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鋼一地塊盤得16億元

春節前夕,昆鋼控股旗下建設集團發佈消息稱,昆明黑林鋪團鋼廠約140畝土地以總對價15.85億元成功轉讓給招商蛇口。歷時近10年,團鋼廠土地最終實現盤活。


自昆明市2009年實施“退二進三”戰略以來,昆明主城4區多家工業企業陸續退出,原址地塊用於發展第三產業。但各企業情況不一,至今仍有部分企業還未實施完成。


“退二進三”方案概況

2009年4月,昆明市發佈的《關於鼓勵支持主城區企業節能減排降低成本搬遷入園異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第一階段從2009年1月至2010年底,主要推進主城55個規劃分區中環境影響較大、噪聲擾民嚴重、廢氣或異味對大氣環境質量有影響、廢水排放對城市水環境質量有影響的企業,進行“退二進三”搬遷改造。


第二階段從2011年1月至2012年底,主要推進其他需要搬遷企業進行“退二進三”搬遷改造。


2010年7月,昆明市政府印發《昆明市企業“退二進三”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明確“退二進三” 是指將主城區工業企業搬遷進入工業園區集中、集約發展,其原址土地用來發展第三產業。


其中,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實施搬遷入園升級改造;部分基礎好、具備整改條件的企業,可轉變經營業態;經營困難、發展無望的企業,實施關閉停產。


實施易地搬遷升級改造的企業,投資額符合進入開發區及工業園區選址發展條件的,原則上要求在全市嵩明楊林工業園區、晉寧寶峰工業園區、安寧工業園區等17個園區按照產業定位和產業佈局要求進行選址重建;搬遷企業投資額達不到進入園區選址條件的,原則上進入園區標準廠房;對不能進入園區的特殊行業工業企業,由企業依法依規自行選址,但須經所在縣(市)區政府審核後報市政府批准。


“退二進三”中工業用地更新的途徑主要有政府全額資金補償、異地置換+拆遷補償、政府引導企業出資、政企共建合作公司、補交土地出讓金實現工業用地轉商業或住宅用地等。昆明市實施的“退二進三”總體上屬於異地置換+拆遷補償、轉變工業用地性質兩種方式。


《昆明市企業“退二進三”工作實施細則》中的實施流程大致為在主城五華、盤龍、西山、官渡4區的工業企業提出申請,通過後由原址地塊轄區政府組織編制原址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之後再由轄區政府進行土地收儲工作。


市土儲中心與搬遷企業協商確定價格並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購合同》後30日內,土儲中心向企業或轄區政府支付土地收購價款的50%,用於企業繳納新址土地供應價款和職工安置,其餘50%的土地收購價款,在企業交地後60日內支付。


縣(區)政府協調搬遷企業進行新建項目的選址、落地建設等工作。若遷入工業園區,對搬遷資金有困難的企業,只需繳納徵地總價款的50%以上,工業園區即可先辦理土地相關手續。對於原址已收儲的土地,土儲中心可通過招、拍、掛方式進行公開交易,搬遷企業對自己原址的土地有優先購買權。


為保證企業拿到補償資金後按時搬遷,昆明市2011年對《實施細則》進行了修訂,要求企業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購協議後,必須按協議規定時限完成企業搬遷改造工作,並交儲土地。未能按約定時限交地的,將按照違約時間的長短,扣減10%、15%、20%的補償額。

昆鋼一地塊盤得16億元


主城區商業及住宅用地增加

在“退二進三”政策發佈的2年後,昆明市“退二進三”工作辦公室發佈信息稱全市擬實施“退二進三”的工業企業有134家,截至2012年1月已批覆62家。其中以民企居多,另外還包括雲內動力、昆鋼控股、雲銅集團等國企以及芬美意香料等外資企業。


“退二進三”實施細則中還指出:在土地收儲階段,由市規劃局對“退二進三”企業原地塊提出初步規劃意見;在土地供給階段,市規劃局根據地塊具體情況,提出更優的具體規劃條件。從實際情況來看,原工業用地基本變性為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例如上述芬美意香料原盤龍區的約57畝土地變成了今天的昆明萬科第十城。


受“退二進三”後工業企業原地塊變性及城中村改造的影響,

2009年至2012年昆明市出讓的住宅和商服用地規模顯著提高。4年間主城4區出讓的住宅和商服用地合計地塊數量分別為25、49、458、317塊,出讓面積分別為1949畝、6027畝、25202畝、16611畝。至2013年,受房地產庫存高企等問題影響,主城4區出讓的住宅和商服用地數量回落至97塊、4797畝。


在期限內完成搬遷的包括雲內動力集團,其2012年啟動搬遷工作,由穿金路整體搬遷至市經開區,2013年1月完成搬遷。其在穿金路101畝內燃機廠土地也在2013年被徵收整理,保利璽樾(原中航璽樾)項目即在該地塊。去年末,雲內動力第一生活區約97畝的土地實施方案諮詢單位比選,將同樣進行房地產開發。

昆鋼一地塊盤得16億元


昆鋼實現完美退出

並非所有企業都在2012年底之前完成搬遷改造,其中包括昆鋼控股。


昆鋼控股2009年啟動了昆明涼亭軋鋼廠和黑林鋪團鋼廠“退二進三”工作,其中軋鋼廠142畝、團鋼廠284畝。軋鋼廠在同年3月全面停產搬遷進入經開區發展倉儲物流產業,黑林鋪團鋼廠也於2010年停產。


除上述廠區外,昆鋼在團鋼廠內還有139畝生活區被納入昆明市棚戶區改造範圍,2013年9月啟動房屋建設,2017年10月完成認購及驗房工作。


團鋼廠284畝土地均為國有劃撥工業用地,該地塊的盤活工作在2016年之前並不順利。


2016年昆明市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土地供應服務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經政府批准,國有土地使用權人可通過自主、聯合、轉讓等多種方式對其使用的國有建設用地進行改造開發,鼓勵國有土地使用權人收購相鄰多宗國有土地地塊進行成片改造開發。涉及土地用途或規劃指標變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人可持新規劃條件向市國土部門申報,以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


昆鋼控股與招商蛇口在2017年中成立了合資公司雲南招昆產城投資有限公司,但目前尚無昆明主城項目。2018年3月,雙方簽訂了1800億元的合作協議,為其後續補繳土地出讓金提供了資金來源。2018年7月,程連元在昆鋼轉型發展工作會上表示,團鋼片區土地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可全額用於昆鋼搬遷安置和轉型發展,這也推動了團鋼土地盤活的進程。


去年7月,昆鋼控股旗下建設集團正式與五華區自然資源局簽訂協議,並在2個月後引入了招商蛇口的7.8億元合作資金,補繳土地出讓金後團鋼片區中的140畝土地由劃撥工業用地轉為城鎮住宅用地。去年底,昆明市也將近7億元的昆鋼轉型發展補助金撥付至昆鋼。


五華區公佈的團鋼廠284畝土地規劃中,近140畝為住宅用地,另外還包括56畝的中小學用地,其餘地塊規劃為公園綠地及道路設施。


昆鋼控股去年底將這140畝的住宅用地在雲南產權交易所和雲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最終在今年1月由招商蛇口以15.58億元取得該地塊,摘牌價比掛牌價高出近5億元。至此,昆鋼在該地塊的盤活上可謂“大獲全勝”,收益近16億元。


黑林鋪片區位於二環至三環之間,若按2010年發佈的《實施細則》的規定計算,昆鋼只能獲得約3.6億元左右的搬遷補償(二環至三環間原地塊為劃撥工業用地的,按原地塊面積的64%每畝補償400萬元)。其通過補繳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將原地塊性質由工業用地轉變為城鎮住宅用地,所獲取的收益更多。

昆鋼一地塊盤得16億元


雲銅集團尚未完成選址

並非所有工業企業均在2012年底之前順利完成了搬遷改造工作,也不是所有都向昆鋼一樣實現了盤活,部分企業遺留問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


2014年末發佈的《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提出,重點工作包括2017年底前完成五華區雲銅股份冶煉加工總廠、雲南雲銅鋅業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西科工貿有限公司搬遷工作。上述企業均為雲銅集團下屬公司,均位於雲銅集團王家橋冶煉廠內。


在2009年昆明市出臺“退二進三”政策後,雲銅集團隨即啟動了王家橋銅鋅產業基地搬遷前期工作,該基地是雲銅集團的生產核心區,涉及土地18宗、約2158畝,但至今已過去10年,搬遷工作仍未完成。


期間雲銅集團先後對安寧市祿脿、祿勸小馬街、倘甸工業園、晉寧香條衝、宜良木龍村等16個推薦廠址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在省內其他州市考察了祿豐工業園區勤豐片區等14個地塊,但一直沒有最終確定遷入廠址。雲銅集團2018年曾積極推進過搬遷入宜良木龍片區的工作,但後來又不了了之,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2019年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目標任務》對去年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加快推進雲銅集團上述3家企業的異地搬遷改造工作,確保2019年確定搬遷地點並啟動搬遷工作。但截至目前,雲銅集團仍未公開透露確定最終選址。


另外在“十二五”期間,昆明市還對主城區了114個、約6000多畝的商品交易市場進行搬遷改造。2013年還關閉了昆明叄鬥鋼材交易市場、浩宏鋼材批發市場等7個鋼材交易市場以及十堰大車汽配城、星聚汽配等8個汽配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