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在家一段時間找不到出路,悶在家裡發慌,是何等感受?

天下笑餅


個人的焦慮很嚴重!2019年在工作了13年之後,因為對公司的改革實在太失望,我毅然選擇了裸辭。剛剛開始的時候還好,畢竟平時工作很忙,就當給自己放個假,慢慢再找工作。但是當3月份過去的時候,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慢慢我就開始煩躁了,畢竟日子總要過,錢總要花的。這時候我的焦慮症犯了,人變得暴躁易怒,心慌失眠。甚至會對著別人亂髮脾氣。

這時候我其實自己已經意識到了,所以我開始進行自我的調節,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跑步,從開始的3公里到現在的5公里,跑完以後舒爽身心,反正也睡不著。

然後順路去菜場買菜回家做飯,畢竟不出去下館子要省一點。

回到家洗個澡,打開電腦繼續修改簡歷找工作。

午飯以後看2個小時的書,畢竟知識是要更新的,對自己將來也有幫助,當然這裡指的是專業書籍,不是小說。

如果有面試預約那就約時間,沒有的話就坐一會手工活,畢竟也做了10年了。

晚飯以後就再做1個小時有氧運動,有助於睡眠。

晚上到點就早點睡,不要在休息的時候養成熬夜的習慣,畢竟這個習慣不好。

總之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有事情做,不要懈怠。總會有合適的機遇等到你的,只要你時刻準備好。


染簡雅nancy


辭職在家又找不到出路,悶在家裡都要發黴了,我告訴你那滋味真是太不好受了。

大概是16年的時候吧,我就在一傢俬營企業上班,當時因為和領導鬧不愉快,我覺得工作很不順心,於是就裸辭了。裸辭之後我就待在家,因為當時就是為了離開這個不順心的工作場所,所以根本就沒有想什麼下家,所以辭職之後,一直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一直待在家。當時我非常焦慮,因為自己的負擔也是比較重的,每天的消費也很高,但是根本沒有收入來源。當時我想著趁這段時間多讀一些書,學習一些課程,提升一下自己的實力,但是根本靜不下心來。雖然不能以錢作為自己的價值導向,但是年輕人沒錢真的很難受,各方面你都需要支出,而且成年人沒有什麼臉面是向家裡要錢的。所以說那段時間我差點都要瘋了,非常的焦慮,非常的迷茫,甚至都想扇自己兩個耳光,問自己為什麼當時要倉促做出這個決定。

那麼有了這段經歷,在那之後我就幾乎沒有經歷過裸辭,每次辭職都是有計劃的,所以在這裡,我也給大家說一下我的一些建議:

裸辭很帥,後果很痛苦,所以說辭職前,最好找好下家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他們剛步入社會,他們對工作根本就沒有一個尊重的心態,在工作中被領導罵了,被上司指責了,他們馬上就想著要裸辭。

沒錯,裸辭,聽起來確實很帥,很勇敢,但是的後果是很痛苦的,因為現在的經濟環境來說,工作沒有那麼好找,你想要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是很難的。

你一點規劃都沒有就辭職了,那麼面對你的可能是失業,在這段時間裡你會焦慮,你會迷茫,你會痛苦,你會後悔。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辭職的這段時間等於是浪費了你的青春。

所以說不要一不順心就裸辭,你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你想要辭職,最好也要找好一個下家。

網絡時代,多培養自己的公共基礎能力

前幾天我聽樊登講課,他講到一個概念,就是說現在是網絡時代了,很多人他們其實不在公司工作也可以活得很好,因為他們可以靠副業生存,比如可以賣面膜可以寫作,可以做培訓等等。

所以說我們平時就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公共基礎能力,什麼是公共基礎能力呢,比如說演講與人溝通,人際關係,做PPT等等這些其實都屬於公共基礎能力,但是很少有人去重視。

很多人覺得我做某個專業的工作,我把這個專業給研究透了就可以了,其實錯了。

就比如說你是個技術員,如果說你只會做程序,而另一個技術員他不僅可以做程序,還可以寫作,還可以開車,那麼顯然他就比你有了更大的競爭優勢。而且一旦他被公司給辭退了,他還可以靠自己的寫作能力,靠自己的開車技能去賺錢。

所以說在職場發展,我們除了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之外,也要學著去培養自己的公共基礎能力。

已經裸辭了,找不到合適工作怎麼辦?騎驢找馬,先做了再說

很多人會問我已經裸辭了,我已經在家呆了很長時間了,我很迷茫,那我應該怎麼辦呢?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先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先做著,你要學會騎驢找馬,先做了再說,在這個做的過程中,一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不斷物色更好的工作。

職場大忌是等!很多東西你是等不來的,你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不斷提升自己實力的過程中這些東西才會主動到來,如果說你單靠等,那你可能會錯過很多。

所以說如果你現在已經裸辭了,你在家待著,那不妨先分析一下,你之前做的是什麼工作,你擅長做的是什麼,然後先找一個與這方面有關的工作先幹著再說。

作者 :王心傲,《銷售局》系列書籍作者,職場老司機,成長型學習博主、nlp、心理學、權謀學研習者,喜歡讀書、寫作。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暗黑的操控策略,幫助你逆襲人生,歡迎關注我,一起成長!

王心傲


你好,我是個89年的單身辣媽,之前傳統行業在公司做了3年文職,基本上是最低的死工資。後來想呢,打工永遠沒有出路,頂多可以養活自己。節約點呢,還可以幫秤下家庭的基本生活開支。稍微手腳花大點,可能連自己都養不起。又考慮下轉行。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張口就要吃。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這塊越來越講究。於是去學了一門手藝,烘培,蛋糕,西點,果汁飲料,漢堡類。學了2年後,在老家開起了一家蛋糕店。剛開始生意挺好的,因為價格便宜,跟同行打的是打的是價格戰。另外材料方面選的也是比較好的,可以說真的是誠信經營,實打實的的材料。我們都知道,萬事開頭難嘛,也是為了積累客戶。好了,其實基本上開店一年都是支出大於收入。照這樣下次,根本無法經營下去,準備要漲價了。價格一漲,老百姓不接受這個價格了,導致生意反而更淡了。這樣堅持開了2年半,蛋糕店經營不下去。不開了。

怎麼辦呢?開始對未來人生的一種思考?做什麼都難?根本原因也是老百姓消費不起,人民幣不值錢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邀約和她一起去做零關稅產品,貿易生意,主要貨源是東盟各國家的,意思是直接跟國外人做生意。剛開始跟她學,也算是打工吧……基本上月收入在2萬左右。做了半年多,後來慢慢的自己也積累了些客戶,也發現了,這裡面含金量很高,就想自己單幹。於是投資了點,直接承接客戶。現在目前算是穩定了~收入也不錯 希望在選擇時有所幫助


年輕就該闖一闖


辭職那天我就已經想好了,不能告訴家裡人,就連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說,因為時機還不成熟,等我能夠持續穩定的賺錢以後再說,因為我不想讓家人擔心,有壓力一個人背就行,畢竟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

為了裝的像模像樣,我在工作日每天按時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點,然後裝模作樣的去上班……其實我只是把車挪了個地方,然後在小區的另一個地方,走來走去,開始了我一天的工作——不知道我的人,還以為我是個神經病,否則幹嘛拿著個手機走來走去呢?

不過我才不在乎陌生人的看法,重要的是我辭職了,不想上班了,首要解決的是一家人能夠活下來,而能夠活下來,一方面要獲取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要儘量的節省成本和花費。

所以辭職一開始,我沒有租辦公室,也儘量不開車,然後到了早上10:30以後,我會找個咖啡館繼續幹活,中午在吃的食物也儘量便宜簡單。我在心裡面盤算:等我驗證靠自己獨立工作能跟上班一樣賺錢了,我再找個便宜的辦公的地方正式幹起來。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辭職的第一個月,收入能達到上班時的80%,從第二個月開始,基本上能與上班時的收入持平了。

就這樣我又堅持了一個月,到第四個月的時候,我有點疲憊了,雜事也多起來了。我覺得我改找個辦公室了,有一個卡座或者單間就行,幸好深圳這樣的地方很多,還真讓我給找到了,一個月租金不貴,至少在承受範圍之內,重要的是,我有了一個獨立的辦公空間,更加心無旁騖的做事了。

從搬到獨立辦公室開始,我也開始謀劃把一家老公司轉讓到自己手上,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了。

辭職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能熬,活人不能給憋死。而且辭職以後,你會發現耳根清淨很多,照樣是一片不一樣的天。而且我也感到自己不再抑鬱了,覺得自己真的適合幹自由職業,以前那種每天去固定上班的日子真的受夠了!

其實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也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是能夠改變命運的。

我也相信,與其在家裡憋的發慌,為什麼不給自己制訂一個計劃,每天出去走走呢?選定一個方向,多走多看,你自然就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出路。

如果你不想打工,那創業或者做點事情都是完全可以,但千萬別把自己荒廢了,到頭來害的是自己。

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 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說實話,這種現象很正常。

我的一個好朋友就這樣過,而且那段時間,他的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非常差。臉上也沒有笑容。

年前,因他所在的公司資金鍊斷了,導致公司破產。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幾年的他便失業在家了。

過了年後,他便開始找工作。但是他找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一次次的失敗讓他越來越焦慮。再加上家中有了孩子,加上自己每個月需要5000多的房貸。讓他開始失眠。

後來我們給他提了一些建議,他還真的找到了工作。


1、根據自己的特長去找工作

朋友早年是一家公司的叉車工。而且他的叉車技術非常好。所以我們便讓他繼續去找找叉車工。


2、適當降低自己的要求

其實工作是很多的,只不過,他沒有降低自己的要求。比如,有一家公司開的工資是一個月5000多,而且交納五險一金。但是他覺得他之前有8000多,現在一下子少了3000多,心裡不平衡,就想再其他公司看看。但反過來想去的時候,那家公司已經找好了人。


3、給自己想想其他的路

他的父親,開著一輛小車,給人家裝卸貨物,每天生意都挺忙的,而且隨著有規定出來,村裡的很多人由於年紀偏大,不許再開。這讓他有機會去做這個事情。這樣,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後來,他思考再三,最終決定自己開裝卸車。這樣又在家門口,而且收入又比之前高,相比之下,自由的時間更多。


4、總結

既然你已經失業在家,而且在家裡只會越來越焦慮。何不讓朋友幫幫忙,或者自己去找找工作呢。畢竟鳥是在外面的,你只有跑出去,才會抓住鳥。


另外“吃一塹,長一智”。以後自己一定要注意,避免自己在發生這樣的情況。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對各位朋友有幫助。


更好的明天03


兩年前,職場不如意,我毅然裸辭,失業三個月,暴瘦20斤。


所以,題主你的感受,我是真的懂。

只是不同的是,失業的三個月,我是悶在出租屋裡,家裡誰也不敢告訴。因為怕家裡擔心。

你問感受是什麼?

迷茫、惶恐、焦慮、暴躁、抑鬱、自我懷疑、自暴自棄。

這就是我失業期間的感受。


失業不可怕,一時失去方向也不可怕,可怕是因失業而絕望,因沒有方向而自暴自棄。

失業期間是我職場的低谷,我感到整個人生迷茫無措。投了無數簡歷,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說實話,我當時找得到工作。但是我想要的是高薪、公司前景好,公司無內鬥,關係和睦,還有就是老闆要入我的眼。

別人面試我,我也在面試別人。

然後就是失業整整三個月,最終不得不妥協將就。


曾經的失意給了我一些經驗教訓。

一、覆盤總結自己的職場經歷。

題主既然已經辭職在家,那麼索性先覆盤一下自己的職場經歷。

很多時候,我們失業了就立即趕著找到下一份工作,很少會想到要不要先做一些思考,整理一下。然後新的工作依然不討自己歡喜,依然不如意。然後接著失業,接著找工作,接著迷茫, 無休無止。

學會總結經驗是很重要的一步。通過總結,你能明白自己在職場中究竟發展得怎麼樣。分析職場中的得與失,你才能知道自己的職場究竟是個什麼狀態。

二、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財務自由也許遙不可及,但是至少一份穩定的收入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你是否願意未來的生活就僅僅只是一份三四千月薪的工作?

既然選擇工作,當然就是要掙錢。或者,其實你不想工作,工作僅僅只是你為了生計的無奈之舉。

有些人天生就是老闆的料,而有些人天生就只適合打工。

我身邊一些朋友追逐自己內心,選擇創業,但後來創業失敗,還是回去上班。

所以,想要的是什麼?想要掙錢,還是想要自己做主不被老闆踩著鼻子罵?又或者既想賺錢又想自由且不捱罵?

很顯然,掙錢總是迫切的需求。

如果把掙錢視作主要的需求,那麼就要轉變心態,做好心理準備迎接職場中的各種困難,不要輕言放棄。

我見過很多是又想掙錢又不想吃苦的年輕人,這種心態註定成不了大事。

三、明確自己能做什麼。

很多人習慣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好。但是如果想要掙錢,提高生活品質,就即便真的一無是處,也請拿出決心培養一項技能。更何況很多說自己什麼都不會的人,只是下意識地否定自己,而實際上待開發的潛能巨大。

四、做一份職業規劃。

找工作沒有方向,只會向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那註定徒勞無功。

我分析了很多職場失敗的案例,一個共通之處就是從不做職業規劃,基本上是被辭就換一家。行業、崗位、前景都不會關注。重要的是工資不錯,而且看得上自己,自己也瞧得上人家。

如果是這樣,那麼很可能永遠拿不到一份高薪工作。

職業規劃包括什麼?包括了個人對未來的職業梳理,想做什麼,要做到什麼級別,等等。

如果你沒有方向,也許做一份完整的職業規劃會有助於你做好梳理。

五、嚴謹求職。

失業迷茫期,很容易衝動行事。包括海投、無準備參加面試等。我也海投過,但事實證明一點用都沒有。

一千次海投,不如一次精打細算地認真投。

明確自己的方向之後,就認真查找相關行業公司資料,查看其招聘計劃,針對性地準備簡歷準備面試,做到有的放矢。

這會事半功倍。


筆記先生


我有過這種體驗,就是有一種被全世界拋棄了的感覺。


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每天接幾個推銷電話,我可能一天都說不上一句話。下午也不敢睡覺,因為一覺醒來,天都黑了,感覺這一天咋又沒了。


事實證明,閒比忙更可怕,但我們不能讓世界拋棄。


那我建議你在投遞簡歷的時候,不妨試試如下幾種解悶的方法:


1. 去圖書館看書


切記是圖書館,不是家裡。


去圖書館看書,你會容易沉浸在閱讀的氣氛中,世界也會過的很快,你並不會覺得發悶。


我住的附近剛好有一家24小時無人自助圖書館。我去年辭職空窗期,就辦了張借書證,大半天都泡在裡面。看完書之後,覺得整個人都充實了很多。


至於看什麼類型的書呢,看你自己選擇!我建議要麼看對你有幫助的書,要麼看經典名著。


2.做美食


人越休息就會越懶,越懶就越想靠外賣解決吃飯問題。


很多辭職的人應該有過這種體驗,越在家歇著,反而越不想做飯,甚至三餐都沒了規律,一到餓時,只好點個外賣來解決。


辭職期間,本來心情就不好,所以不妨用美食犒勞下自己。那我建議你在家可以學點烘培啊,甜點,大餐之類的。


3. 找些副業


在投遞簡歷等消息期間,可以找些其他副業來填補空虛啊。


我閨蜜曾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她離職期間,就曾幫別人做網頁設計。這樣的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既打發了時間,又掙點外快,一舉兩得。


除了這些,還可以臨時考個什麼證啊,比如育嬰師、茶藝師等等。


我個人認為自媒體啊也是不錯的選擇。說實話,我現在都是趁下班時間寫頭條,真的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你白天沒事做的時候,不妨寫寫文章。


以上是我結合自身體驗,提出的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Ta在叢中笑


工作5年,我有過辭職在家、特別焦慮的一段時期,不過後來心態好了,去了喜歡的公司,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

一、離職並不是完全的解脫,反而會更迷茫


我當時在一個教育機構做運營,因為想轉行做自媒體,就辭職了。剛辭職後,整個人很放鬆,終於從每天上班、加班中脫離了,可以想幹嘛幹嘛了。


結果,大睡了兩天之後,我自己開始非常著急,感覺一天不工作就失去好多錢,雖然工資並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所以在第3天的時候,我就出去找新工作了。


當時去的是一個同類型的公司,抱著“如果能通過就上班,通不過就算”的心態,很放鬆,結果第1家公司的面試很順利就通過了,讓我去上班。


我就這麼快地從一個公司去了另外一個公司,不過很快我發現自己還在老行業,新工作還不如我之前的工作,只是藉助之前的一些工作經驗,而且一想到我還是沒有轉型到自媒體行業,就非常挫敗,加上後來公司實行996,然後就離開了。

那是一段非常短的時間。


然後我不甘心,繼續找自媒體相關的工作。我發現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經驗的,但是我又沒有,怎麼辦呢?


如果想要一份不錯的收入,只能去從事和上份工作差不多的崗位,我不願意。如果想轉行到新媒體,就得接受薪水下降,我也不願意。整個人是懸在半空中,會掉眼淚的狀態。


二、捱過迷茫,遇到新機會


我是怎麼讓自己心態好了起來?


我接受了自己的現狀。既然之前在新媒體這個行業沒有什麼積累,那麼就給自己一段時間,比如三個月或半年,把這一塊的功力鍛鍊起來,再去找相關的工作,就會比較有主動權一點。


這樣過了大概半年時間,我關注了很久的一個自媒體作者剛好在招聘,果斷遞交簡歷,通過面試之後就去那邊上班了,很幸運,也很感激。


三、離職期間,減少迷茫的幾個建議


所以從我的經驗來說,建議你:

1、先接受自己的迷茫


雖然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不過落在每一天的時光裡是很長的。你要先接受這樣一段時光,每個人都會有一段很迷茫的階段,可以是充電也可以好好休息,前提是給自己一定的期限。


一旦你熬過去之後,就會越來越清楚接下來做什麼。


2、思考下份工作想做什麼行業?什麼崗位?


慢慢把範圍縮小,再去梳理,你和這些崗位是否匹配?


如果匹配度達到80%,就可以直接轉行到新行業新崗位。如果差的比較多,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提高相關的技能,再去轉行。

3、做想做的事情,放鬆自己


給自己一趟旅行,去爬爬山、看看水、吹吹風,把自己放在不一樣的真實生活裡去,感受它的美好。沿途中你也會看到,別人都是怎麼生活的。


做一些平時沒時間做或不敢做的事情,比如換一個新發型,或義工。


看書是一個讓心靜下來的好辦法,特別推薦給你哦。我正在實踐,心裡很踏實的感覺。


4、和家人、朋友聊聊天


上班的時候通常比較忙,對家人總有些遺憾,就可以趁這個時間好好陪伴他們。和爸爸下盤棋,陪媽媽做頓飯、逛逛街,都是很珍貴的體驗和記錄。
已經有多久沒有聯繫過你的朋友了呢?問下他們的近況,他們在做什麼?彼此交流一下,說一下你的困惑以及你的想法,這樣一個思想交流甚至碰撞的過程,都是在幫你撥開迷霧的過程。

尤其向那些有結果的人學習,不管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或是你的同學。


既然他們能做出結果來,一定是有比較好的品質或工作習慣。藉此你也可以去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是哪些方面做的還不到位?以至於在職業發展上出現了新一輪的迷茫或者斷層。

5、自我鼓勵,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最後建議你每天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可以是對著鏡子來說,也可以是寫在本子上。其實你很好,要看到自己做的棒的地方。


and夏小麥:正在踐行日更2000字,喜歡傾聽,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一枚女青年。碎碎念,其實是在唸歲歲,希望到80歲還能記起今日模樣。

and夏小麥


感受就是心理壓力很大,每天都很恐慌,感覺天都是黑色的。

這個我感同身受,陪身邊一位朋友經歷過,而且他是習慣性裸辭,沒找到下家就敢隨時走人,走了又害怕,待在家裡成天不敢出去消費,連吃的都找最便宜的,好在年輕輸得起,到處投遞簡歷,還是找到了新工作。

大概也就是辭職半年左右找到新工作的,期間其實也有很多其他工作可以做,可是他眼高手低看不上,如果肯做,每個月掙千把塊錢的飯錢是沒有問題,那時候我正好有一些跑腿的兼職資源,我問他要不要做,人家不肯啊,寧願睡在家裡到中午,著急發愁,夜裡想起辭職過程冒冷汗驚醒,也不願花費時間在出去打點散工掙錢。當然,也有他想休息、不願意做那些閒散事、看不上這些工作的原因。

所以,整個過程下來,我覺得最大的不利就是心態不好,不是真的掙不到錢,出去扒點垃圾,找點紙盒子賣,也是能掙到錢的,掙錢這事只有你願不願意,沒有掙不到的,把時間拿來著急,不如多去市場跑跑,看看到處都有啥機會,市場上缺什麼,你都可以考慮,哪怕現在臨時去做個小工,學點蛋糕手藝,以後作為開店的儲備技能也行,就是不要閒在家裡胡思亂想。


馬又見馬


13年的時候我裸辭了,那時候覺得自己很牛叉,男兒志在四方,應該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不是為公司打工。帶著這樣的想法開啟了我人生第一次的創業之旅,奈何自己還是太年輕,現在回頭想想那個時候,完全像個傻叉一樣,啥都沒準備就裸辭了,唯一有的只是夢想,其他啥都沒有。

裸辭後的第一個月心情是很爽的,開始籌備自己的一些創業事宜,雖然很多事情沒有什麼頭緒,但因為是剛開始,還有時間,心理也並沒有太焦慮。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仍然會安慰自己,還好,這才第二個月,還有時間。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感覺到吃力了,事情沒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不過這個時候還有希望。到了第四個月的時候,突然發現存款少了很多,每天只見錢往外出,不見錢進來,開始出現焦慮的情緒了。到了第五個月,基本上徹底失去希望了。

經歷了五個月的裸辭歲月,得出了一個結論,上班真的太幸福了,無論工作多麼累,無論老闆多麼難伺候,即使天天被罵,至少每個月到時間會有人給我發工資。

第六個月的時間開始重新找工作,中間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才找到相對滿意的工作,期間聊了五六家,要麼是我看不上人家,要麼是人家看不上我,在那段時間裡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人才。在好幾次面試的過程中,明顯發現考官對我的專業性非常質疑,這讓我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用了3個月的時間找了一份工作,上班之後那是格外珍惜啊,發現自己並非人才之後,只能通過上班老老實實掙錢,內心也踏實了,每天腦子裡只想著工作,睡覺做夢都想著工作如何做。全身心投入就是不一樣,業務做的很不錯,在未來的幾年內一直到現在,職場之路可以說非常順,薪資和職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裸辭的這五個月看上去很不靠譜,可是卻讓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工作,你說這五個月到底值不值得呢?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原因辭職的,不過很顯然,你沒有預料到工作那麼難找。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建議是千萬不能著急,靜下心來好好的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多聊一些公司,多聊一些機會,著急沒有任何用。人的職場生涯相當長,拉長時間來看的話,你的這段經歷也未必是件壞事,就和我裸辭的那五個月一樣,這段經歷會讓你更加珍惜後續的工作機會,心態一旦改變,能夠改變你的一生,這一點都不誇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