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黃岡,毗鄰武漢,是春運期間武漢市流動人口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屬於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華菱用戶姜勝祥家就住黃岡麻城,該地在此次疫情中深受影響。

“救治之路”不通 華菱用戶挺身而出

“1月底,麻城市的疫情便開始呈爆發性增長,最多的一天確診新冠肺炎超過40例。”姜勝祥告訴商用汽車新聞傳媒記者,看著每天不斷上漲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他一直希望能夠在此次疫情中做些什麼。

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作為麻城市大型混凝土生產企業——麻城市勝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強建材”)的負責人,2020年1月31日,姜勝祥接到麻城市防疫指揮部電話,希望勝強建材能夠緊急生產和運輸一批混凝土來鋪設通往麻城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大樓的道路,讓當前確診新冠肺炎的人員能夠儘快轉移至這所麻城“小湯山”醫院內,獲得更好的治療,早日戰勝疫情。

這座麻城版的“小湯山”醫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爆發前就已經建成,只剩道路還未完全暢通。這次疫情的爆發,迫使這所醫院必須提前投入使用,道路鋪設迫在眉睫。

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接到任務,姜勝祥毫不推辭,馬上行動起來。他立刻召集起所有員工,將工廠內的機器全力運轉起來,加緊生產混凝土,同時組建起由10輛華菱星馬攪拌車組成的“戰疫車隊”,立即投入到這條“救治之路”的建設中。

時間緊任務重 10輛華菱開啟高負荷工作模式

據姜勝祥介紹,麻城版“小湯山”醫院投入使用後,能夠為麻城市增加189張床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這對於戰勝這場疫情,防止新冠肺炎擴散意義重大。

“最開始,我們市防疫指揮部要求感染性疾病科大樓必須在2月20日之前完成交付使用,道路必須在2月18日前鋪設完成,但隨著麻城市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大家都希望這條道路能夠更快的鋪設完成。”姜勝祥說道。

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李艾民是此次“戰疫車隊”的車隊長,是勝強建材參與修建“救治之路”的具體負責人。他在採訪中向記者表示,“我們公司所有的攪拌車,都是華菱星馬。自2015年購買車輛到現在,一次都沒大修過,這次任務雖然很緊,但我有信心能夠提前完成。”

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勝強建材距離“救治之路”施工地的路程大約有10公里,每天,李艾民都會帶著其他9位同事一起奔波在並不算近的路程中,超過12個小時長時間工作。

李艾民告訴記者,“自這條道路修建以來,我和同事們就一直處在超負荷工作中。平常工作的時候,累了還能下車走走,但是在疫情期間,大家要減少接觸,我們就儘量不下車,一直待在車上。雖然很累,但我們所有人都很榮幸能參與到這次道路建設中。”

鋪平“救治之路”,華菱用戶緊急支援黃岡麻城“小湯山”

李艾民和他的同事們心中很清楚,早一日完工,就能早一日戰疫成功。

一天4箱泡麵 致敬戰疫車隊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便向社會呼籲,儘量待在家中自行隔離,減少出門。但身處“戰疫車隊”中的眾人,卻每日出門超過12個小時,可他們卻值得我們由衷致敬。

待在家是為了隔離病毒,走出去是因為不能隔離愛,有些責任必須要擔著。

姜勝祥告訴記者,對於“戰疫車隊”的成員,他能做的不多,只能替他們做好後勤工作,為他們每天提供4箱泡麵,兩個口罩。

李艾民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福利挺好的,有員工食堂,平時吃得挺好,現在雖然因為疫情吃不上熱飯菜,但每天有泡麵,也足夠了。

樂觀的“戰疫車隊”成員們都知道,他們的身後一直有後盾。除了他們這些在“一線”的人員,還有公司全體上下都在為這條“救治之路”努力奮戰;華菱的售後人員會時不時電話聯繫他們,詢問車輛情況,隨時準備為他們服務。而每一個麻城人也都在關注著他們,期待這條“救治之路”早日通暢。

截止到2月10日8點,記者再次聯繫李艾民,詢問他道路鋪設情況。他表示,現在還不清楚道路具體通暢時間,但車隊成員一直在努力。他期待道路通暢後,麻城市的疫情能夠早日散去,迎接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