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鄭大一附院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郭玉凰

《檢察風雲》河南檢察專刊 (編輯 茂瘐 )2020年一月中旬以來,“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大面積爆發,武漢的每一步疫情發展無不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春節,本該是一派其樂融融之相,但因為這場悄無聲息的病毒阻擊戰,把全國人民的生活問題推至了一個制高點。作為一個醫護人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鄭大一附院作為河南省定點收治醫院高度重視,積極行動,不僅火速組建隔離病房積極收治本省感染患者,同時響應國家衛健委號召,在短短三小時內集結了一支46人的援鄂緊急醫療救援隊,而我本人身為中共黨員也踴躍報名成為其中一員。2003年全員抗擊非典,那時候的我還是個小小學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從父母老師學校的安排做好自我防護,電視上醫務人員奔忙一線的身影在小小的我心中種下了種子,我便立志成為救死扶傷的一員,如今“新冠”疫情肆虐我神州大地,我不再是一名普通群眾,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戰士!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春節本該是闔家團圓的時刻,但是因為疫情,我們一家三口均身處抗疫一線,今年春節我們更是連一張合影都沒有留下。過年回家,父親總是早出晚歸,看著他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影奔忙在醫院,我心中難免不捨,但是當我問他有沒有想過放棄時,他卻堅定的說:國家和人民都在奮勇抗擊疫情,我作為一名老黨員,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他佈滿血絲的雙眼中更是充滿堅定,當我打趣問他,如果我申請上前線呢?他猶豫了,不想讓你去,不捨得。但是,當我真的把請戰申請交給他們,告訴他們我要上前線時,媽媽卻說:去吧妞!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有必勝的決心!你能行!就這樣帶著親人朋友的祝福,人民、醫院的期待和黨組織的信任,坐上援鄂專列並順利抵達武漢漢江方艙醫院。到達當晚我們的領隊趙松副院長即召開骨幹會議宣佈成立臨時黨支部,部署防治工作。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2月5日,在經過國家衛健委集中部署各救援隊工作後,我第一次見到了方艙醫院,我驚呆了,碩大一個國際博覽中心居然能在三天之內瞬間搬空重建成為一個簡易戰地醫院,原本熱鬧非凡的會展中心正在井然有序的施工重建,雖然設施簡陋但是並不會將我們必勝的決心掩埋。我們也在交接儀式上宣誓,必將傾盡全力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顧不得思念家人,立即投入方艙醫院的工作中,我們的14名護士一晚上不吃不喝接診了209名病人,照護了308名患者,按時巡視患者,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雖然我們只有14名護士,面對300多名患者,我們仍能做到接診心中有數,問診詳細清楚。我和好朋友鄧夢樂發揚黨員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主動承擔起自需要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工作:接診,這一坐就是紋絲不動六小時。我們與確診患者面對面問診,距離不到半米,仔細詢問患者病史,查看患者生命體徵,生怕漏掉任何蛛絲馬跡,造成我們的人民群眾和醫護人員更大的感染可能。我們的負責人周紀妹總護士長忙碌的身影更是奔波在在夜晚空蕩蕩的大廳裡。嗓子啞了一忍再忍,腰疼的毛病犯了咬牙堅持,終於在凌晨2:00交接班之際圓滿完成任務。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我們的姑娘們最小年齡才24歲,他們一個個瘦弱的身軀包在厚厚的防護服包裹下,顯得格外笨重,連轉身低頭都顯得格外困難。防護服密不透風,汗水早已打溼後背,汗水也順著額頭留下來,由於大量奔跑,護目鏡裡形成了層層哈氣和小小的水窪,連眨眼都要小心翼翼。面對大量前來就診的患者,我們的領隊趙麗霞老師問大家身體情況時,大家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都在拼命堅持。

  

河南鄭州:一位護士的援鄂日記

  工作結束後,嚴格按照防護流程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後,我們的手早已泡的發白,由於嚴密包裹額頭耳後也形成了水泡型壓瘡。但是面對這些尋常人難以忍受的皮肉之苦,我們的李婷婷護士依然打趣問,下次什麼時候再接班,已經迫不及待迎接下次挑戰了。我們的周紀妹總護士長還在回程路上給大家總結今日的工作要點和改進方向,針對我們的防護工作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家熱情的工作氣氛在回程的路上像一首讚歌唱響整個夜空。

  我們不是武漢人,家中也沒有武漢相關的親人,為什麼會如此熱情的奔赴一線呢,只是因為我們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嗎?我想了想,大概是因為患者們的一次次的感謝吧。儘管困難再多,但是我堅信我們的民族就是無堅不摧的,只要我足夠努力,我們足夠勤奮,疫情終將過去,春天總會來臨。回駐地的路上,我抬頭看了看掛在天上的月亮,又圓又大,好像媽媽等我的燈光,它鼓勵我說,加油!你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