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儀程解讀——序昭穆、三跪九叩禮


《祭孔禮樂》| 祭孔儀程解讀——序昭穆、三跪九叩禮


在祭祀孔子的儀程中,有“啟戶”與“闔戶”、“瘞毛血”與“望燎”、“迎神”與“送神”之分,這是人神“精神交會”的重要形式和過程。

又有“進饌”與“撤饌”;“三獻”與“飲福受胙”等,這又是人神“物質交會”的重要形式和過程。

通過儀式性的效果,以迎神和送神隊伍強化敬神,並予擬人化的效果。神在不可知的天上,透過大成殿以外的空間,迎接神靈。送神後,亦將對神的祝文、陳拜的帛等,通過焚燒的形式送予神。

序昭穆

在祭祀孔子的儀式中,“序昭穆”是一項重要內容。

《禮記·中庸》:“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廟祧之昭穆。祧,遷主所藏之廟,自始祖後,父曰昭,子曰穆。”宋儒何洵直論昭穆分班之理,說:“萬物本於天,人本乎祖。祖者天也。昭居左為陽,穆居右為陰,以三昭三穆言之,則一為昭,二為穆,三為昭,四為穆,五為昭,六為穆,一三五者陽奇之數也,二四六者陰耦之數也。”(秦蕙田:《五禮通考》)可見,昭穆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左昭右穆,父昭子穆。”

昭穆原則第二條是:“一世為一廟,兄弟同昭穆。”父子異昭穆,兄弟昭穆同,此表明兄弟繼統,同為一代。明人王鏊《昭穆對》說得最為明白:“昭常為昭,穆常為穆,次當昭乎同為昭可也,次當穆乎同為穆可也。兄弟一體,無父子之道,昭與昭齒,穆與穆齒,天秩之次也……兄弟共食則雖四世、三世,一廟可也。”(王鏊:《昭穆對》)

昭穆原則第三條為“祖(宗)不論昭穆。”《孔子家語》說:“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毀。”(《孔子家語·廟制第三四》)其不毀之廟名為世室,世世不遷。漢儒劉歆說:“七者正法,苟有功德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宗不在數中,宗變也。”朱熹亦以劉歆之說為是。(《明史》)朱子之說又得陳祥道的推廣,陳氏說:“父昭子穆而有常數者,禮也;祖功宗德而無定法者,義也。故周於三昭三穆之外而有文武之廟(下略)。”(陳祥道:《禮書》)以上先儒諸說,強調了祖宗不在昭穆之內,故其廟不與昭穆群廟一體祧遷。

祧遷與昭穆變動。

祧遷者是太祖及世室而下的昭穆群廟,朱子說:“……至於遷毀之序,則昭常為昭,穆常為穆。假令新死者當祔昭廟,則毀其高祖之廟而祔其主於左,祧遷其祖之主於高祖之故廟,而祔新死者於祖之故廟,即當祔於穆者其序亦然。蓋祔昭則群昭皆動而穆不移,祔穆則群穆皆移而昭不動。”陳祥道《禮書》:“宗廟有迭毀,昭穆則一成而不可易。”(陳祥道:《禮書》)宋儒何洵直:“自一世推至百世皆然……夫奇耦為定數,左右為定位,昭穆為定班。”若曰:“右者可穆之左,左者可穆之右,猶陽奇有時為耦,陰耦有時為奇,班類顛錯,尊卑失序矣。”(以上朱子、何洵直之說俱引自秦蕙田《五禮通考》),具體做法明人王立道《昭穆遞遷考》載:

左為昭右為穆。昭之一廟二世之主居之,昭之二廟四世之主居之,昭之三廟六世之主居之。於穆亦然。穆之一廟三世之主居之,穆之二廟五世之主居之,穆之三廟七世之主居之……八世而下則有祧,如二世祧則四世遞昭之一廟,六世昭之二廟而八世祔昭之三廟矣。三世祧則五世遷穆之一廟,七世遷穆之二廟而九世祔穆之三廟矣,凡此劉歆之說而朱子有取焉者也。

對於以上“昭常昭,穆常穆”的說法,宋儒陸佃有不同意見:“昭穆者,父子之號。昭以明下為義,穆以恭上為義,方其父則稱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為子則稱穆,取其穆以恭上也,豈可謬哉?張璪、何洵直為昭常昭、穆常穆,左者不可遷於右,右者不可遷於左,既為昭矣又有時而為穆,既為穆矣又有時而為昭,是亂昭穆之名。此說非也。”(秦蕙田:《五禮通考》)陸氏主張既然昭穆是明父子之號,必須隨祧遷而進行適時的調整。

上述兩種祧遷之法,朱子、陳氏、何氏等是以廟定人,昭穆不動。陸氏乃以人(父子關係)定廟,故昭穆遞遷,昭非常昭,穆非常穆。相比而言,主“昭常昭,穆常穆”的為多數。但陸氏之論也有響應者,明代禮學家季本就說:“克(陸)佃此說可以廢,昭穆而不用矣。……故凡言昭穆者以人定廟則可,以廟定人則不可。”(季本:《廟制考議》)就明代宗廟祧遷而言,用陸氏“昭穆遞遷”之法,而不用“昭常昭,穆常穆”之法。

三跪九叩禮

所謂“三跪九叩”,乃一跪三拜,三跪即九拜。拜者立於拜墊前,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呈八字形。虔誠恭敬,兩膝隨即跪下。跪者,直身,跪時先出右腳,跪左腿,臀部不著腳跟。手背向上。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至地。手在膝前,頭叩手上。

“三跪九叩”也稱“三跪九拜”,是清朝才產生的一種禮法,與歷朝歷代禮法都不甚相同。

明代的最高禮節是“五拜三叩”之禮,這不僅適用於國內,也適用於與諸藩國的關係上。清廷定鼎中原後,在許多方面都承襲明制,但也儘可能展現其不同於明朝的一面。於是,“五拜三叩”變成了“三跪九叩”。在一些特別的場合,如大臣被皇帝召見時,還需要叩響頭,即在叩頭時要使地磚上發出“咚咚”的響聲。這種大禮被廣泛地應用於郊設儀制、謁陵、登極儀、大朝儀、冊諸王儀、策士儀、命將出徵、奏凱、日食救護、山海諸國朝貢禮、外國公使覲見禮、學校等各種領域。也就是說,從庶民到天子,從地方到中央,從民事到軍事,從國內到國際,從世俗到神聖,從學校到朝堂,整個時代人眼中的“天下”,都被這種禮節所籠罩。

這種禮法,可以被視做維繫“天下體系”的整合儀式。通過“三跪九叩”在縱橫兩個領域的推廣,以一種貫穿“身、家、國、天下”的同構體系得以在人的心中產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頂禮膜拜,一般百姓也得以在心目中產生對所有權威、所有在上者的敬畏感。也正是如此,這種禮節所產生的敬畏效應才顯得那麼深不可測。這種儀式動作,再配以一套儒學宇宙觀,每一個動作便成了一種具有宇宙意義的象徵,而敬畏感也得到進一步的上升。

雖然“三跪九叩”這種禮法到清代才產生,但其跪叩、舞拜卻帶有鮮明的古禮成分,應是中國古禮的延續和繼承。

《周禮·春官·大祝》記曰: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

稽首,是先跪拜,頭至手,而拱手下至膝前地上,手仍不散,再慢慢伸頭至手前地上。《禮記·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鄭玄注:“致首於地,據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孔穎達疏雲:“謂頭及手俱至地,左手按右手之上至地也。”事實上,是由拜手和稽首共成一拜之禮。它是拜禮中最隆重的禮節,凡臣子對君上行禮,都是再拜稽首。

頓首,即稽顙、叩顙,也單稱顙。顙是額頭。頓首也是先拜手,而後拱手至地,頭急遽伸下,以額頭叩地。它和稽首不同的是,稽首頭至地時略有停留,動作舒緩而不顯著,而頓首則頭快速叩地,動作明顯。所以《荀子·大略》上說:“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

空首,又稱拜首,簡言之又稱拜。它的動作程序是先跪而拱手,再低頭,與胸平衡,因為頭不至地,所以叫空首,它是男子的常禮。

振動,即振慟,稽顙而後踴之。也就是說,頓首拜畢起而踴跳,與哀樂節奏相應,表達十分震恐哀慟,這是喪禮祭祀中最重要的禮節。

吉拜,是拜而後稽顙,與常拜、先拜手而後頓首相近。

兇拜,是兇喪之拜,先稽顙而後拜,表示兇喪事重。

奇拜,奇讀作“奇偶”之“奇”,即一拜。

褒拜,是褒羨之拜,指再拜以上拜數不一之拜。

肅拜,是婦人的常拜禮,跪而微低其頭,拱手向下,頭雖低但不到手,手雖下但不至地。

在古人看來,不跪不叫拜,拜則行敬禮的意思。九拜禮都是跪拜,又都必須俯首,沒有立身而拜的。

九拜禮又都必須拱手,拱手時舉至齊,雙臂伸直。凡拱手,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叫做尚左;左手在內,右手在外,叫做尚右。左為陽,陽主生,所以吉拜之禮尚左。凡常時稽首、頓首、空首、肅拜、振動諸禮尚左。右為陰,陰主殺,所以兇拜之禮尚右。居喪期間稽首、頓首、空首諸禮都尚右手。

這裡還要特別提一下祭祀之禮。

古人祭祀為求吉祥,故稱吉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吉禮祀邦國之鬼、神、示。”將祭祀對象分為人鬼、天神、地祗三類。

受祭的天神不僅很多,而且有尊卑之別,《周禮》分之為三等。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稱天皇大帝,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諸侯有國,但不可以祭天。每年冬至,天子在國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祭天的儀式經過精心設計,一名一物,無不含有深意。第二等是日月星辰。第三等是除五緯、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職有所司、有功於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


選自濟寧歷史文化叢書《祭孔禮樂》:孔德平 彭慶濤 孟繼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