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找到家的。

——《羅小黑戰記》動畫

家是一個特別親切溫暖的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在長大後也會成立自己的家。但世上確實也有許多人,是真的沒有家。

家絕不是一個空蕩蕩的房子,它需要有家人的填充,家人的陪伴。有家人的地方,才是真的家。

在如今這個時代,許多人為了打工、學習等不同的原因而遠離家鄉,奔波在外,常年旅居外地,只有在節假日期間才能偶爾回到自己真正的家看一眼。沒人喜歡遠離家鄉,但許多人因為生活所迫,卻不得不漂泊在外。但在陌生的城市裡,租住的那一個小小空間裡,卻絕稱不上家,最多隻是個睡覺休息的地方。

有句話叫“此心安處即吾家”,對於常年在外漂泊的遊子們,有時候也需要學會這種豁達,來安撫自己那顆漂泊的心。這句話化用自蘇軾的一首詞裡,原詞句是: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

去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人都信心大漲,高呼起了“國漫崛起”的口號。

事實上,國漫在這些年裡,確實出了不少精品。但《哪吒》的成績也確實是空前絕後,暫時在國漫裡無人能超越。

在哪吒之後,去年夏天還有一部國漫大電影在九月份上映,片名叫《羅小黑戰記》。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是3億多,如果沒有《哪吒》的珠玉在前的話,這個票房成績對於一部2D動畫片來說,也絕對是十分亮眼的。

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羅小黑戰記》

當然,羅小黑能夠獲得這個票房,跟哪吒帶火了動畫電影的火熱也有關係。如果沒有哪吒的火熱在前,跟在後面的這部羅小黑,也很有可能達不到這個成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羅小黑的這部電影裡,也有哪吒的出場。不過當然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那個哪吒來串場,而是另一個人設的哪吒,倒是也很有傲嬌逗比屬性。

不管羅小黑這部電影是否有藉助哪吒帶火了動畫電影的原因,至少這部電影的本身,確實是製作優良,也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在現在的電影行業,已經不是隨便一部爛片就能圈錢的年代了。必須靠好製作、好作品說話,要靠觀眾的口碑,才能獲得更好的票房。對於羅小黑這部動畫片來說,沒有大IP,沒有明星配音。能得到這個成績,只能是靠本身的製作與故事。就算有哪吒之前帶火了動畫電影,羅小黑算是借且了這股東風,但如果本身質量不過關,也絕對引不起過多的關注,達不到這個成縛。

其實羅小黑也是有IP的,是由動漫番改編成的大電影。只不過除了之前就接觸過的粉絲外,大部分普通人對這個IP是不熟愁的,甚至完全沒有聽說過。

不過對不熟悉之前IP動漫番的普通人來說,觀看這部大電影也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大電影的故事是全新創作的,跟之前播出的動漫番的聯繫並不多。

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羅小黑

相同的是,無論在動漫番裡,還是大電影裡,羅小黑都是一名黑色的貓妖。在動畫片的故事情節裡,主要是講述了羅小黑因為受傷,不能化形,然後被一個名叫羅小白的少女養貓撿到收養,然後在之後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神奇離奇的故事。因為少女叫羅小白,所以才給這隻貓妖取名叫羅小黑。

而在大電影的情節中,則是主要講述了羅小黑因為家園被破壞,從而開始了它的流浪之旅。嘏在這場旅途中,有與他惺惺相惜的妖精同類,也有和諧包容的人類夥伴,並且在最後,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究竟是幫助人類還是幫助身為同類的妖精。

大電影的故事背景也是與動畫片相同的,在這個世界都同時存在著妖怪與人類,兩者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而經常發生爭鬥。有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妖怪,也有敵視與仇視人類的妖怪。

故事裡雖然充滿了許多妖怪與爭鬥,但本質上的主題,卻是在講述貓妖羅小黑在尋找自己的家。他是因為家園被破壞而開始了流浪,流浪的目的,也是想要尋找一個能夠容納自己的家。

故事剛開始,羅小黑被一個叫風息的妖怪所救,然後被風息帶回了棲息地,在這裡結識了許多妖怪夥伴與朋友。他們對羅小黑很好,羅小黑也很喜歡這裡,很快就溶入了這裡,認為這裡就是自己的新家了。

但沒過多久,這個美好的新家就被破壞,有一個妖靈會館的組織出現,開始抓捕風息這些妖怪。在抓捕的過程中,風息等大部分妖怪都逃走了,只有羅小黑被妖靈會館的人抓住,然後把他交給了一個叫無限的人類來看管,並希望藉助羅小黑引出風息進行抓捕。

妖靈會館組織內大部分都是妖精,但無限卻是一個特例,他是一個人類。但能夠加入這種組織,當然也不是普通人類,而是一個有超能力的人類,而且力量非常強大,他信奉“人妖共存”的理念,也致力於推行這個理念,並守護著人類世界不被妖精侵害。

在一開始,羅小黑因為自己的家園被人類破壞,也同樣十分痛恨與仇視人類,這才會跟風息等妖怪走到一起。

但跟無限開始相處後,在經過最初的敵視與反抗後,他卻開始慢慢轉變觀念,接受了人類。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了許多能夠跟人類和諧共處的妖怪,他們也都生活得很好、很開心。如果不是有一層妖怪的身份,簡直跟普通人沒有區別。

在相處的過程中,羅小黑還跟無限建立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他不知不覺中,他又開始有了一個“家”,只是他自己不沒意識到。

無限告訴羅小黑,風息一開始救他的目的並不單純,但羅小黑卻不相信,一直認為風息都是好的,只是與無限的觀念不同而已。直到最後,無限奪取了羅小黑身上的空間能力後,羅小黑這才相信。

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失去空間能力後小黑流淚了

當風息不顧羅小黑的生死,奪取了羅小黑的能力後,幾乎所有觀眾都認為是風息是壞的,是反派。但事實上,風息有自己守護的信念與價值觀,從這點上來說,他也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反派。他只是想守護自己的家園,奪回自己的家園。

妖精在這部電影裡也可以簡化為一種異類,反正就是跟人類有異的族類,就像外國電影《X戰警》裡面,變種人也是區別於人類之外的另一種人類。而人類與變種人,在大部分時候也都是對立的。人類強大後,自然會壓榨掠奪變種人的生存空間,變種人強大後,也同樣會掠奪人類的生存空間。

在變種人世界裡,也同樣有秉持無限這種信念的人,認為變種人可以跟人類和諧共處,比如X教授與其率領的X戰警;同樣的,也有像風息這樣的變種人,認為必須要消滅人類,才有變種人的生存空間,比如萬磁王跟他所率領的變種人兄弟會。

在這點上來說,羅小黑這部電影設置的背景格局還是很大的。就像《X戰警》可以根據變種人與人類的設置許多衝突與話題,連拍許多部一樣,羅小黑也同樣可以藉助兩個陣營的不斷衝突來進行展開。

另外,妖精都是動物變的,居住的家園都是森林,從這一點上也可以引申到環保到話題上,引申出觀看者對現實問題的一種思考。

如果動物真的能夠變成妖怪,是不是會選擇報復人類?

這一點我們無從得知,但卻必須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倡導愛護環境,生態平衡

在劇中,風息這個人物非常複雜。他也因為被人類破壞了家園而不得不選擇到處流浪,但他沒有選擇認命,先沒有選擇進入城市,去融入人類,而是選擇了糾集一幫志同道合的妖怪,希望靠消滅與驅逐人類來奪回他們的家園。奪回自己被迫失去的家園,這個目的與初衷,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他採取了一種太過激烈的手段,而且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迫害了羅小黑這個朋友。

是的,他跟羅小黑也同樣是朋友,一開始他們之前是存在有真正的友情的。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風息卻還選擇了犧牲這個朋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麼做就顯得非常殘忍了。

而且當他選擇用犧牲同類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時,他本質上就已經偏離了自己最初的目的。這個時候他的奪回家園,已經不再是為自己的群體而考慮,而完全是出於個人的洩憤,單純的對人類報復了。

就像無限所說的:“如果你以犧牲小黑的生命為代價,那你又有什麼立場代表妖這個群體?”

風息最終錯了,但他一開始的立場並沒有錯。同樣都是地球上的生命,人類又憑什麼高高在上,可以理所當然地掠奪一切?為了擴張城市,就去破壞森林,使棲身的動物們失去家園。

現實中的動物不會說話,所以他們沒有真正的代表者與發聲者。這部電影的世界裡有,但可惜風息還做不了這個代表。

其實“人妖共存”這個概念,本身也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妖精在人類的世界裡必須偽裝、不能暴露身份,而且必須遵守人類的法則和規矩,這本身就剝了妖精的選擇權,讓他們不得不束縛在人類世界的規矩裡,無法按照自己的喜好與習俗生存。

不過電影故事裡,沒太注重表達這點。在電影世界裡,所有生活在人類城市的妖怪都很開心,也很喜歡待在人類世界。可在內心中,或者這也是不得不做出的一種被迫選擇,只能選擇樂觀地安慰自己,“此心安處即吾家”。

此心安處即吾家,從《羅小黑戰記》來看待家的重要性

風息,羅小黑戰記

結語:

故事的格局很大,但主題上主要是兩條線,一是主角羅小黑對家的追求,一直想找到自己的家。另一條就是以風息為代表的妖怪對自己家園的爭奪,並由此跟守護人類世界的妖靈會館產生衝突,最後衝突大爆發。

故事的最後,當然是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小黑沒有死,不但奪回了自己的能力,也幫助無限打敗了風息。最後小黑還前往了妖靈會館,而妖靈會館也接納了小黑。不過對小黑來說,只有在無限身邊,他才能感覺到一種家人的陪伴。

無限不但是小黑的朋友,也同樣是小黑的老師,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曾不斷指點小黑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在小黑對無限的感情中,還夾雜著一種像是對父親的感覺。這種溫暖的感覺與兩人的相處,都讓人感覺很溫馨與感動。

跟愛情一樣,家庭與親情也是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永恆話題,而且可以算是最終話題,因為愛情的最後,也會走進婚姻,組成家庭。如果不能,那這就是一段失敗的愛情。

許多遊子們遠離家鄉,漂泊在外打工,其實也並不是為了自己,更多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家庭。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庭,他們也同樣可以付出與犧牲很多。

家庭,就是我們一切動力的源泉。當工作疲累時,家人的一句問候與理解,就能讓我們重新煥發動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十分重視家庭。所謂百善孝為先,這也被認為是一種最大的善行與美德,也是最基礎的道德品質。如果一個人連孝都做不到,那這個人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了。在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古代社會里,也是推行以孝治天下。有名的大孝子,甚至會被古代的官府嘉獎。

所謂“家國天下”,現在世上的所有國家組成,也都是以家庭為基礎單位的。守護自己的家庭,為家庭而付出,不僅是美德,也是每個人身上的基本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