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真實存在?

花鵬翔


三字,其本義為特殊指事字,指衍生萬物的天、地、人,後引申為二,四之間的正整數、多多地、一再地等。《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劉寶楠正義:“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

在我國古代,三字,一般都是指多次的意思。諸葛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應該理解為劉備不是因為諸葛穿布衣就不理諸葛,而是屈左將軍之尊,多次到諸葛家討教時事。

這件事發生在荊州,劉備投靠劉表之後,憑劉備與劉表的關係,認識劉表手下的人並不奇怪。認識諸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202年的博望坡之戰,總會讓很多人知道劉備是能夠擊敗曹操的英雄👍!諸葛當然是其中之一。諸葛應該是先知道世間還有劉備得!

《三國志·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天衣無縫了?對上了。沒那麼簡單!

徐庶薦諸葛是什麼時間?207年,曹操下荊州是什麼時間?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又是什麼時間?201年。6年的時間,徐庶為什麼不推薦諸葛呢?怎麼曹操要打來了,他開始推薦諸葛了呢?!所以,這個問題依我看,徐庶推薦諸葛的記載應該是完全以《出師表》為根據而杜撰的。為什麼?

首先,我們看,徐庶推薦諸葛是讓劉備去請諸葛出山輔佐。”凡三往”是為了見到諸葛,也就是多次去見諸葛,終於見到了的意思。而《出師表》的三顧茅廬,是幹什麼?是探討天下大事。每次去都見到了,不但見到了,還虛心的學習了。因此,”凡三往”與”三顧茅廬”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劉備與諸葛誰更需要誰?劉備沒有諸葛的時候,不是一樣能打贏博望坡之戰嗎!他需要的是智慧,需要智慧是火燒眉毛的事嗎?現上轎現包腳,能解燃眉之急嗎!不可能。(曹操)

反觀諸葛,諸葛需要什麼?諸葛需要的是一個能打敗曹操的人,曹操馬上就打過來了,荊州劉表的周圍一片投降氛圍,諸葛作為劉表的連襟的女婿對此清清楚楚!諸葛為什麼不能投降曹操呢?我順帶一提:諸葛瑾對孫權說:“臣下與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淪陷,生靈滅絕。離棄祖墳,攜老帶幼,披荊斬棘,前來歸順”。諸葛的祖墳都被曹操給掘了,諸葛的族人被曹操滅絕。他與曹操不共戴天!

我敢打賭,自從劉備攜博望坡之戰勝利✌回師,諸葛就開始研究劉備了。而那個時候,劉備根本就不知道劉表有個親戚叫諸葛亮。諸葛望遍荊州朝野,能保住荊州的只有劉備。他太需要劉備了!!!他可以助劉備保住荊州,還能完成管仲、樂毅那樣的成就。什麼時候見到的呢?

第三,《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毦)髦牛尾巴

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

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本來嘛,諸葛比劉備小很多,劉備怎麼會重視他呢?談話之後,劉備才覺得諸葛非常之人!合情合理。這才有了,劉備之後多次去諸葛家討教時事的“諮臣以當世之事”。也就是《出師表》中說得“三顧茅廬”。


公明淏


據史料分析,劉備“三顧茅廬”實有其事。

史料一,《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載:徐庶力薦諸葛亮,並提醒劉備“此人您只可屈尊拜訪,不可把他叫來!”劉備求賢若渴,於是登門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一共三次前往,乃見到諸葛亮。此處數詞三因前面有表示總括的“凡”字,故為實數。如無“凡”,當為虛數)。”

史料二,出處同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奏後主劉禪:21年前,先帝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史料三,《魏略》,作者系魏國魚豢。此書被史學家譽為“殊方記載,最為翔實。”該書寫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卻因年輕(27歲)而遭冷遇。直到他展示才華後,劉備才“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史料四,西晉司馬彪所著《九州春秋》亦取《魏略》之說。

史料五,清代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綜合以上說法:諸葛亮到樊城拜見劉備,劉備以其年少僅以禮待之而未加器重,後經徐庶為薦,方三顧茅廬。

故綜上所述,劉備三顧茅廬是真實事件。


2許雲輝


三顧茅廬一直都是千古佳話,顯示領導求賢若渴,為了人才降低身份,禮賢下士。再加上《三國演義》中,老羅又把這一情節寫得惟妙惟肖,電視劇的片段也是深入人心。但是隨著一些書籍,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一事件產生了疑問?三顧茅廬究竟有沒有發生過,是不是真的如同《三國演義》中的那樣?


我們就先來看看,除了《三國演義》以外,還有哪些描寫過三顧茅廬:

1.《魏略》中的說法,劉備駐紮樊城時,還在荊州的諸葛亮知道荊州劉表不是成大事的明主,便求見劉備。劉備因諸葛亮太年輕,又是剛剛加入陣營,不屬於嫡系,就沒重用諸葛亮.但是,久而久之,諸葛亮的才華便顯現出來了,劉才以上賓接待!

2.《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三國志》:凡三往,乃見。


好了,看過之後,我個人認為,三顧茅廬是存在的,不過究竟有沒有三次,或者是劉備拜訪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反過來拜訪劉備,畢竟在古代,一個有身份地位的大佬也是不輕易接見別人的,諸葛亮在劉備的圈子畢竟還不是特別的有名,然後劉備召見了他,所以覺得是機會,所以就降低自己,抬高劉備,才說,三顧茅廬。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古代有多次的意思,是多次的意思,因此可能是去不止三次。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舊人何時歸


劉備三顧茅廬當然是真的。魏略雖有不同看法但僅一家之言要多重史料綜合來看。

首先,諸葛亮《出師表》“三顧臥於草廬之中”這就是鐵證,當事人親口所言,你非說沒三顧?那請問當時你再場?否則你怎麼知道沒有三顧?對不對!所以當事人親口說的話無法反駁!

其次,西晉陳壽《三國志》“凡三往,乃見”。也認可三顧說。

再次,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先主見諸葛亮於隆中。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也明確承認劉備是親自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亮家去見諸葛亮,這與諸葛亮自稱“躬耕於南陽”相吻合。

再有,南北朝劉宋裴松之注《三國注》中對魏略的說法作出反駁“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最後,南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雲: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後六十餘年,永平之五年,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又東過襄陽縣北”同樣也明確記載,劉備到隆中三顧諸葛亮。

綜上,這麼多赫赫有名的權威史學家都認為劉備三顧茅廬是真的,再加上諸葛亮的親口自述,那麼三顧茅廬就是無可辨駁的事實了!


飄逸的歷史


三顧茅廬即使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是真的發生過嗎?學術界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樣,各說各有理,還都拿出了歷史證據,這讓人們難以抉擇,到底該偏向哪一個說法呢?先來看看他們各自的說法吧。一般事情都會有兩個方面,不是好就是壞。三顧茅廬的真實性,也就從這兩個方面說起,一方面就是同意劉備三顧茅廬,一方面就是不同意,說劉備根本沒有找過諸葛亮,更別說多達三次去請。

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處於困難時期,急需要人才,幫助他實現報復。在人們的推薦下,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拿著禮物,到諸葛亮的草廬中拜訪。一次是諸葛亮不在家,一次是沒見到諸葛亮本人而是親戚,最後一次諸葛亮還在睡覺,若不是死等,估計還要來一次,而且每一次的天氣都不太好,可見劉備的意志還是很堅定的。同意劉備三顧茅廬的學者,拿出了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明顯的寫著他一介布衣草民,承蒙劉備厚愛,曾三次光顧自己的草屋拜訪。這絕對是鐵證啊,難道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諸葛亮瞎寫的?所以有些人會對這個典故深信不疑。

另一方面的人,從細節覺得疑點很多,諸葛亮既然是胸有大志之人,劉備有意請他出山,不是正和他意嗎,為何三次以後,才跟劉備走了的。其次,諸葛亮當時只有二十七歲,而劉備已經是四十多有名望的政治家,人們對劉備放下身段去請一個無名小輩感到困惑。跟出師表遙呼相應的一部作品就是隆中對,說的是劉備見到諸葛亮之後,他們相談甚歡的話題。有心人又要說了,劉備當時面臨曹操大軍的威脅,他們的對話中為何,對這件大事隻字未提,這不符合常理。

俗話說,各說各有理,這個清官誰都當不來。雖說是政事,歷年來人們都持有各自的看法。證據也都很是充分,在不能夠反駁的情況下,就只好堅持自己的觀點了。如果這些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坐在一起,那還不得打起來呀


我的快樂沒人懂


劉備真的三顧茅廬了嗎?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咱們回顧一下歷史。

首先看下三國志:三國志上有短短的一行字"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先主指劉備,遂是於是,就的意思。詣是到,來到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先帝就來到隆中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由此可見不管他們兩人怎樣認識的,或者說誰先見的誰,總之劉備去隆中拜訪諸葛亮,是去了三次的。

諸葛亮的《出師表》中也說的很明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時之事"顧是拜訪,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諮詢。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的顧也是此意。三在古時有三三不盡之說,也就是說劉備去請教諸葛亮當時之事至少三次,或許是多次。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也演繹的很精彩,先讓劉備看隆重的美景、書童、看諸葛亮滿腹經綸的朋友,在見他丈人、弟弟。了不得的景、了不得的人,促使求賢若渴的劉備虔誠地沐浴、齋戒、更衣,步行、等候,讓後來的多少讀書人仰慕呀!


蔥蔥那年


三顧茅廬當然是真的。首先,歷史上本身就有記載。諸葛亮自己的《前出師表》裡面就詳細描寫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事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後主劉禪看的。不可能杜撰造假,否則就有欺君之罪了。諸葛亮的人品道德來說他完全不會捏造。雖然《魏略》和《九州春秋》認為諸葛亮是毛遂自薦,但是個人認為歷史當事人的言論應該比旁人的描述更加可信。

其次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史書中也寫了隆中對的史實。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起碼劉備肯定是有去諸葛亮的老家拜訪過的。不然也不會出發生隆中對了。而且按照當時的通訊聯繫方式,劉備不可能去拜訪一次就遇到諸葛亮。肯定是拜訪好幾次才遇到諸葛亮。三顧並不代表這三次,其實三指的是一個虛詞,就是很多次的意思。只是後世的《三國演義》把三實化為三次。

再次就是很多元明朝以前的文學作品也出現劉備三顧茅廬的印記和蹤跡。比如李白曾寫詩道:“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另外一大詩人杜甫的詩寫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著名詩句。可以說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或者在民間流傳之前,劉備三顧茅廬就是一個眾人皆知的歷史事件了。《三國演義》根本不需要再加工成一個小說故事。


雁楠吃瓜客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的出處真的是婦孺皆知啊!其實我個人偏向於是真的,但無意中看過一篇文章,說劉備並未三顧茅廬,今天就借花獻佛,大家不妨看看,我覺得說的挺有道理的。


覺得是真的一方認為諸葛亮自己所寫的《出師表》中記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之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幾句話就證據確鑿了,還有就是陳壽《三國志》中寫到《隆中對》,對劉備三次往訪以及諸葛亮討論天下形勢的內容更為詳細。再加上劉備當時急需人才,所以很多人對三顧茅廬的真實性並不懷疑。

現在學術界又有另一種說法,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讓人難以置信。

其一:諸葛亮是位胸有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當然整合其意,諸葛亮怎麼還會擺架子?然而劉備當時都已經算有聲望的政治家了,劉備又怎麼能低聲下氣的苦苦請求?還有說雖然前一種說法中以《隆中對》作為證據但當時,曹操幾十萬南征大軍正威 脅著劉備,《隆中對》不提這個緊迫 的現實問題,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時,劉備第一次見諸葛亮,不會安排 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很有可 能是後人附會《出師表》而杜撰的。 據此,“三顧茅廬”之說就不可信了。

其二: 三國人魚豢寫的《魏略》中,也 提到了劉、諸葛二人第一次相見的 情景。《魏略》中說劉備屯兵於樊城時,曹操方已統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馬 上就要對荊州發動進攻。荊州劉表性情懦弱,不曉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於是北 行見劉備。劉備因為諸葛亮年紀小,根本不重視他。諸葛亮通過談論對當今政局 的對策,才使劉備逐漸信任他。最後,劉備才“以上客禮之”。西晉司馬彪《九州春 秋》的記載也大同小異。

最後有人則調和了這兩種說法之間的衝突,認為“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的樊城自請 相見都是真實可信的。清代學者洪頤煊在《諸史考異》中說諸葛亮初見劉備於樊 城,劉備雖以上客待之,但沒有特別器重他。等到徐庶舉薦時,劉備再次相見,才逐 漸有了很深的感情。並指出:在建安十二年初見,再次相見是在建安十三年。諸葛 亮後來非常感激,因而記入了《出師表》中。



其實無論真假,三顧茅廬表達的是一種禮賢下士、渴望人才的做法,一直流傳至今。看到也是一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下,舉手之勞謝謝!


貓眼觀史


諸葛亮十七歲娶了黃氏醜女,從此就住進了襄陽的黃家大院。劉備若是來請他,只有去湖北省襄陽市找他。出師表說,他在河南省南陽市種地,住茅蘆(三顧茅蘆)。請問劉備應該去湖北省襄陽市去找他,怎麼能去河南省南陽市去三顧茅蘆呢?諸葛亮已經結婚十年有餘了,應該住在黃家(湖北省襄陽市)。劉備卻去了河南省南陽市找他,難道劉備是傻逼不成?


三哥210397042


按照《三國志》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來看是真實的。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說是諸葛亮去找劉備。所以是有爭議的。一般認可是真實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早在小學課本就學到過了,當時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才能覓得賢才。但三顧茅廬是否屬實,卻是爭議不斷。

首先我們來看《魏略》的版本: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魏略》中說當年並不是劉備親自登門請臥龍出山,而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魏略》這本著作在晉代完成,可以把他理解為是專門記載魏國的一本日記,書中著重描寫了魏國和中原爭霸,而其他的一些細節卻不夠詳細。陳壽的《三國志》也引用了魏略中的不少內容,至少陳壽對它是比較認可的。同理《九州春秋》延續了《魏略》中的觀點,說孔明是自薦去了劉備集團,這是一本記錄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歷史故事,它的可信度與《魏略》相似。

而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我們能看到前出師表全文,這可是當年全文背誦的文章,我相信大部分的朋友現在依然能全文背誦。文中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倘若按照陳壽的記載,那麼三顧茅廬是的確存在的!劉備於臥龍崗會見諸葛亮,討論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搖著羽扇,縝密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並提出了先奪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北拒曹操,東聯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靜待戰機,全線北伐,從而匡扶漢室,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臺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藍圖。

僅在《三國志》中出現的三顧茅廬如果被判定為不存在相比會傷了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