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裡為何旁白說張無忌胸中於武學包羅萬有?

星空一煒


張無忌的人設是一個典型的武俠小說主角人設,掉入懸崖以後,不但沒有摔死,反而因禍得福,獲得武學秘籍九陽神功,治好了身上寒毒,練就天下無敵的武功。

然而,真的一個人隨隨便便掉入山崖,得到武學秘籍,就能成為絕頂高手嗎,這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九陽神功是一部內功秘籍,不能說晦澀難懂吧,也需要有一定的根基才行。雖說覺遠在不知不覺中就練成了,但他那純屬誤打誤撞。實際上如果沒有相應的武學基礎,就算得到一部武林秘籍,那也跟廢紙差不多。比如說梅超風陳玄風偷走了九陰真經下半部,他倆雖然跟隨黃藥師學了不少武功,但是沒有練到內功那一步,所以修煉九陰真經的時候困難重重,有很多關於內功的地方修煉不得法,最後才將九陰神爪修煉成了九陰白骨爪。沒有理論基礎,想要獨自練好武功,絕非易事。


張無忌得到九陽神功以後,可以快速練習成功,除了天賦之外,跟他的牢固基礎不無關係。張無忌從小在冰火島長大,年幼時候跟隨父母學武,年紀大了一點就跟義父謝遜學武。那時候張翠山、殷素素武功倒也罷了,謝遜可是一流高手,而且為了找成昆報仇,謝遜到處蒐羅武功,後來他把畢生所學全部教授給了張無忌,時間來不及修煉就讓張無忌死記硬背,把法門先全都記住再說。

後來張無忌中了玄冥神掌,張三丰知道全套的九陽神功可以化解,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所有的九陽神功,於是只好把自己知道的部分傳給張無忌。張無忌為了化解體內寒毒,依法練習,雖然成效不大,但是聊勝於無。


可以說,在張無忌得到九陽神功之前,他的武學儲備絕不低於江湖一流高手。謝遜當時為了趕時間,讓張無忌背下來許多武林秘籍,然後再加上張三丰的親自指導,在修煉全套九陽神功之前,張無忌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武學秘籍百曉生了。

後來,張無忌不僅修煉了九陽神功,還練成了乾坤大挪移。有了全套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這兩樣,學起其他任何功夫都不是難事。比如說他當場就演示了一下七傷拳,還用少林寺的龍爪手去對付四大神僧之一的空性。謝遜那時候讓他死記硬背的口訣,實際上他只要稍微看一下招式,就可以將這些武功完全發揮出來。

再到後面,張無忌跟隨張三丰學習太極拳和太極劍。太極拳是張三丰一百一十歲閉關想出來的絕世武功,重意不中招 ,這根張無忌的武學正好是不謀而合,經過張三丰再次指點以後,張無忌的武學境界已經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僅次於張三丰。這個時候的張無忌,無論遇到什麼武功,只要他想掌握,就可以很快的學會。不久之後,他遇到了波斯總教的人,見識到了聖火令上的武功,他就把聖火令搶過來,並很快掌握了上面的武功。



張無忌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武學奇才,雖然他一生也有許多奇遇,但整體來說,他修煉武功並沒有過多取巧之處,除了在乾坤袋裡將九陽神功練到大圓滿之外,基本沒有過多借助外力,既沒有吃什麼靈丹妙藥,也沒有其他高手傳功。二十歲的年紀武功已經獨步天下,除了張三丰之外,遠超其他高手,雖然因為性格懦弱的原因,張無忌實戰能力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單純說武功的話,他的確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了。

有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這樣的武功做基礎,任何難練難學的武功在張無忌眼中不過像吃飯喝水一樣容易,萬千武學對他來說探囊取物。雖然張無忌不像張三丰那樣開天闢地創造很多新奇武功,但就他本身的武學水平來說,天下武功皆藏於他心中,是個不折不扣的武學大宗師。


一覽眾河小


這句話是在靈蛇島上,金花婆婆為了奪取謝遜的屠龍刀而特意暗算於他,張無忌眼看謝遜遭難,就暗中出手幫助謝遜。原文提到:

其時他胸中於武學包羅萬有,這兩大高手的攻守趨避,無一不在他算中,但見謝遜的一招“千山萬水”亂披風勢斬出,金花婆婆更向左退。

此時的張無忌的確是當世頂尖高手,因為他個人經歷導致他奇遇不斷,不僅遇到最頂級的內功秘籍,又遇到天下絕無僅有的神功,後來又得到一代修仙老道的指導,此時的張無忌相比突降光明頂時期,武功更是精進不少,說他“胸中武學包羅萬有”絲毫不過分。

張無忌深受寒毒困擾,卻依然把楊不悔送到,從此他就過上自生自滅的生活,不曾想還是有人打他的注意,此人正是演技一流完全匹配奧斯卡小金人的朱長齡。張無忌在得知他們的謀劃以後,就毫不猶豫跳下懸崖,不曾想朱長齡不忍到手的鴨子給飛了,也毫不猶豫跳下去,二人都運氣爆棚,只是受了傷。張無忌還意外發現一個洞口,為了躲避朱長齡對其傷害,就毫不猶豫鑽進洞去,初極其狹窄,再往裡走竟然豁然開朗,卻是一片新天地。

後來,張無忌在這裡遇到一隻遭受痛苦折磨的蒼猿,原來它的腹中藏有幾部書,張無忌取出一看,竟然《九陽真經》。隨後,張無忌就開始修煉《九陽真經》,歷經五年,張無忌將《九陽真經》全部修煉到位,體內寒毒全部化解,而他的內功又深不可測。

再當他出洞以後,卻又遭遇朱長齡的暗算,被其打落山崖,跌落山崖後,雙腿折斷,卻意外遇到表妹蛛兒。此時,已然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時期,二人又被峨嵋派帶走。

當然,此時的張無忌功力深厚無比,只是他還不善於運用,這也是為何他承受滅絕師太三掌時,剛開始被震的吐血的原因。後來他才慢慢領悟到如何運用功力,這也讓滅絕師太對其功力驚懼不已。

“九陽神功”是天下最頂級的內功,書中也有言:要知天下諸般內功,皆不逾九陽神功之藩籬。

張無忌修煉了完整的“九陽神功”,理論上是要比張三丰的“武當九陽功”更為全面,只是張無忌此時的內功還未完全融會貫通,更未達到爐火純青之境,所以也為能展現出最強的一面。

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際,張無忌在毫無準備之時又被布袋和尚說不得裝進乾坤一氣袋中,隨後帶到光明頂,經歷了明教高手遭遇成昆暗算,而成昆又將一切前因後果說的清清楚楚,這讓張無忌徹底明白了原來義父謝遜一切慘痛遭遇都是源於成昆的歹毒之際。這使得在乾坤一氣袋中的張無忌怒火攻心,卻又難以逃出一氣袋,最終他只有運起“九陽神功”,利用強勁的功力將乾坤一氣袋撐炸,而此時的張無忌徹底打通任督二脈,“九陽神功”的功力徹底融入諸穴百匯之中,運功再無任何的滯留。而成昆的本來已經可以滅了明教,卻用自己的行為印證一句話:壞人都是敗於話多。

為了追蹤成昆,張無忌又進入明教秘道,竟然發現明教至高無上武學“乾坤大挪移”,為了逃出秘道,他只有修煉“乾坤大挪移”。藉助強大的“九陽神功”,張無忌在短短三個時辰就將高深難練的“乾坤大挪移”修煉到第六層,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擁有兩大神功的張無忌可謂從天而降,化解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危,而此時的張無忌武功之強已經蓋過在場的所有高手。即便他沒有太過高明的武功招式基礎,但是藉助“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他可以毫不費力的將對手的武功模仿到位,威力還勝過對手,而且還可以很輕易看出對手武功的優缺點。

畢竟“乾坤大挪移運勁使力的法門,又是集一切武功之大成,一法通,萬法通”,兩項神功在手的張無忌,“任何武功在他面前都已無奧秘之可言。”

在化解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時,張無忌已然達到“任何武功在他面前都已無奧秘可言”,足以看出兩大神功對張無忌的改變,而張無忌此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兩大神功靈活運用,他需要高手的指點。很快,這位頂級高手就出現。

在解決了明教問題以後,張無忌就火速趕往武當山,可是張三丰還是被暗算,深受重傷,而趙敏卻一心想趁此機會拿下武當,於是張無忌挺身而出,而張三丰就當場傳授他最新領悟的“太極劍”,張無忌一舉化解了武當之急。

也正是藉助這個時機,張無忌也才向張三丰討教武功,在張三丰的指導之下,張無忌的武功也是更上一層樓,領悟到如何將自身絕技更好運轉自如,經歷了張三丰指導的張無忌武功更是純熟很多,至少再遇到玄冥二老也不至於緊張。

所以說,再去靈蛇島之前的張無忌武功已然深不可測,他在武學上的修為更是精進不少,他自己再對張三丰的指點自行領悟,能夠更快理解武學的更高層面的真諦。當他來到靈蛇島見識到金花婆婆的一切招式時都能夠看的很清楚,至少她出一招就能看出她後面的招式是什麼。

其實,這也如石破天在修煉了高深內功以後,看到其他人交手,總是感覺別人的武功破綻百出,因為他的武功太高,他看到的是更高層面的招式,而武功遠遠不及他的發出的招式肯定不可能達到那樣的境界,自然破綻百出。

不能說張無忌一定超越狗哥石破天,但是此時張無忌武功已然進入了更高的境界,他胸中對於各種武學一看就瞭然於胸,能夠很輕易看出對方出招的目的以及效果,所以說他“胸中武學包羅萬有”。


忠肝義膽嶽老三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寫武俠小說中期的武俠作品,其武俠體系以及風格特徵已然十分明顯,《倚天屠龍記》也成為了我們最喜歡的金庸武俠小說之一。張無忌作為倚天中的主角,張無忌的武功體系和特徵也是十分特殊,可謂是及中原武林以及西域武功之集大成者,金庸先生也曾表示過張無忌武功最強的男主。那麼,張無忌的武功究竟到了一個什麼程度呢?我們且來看。

從張無忌的成長經歷來看,張無忌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武學薰陶,父親是武當派得意弟子,母親也是天鷹教紫薇堂堂主,武學修養也不差,義父更是江湖上少有的好手,能勝得過金毛獅王的人,在當時的武林也是屈指可數的。


儘管當時的張無忌沒有學到幾成功夫,但是所記住的武學口訣以及武學招式都是上乘武學,在朱武連環莊的時候,張無忌甚至打出了一招“亢龍有悔”,這是金毛獅王謝遜偷在丐幫偷學來的降龍十八掌,當然了,再後來的三聯版中,金庸將張無忌會三招降龍改了。


張無忌武功之所以能夠有大成,在於他練完了全部的九陽真經,以此將自己的武學根基打的十分牢靠,此後在九陽真經的加成之下,在很快的時間內便學會了乾坤大挪移。有了這兩樣神功的張無忌,已然是當時的超一流高手,除了張三丰之外,幾乎是無人能敵。


在光明頂大戰之時,張無忌依靠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挫敗各大“正派”武林高手,當然了,若是沒有王難姑的毒經和胡青牛的醫經,恐怕張無忌也喪命於此。張無忌的武功不像是郭靖那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打穩紮,不像喬峰那樣的出場就是超一流高手,也不像是楊過對戰時那般的情緒化,張無忌之所以練成如此這般還是在於他的知足不辱。

正是由於張無忌的知足不辱,才使得他沒有再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層誤入歧途,更沒有去學把第九層的內容。正是由於張無忌的知足不辱,使得他在鑽研聖火令武功時,沒有陷入到山中老人那般的癲狂,當然了,這還多虧了謝遜唸誦佛經,使得張無忌沒有走火入魔。

張無忌後期的武功幾乎到了沒有人能夠和他單挑的地步,前期安排玄冥二老組合,中期安排波斯三使組合,後期安排了少林三渡這樣的金剛伏魔圈這樣的超強組合。玄冥二老到中期的時候,已然不是張無忌的對手。張無忌後面對陣敵人已然將自己所會的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聖火令武功等融會貫通了。在對陣汝陽王的十八番僧之時,已然是左手九陽神功混著乾坤大挪移牽引,右手太極拳等打法,數大最上乘武學融匯交雜,真可謂是絕對的大boss,這等能力恐怕老頑童、郭靖、小龍女的雙手互博都不能與之抗衡。

在第一次對戰少林三渡之時,張無忌的打法也是如此,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以及聖火令武功、太極拳齊用,才躲了第一次和少林三渡的一次交手,而後在三戰少林三渡的過程中,張無忌越來越得心應手,最後幾乎是可以以一人之力,破了三渡的金剛伏魔圈,真可謂是令人匪夷所思,恐怕當時在場的黃衫女子都並非張無忌的對手。


綜合娛樂視劇


在金庸所有的武俠小說作品中,張無忌的武功修為應該是最高的了。

從一個將死之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在瀕死之際學會了九陽神功,祛除了身上的寒毒,從至陰到至陽,本是一個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竟然就在張無忌的悲慘際遇中發生了。在此時,張無忌還不談不上胸中武學包羅萬象。

之後,因其純樸友善的性格,不願正反兩派互相殘殺,勇闖光明頂,機緣巧合學會了明教最高武學乾坤大挪移,擊退六大門派,解救了明教眾生。激戰中有幅畫面,張無忌嘴中唸唸有詞“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的口訣,此時,張無忌身懷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絕技,已經算是武林第一人,但信心上還是不足,任由年少氣盛誤打誤撞。

武當山上,張三丰受傷之際,將太極又無意間傳於了張無忌。至此,張無忌實實在在的成為了武林第一人,任誰也無法傷之分毫。

經歷的多,明白的也多,一步一個腳印,張無忌靠運氣走到了武林的頂端,這時候,一覽眾山小,胸中於武學包羅萬有。



十一文錢


天下內功,不出九陽”,此功佛道相參,剛柔並濟,是中原武林最巔峰的武功。

練者初階受用無窮,最後大關必須打通全身所有穴道,必須熬過全身燥熱自焚之苦,或得名師指點,打通全身上下所有幾百個穴道,才真正練成“九陽神功”,否則只是積存九陽內力,不會施展運用,內力不會無窮無盡的循環自生,劇烈戰鬥後容易洩氣過度致死,如同覺遠的例子。

練成“九陽神功”後,內力自生速度奇快,無窮無盡,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禦力無可匹敵,自動護體功能反彈外力攻擊,成金剛不壞體;習者輕功身法勝過世上所有輕功精妙高手;更是療傷聖典,百毒不侵,專門克破所有寒性和陰性內力。

“九陽神功”集融會貫通的武學至理,練成後天下武學附拾皆可用。


高一54


內功渾厚了,

整個人身輕腦靈,

動作反應大大超過一般人等,

內氣在體內運轉自如,

自人身百穴、五臟六腑流轉猶如水銀瀉地一般,

與各類武學所欲達到的目的和效果,

瞬間體認的紮紮實實、明明白白,

譬如理工科上程序課一樣,

你高等數學紮實,

就數據結構、算法邏輯好懂,

編程學習當然輕鬆了。


顫動的丹田


從小耳濡目染,父母都是當時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在加上義父金毛獅王的悉心的培養,自身條件好,擁有極高的悟性。

機緣巧合學得武林絕學《九陽神功》,九陽真經是金庸筆下修行內功的第一心法,學會此功後,體內的真氣能夠源源不斷湧出,在身體表面形成防護罩。無論任何力道,都能夠反彈躲避。

有了好的基礎,就成功了一半,而在光明頂密室中學得乾坤大挪移,這種武功其實就是身形步法瞬間轉移的至高心法。張無忌在練會了九陽神功之後,再學習此功,體內的潛力便如同洪水一般湧出。

再就是學得太極拳,這種拳法雖然看上去軟綿綿,卻是由他師公張真人多少年反覆推敲研習出來的,其博大高深只有少林可以與之抗衡。


90後小農民


這是因為張無忌的武功是金庸筆下非常全能的完美型代表人物。

能夠有這個評價,最重要的是他不光身兼全套九陽神功,而且還有明教鎮教之寶乾坤大挪移心法和武當派一代宗師張三丰的畢生心血太極拳。


這個時候的張無忌無論是內功和外功都已經達到了絕頂的境界。

而他所差的無非就是實戰經驗和那些出其不意的詭異武功,恰好波斯明教總教的風雲月三使給他惡補了這一課,聖火令上的邪門功夫同樣讓他大開眼界。


最後,從一開始張無忌調解六大派和明教的恩怨,張無忌就和各門各派大打出手,後來馳援武當,大戰趙敏手下三大家奴和玄冥二老,直到為救義父金毛獅王謝遜,又三次大戰金剛伏魔圈。

張無忌和當時天下高手幾乎都交過手,還曾領教過周芷若和黃衫女的九陰白骨爪,手下光明左右使者楊逍和範遙,無一不是全能型的超一流高手,平時時常切磋,可謂知根知底。


更讓人羨慕的是,他還有一位神仙級的大宗師太師父張三丰,一旦有武學難題,可以隨時到武當山請教!

試問有這樣的強大資源,又有那麼多的豐富經歷,張無忌的胸中於武學當然會包羅萬有。


孫少俠品金庸


天地萬物,同宗同源。術不離法,法不離道,道不離“一”,一通百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