服:“我希望武漢快點兒好起來。如果明天說武漢好了,那我就可以休息了。”

出車回家,他簡單吃一口,就直接回房間裡睡覺。兩個孩子,大的十六七歲,小的10歲,都被他“拒絕”接觸。

他最擔心的,就是防護不夠,傳染給家人。

即便他和他的那輛東風多利卡,不久前運送過成箱成箱的口罩、防護服。但是他從沒有在裡面拿過哪怕一個。因為醫務人員更需要它們。

肖昌文告訴方得網,他現在戴著的口罩,是朋友幫忙買到的一次性口罩中的一隻。“現在口罩都買不到。我還有兩個N95口罩,不捨得用。”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媒體鏡頭下的肖昌文

共度患難,更期待迴歸日常

武漢紅十字會志願者工作告一段落,肖昌文又接了其他運送物資的活兒。

2月6日中午,方得網再次聯繫肖昌文時,他正在武漢黃陂區卸貨。

午餐期間,肖昌文發來一張車前吃飯的照片。

“我有車,我會開!”疫情爆發後一位留守武漢卡車司機的“日常”

外面出車的時候,肖昌文吃飯的時間不太固定,但地點基本都是在他的車上。這輛車是肖昌文工作最重要的夥伴,也是他吃飯、休息的地方。

這輛2010年購買的車,也是肖昌文與疫情以前、那些普通的日子最緊密的聯繫。

雖然武漢市區道路變得空曠,人人都戴著口罩,裝車卸貨也是一樣。但是,肖昌文駕駛室裡還是熟悉的、溫暖的,發動機的聲音也還是那麼親切。大年初三,東風輕卡4S店還是開門,服務站還是往常那樣專業,幫他解決了點火器的問題。包括東風輕型車在湖北省區域內啟動“守護家園 共抗疫情”行動,為主動參與到運輸防疫物資無私奉獻的卡友,提供專項服務保障及費用補貼。

這些都讓肖昌文獲得了力量。

“再堅持堅持,等疫情結束,再換輛新車。”一個樸素的願望,是肖昌文為迴歸日常生活而努力的目標。

借用博主回形針的一句話:“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我們該做的事。”

無論是醫務人員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戰鬥”,還是卡友不計個人得失,運輸“彈藥”。他們都是剋制住“趨利避害”的本能,勇敢逆行的人。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期盼他們的平安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