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常識—第二期


國學小常識—第二期



<strong>— 蒙學三百千 —

所謂蒙學即為啟蒙開蒙之學,但現在很多人認為蒙學是小孩子開蒙識字的。其實這一觀點並不完全正確,識字是小兒發端之始,這沒錯;但為人之倫常,為事之道理則應該人人所瞭解與踐行的,又豈能以年齡為界限呢。

談到蒙學就必要談到九本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關於《三字經》的作者是誰,有很多種說法:一說宋人區(ōu)適子、二說明代的黎貞、三說是區適子原著由黎貞增廣。而被大多人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南宋學者王應麟所著。這一說法也得到清代學者夏之翰和賀興思的考證。

自南宋以來,《三字經》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共1720字,三字一句的韻文琅琅上口。內容則包括了傳統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常和道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的經典著作。《三字經》開篇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更是家喻戶曉,這是孟子的思想,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性本善”不僅僅是指本性善良之意,更有對萬物生靈存有敬畏之心的寓意。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珍愛生命等,這些都是“性本善”的外在體現。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錢塘(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的一位秀才所著,他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便於誦讀與記憶。《百家姓》共收錄姓氏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它的成書時間要早於《三字經》。

根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的前幾個姓氏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大宋一朝的皇家姓氏,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錢姓,錢姓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錢姓一族人才輩出,錢學森、錢三強、錢穆均為其後人;吳越國王錢俶(chù)的妻子姓孫,故此孫姓氏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李姓則是因為南唐的李氏的原因。

《千字文》顧名思義,它是由千字組成的文章。《千字文》成書於南朝梁武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梁武帝蕭衍擅長文學,且喜歡書法。他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挑出一千個字,並命令散騎校尉周興嗣將其編輯整理。據說,當《千字文》經歷數月成書之後,周興嗣的鬚髮皆白,足可見用功之深。《千字文》不僅是蒙學佳作,更是歷代帝王和書法家書寫的卷本之一,其中當屬宋徽宗的草書和南朝大書法家智勇和尚所書寫的《千字文》為珍中尚品。

好,今天的聞古知新就到這裡,感謝您的關注。下載網家家APP,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