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胡廣林

正月十四日晚,把簷燈點亮,這是我家對祖母的敬愛。

小時候過年,沒有電,掛在門口的燈籠是紙糊的,裡面放入一個小煤油燈,煤油憑票供應,金貴著,哪天點亮燈籠,有講究。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這兩個大日子必須亮。初一到初三,是三朝年,每晚要有燈籠照亮新春。初七,管人,關乎人的健康平安,亮燈是肯定的。其餘日子,過年簷燈是亮不起的。

正月十四日,祖母壽辰,我記事起,就算日子過得無比艱難,每年都有晚輩來祝壽,這一天是我家新年來最熱鬧的,天黑時正逢幾桌壽宴進行中,父親必是先點亮燈籠,然後燃一掛鞭炮。

我問,今天為什麼點燈籠、放炮呢。

父親說,你奶過生啊!

於是,道場上燈光隱隱約約,大人們在屋裡喝酒,我們小娃在外瘋玩,燈籠裡的煤油豐盈,亮個通宵達旦。

祖母高壽,無疾而逝。但我家正月十四日晚亮燈,卻從未改變。

幾年前,父親去世,母親隨我們進城,每年元宵節前夜,不用任何人提醒,我都會拉亮開關,讓陽臺明亮起來。

陝西胡廣林  |  十四點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