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2020年的春天還未真正來到,新冠狀病毒就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了病毒的威力,小小的病毒竟然讓人類都驚慌失措。最新的數據顯示,新冠狀病毒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4萬人,人們不僅要問,病毒既然無法在宿主體外生存,為何還要加速繁殖“搞垮”宿主呢?

弄清這個問題之前呢,我們先應該搞懂病毒是什麼?

「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它的複製、轉錄、和轉譯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細胞中進行,當它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動,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由此可見,病毒只是一種連單細胞都算不上的生命形態,他就更不可能具備思考能力了,同時他的存在也必然遵循大自然的法則——優勝劣汰。一個物種要在大自然法則下生存,那麼他必須能應對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如何讓物種生存下來?不斷地繁殖和繁衍便是物種存續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推斷,病毒在宿主體內的自我複製可能並不具備什麼主觀性,它只是在無意識地執行者自然界的法則,病毒只是在宿主體內進行著機械地自我複製,以延續本物種的存續能力。

在自然法則面前,越是“弱小”的物種在生存中更是要以數量取勝,以延續本物種在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而那些生存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反而數量不會特別多,這也是大自然的法則造成的,由於食物等因素的限制,某一物種會內部進行優勝劣汰,由更強壯的個體承擔繁衍後代的任務,有人不禁要問,人類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敵,為什麼人類的數量會這麼多呢?

「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人類的確應該是屬於自然界裡的一個個例,他並沒有進化出發達的肌肉、敏捷的速度、鋒利的爪牙,這些能在動物界佔據一席之地的競爭優勢,卻進化出了發達的大腦,人類是自然界中大腦占身體比重最大的物種,這種發達的大腦讓人類能夠“創造”條件來滿足人類的需求。人類沒有發達的肌肉,卻創造出了無所不能的機械;人類沒有敏捷的速度,卻創造出了快速奔馳的汽車;人類沒有鋒利的爪牙,卻創造出了殺戮的武器。正是人類的這些能力,得以凌駕於任何動物之上,且沒有天敵,在近幾十年的時間裡,人類數量已經迅速增長到了70億以上,如果把地球比作“人體”,人類比作“病毒”的話,地球是不是會像人體一樣排斥病毒呢?

「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這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如果地球真的把現在的人類當成病毒的話,地球肯定會用各種辦法,限制人類的數量增長。確實,在基本解決了糧食危機以後,人類已經越來越不像話了,這麼龐大的人口規模,每天需要消耗多少水,需要消耗多少煤炭,需要消耗多少石油;反過來,人類每天又要排放多少廢水,排放多少廢氣,排放多少垃圾,從地球的角度而言,地球真的歡迎人類的存在嗎?這必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病毒攻擊宿主是無意識的,動物的生息繁衍是本能行為。人類,一直自詡為高等動物的物種,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思考一下,我們為這個星球帶來了什麼呢?如果我們像病毒一樣瘋狂地自我複製,我相信地球也會咆哮的。

「原創」病毒為何“搞垮”宿主?人類該作何反思?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曾經預言,“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這樣一個預言,不知是確有科學依據還是對人類的警醒?不管怎樣,人類確實還沒有偉大到能對抗自然法則,怎麼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才是我們應該真正考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