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有序復工,為抗疫“輸血”

評論員觀察

按照“錯峰返程,分批覆工”的整體要求,日前,各地企業已開始逐步有序復工,並根據不同的行業特點,對生產管理做出相應調整。比如,涉及民生方面的零售、服務型企業,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最大限度保障物資供應;與防疫有關的製造業企業提前復工,為抗疫一線提供充足“彈藥”;還有許多中小企業利用網上辦公、遠程協作等方式,更加高效地開展相關業務……

當前,疫情來勢洶洶,防控工作是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然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樣離不開有力支撐、強大後援。在加強防控管理的同時,經濟社會有序發展,就是我們抗擊疫情的制勝之本。必須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兩手都要抓,兩手都不誤。

為此,工信部專門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6方面20條舉措,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

這其中,有兩點需要特別說明。一是有序復工,二是渡過難關。有序,意味著有先後主次,有節奏步驟。由於復工復產涉及大量人員流動聚集,疫情當下,尤需把安全生產作為開展一切工作的先決條件。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既要加快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等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也要穩妥推動其他生產性企業做好準備。要採取措施、嚴控風險。通過錯峰上班、封閉管理,避免人群聚集;關閉集中飯堂、提倡分餐,減少人員接觸;落實體溫監測、樓宇消毒,防範疾病傳播。

此外,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策。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客觀問題,必須正視。共渡難關,就是要強化服務意識,主動靠前服務,千方百計解決企業所需。比如,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金融扶持,最大程度減輕企業成本壓力;不斷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部署,使企業數字化管理有一個質的飛躍;持續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線上服務、網上辦事解決投資興業需要。

疫情如戰場,烈火見真金。幫助企業有序復工、渡過難關,就是對營商環境行不行、好不好、優不優的一次徹底檢驗。無論是送暖入企,還是靠前服務;不管是做好“貼心人”,還是當好“店小二”,這些話平時在說,這時候更要去做。在這個全民戰“疫”、共克時艱的當口,經濟發展不掉隊、不打絆,才能為戰勝疫情注入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毛梓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