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建築工地的老闆,有的逢節給農民工五十至一百元,而有的卻一毛不拔,你怎麼看?

鳥雀林老王19966


同是建築工地的老闆,有的老闆出手很大方,逢年過節給農民工發點福利或者給一百塊錢。有的老闆卻是什麼都不給,就像平常日子一樣,換做是你怎麼看呢?


當然了,農民工幹活,老闆都是要付工資的,這額外的福利是老闆的自由,想給就給,不想給也沒有人會因此而生氣。

但是有的老闆比較懂人情世故,很會做人。每逢遇到這些節日,稍微買點東西給農民工,他們就會很感激,心裡認定你是一個好老闆,以後願意跟著你幹。

我爸年紀大了,但是閒不住,一直在外面打零工,前天中秋節,他所在的工地為了趕工期迎接檢查也沒有休息。

下午下班的時候,老闆給了每人2斤月餅,也就是值十幾塊錢,但是我爸和其他農民工都很高興,晚上回來喜滋滋的一直跟我誇老闆,說這個老闆人不錯,平時很關心人,有時候中午飯他還請客,一人幾個大包子。


我爸是幹零工的,哪裡有活就去哪裡幹,但是隻要這個老闆一給他打電話,他二話不說接著去他的工地,就算是他給的錢比別人少個十塊二十塊的也不在乎。他說這個老闆尊重人,心裡有農民工,給他幹活心裡舒服。

我爸平時幹活的時候還遇到過一個老闆,這個人經常去勞務市場招工,但是現在熟悉他的人都不會跟著他幹活了。

因為這個人太愛耍小聰明瞭。他招人的時候說是去打掃衛生,結果農民工去了是幹小工,一天下來累得要死,結果是給打掃衛生的錢,而且每次下午都拖一個小時才讓下班,給錢的時候還磨磨蹭蹭的想少給點。

這種人逢年過節別說給農民工錢了,有一次我爸碰見他還向幾個,給他幹過活的農民工要煙,說什麼我給你介紹了這麼多活幹,過節了也不給我盒煙抽,當然了,他也可能只是開玩笑,但是讓人聽了心裡就覺得不太舒服。


一個四五縣小縣城就這麼大,在勞務市場整天找活的就是這麼一幫人,時間久了誰還不瞭解誰呢?他這樣的人以後走的路只會越來越窄。

不管什麼行業,只有相互尊重,你的路才會越走越寬,事業才會越做越大。


農村養殖新鮮事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來了前兩天跟親戚一塊中秋聚餐的時候,說到了一件事情。聚餐的時候,家裡有一個表嫂,剛剛來上班不到一個月,老闆給他發了300塊錢過節費還有一盒月餅。表嫂笑得合不攏嘴說,沒想到老闆這麼好,工資都沒拿,先拿了300塊錢過節費,還有月餅吃,以前打工從來都沒遇到過。

所以說有時候有一些老闆他比較大方,過年過節的時候會給員工發放一些過節費或者是一些土特產禮品之類的,而另外一些老闆則非常小氣,除了必須開支的工資以外,其他任何的過節費用或者是禮品是一毛不給。

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且也非常普遍在工地上這樣比較特殊的行業因為流動性比較大,而且很多見不得人都是幹一天算一天,並沒有簽訂非常正式的勞動合同,導致屬於臨時工的性質。

很多人幹到最後甚至連工資都拿不到,以前拖欠農民工工資是社會熱點問題,現在仍然還有這些情況發生。所以在建築工地上很少有老闆願意給農民工兄弟發過節費。

當然在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看老闆自己個人,有些老闆大方的話肯定不願意,有些老闆不大方小氣,他就不願意去做這件事情。對於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能拖欠農民工的工資,一定要足額按時支付農民工兄弟的工資,這是最基本的。

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如果過年過節的時候再給農民工朋友發一點福利,那肯定可以提高農民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完成的質量,所以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有遠見的老闆應該這麼做。



止茶


對於我們普通的農民工而言,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從事的建築行業相關的工作。我身邊很多朋友就是從事這樣的工作,比如鋼筋工、水泥工、架子工、電焊工、電工、木工等等。而且這樣的工作並不穩定,本上都是全國各地跑,哪裡有活幹就到哪裡去。而在這期間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工地老闆,而同樣是老闆,有的逢年過節給農民工五十、一百元,有的人卻一毛不拔。



大家都知道我們我們剛從事的工作,勞動強度都比較大,而且經常風吹日曬雨淋。靠的也基本是體力賺錢,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賺取的。還有一些工地的活,為了趕工期,要求農民工每天干活甚至高達十幾個小時。比如鋼筋工、水泥工這些工種,由於工作地點常年在工地上,特別是在目前炎熱的高溫天氣,地面反射上來的熱量足以讓人滿頭大汗甚至中暑。可以說作為農民工確實不容易,但是對於有一些比較吝嗇的老闆,逢年過節基本上都不會發紅包。



其實對於一些比較吝嗇的工地老闆也是存在比較多的。而這樣的老闆往往更不容易受到農民工的喜愛,而且這樣的做法也讓更多的農民工感到寒心,這樣他們就更不可能的死心塌地的為老闆效勞。因此這樣的工地老闆從長遠來看,將會逐漸的失去民心,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不管是什麼行業,老闆和農民工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且相互之間都是一個團隊,只要團隊做好了,老闆和農民工才能賺錢。



人們常說禮輕情意重,其實還是有不少老闆比較大方的。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分發各種生活用品以及金額不等的人民幣給員工們。這樣的老闆也讓更多的農民工感到暖心,這樣一來他們才更願意追隨老闆。特別是從事建築行業而言,如果沒有一定的吃苦耐勞的農民工,那麼整個項目就不能順利的完成。因此長期吝嗇的老闆,將會被人們所唾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您說這種現象非常的非常的突出

我有一個同學,他是跟著他的姑父在工地上作技術員的。並且他們工地上的農民工多是他同村的,並且都是跟隨他姑父十多年的一批老農民工。

我同學的姑父對這批農民工非常好,每逢逢年過節都會多發一點工資,要麼就適當的給點禮物,並且從不拖欠工人的工資。而這些農民工也確實越懂得回報,幹活非常的賣力,並且對我同學的姑父言聽計從。

小恩小惠籠絡人心

一直到最近幾年,工地上的農民工嚴重減少,一些工地老闆不得不以漲工資為代價去拉攏農民工。但是我同學他的姑父手下的農民工幾乎沒有變化,除非個別人的年齡大了沒有辦法再繼續工作才不得不回老家種地生活。據這些工人講,除了因為本身沾點親戚關係之外,主要就是我同學的姑父非常聰明,利用小恩小惠來籠絡人心。

我這麼看

我覺得首先這種逢年過節給農民工小紅包的老闆還是比較有長遠的眼光的,因為近些年確實農民工越來越缺少,並且工資也是水漲船高。這些老闆算是比較會利用人性的弱點,懂得用低成本來辦一些高成本的事情。

而那些一毛不拔的老闆其實也比較常見,老闆嘛,都比較精明,一毛不拔也是他們本性。但這種老闆一般的多是鼠目寸光,他們不懂得人心的重要,只知道賺錢。這種人看似精明,但早晚會吃太精明的虧。

另外,隨著近些年拖欠農民工的事情越來越多,以高利許諾來拉攏人心的方法越來越行不通。而真正的對農民工好才是唯一長遠、有效的辦法啊。


農村王小霞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我是農民工,從畢業到現在打工已有十幾年。

小時候家裡窮,加上自已不是學習的那塊料,所以讀到初中就輟學在家,這讓父母很頭疼,與是父親就拖人幫我找到了村上一家修減震器的小作坊當學徒,幹了沒幾天,我發現老闆人還不錯,對我蠻好,與是我就在這幹了兩年,這是我第一段打工生崖。

隨著這兩年的磨練,我發現這老闆雖好,可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與是有了第二段,第三段節段式工作,直到第四段,我遇到了一個爛老闆,這是在南方的一個工地,當時記得是處暑,天氣非常熱,我們幾個工友熱的差點中暑,於是就做下來喝了口水,被老闆從監控中看到,(你猜老闆咋做的)不但沒有一句安慰的話,還惡語傷人,非常難聽,逢年過年時不但不發福利,還扣工錢,與是我就結束了這隻幹了大半年的工地生活。

當時我已經二十多歲,不甘平凡,於是獨自一人又踏上了打工之路,這次偶遇一個學電焊的老鄉,於是我就跟他來到了現在的工地,還好,這次遇到的老闆還不錯,對手下工人那是沒的說,不管是過年過節,還是工人有事請假,他都會毫不猶豫的從兜裡掏出幾張百元大抄遞到工人手中,並囑咐到家給自已打一個電話報平安,這樣他才放心,朋友們說這樣的好老闆上哪去找,於是我在這一呆就是好幾年。

總結:農民工不易,沒有農民工哪有什麼老闆,我勸那些大老闆,小老闆,包工頭們都對自已的工人好點吧,這樣即能留住工人的人,最重要的還能【留住工人的心】

我是農民工老青年,感謝您的關注。





老青年在農村


談到建築工地就想起了我前年在工地裡面幹活的日子。

我們都知道在工地裡面幹活是非常辛苦的,每天5點多都要起床要幹到六七點才下班,一天干了10多個小時,吃完飯還累得不行,想想那樣的日子我都非常的憤慨,實在是太難了,太累了,不過我們的老闆還算是好的,每逢過節的時候給我們一點零花錢讓我們去買好吃的。


記得那年是5月1號的勞動節,我們放假了一天,老闆看我們幹活辛苦,便每個人給我們100塊錢讓我們去買好吃的,拿到這100塊錢感覺以前幹得真累也值得了,畢竟自己的老闆也不賴每逢過節也總給我們錢花。

有的老闆卻不是這樣,在工地上幹久了的我們就知道每逢過節的時候,有的地方放假,有的地方不放假甚至連小費都不給,簡直是一毛不拔,這種現象我也見過,老闆就是摳,小心眼兒,手底下的員工也不怎麼喜歡他,要不是為了掙錢估計早都跑完了,不過這也沒辦法人都是為了掙錢生活的,每天不一樣還是嬉皮笑臉的與他說話。


其實在我看來,這樣的人非常的不好,在工地裡面上班,起碼要對自己的員工好,員工才會努力的幹活,每逢過節發一點小費這是當老闆的理所應當的,每個人為老闆幹活天天都累得不行,如果連一點錢都不給誰還願意再給他幹活啊。

工地跟我們廠子裡面不一樣,廠裡面是一個月一給錢,工地裡面是不是,工地裡面是要等著這批活幹完以後才把錢結算給員工的,有的需要半年,有的需要一年,有的兩年,時間不定,所以說我們在工地裡面上班的人一般是很難拿到錢的,基本上都是要等到這批活幹完以後才能夠拿到手裡的錢。


所以說,工地裡面上班的人都不容易,老闆們應該每逢過節的時候給員工買一點小費,這實屬正常現象,那些不給員工們錢的人還讓員工們過節的時候上班真的是有一點過分了,想要讓員工好好的為老闆幹活起碼老闆一定要好。


農村豬世紀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單純用建築行業來說,因為任何行業都是一樣,沒有誰說逢年過節一定都得給,也沒有說一定不給。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能夠比較理解的,給我們那是情分,不給也是人家的自由。


本人在建築行業做了幾十年,不說每一次逢年過節都有福利,但是也絕大多數的時候會有。說句實話我不怎麼重視那些禮品什麼的,但是每次過節我都會組織大家一起聚餐。

哪怕是後來做工廠還是這樣,不管有多忙,必須給工人放假,然後選幾個人一起去買菜,大家一起動手,準備一餐最豐盛的美食。記得有一年,食堂的飯桌都不夠位置,結果把飯菜全部擺在了包裝部的工作臺上。

個人認為吧,給咱們做事的農民工就是自己的家人,是給咱創造財富的人,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對咱們農民工好,就是對自己好。有句話說的很好,叫做投桃報李,今天你用了一千或者五千,明天他們可能就會給你多賺五千甚至更多。

當然,我也很理解有些人在過節的時候,對工人一毛不拔,因為我知道老闆不一定就是我們眼裡看到的老闆,在咱們跟家人一起開心過節的時候,說不定老闆在哪裡跟人家借高利用來買材料,或者發工資呢。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建築工地,還是工廠老闆,過節的時候有沒有福利都無關緊要,哪怕就是說人家那邊發錢發禮品,到了咱們卻只發了一個加班通知,又有何關係是不是?平常心對待就好。(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近些年來有很多農村人村進城打工的,從第一代70後到第二代的80後以及現在的第三代90後,我相信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闆,記得我父親在1993年的時候就去外地務工了,當時是在工地上攪拌水泥的每天基本上要工作12小時左右,在當時一個月也就幾百塊錢,不像現在的工地工資水平都特別高,現在工地上都是天工也就是說一天多少錢結算。

在我父親工作的工地上由於離鄉特別的遠,所以每年的過節日的時候像中秋團圓節因為距離太遠而不能及時趕到家裡,畢竟在外面工作也脫不開身回家,可是他們的老闆卻都看在了眼裡,於是工地的老闆就在中秋節這一天為幹活的工人發放月餅,並且送上中秋節的祝福而且在這一天大家會一起吃一頓飯菜。

其實像這樣的老闆內心都是善良的,而且他們內心也都知道農民工出門在外不容易,能夠設身處地處地的為農民工現著想,像這樣的老闆只能說其大方,善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那麼還有一種與之相反就算是在一些節日上或者是平常喜愛剋扣工資,那麼這樣的老闆在現在也有隻是已經不多了。


那麼對於這樣的老闆我個人認為其不能為農民工著想,一心只想著自己自私自利,但是隨著現在的發展人們的素質普遍也都提高了,因此現在的老闆幾乎都是會農民工著想的,那麼只有為員工著想的老闆才能讓這個企業做的越大走的更遠,如果一心只想著如何剋扣員工工資甚至是一毛不拔,我相信這樣的老闆也只是暫時的並不長久。


紀錄鄉土


我打工也幫過很多老闆,也幹了好幾行,老闆對於我來說都還好,為什麼我這樣說,首先你不管幹什麼工作,你要你盡心盡力,對得起老闆給你的工資,老闆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且時間要稍幹長久一點,至少一兩年吧,逢年過節,老闆啃定有所表示,反之,老闆都看不起你,就沒得說了,我個人覺得就是這樣的。


中江鄉村人


同是建築工地的老闆,有的逢節給農民工五十至一百元,而有的卻一毛不拔,你怎麼看?

其實這個也無可厚非,老闆發不發其實也要看他的個人意願,就算是不發了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只能說老闆對待員工的福利不同,我們公司過節都會發放一些禮品,雖說這些禮品不值多少錢,但這也是老闆的一點心意,大家對老闆的印象也會不一樣,在工作上也會更積極。

不過有一些老闆如果是不發禮品的話,那就會被員工稱太小氣,大家在節日來臨前也會議論紛紛,生怕老闆聽不見或者忘記了。不過對於農民工來說,老闆給發禮品的並不是太多,原因就在於,農民工是包工頭招來的,和建築單位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要發也是由包工頭下發,有的時候公司已經發給了包工頭,但卻被對方剋扣了,這種情況也沒辦法。

我爸就在工地上乾的,他跟的是私人小老闆,問他節假日領導給東西了嗎?我爸說老闆帶著他們去吃自助餐的,這樣大家就已經滿足了,聚在一起也能感受過節的氣氛。總的來說,發禮品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發也不能道德綁架,不過大多數的企業都會下發,畢竟這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當然對於農民工來說,他們最期待的就是老闆能夠按時給薪水就行,只要工資有保障了,就算再一毛不拔大家也不會說什麼,最怕的就是老闆拖欠薪水,這樣的話農民可就麻煩了,回不到家裡過個好年。因此禮品紅包有沒有大家不關心,主要還是工資要及時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