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又矮又粗是什麼情況?

愛時尚Nice


如果玉米又矮又粗,一般情況下可以疑為玉米粗縮病。而且現在才發現,如果是夏玉米10葉期的話,能更為確定,因為這時候植株矮化最為明顯。

一、玉米粗縮病的症狀

玉米粗縮病在整個生育期都可以發生,苗期最嚴重,5-6片葉就可以看出來了,在心葉基部和中脈兩側有透明油侵狀的虛線條紋,越來越延續到整個葉片。葉片濃綠,便是僵直。

9-10片葉的時候,基本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了。上部節間短粗,而且葉片簇生。

粗縮病發病嚴重後,玉米稈和正常稈可以相關一半高度,嚴重影響後期結穗,即使結穗也大幅度影響產量。

二、玉米粗縮病的發病規律

玉米粗縮病是因灰飛蝨傳播而來的。灰飛蝨一般在小麥上越冬,或者在麥田雜草中過冬。玉米苗期,灰飛蝨就飛到玉米苗傳染這種病毒。玉米5葉期前極易感染這種病毒,10葉期後,玉米抗病能力增強,病毒傳播效果減輕。

三、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措施

所以,我們防治玉米粗縮病其實從根本上要躲避灰飛蝨的侵擾。同時要選用抗病性強的玉米種。每次我們強調玉米種的抗病性,其實實用性相當強。

而且我們因灰飛蝨在小麥田越冬的習性,要注意不能在麥田中套種玉米,這樣染病可能性就會加大。而小麥收割後的夏玉米種植則應在灰飛蝨遷移過後種植,一般在6月上旬以後就可以了。在麥田種植夏玉米後要注意將麥田邊的雜草做個清除為好。

在玉米10葉期以前發生粗縮病,可用藥劑防治,具體以當地實際情況配藥。

以上就是關於玉米粗縮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和防治措施。這是一種灰飛蝨帶來的傳播性病毒病,應從躲避預防和化學兩方面來防治,用抗病玉米種也是關鍵。



農資人實錄


玉米又矮又粗先要看看是不是葉面缺綠,特別是老葉片基部是否失綠呈黃白色,整個葉片是不是成黃白色的條紋,如果有這種情況估計是缺鋅造成的苗株矮小,玉米缺鋅之後要及時補充微量元素肥,同時噴施一些調劑生長的蕓薹素內酯等藥劑促進生長。但是玉米缺素症不常見,如果真的出現玉米苗株又矮又粗的情況十有八九是粗縮病問題。

玉米粗縮病的簡單症狀和危害,以及傳染源:

  1.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一起的由灰飛蝨傳播的一種玉米病毒性疾病,在玉米的苗期特別容易顯示症狀,得病的玉米苗株濃綠但葉片寬短而厚有一定硬度,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生長緩慢。在葉片的某種表現上和玉米缺鋅症有些相似,但細看有區別。

  2. 等到玉米生長後期會明顯看出患病苗株比正常苗株低半截,而且多數感染粗縮病的玉米苗株沒有雄穗,即便個別苗株能夠抽出雄穗,因為雌穗發育問題導致花絲比較少,造成果穗畸形甚至沒有果穗,長果穗的果穗也比較小,沒有籽粒或者籽粒很少。


  3. 玉米粗縮病在灰飛蝨容易繁殖生存的地方容易發生,例如靠近水源或者潮溼的路邊、田邊是灰飛蝨的重要繁殖過冬場所,靠近地邊、田邊、水源的地方也容易發生玉米粗縮病問題。所以歷來對灰飛蝨的防治這些場所的枯枝雜草都是重點防治對象。

敲個黑板:玉米粗縮病的防治要注意什麼?

  1. 對於發生過玉米粗縮病的地塊兒要最好秋後的傳染源處理工作,對潮溼、靠近水源的田邊、地邊雜草和枯枝爛葉等雜物能清理乾淨要清理乾淨,而且重點噴施防治灰飛蝨的藥劑藥液例如25%撲蝨靈50克/畝進行重點噴施,多批次多劑量連續噴施。

  2. 播種選種儘量選擇適宜本地抗性比較好的玉米品種,如果換茬種植同樣需要挑選相對抗性較好的農作物種子,同時農作物出苗之後及時使用25%撲蝨靈50克/畝進行預測點兒重點噴施,做到提前預防,當然也可以對種子採用吡蟲啉、噻蟲嗪藥劑拌種。

  3. 身邊老人對於玉米苗期噴施藥劑毒殺灰飛蝨有一個細節,儘量在噴施除草劑之後再進行灰飛蝨的殺蟲藥劑,當然也可是同時進行,灰飛蝨與雜草有共生關係,消滅雜草很大程度上有助於消滅灰飛蝨的生存繁殖環境,提高灰飛蝨病蟲害的毒殺效果。


農耕隨筆


玉米又矮又粗是什麼情況?

玉米出現矮粗的情況,應該是發生了粗縮病。這是一種病毒病,俗稱玉米的“癌症”。如果田裡個別棵出現了粗縮症,應馬上拔除病株,同時及時打藥進行防治。什麼是玉米粗縮病呢?下面就給介紹下。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病毒病,主要毒源是玉米粗縮病毒,一旦感染就很難治癒了,所以也被農戶稱為玉米的“癌症”。一旦全田發生,將面臨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其次,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蝨以持久性方式,刺吸玉米汁液進行傳播的,所以想要預防玉米粗縮病,就得切斷傳播途徑,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玉米粗縮病的表現症狀

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玉米粗縮病,尤其是苗期的時候受害最嚴重,玉米長到5至6片葉就表現出明顯症狀了。

1、初期症狀

在玉米的幼葉中脈兩側的細脈間有透明的虛線小點,葉背脈上出現長短不等的臘白條突起。



2、後期症狀

玉米長到5至6片葉後,與正常的玉米植株相比,感染了玉米粗縮症的玉米會表現出葉片濃綠、節間短、植株矮化等特點。嚴重的會出現植株錐形,不抽穗或有穗無粒,提早枯死。

玉米粗縮症的幼苗期症狀會跟玉米缺鋅有點相似,所以要注意辨別,同時苗期也應注意補充微量元素。



玉米粗縮病發生的條件

玉米粗縮病主要靠灰飛蝨攜帶病毒,通過刺吸植物汁液進入玉米體內進行傳播。而灰飛蝨主要在雜草和麥苗下面以成蟲或若蟲進行越冬,來年春季就會先在小麥上進行危害,到小麥收割之後,會遷移到玉米上進行取食危害傳播病毒病。

所以玉米粗縮病發生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當年灰飛蝨的蟲源基數,蟲源基數多,玉米粗縮病就發生重。尤其是田塊地頭雜草多、田塊比較潮溼的,發生就比較嚴重。



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措施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基本明確瞭解了傳毒媒介灰飛蝨與玉米粗縮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所以對於玉米粗縮病的防治,還是以農業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核心就是做好灰飛蝨的防治工作,壓低灰飛蝨蟲口基數,控制毒源,切斷傳播途徑。

1、做好麥田的防治工作

前面也介紹到,灰飛蝨主要在雜草和麥苗下面以成蟲或若蟲進行越冬,來年春季就會先在小麥上進行危害,到小麥收割之後,會遷移到玉米上危害。所以在防治小麥矮叢病的時候就可以同時防治灰飛蝨,降低其蟲口基數,遷移到玉米上之後可以減少對玉米的危害。

2、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

選用抗耐病品種,可以加強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侵染危害;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消滅蟲源;及時追肥澆水,玉米生長健壯,抗病能力強。

3、化學藥劑防治

一是在玉米播種之前,對玉米進行拌種處理,有利於培養壯苗,提高玉米抗病力,同時可以有效的防止灰飛蝨的危害。

二是在發病初期進行藥劑噴施防治,幼苗期開始表現出粗縮病初期症狀,可以馬上開始使用藥劑進行防治。可以選擇病毒病藥劑+殺蟲劑+蕓薹素內酯+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連續使用2-3次。可以到達控制病毒蔓延,殺滅灰飛蝨,同時調節玉米植株生長,及時補充養分健壯生長的效果。因為玉米幼苗期的病毒病症狀與玉米缺鋅症狀相類似,所以及時適量補充微量元素。



可選擇的病毒病藥劑有鹽酸嗎啉胍、毒氟磷、氨基寡糖素、寧南黴素等;殺蟲劑可以選用如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等具有內吸性的藥劑。

總之,玉米粗縮病對玉米來說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一旦發生就無法根治。所以在防治上,以預防為主,要做到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環環緊扣,就一定能夠控制其危害蔓延。



農夫三權


玉米又矮又粗是什麼情況?

玉米症狀矮粗主要為病毒引起。 防治,主要以控制傳毒媒體為根本,比如灰飛蝨。

一、症狀:玉米條紋矮縮病又稱玉米條矮病。病株節間縮短,植株矮縮,沿葉脈產生褪綠條紋,後條紋上產生褐斑。


植株早期受害,生長停滯,提早枯萎。中期染病植株矮化,頂葉叢生,雄花不易抽出,植株多向一側傾斜。 後期染病矮縮不明顯。根據葉片上條紋的寬度分為密紋型和減紋型兩種。葉片、莖部、穗軸、髓,雄花序、苞葉及頂端小葉均可受害,產生淡黃色條紋或褐色斑。

二、傳播途徑:該病毒由灰飛蝨傳播。蚜蟲、葉蟬、薊馬、土壤、種子和摩擦都不傳毒。該病發生與灰飛蝨若蟲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3~4齡若蟲在田埂的雜草和土塊下越冬。翌年春轉入冬閒田。

羽化後成蟲有一部分遷飛到剛出苗玉米田為害。6~7月份蟲口最大,為害也重。玉米收割後又轉移至田埂雜草上,潛入根際或土塊下越冬。帶毒若蟲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灌溉次數多或多雨,地邊雜草繁茂有利於灰飛蝨繁殖。


三、及時防治是關鍵:

1、玉米播種前後要及早除草,消滅灰飛蝨的生存場所,地頭、地邊要噴嚴。

2、玉米幼苗期(最好一葉一心前)要及早噴一遍殺蟲劑(有機磷、菊酯類農藥)滅灰飛蝨,因為玉米在5葉前對粗縮病病毒非常敏感(7葉以後就不敏感了,即使受灰飛蝨危害也不會發病),噴藥時可同時加噴植病靈、病毒A等抗病毒藥劑。

3、玉米播種時最好採取殺蟲劑拌種或包衣,可以滅早期危害玉米的灰飛蝨,防止病毒擴散傳播。

4、早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到田外深埋,防止病株再次成為毒源。

5、適當調整播種期,使玉米苗期避開灰飛蝨遷飛盛期。

6、選種抗病品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綜上所述,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玉米粗縮病的發病率很高,玉米粗縮病對玉米的生長影響很大,要高效防治。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大家互相學習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收藏,轉發和關注,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