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你願意嗎?

徽州山農小方


如果在農村讓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費10萬元/畝,可能大部分的農村家庭都是比較願意的,因為這個補助相對於現在的依靠種植收入的農村人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以現在的農村家庭所管理的土地,如果單純種植糧食類的作物收入來作對比,恐怕每畝的收入累積要達到10萬元,不知道要等待多少年。

這裡就以本地的農村現狀來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說明,對於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是否願意的問題進行分析說明,以供參考。

在本地的農村,主是是以獼猴桃、柑橘種植管理為主,以近幾年的水果行情來分析,綜合平均計算可能每畝的淨收入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當然其中也有高於這個數值的,但是大部分的農村家庭也就在這個收入之間,有的還可能少於最低數或者就是白管理土地一年的情況也還是有的。

現在本地的農村一般政策性的徵地補償金在4.8萬-6.8萬之間,再加上一些青苗類的補助,可能每畝土地的補償金額就在5.8-7.8萬左右,就已經有很多人感覺到不錯了,都想有機會自己的土地會被徵用。這裡以中檔收入0.25萬/畝來進行計算,土地要種植管理要40年才能有10萬的收入,還不包括可能發生的自然影響、價格下降等風險情況,還不如退出土地得到一筆不少的補償金來的安逸。

所以對於每畝補助10萬元的金額,更是感覺到可以了,哪裡還會有不願意的事情吶?

雖然在農村生活的人群是依靠土地才能生活,對於土地的感情就像城市裡面生活的人群對於一份工作的感情一樣密不可分,但是現在的農村現狀也是與以前大不一樣,雖說本地的農村還沒有出現荒蕪土地的現象,這個主要還是緣於現在的柑橘、獼猴桃水果行情還處於相對有種植收益前提下,假如水果市場出現崩盤時,如果像某一年的冰糖桔一樣,連續那個低迷的行情,收入遠低於支出時,恐怕農村就會出現另一個景象了。

現在農村裡面的年青人是少之又少,大部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以老弱小為主了,土地對於農村出去了的年青人來說,也不會像老一輩的人有太多的感情,反到是覺得管理土地還有點麻煩,還想早點徵用或者流轉出去。

這裡只是以本地的實際情況來對農村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是否願意的問題進行分析,並不代表全部農村人就願意放棄手裡的土地,可能有一部人就是出在多的錢,也是不容易放棄土地的。

因為農村人的根就是在土地上,到死也是不願意輕易放棄的。


農人殷殷


其實這次疫情的爆發,已經給很多農民朋友敲響了一個警鐘:不種地沒有糧食相對的抗風險能力就弱很多。所以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農民永久退出土地一畝補償10萬元,你願意嗎?”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我心裡面立馬就蹦出來一個聲音,那就是不願意!

鄰居老李一家三口現在都在外邊打工,因為兒子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是現在市區裡面房價漲得比較快,一平米能賣到七八千以上,偏偏農村地區現在結婚必須要求男方這邊有車有房還要有彩禮,所以這幾年來原本之前遊手好閒喜歡打牌的老李媳婦也開始跟著出去打工,不然的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年齡越來越大娶不上老婆。一家三口都外出打工的話,土地肯定是沒辦法再種了,再加上老李的媳婦以前在村子裡面和很多人關係不好,今年一家三口回家之後沒想到爆發了疫情,到現在為止,廠裡面都要求員工不能夠返廠,這下子可把老李一家給愁壞了。原本家裡面準備的糧油蔬菜都是過年10天左右的,現在在家裡面都呆了20多天了,基本上能吃的都吃沒了,去街上買菜吧出行不方便,二來菜也賣得特別貴,一家人別說過的有多憋屈,今天老李實在沒辦法了來我家說能不能給兩顆大白菜,說還是自己家裡面種一點穩妥。

實際上我相信像老李這樣的人肯定不在少數,而且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村土地撂荒非常嚴重,不過農民始終是農民,即使現在在外邊打工可以掙錢,但是依舊很多人無法項城市居民那樣好了以後有比較高的退休金養老,所以年紀大了還是有可能是要回到農村來養老的。回到農村養老生活的成本比較低,而且環境更加的清靜,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生活,所以從老年以後的考慮來看的話,我還是建議將自己農村的地和房子先保留下來。

除此之外,現在農村的各項基礎設施越來越好,而且國家發展農村的決心也很堅強,這意味著以後的農村肯定會建設得越來越美好,就比如說歐美一些國家的農村反而居住的是富人,城裡居住的都是窮人一樣,我相信總有一天農村的土地也會非常的值錢。而如果我們現在因為10萬塊錢就放棄了農村的土地的話,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後悔莫及。

另外再多說一句,從合法性上來講農村的土地大部分都屬於國家的基本農田範疇之內,對於基本農田我們國家是不允許買賣的,除非有國家批准的重大項目。所以現在很多人到農村去買房子或者買宅基地修建房屋,這種事情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更別說農村的土地並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集體,私人是沒有權利出售自己手中的土地的,因為自己手中的土地僅僅擁有的是一段時間之內的使用權,這個大家也需要注意。


老張談三農


如果真的一畝地給10萬元錢,我第一個會站出來簽字,我同意!如果土地確權後,還繼續保持30年不變的話,戶口本沒有繼承人就要上交我是同意一次性賣掉的!

以後的年輕人都會到城裡打拼的農村合村並鎮,中國大地再也沒有農村的,假如說一晌地一年給1萬塊錢,30年農民能得到30萬吧!30年後我們的孩子定會到城裡生活,戶口也會遷移到城裡去的,那問題就來了?土豆確權30年後,父母百年病逝後,名下戶口本就沒有繼承人了,國家定會收回你的土豆的!

假設你一家三口有一晌地的話,一畝地給你10萬塊,那麼一晌地就能得到補償到100萬!

省下來你就自己算吧……


世界因你而美麗46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命題的前提很重要。如果真的能夠十萬一畝,按照現在大家起碼三五畝來說,恐怕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賣給國家。

城市裡並不知道農村的艱苦,三五十萬對於那些一窮二白的農村家庭,得是多麼大的一筆錢。

按照目前的行情價,普通農村租用一畝田,一年費用大概在六百到一千,是的,就是這麼低。

現在大米兩塊多一斤,是政府強行補貼的價格,但是即使以這個價格,一畝地畝產600斤,也不多就是一千多,按照一年兩季稻,除去成本,也不會超過兩千。但是呢,得搭上一兩個勞力。

一畝地種地一年兩千,加上國家補助,三十年才能有這樣十萬。

所以我想題主還是出生在城市家庭,所以覺得土地可以這麼值錢。

土地其實不值錢,一個普通村莊,就有上百畝耕地。一個鄉鎮就能有幾十個村莊。而上面還有縣和市。

所以國家真的要回收的話,恐怕價格不會高於三萬一畝。其實國家是不會回收的,耕地只能用來耕種,離了人的種植就毫無意義了。

國家大概在2006年取消了農業稅,為何呢,越來越多的土地荒廢閒置,國家希望大家用起來,所以取消了農業稅,又過了幾年,發現效果依然不理想,一方面加重了農業領域的補貼,一方面為稻穀小麥玉米規定了收購最低價。

如此總總,都是為了保證農民種田有收益,有好收益。

如此總總,都是希望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能繼續發揮農業這個支柱產業的價值。

所以上述的兩個前提其實都不太現實,十萬一畝的價格太誇張,土地自由流通也絕無可能。

分享我的個人觀點,如有冒犯請多見諒。



輕沐的小小樂園


肯定願意啊。我們黑龍江 下面農場都是種地的。一千多畝地的有的是。三五百畝地的數不勝數,你覺得能掏出來這麼多錢麼?可笑。農村的一畝三分地都收不起你信麼?


噓別吵我在偷井蓋


我是農民我願意,你看,要如果是常規農作物,如大豆,玉米,小麥等,每年每畝純利潤1000元很難達到,遇到大災(旱澇鳳冰)之年甚至本錢都收不回。如果一畝給10萬,那要100年才能收入那麼多,所以我願意。



德瑞澤尚


肯定不願意,在北京每平方均2.3萬元,一畝地就是667平方,十萬不到十平方。所以農民不願意以後農村的土地增值希望太大了。放弁了土地就是放弁了生存。


文化需學習


農民永久退出土地,每畝補助10萬元,願不願意,這個問題要看你到底有多少土地,像我們這裡每個人1畝地左右,一家按四口人來計算,就是有五到六畝地,一家才五六十萬元,一個兒子,不算上學,僅結婚買房買車就不夠,那以後的生活怎麼辦?所以這樣的家庭肯定不願意,如果人均五六畝地,一家能賣兩百多萬的話,還能解決一些問題,還是願意的。現在土地確權基本結束,最好還是有合作社租用土地,每畝也能給一千多塊錢,自己也能踏踏實實的出去打工,等60歲以上,每個人給每月一千多塊錢的退休金,這樣就好了。


新農村新觀察


別說十萬,再翻一倍也不願意!

農民沒有了土地,就像魚兒離開了水,給再多魚飼料有什麼用。許多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對土地的感情可不是十萬塊錢就能比得了的,在老一輩眼裡,土地就是自己的命,許多農民為了那一小寸土地,鬧得不可開交,甚至造成了世仇。老一輩農民經歷過饑荒,深深知道糧食的重要性,許多人眼睜睜看著親人餓死在自己面前,土地不僅僅是糧食,更是憶苦思甜的回憶。失去土地所有權,要是被祖先知道,不罵你個鮮血淋頭才怪!

再說了,現在土地這麼值錢,十萬塊能賣嗎?我國的土地資源本來就少,農耕的土地佔比越來越小,土地就像古董一樣,只會越來越值錢。都知道拆遷費高的很,萬一以後土地也達到拆遷價了,那就追悔莫及了。我寧願把土地租賃出去,每年拿一點補償錢,也絕不會賣出去。

所以,就算給再多錢,也不能賣!


一轉而逝的笑


一畝十萬?估計你沒來過黑龍江,我們黑龍江有農場,幾百畝地的有的是。一百多畝地的數不勝數,幾十畝地的比比皆,誰收的起,農村的一畝三分地都收不起你信麼?因為地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