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級了,學畫畫是不是有點晚了?

HL_郝豪先生


三年級學畫畫是最好的時候啊。

當然這個時候呢,不建議畫太多的兒童畫了,除非孩子特別喜歡,我個人建議這個時候應該朝專業上的發展,比如專業學一點畫動漫啊或者是專業的素描和水彩等,還可以學點國畫,具體看孩子興趣和能否堅持下來。

如果你的孩子以後想從藝術上的發展,那就是練習多一點,比如每次每週學2~3次,並且多練習。只是當做愛好了呢,每週上一次課就足夠了。一萬小時定律對畫畫同樣適用。學畫畫和學音樂一樣,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練習,揣摩和思考的,悟性重要練習也同樣重要。


小崔書畫


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個自己的故事吧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不知是看了什麼書,一度非常喜歡空手道,在我那邊的小縣城根本就找不到這樣的培訓班,遂放棄,只把這個想法一直放在心底。

轉眼到了大學,我還是很想學習空手道,那會兒在省會城市這樣的培訓班已經有了,但是又想到自己已經18歲了,現在學習是不是太晚了,我的骨骼和經絡都硬邦邦的,怎麼可能學的好。

與此同時我的一個好朋友已經報名學習並且在學校裡面參加空手道社團。我們在QQ上聊著,看著他報名學習,看著他的腰帶從白到黃到綠再到黑。

大學畢業後這個朋友去了新加坡從事軟件工程師工作,兼職做空手道培訓,前幾年回國後,乾脆全職做起了空手道這個工作,現在在成都工作室做的有聲有色,帶領學員參加各種比賽。

而我,現在已過了30歲,依舊喜歡依舊是個空白,有時候就在想,如果時光倒流回到18歲,我肯定毫不猶豫的選擇去報名去學習。

你的孩子,現在小學三年級,10歲的年紀,是學什麼都不晚的年紀!

而且畫畫是屬於少兒5大培育體系中藝術修養培育。它可以培養孩子們對生活的欣賞力,還能發展兒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我截了學習繪畫的人的感受心得圖,你可以參考,個人覺得他說的條條在理。

連我這個不會繪畫的人,偶爾隨意塗鴉也會感覺心情舒暢!

總之學習畫畫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你需要了解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你可以選擇意向的培訓機構先試聽(現在很多機構都會有免費試聽課的),如果孩子有興趣就果斷報名學習吧。


林間的小孩


只要有天賦和興趣幾歲都不會晚

年幼的孩子一定要以培養創造力和興趣為主。據我所知,一般幼兒園普遍都會組織孩子進行一下畫畫唱歌之類的活動(至少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所以報班不必了,小學以後在說吧。

早期的畫畫教育重心一定要放在這上面。我曾去一個老師那裡上課,她自己是美院畢業留校任教的大學老師,她既有我這樣十幾歲的學生也有教一些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當然是賺外快啦,要恰飯的嘛)有時候撞了時間會在隔壁一起上課,大概四五個人。都是做一些簡單但種類繁多的手工,旨在培養興趣和創造力。老師不會說畫的好不好,更多在引導孩子:“你看我們給這個小魚花點花紋好不好”;“你覺得天空應該是什麼顏色”;“小魚旁邊要不要給他畫一個朋友陪他”類似的。老師說創造力真的特別重要,而且只有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才能最好的激發,一旦失去很難找回。這裡我不過多解釋創造力的重要,但反正很重要就是了。(ง •̀_•́)ง

我身邊的人普遍接觸特別專業的畫畫培訓都是初中之後的了。畫畫這種東西技藝是一部分,內涵是一部分,並不是越早起步越好。許多有名的畫家都是大器晚成。

另外,三歲的孩子這麼早就規劃未來,讓我感嘆真是天下父母心。但是孩子長大後總是會不按你的想象發展。我媽以前總認為女孩子要學習一門樂器,既培養氣質又有一技之長。我小時候只喜歡畫畫,對於樂器沒有概念,媽媽問我喜不喜歡,我是真的不知道。由於家裡有現成的鋼琴,就學了鋼琴。歷時兩年,過程極為痛苦,不堪回首。結果是我從某一天起,打死不願意去上課,也不知道我媽怎麼跟老師說的,不了了之。所以,還是得說一句,強扭的瓜不甜。我之所以痛苦,在於我不愛鋼琴,我媽之所以逼我去學,一在於她認為事情開始就要堅持,二在於她認為先苦後甜終有收穫。我不知道如果我媽沒有妥協,我繼續學鋼琴會怎樣,但是如果畫畫這條路是你一開始為自己孩子選好的話,希望他以後覺得不開心了,有說不的權利。





米糖AI


孩子無論多大,家長需要考慮清楚的是:你讓他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有人說,廢話,為了孩子中考高考加分,或者考相關的專業…。我想說,讓孩子學習畫畫,是為了提升他的能力拓展空間的。

畫畫不應該簡單的定義為一個考學的方式。孩子在未來,到底要PK什麼?表面上,是哪個學校的學歷是不是硬通貨,實際上,在實際工作中,在接下來的工作裡,真材實料是真正的關鍵。學習畫畫,會非常好的提升孩子的羅輯思維和想像空間,包括孩子的思維拓展方式。而在沉澱孩子的情緒方面,畫畫也有非常強大的作用,例如,活潑型性格,畫畫增加孩子的安靜狀態,減少易怒,焦慮和暴躁的情緒,使之多一分思考。同時,畫畫屬於一個技能,強化內心的自信。畫畫的學習過程,又增加了孩子的觀察力、協調性,增加孩子做事情的邏輯性,有條不紊,有章法,都很重要。說這麼多,意思就是:學習畫畫,家長不要偏執於孩子已經多大了,考量的角度應該是,會支持孩子哪方面的成長和收穫。謝謝。


辛其峰


肯定的告訴你,孩子三年級,學畫畫不晚!

畫畫只要孩子喜歡,有天賦特長什麼時間學都不晚。我朋友的孩子高三才學的畫畫,文化課差些,想走藝術,孩子有些天賦,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不錯的大學。

小學手抄報幾乎每月都有,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讓他按自己的想法畫,既增加想象又提高孩子的思維。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專業的老師知道怎麼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想象空間發揮到極致!

小學的板報一般也是輪流辦的,孩子有畫畫功底,對版面的設計,字體的顏色都會有自己獨特理解,這也省去家長的煩惱。畫畫先當作一種業餘愛好,如果特別有天賦可以走專業,即使不走專業以後對孩子也會有幫助,畢竟藝多不壓身!



普羅旺斯超姐


首先回答你,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培養畫畫是肯定來得及的,正是時候,但前提是他自己對畫畫有興趣,不要強迫,只要孩子有信心有畫畫的愛好,就是二十歲學也不晚,人家退休了還開始學畫畫後來還出大名呢!其二,你說美術也會變成考試科目,普通高考是不會的,除非是美術學院。以後的考學可能都會分專業考試,讓學生人才各自發揮才能,這樣才能合理的培養人才,所以你說的也有道理。至於去哪學,這就要看你的條件了,現在各大培訓班很多,你可以先讓他去學點基礎,如果你條件好可以給他專門請個畫師培養。





衡水新教育


活到老學到老,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

對孩子學習繪畫而言,關鍵看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走職業化的道路,能否成名成家,關鍵在於天賦。梵高三十多歲開始繪畫,沒有妨礙他在世界繪畫大師。

如果僅僅是培養孩子的愛好,三年級開始是一個好時機,學校課程不繁重,孩子的理解領悟能力都比學齡前好得多。


近視眼自然療法


一、關於繪畫的誤區

1.“學畫畫”要趁早

觀點:“學”畫畫強調了“術 ”忽略了“藝”

藝術其實是先有藝再有術,但是現在很多人把這個問題搞反了,總是特別強調術,而忽略了藝。藝就是表達我認為美好的東西,而術是一些普遍性的人們總結出的技巧。自我的表達對於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表達能力是先天就具備的,並不是後天學習之後才開始表達、才會表達。現在很普遍的情況就是許多家長覺得我的孩子應該“學”畫畫,3歲就應該開始,最晚8歲也該學習了,不學怎麼能會呢?孩子需要老師教畫畫呀,不然他們的繪畫能力從哪兒來呢?這是很多家長的擔憂,於是爭先恐後地將孩子送去一些所謂的美術班。家長所謂的“學畫畫”其實是指學技巧,所指的能力是指技巧的表達能力,但他們忘記了繪畫能力在每個孩子裡面,特別是到了繪畫敏感期,這個能力會不期而至,會爆發出來!也忘記了孩子學習後天技巧的年齡問題,更沒有考慮到自己的這個行為是否順應了孩子身心發展的科學規律。

觀點:太早“學”畫畫反而讓孩子不會畫

很多家長可能不明白:我們教他技巧,他不是會畫得更好了嗎?然而藝術的第一位是表達,表達就是要用心靈去想像,用眼睛看到外部的世界,並對它產生聯想。這個想像和聯想原本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圖形等等方式表達,但是由於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決定了他們的右腦在0到7歲就已經發育完成了95%,而右腦發育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藉助圖形的變換和表達來完善,從而促進右腦的健康和發散思維的形成,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自由的表達想像和聯想,並且 不可以被固定的圖形拘束,而要在豐富的色彩體驗和沒有定式的圖形變化之中來充分表達。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去學習技巧,按照那些機械的、統一的、普遍性的表達方法,就會嚴重阻礙了孩子右腦的發育。

很多家長會說,你看那個孩子的畫多好呀,他的畫很整齊,線條也很清晰,可是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沒準他的右腦發育已經停滯了。有許多孩子在幼兒園或者繪畫班裡,被老師要求按這個畫,按那個畫,或者填充圖案和色彩,錯了又說再來,甚至到了上小學還這樣,這樣的孩子到最後往往會變得一點也不會畫畫了。因為他們錯過了右腦發育的時機,錯過了那個用自己選擇的色彩和圖形來自由表達自己的繪畫敏感期,他們可能就再也追不回來了。

2.“糾正”孩子的畫

觀點:孩子畫畫是在用和成人完全不同的邏輯表達自己

在中國許多的成人思維裡,事物通常都遵循著一個正常的邏輯和秩序,所以成人看待事物會從整體著手,比如:眼睛看到的東西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都是完整的,每一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否則就不“對”。因此很多人也會用這種思維和眼光來看待孩子的畫。但是,兒童的思維和眼光並非如此,例如,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視覺範圍有限,他們觀察事物總是先從局部開始,比如說媽媽給孩子餵奶,孩子近距離的就只能看見媽媽的面孔,媽媽的臉是圓的,所以他可能畫一個圓就說這個是媽媽。如果父母這時候也像案例一中一樣,給這個“媽媽”加上“脖子”,這就違背了孩子的視覺規律。孩子的畫是在表達自己,他們的腦子裡有一個很大的形象記憶庫,這個形象記憶庫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睜開眼睛就已經開始儲存,不停的儲存,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慢慢調動,等到孩子慢慢長大,視野開闊了,同時手腦的協調能力提高了,他們就會逐漸擴展表達的內容和方式。同理,案例中的孩子畫仙女,這也是她在生活中通過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通過自己的頭腦所想到的、通過自己的心所感受到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創造出來的自己最喜愛的形象!孩子在繪畫表達時有一套符合他們自身年齡特點的邏輯和標準,與成人完全不一樣,卻符合藝術審美的原則,但家長卻因為對兒童和藝術這兩方面的無知,進行盲目的的“糾正”,不僅是揠苗助長的行為,更是直接摧毀孩子在繪畫表達中一切的自信和快樂。

3.畫得“像”就是畫得好

觀點:真正的藝術是有個性的創新而不是模仿

很多家長在看待孩子的畫時,總喜歡用像不像來做標準,這其實是中國人很長時間以來的陋習。真正的藝術是不被普遍規律操控的,相反,它是超越普遍規律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心裡所想的不同,所處的情緒狀態不同,視覺思維不同,色彩感覺不同、對事物的聯想不同。因此,我眼睛看到的色彩感覺,和你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用我的方式表達,你用你的方式表達,都是美好的,這都是滿有個性的東西。比如說,有兩個孩子都畫同一老師,他們都覺得老師很美麗,都要表達出來,一個孩子畫出他眼中看到的美好色彩來表達,表面看上去他畫的老師和真實的老師不一樣,另一個孩子用很多的圖案來表達,幾乎在畫裡沒有這個老師,但他們都是用更有個性和創造性的獨特方式來表達,都是特別美好的。

藝術的本質就是要表達一個人內在所有的思想,它本身的特性就是表達的多樣和自由,並且充分尊重個性的和創造力的發揮。畫畫對孩子而言就是把很多東西在腦子裡頭過濾,然後抽離出重要的元素,加上他的手、腦、眼睛,心靈的協調能力,最終表達出來,這其實是一個重要的創造過程。

如果一直要求孩子畫得“像”,讓他不停地去模仿,那他的創造思維該如何發展?他們又該如何去畫出那些表達自己的真正有藝術審美價值的畫面呢?


走遍美利堅USA


這個不晚的,這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親戚家的孩子上二年級也是因為手抄報的問題,父母都上班回來還要看看孩子作業完成的怎麼樣,因為不是學畫畫的,手抄報直接是輔導不了。聽他們說去了這個希望美術,他們是一年級就開始教這個手抄報的製作,然後呢也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開始上課,你可以去了解下,別耽誤孩子!


濰坊葫蘆福祿


不晚,我個人覺得三年級學畫剛剛合適,太小了不怎麼學會,我女兒也是三年級才學的,我感覺畫的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