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為什麼南窮北富?

ABC一片遼闊的天空


意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有多大?最大時差距七倍,發達國家的獨一份

通常來說,我們認為,發達國家就是我們心目中共同富裕、大家都有錢的固有印象。基本上不可能出現一部分經濟很發達,另一部分卻很落後的狀況。可是,領土呈現長條狀的意大利,改變了我們的這一看法。

幅員遼闊的美國,在東部西部中部都有發達地方,50個州相對來說還比較均衡。東北部的紐約,和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都是比較發達的地方,人均GDP都超過了6萬美元。最發達的哥倫比亞人均耕地達到20萬美元,比相當於平均水平的3倍多,而最窮的密西西比州,在美國中部大平原,人均GDP4萬美元,也超過了平均水平的一半。

領土同樣是長條狀的日本,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毫無疑問是東京都,這裡人均GDP超過了3.7萬美元,最北方的北海道,人均GDP是32000美元,而最南端的沖繩縣GDP22000萬美元。地區差距的確存在,但絕不會有嚴重的地區發展失衡問題。

不要讓我拿中國的人均GDP去和美國日本對比,因為實在沒法比。中國最富裕的地方,人均GDP實際上和每日最窮的地方差不多。北京上海的人均GDP剛剛超過沖繩縣,距離美國最窮的密西西比州,還有很大差距。到底是匯率問題還是計算問題,我也搞不懂。可以確認的是,中國的一線城市,暫時還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

可是,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意大利,卻深受其害。

相對於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意大利的地區不平衡,讓這個國家一點也沒有發達國家的樣子。數據顯示,歐洲各國的經濟水平最高的地區和最低地區的對比,基本集中在2被到3倍之間,而意大利,則曾經一度誇張的達到了7倍以上。

毫不過分的說,意大利的北方是歐洲,南方是非洲。這種反差,減值超過了我們。比如我們最富裕的北京,人均GDP21000美元,而最窮的甘肅省,人均GDP4700美元。

那麼,意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資源稟賦不同。

南方自然資源明顯處於劣勢。意大利是個多山的國家,北方有最大最富饒的潑河平原,而南方的平原只有12.3%。從這裡我們就能理解為何雲貴高原能成為中國最窮的地區了。

同樣是崎嶇不平,意大利南方濫砍濫發生態破壞,而北方卻藉助水力資源建立起工業區。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靠近較發達的法國、瑞士德國等國,意大利人。而南方的西西里島,難道跨越地中海找非洲人嗎?

2,南方封建殘餘嚴重,阻礙發展。

不要以為這是開玩笑,南方長期處在羅馬教皇國統治下,半島南端和西西里島甚至成為布娃娃帝國奧地利的殖民地。所以,從歷史上看,南方一直就是不發達地區。更為可怕的是,意大利南方的土地被大莊園主和教會勢力所控制,大部分人沒有土地,這更是讓南方無法建立成熟的工業製造業。

3,南方黑社會盛行,營商環境差。

從歷史和地理上看,南方已經處於劣勢,可是,現實情況卻是,越窮的地方,越容易滋生暴力犯罪。意大利盛行的黑手黨,因為販賣毒品和走私槍支一夜暴富,逐漸在南方擁有了超然的地位。黑手黨除了走私、販毒、綁架,還以不正當競爭打擊商業競爭對手,承包公共工程,甚至控制政府要職。這樣的地方,不管政策多好,沒人願意在這裡投資。

不過,意大利政府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直在致力於南方的扶貧攻堅,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現在,意大利人均GDP大約30000美元,而最富裕的南蒂羅爾和倫巴第大區,GDP達到了40000美元以上,人均GDP最低的西西里島和卡拉布里亞,則在15000美元上下。這樣的差距已經好很多了。

這就是這就是意大利了,作為歐豬四國,也沒有太大追求了。


歷史知事


意大利南部為什麼南窮北富?

記得我剛到意大利的時候,也曾經問過我的導師這個問題。他是一個來自意大利南部大城市拿波里(Napoli)的大學教授。他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因為,歷史上的一個意大利國王,把意大利所有的黃金都倒入海里去了。最後,那些黃金被海浪衝到意大利北部海岸,北部的居民撈起黃金後,就扣起來,不與南部居民分享,所以,南部就窮了!‘’。

當然,他是在跟我開玩笑啦!

意大利南部被意大利稱為“Mezzogiorno”,它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一天的“正午”。在地理上,就是以意大利的首都羅馬(Rome)為緯度,羅馬以北算是意大利北部,羅馬以南就是意大利南部。一般人還簡單的以“Su(上面)”來指北部,而以“giu(下面)”來指南部。

(意大利的地形像一隻女人的長筒靴,膝蓋以上是北部,以下是南部)

其實,意大利真的南窮北富!

在意大利有這樣的說法:南部城市那不勒斯Napoli窮過捷克斯洛伐克,北部城市米蘭Milano富過瑞典。

(那不勒斯Napoli城市)



(在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著名球星馬拉多納曾經效力那不勒斯隊)

據意大利銀行的數據顯示,意大利南部的人均gdp,要比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人均gdp低40%以上。意大利的人均gdp約34000美元,南部的人均gdp卻徘迴在25000美元左右。

如果以南北大城市來比較,那就更為突出!比如說,按人口來統計,意大利北部米蘭的人口,僅僅佔意大利人口的2%,卻貢獻了意大利經濟總量的10%。在就是,意大利的主要工業城市都靈(Turin)也是在北部。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名跑車法拉利跑車的生產廠家,總部位於意大利北部城市馬拉內羅(Maranello)




(法拉利創始人 恩佐·法拉利)

也就是說,意大利的工業,高科技,媒體,服務業,時裝等主要經濟產業都集中在北部。



意大利的經濟也離不開它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以及它那著名的葡萄酒。

而南部溫和的地中海氣候,給了這些經濟產業一定的便利。比如說,意大利70%的有機農業集中在南部,12%在中部,18%在北部。


其中有45%左右的土地種植飼料、穀物(包括大麥、小麥、水稻、玉米),25%為牧草場,26%為長久性種植區域包括果樹(包括柑橘、蘋果、桃子、梨、葡萄)和油橄欖等。

儘管南部在農業方面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意大利農業產值僅佔國民總產值的1/6!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意大利南部比北部窮的原因吧?

談到南部經濟,又不得不提到意大利南部地區那聞名遐邇的“意大利黑手黨”。

歷史上,意大利不同家族的黑手黨的猖狂活動(走私毒品,操縱地方經濟,滲透和行賄地方政府官員造成的腐敗,暴力犯罪,,,,,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南部經濟的發展。

總而言之,意大利如今的南窮北富是存在的,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多方面的原因的。


顏二哥有言23


地區發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是很正常的,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南部歐洲的意大利雖說也是老牌的發達國家,整體上經濟還挺繁榮,但是其內部南方跟北方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用意大利北部很多地方流行的話來說:“意大利的南邊,彷彿就是另外一個國度。”

意大利南北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是歷史、自然地理等諸多方面原因所共同形成的。早期的意大利半島其實是南邊更加富有發達,而北方相對荒涼,但中世紀以後情況就發生了逆變。以亞平寧半島中心的羅馬城為界,將意大利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其北部相當富有,而南方雖說不算貧困,但相對北邊卻差了太多,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歷史上的南意大利曾經相當富有,羅馬帝國時,當時比較富有城鎮幾乎都位於南方,像是龐貝古城、墨西拿等,而當時的北部由於時常受到諸多蠻族侵襲,人口稀少,經濟上遠遠落後於南部意大利地區

意大利南方多山地丘陵,奴隸制時,尚可以通過驅策大量奴隸進行開墾,可隨著奴隸制的逐漸崩潰,失去足夠勞動力的南意大利的農業就撐不下去了

然而這時候,意大利北方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相對山多丘陵多的南邊,北部雖然氣候條件不太好但也沒差到哪兒去,且平原廣佈河流眾多,其土壤的肥沃程度遠遠勝過了南部那些少的可憐的耕地,從這個角度來說北部也相對來說更適合農業的發展

日耳曼人攻滅羅馬帝國以後幾百年,尤其是後來西羅馬帝國滅亡,進入中世紀後,意大利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逆轉。當年的敵人日耳曼人融入了當地,北意大利曾經的巨大威脅幾乎消失,其優勢不斷顯現出來,反而是當年盛極一時的南意大利地區,卻受到了巨大困擾

由於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整個北非、新月沃地乃至伊比利亞半島都被“綠化”,穆斯林不斷侵襲歐洲。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商旅轉移到了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意大利北部地區,從這裡生產加工商品,再運輸到廣大的歐洲內陸地區,像是威尼斯商人就富甲一方。北部經濟不斷崛起興盛的同時,南意大利卻因為不斷受到侵擾,還有封建力量的遺留,經濟發展受到了諸多的壓制

近代的意大利,依舊是破碎不堪的樣子,直到19世紀後期才形成了統一的意大利王國,而在此之前,意大利南北差異還是很大,經濟發達的地方,還有文藝復興興盛的地方,基本都位於北部意大利地區,南邊寥寥無幾。也由於思想上的巨大差距,近代那麼長時間,南意大利的經濟發展也追不上北方

後來意大利王國的統一,也是由分界上位於北方的撒丁王國主導進行的,當時的北方的撒丁王國,通過一系列改革,經濟發達繁榮,同時也更加開放強盛,而南部的西西里王國,頑固守舊經濟落後。雖說之後意大利被撒丁王國整合,但新生的意大利南北差距太大已經形成,幾乎已經無法改變

其實意大利南部的自然條件也不算很差,甚至可以說還挺好的,地中海氣候之下,常年溫暖陽光充足,降水不多也不少,各種物產比較豐富,還有不少的優美自然風光與名勝古蹟。然而南意大利有個很尷尬的地方,那就是距離北非太近而且太過古老,南意大利的黑幫還有大量湧入的非洲難民,都是很大的問題

雖然意大利南部的各種條件都不錯,可由於當地的難民,還有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實在太多盤根錯節,使得大量的外來遊客以及投資者望而卻步。甚至意大利自家人,都感覺意大利南邊,尤其像意大利“靴子尖兒”還有西西里島地區,實在太亂了,這些因素,都極大阻礙了意大利南部經濟的發展

如今的意大利,南部佔總面積的40%,還有總人口的36%,也算是地廣人稀,但經濟發展水平上卻天差地別。意大利最富有的西北四個大區,平均收入都在3.6萬歐以上,而最窮的南部六個大區平均收入僅僅2萬歐元上下,北部比南部要高出近一倍,即便是北邊稍微差點的東北四大區,也比南部高出30%左右。意大利幾乎所有知名的品牌與重要企業等,都分佈在北方各地,南部所擁有的實在屈指可數

意大利南部與北部在經濟發展方面如此巨大的差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因素,而更主要的還是上千年曆史中所不斷累積的各種影響。北意大利非常嫌棄南意大利,而南意大利也很不待見北意大利人,而客觀來說南意大利經濟實在相對落後,就算在整個歐洲也是墊底的。意大利的北富南貧,是上千年歲月之中不斷積累,還有南意大利自身有些方面處置不妥,比如治安等領域所造成的


澹奕


上世紀80年代,筆者所在的企業與意大利科莫的JERMI公司合作絲綢印染項目,大約十年時間見識了若干意大利人,他們確實有等級之分,老闆彬彬有禮又智慧滿滿,員工則一派藍領風範,說英語就是“蹦單詞”。至於南北之別,北方人與西歐人幾無區別;據說南方人多是鄉巴佬、小偷和黑手黨,可見差別之下存在“地域黑”。

意大利北富南貧早已世人共知,那時世界地理課程中該國工業圈是米蘭-都靈-熱那亞,商都、汽車城和最大港口,至於南部,好像就有西西里的黑手黨和那不勒斯的卡莫拉。

一個國家,何以南北差異如此之大?

其實古代羅馬帝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就在北部、波河流域,而中世紀的意大利是分裂的,除了文藝復興乏善可陳,19世紀後期才有了統一的國家,而彼時歐洲文明演進和大國更替早已從地中海的葡萄牙、西班牙再到北海的荷蘭,大西洋沿岸的法國、英國還有統一後的德國,感情不該意大利啥事!

從歷史看,近代文藝復興的中心在意大利北部;現當代工業基礎、現代化核心地亦然

佛羅倫薩曾聚集文藝復興三傑,當商賈活動、經貿往來更多集中的亞得里亞海北部(有威尼斯和的里亞斯特)和利古里亞海(熱那亞),該地區更多與歐洲大陸各國來往。至於南部,因為地理不暢,手工業和工業水平低,所以機會不多。

當下,意大利主要產業為石化、汽車、電器電子、冶金機械、紡織服裝、製革鞋業、家飾傢俱、食品飲料、印刷出版、建築和工業時尚設計等,它們同樣集中於北部。

從地理看,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與半島的亞平寧山脈構成一個斜“T”型,唯有兩山之間的波河平原腹地最大,南部地區由中部山脈到東西沿岸太“侷促”且交通不便,不利交通和經濟。

北部波河流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適宜耕作、商旅,其間各城邦四通八達;半島部分缺少地位重要的中心城市,加之山脈與海岸間地域狹窄,缺少空間,各居住地相對分散,彼此隔絕,河流短促湍急,土地貧瘠,不易規模化農業生產。古代和近代沒有農業基礎、工業萌芽,自然吸引不了各方人才

從人才流動看,人往高處走,南部居民特別是年輕人或北上求發展,或移民海外尋找新天地,美洲意裔不在少數,多是意本土南部的移民後裔

意北部高度城市化,富裕發達,生活方式一如西歐發達國家。南部多為農村地區,居民貧困保守,為生計所迫大批移民海外或北上務工,使得人口不足,經濟落後。

南方的不幸除經濟落後,還因地理阻隔形成互不信任的文化傳統,加之“永遠欺騙”、“永不合作”的社會模式,成為黑手黨和卡莫拉等有組織犯罪集團產生的重要原因。

從政治傳統看,意大利是歐洲大國中權力弱勢國家,二戰後內閣更換如同“走馬燈”,政客上上下下,難以制定長期戰略惠及南部

從1946年到2014年2月39歲倫齊拜相,意大利68年曆經63屆政府。內閣替換頻繁,卻沒有真正意義的政權變換,南北差距有增無減。


ruixuezhaofeng


國人印象中的意大利一直泯於眾國,是一個並不突出的歐洲國家。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曾經多次輝煌的意大利似乎不應該擁有這樣的命運。它究竟為何淪落,又為何會演變為南窮北富呢?

意大利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人,從古羅馬到羅馬帝國的一千年年之間,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逐步邁入近代之後,意大利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歐洲世界的佼佼者。可是如此輝煌的意大利,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時至今日,意大利居然從過去的歐洲核心,演變為現在的笨豬五國之一。笨豬五國又被歐洲五豬國家,是指經濟狀況非常差,甚至出現債務危機,乃至國家信用危機的五個國家。包括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以及西班牙,由於其國家名稱分別為Portugal、Italy、Ireland、Greece以及Spain,又被合稱為PIIGS。

被國際公認為豬一樣的國家,可想意大利狀況之差,意大利究竟為何如此?意大利又為何會變的南窮北富呢?

意大利發生了什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大利衰落並南窮北富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國家太安逸了,它沒有經歷過大的磨難。不破,不立,意大利也就沒能迎來大的改變,最終落得個南窮北富,國家衰落的最終結果。

以首都羅馬為界限,意大利可以分為南方和北方,北方靠近法國,民眾以日耳曼血統為主。由於交通便利和民族因素,北意大利和法國等國的交流非常密切,在中世紀之後便逐漸成為歐洲的重要轉運港口,是東西方的聯結口。殖民時代開始之後,北意大利也憑藉其同法國等國的親密關係,緊跟殖民步伐,成長為重要的工業國。

意大利輝煌於此,也落魄於此。發達的北方工業給意大利帶來了財富,也讓意大利在第三次工業浪潮中淪落,最終成為了歐洲五豬國家,也變得愈發南窮北富。

二戰結束之後,本土從未遭到大規模破壞的意大利成為受益者。由於意大利最初緊跟法西斯步伐,戰局轉變後又果斷倒戈。意大利沒有像美國那樣趁機招攬大量科學家,享受戰爭帶來的利益,其北方的工業基礎也沒有遭到破壞。二戰結束之後,工業基礎尚在的意大利迅速發展,成為歐洲的耀眼明智。

可國家往往死於安樂,依舊尚存的工業基礎讓意大利經濟迅速恢復,但也磨平了意大利繼續奮進的野心。

沉迷於舊時工業基礎的意大利成為中小企業王國,南方的農業人口也不斷向需要大量人口的北方靠攏。最終,忽視發展南方農業的意大利迎來了致命一擊,東方國家崛起之後,尚未升級產業機構的意大利遭到了迎頭痛擊,一度只能通過債務的方式推動國家發展和產業升級。時至今日,北意大利的產業升級尚未完全實現,自然就更顧不上農業為主的南意大利了。

不過,意大利政府的近期政策還是可圈可點的,它率先接納俄羅斯,最先提出了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大歐洲國家,重視同我國的各項合作,成為對華簽證最快的國家。

以農業為主的南方未必就要落後於北方,且看意大利如何轉型。


垂垂老馬


國際通常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別稱為“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這是從地理分佈很直觀的描述,大部分發達國家都處於北半球的北方(或者南半球的南部,確切說是圍維度高的區域),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其中似乎存在著某種規律,在發達國家集中的歐洲表現的有違明顯,歐洲越往北去越發達富有,而越往南去則約為窮困,比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臘,這四個國家被人戲稱為“金豬四國”,用以形容四國經濟狀況,像豬一樣發展經濟。

(歐洲貧富狀態 )

這在這金豬四國當中,要輸意大利最能詮釋什麼叫做“南窮北富”,意大利的南方很窮,尤其是西西里島更是犯罪猖獗,而意大利的北方西部沿海地帶有包含米蘭、都靈、熱那亞波河三角工業區,而東部沿海的水城威尼斯更是有名的商貿重鎮,工商業十分發達。意大利西北部地區的人均GDP為3.6萬歐元,這是南部地區的兩倍。實際年工資收入北部為22000歐元,這要比南部多出3000歐元左右。那麼意大利南北經濟差距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窮困的那不勒斯)

這其實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從地理來講,意大利國土是一個深入到地中海中心的半島,而北部緊鄰歐洲大陸,南部距離歐洲大陸較遠,基本屬於偏遠地區。由於水陸運輸業成本的原因,北部要比南部優勢大太多了,畢竟用船拉貨要比用馬車量大,而且更為便捷。威尼斯和熱那亞成了意大利北部兩個有名的商貿中心。從海外運輸的商品,在此地運往歐洲腹地。與北方相比南方很顯然就沒有什麼發展優勢可言。事實上這種狀況不僅是意大利南方一地,西班牙、希臘、葡萄牙都是這樣,黑海的克里米亞半島也是如此。

(熱那亞)

在歷史上,南部也不是一直都很窮,在過去航海貿易不發達的時期,南部由於陽光充足,恰恰是橄欖、小麥等農產品富主要產區,所以那時南部經濟狀況還是不錯的。然而,由於大航海時代,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使得意大利北方建立了完善服務業基礎,人也更加富有冒險和契約精神。相比之下南方人更為保守,而且官僚教權橫行,,社會階層固化,沒有進取精神。後來又經歷了工業革命,北方生產力大幅發展,而且政治制度和社會發展更是遠遠將南部地區甩在了後邊。

(威尼斯)

總體而言意大利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就開始越拉越大,雖然意大利政府也在歷史上也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而且財政上也向南方進行傾斜,然而情況並沒有改善。可以說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那麼那就會停止,而落後的一方可以追上來,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發展是可以積累的。這一點其實從意大利南北現狀對比就可以看得出來。北方的教育水平大學入學率都明顯高於南方;北方政府工作效率、廉潔指數也明顯高於南方;北方的犯罪率更是小於南方,而且法治環境非常好。總體而言,北方經濟社會狀況更接近於法國,而南方更像是希臘,甚至北非。

( 諷刺意大利南北差距大,北方是意大利南部是非洲)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地域經濟特色不同


小灰兔DD


美國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