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區分“新冠肺”期間的信息?

如何有效區分“新冠肺”期間的信息?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的信息鋪天蓋地,令人應接不暇,整個社會早就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淹沒。要在如此浩瀚的信息大海中找準精確的信息也變得格外謹慎,唯有提升自己的區分能力,才能在可靠信息指導下做好防護,避開不可靠信息帶來的不安。

對普通大眾來說,此刻最需要的信息是如何能夠安全度過疫情傳播期,儘早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在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況下保持心情的愉快和生活的節奏。做到“三要三不要”,有效區分信息,度過非常時期。

一、要相信“新冠肺”病毒的死亡率並不高: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現今社會,幾乎所有人都是因為疾病或意外才走向死亡,“新冠肺”引起的死亡率遠比其他疾病來得低。據統計,每年得流行性感冒的人數將近百萬,死亡率在10%左右,而“新冠肺”的死亡率報道也沒超過3%,這樣比較就明白“新冠肺”病毒致死率並不高,只是因為“新冠肺”集中爆發,數字一下子集中才引發大家緊張。

二、要相信“新冠肺”病毒一定會被消滅:

人類和疾病的鬥爭從沒停歇,和病毒的抗爭也從沒放鬆。只是因為“新冠肺”這種新發病毒的出現,人體對其鑑別能力有限,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其的出現抗爭無力,一旦認清楚這種病毒,就能很好地抵禦它的攻擊。這次病毒出現之後很快就被科學家確認,目前所有的醫療措施都能有效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相信很快就會被徹底征服。

三、要相信一切措施的動機都是善良的:

無論是武漢封城,無論是很多地方自發封路、封村,無論是號召大家進行自我隔離,取消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都是在特殊時期做出阻斷“新冠肺”傳播途徑的措施。傳染病要徹底消滅,切斷傳染途徑是最有效的辦法。延遲復工、延遲開學,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等等所有的應對措施一樣在有效保護大家。期間,也有很多過激的行為出現,但畢竟所有人的意願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快消滅“新冠肺”。

四、不要過於自信出現疏忽保護:

根據最新報道,無症狀潛伏期長達24天;不但會通過飛沫傳播,也會通過接觸傳播;不但會傳染老年人,也會傳染嬰幼兒,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訴大家,所有地區都可能是傳染地,所有人都可能是易感人群。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公眾接觸的方式都是高危的,人家坐過的車沒消毒的,人家量過的體溫計沒消毒的,人家摸過的紙片你又摸了的,這些都是潛在的危險,所以,唯一能做的是保護好自己。一旦中招,不但自己受罪,也會連累其他人,更會給日夜勞頓的醫護人員帶來更大的工作壓力。

五、不要隨意傳播不實消息:

有實況消息,也有小道消息,有關“新冠肺”的消息幾乎佈滿各種媒體的角角落落。一個沒有得到證實的消息一旦被廣泛傳播,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結果無法估量,身體的危害能得以治療,很多精神上的危害也許就一輩子過不去。在加大正面消息傳播同時,一定要時刻抑制負面消息的流傳。在無法明確信息時,簡單一個甄別方式就是把所有情緒性信息扼殺在自己手上,這也是最大的功德。

三、不要盲目積存貨品:

因為“新冠肺”,很多物資的供應出現緊缺,流通備貨的速度也降低很多,很多人怕需要的物品得不到保障,出現過度儲備的現象發生,像幾天前大家瘋搶雙黃連一樣,人為造成恐慌。可以說,只有醫院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得病的患者康復,自己隨意吃藥防治的效果微乎其微。同時要明白,我們國家的物資供應能力和供應系統超級強大,根本不可能出現商品斷貨的現象,即便最緊俏的口罩,在這幾天也得到了很多的補充。所以,人為備貨的現象不要去跟風,不但會擾亂市場秩序,也會帶來不必要的緊張。

“新冠肺”的確打亂了幾乎所有人的生活節奏,但我們要正確面對,積極防護。尤其在非常時期,更要保護大家的情緒穩定,對待信息的傳播遠比對待病毒傳播要更謹慎。有效區分好信息的可靠性,才能做好全方位保障大家的安全。

教練心語: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大家負責,謹慎對待信息的傳播。

如何有效區分“新冠肺”期間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