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知道有哪些最能代表家鄉年俗美味的美食嗎?各個民族地方?

食之曉味君


在我的家鄉河套,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過年最具地區性、代表性的的傳統大菜,非“硬四盤”莫屬。對於家鄉人來說,“硬四盤”最具有過年的儀式感。

“硬四盤”包括:

1.扒肉條:運用先煮再蒸的廚藝,特點是豬肉濃香四溢,肥而不膩。

2.紅燒丸子:圓圓的丸子,象徵家家戶戶對團圓的美好期待祝願。運用油炸的廚藝,特點是肉嫩酥軟可口。

3.清蒸羊肉:運用先煮再蒸的廚藝,特點是肉質鮮嫩、清香軟爛。

4.酥雞:運用油炸廚藝,特點是色澤金黃、香氣撲鼻。








納蘭若香


過年獨傢俬房菜分享,祖籍河北省,我們家鄉過年必吃的美食,簡單易做,喻意極好,如果不吃會被老媽打的私房菜美食。

豬肉粉條燉大白菜~~~😂

說到這個菜,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從我記事那天起,每逢過年,29那天中午,必須吃的一道菜,而且只有這一道菜吃。

以前嘛80年代90年代條件不好,吃這道菜全是覺得好吃,有肉而且是大塊肉。祖孫三代幾十人,圍著桌子吃這一道大燉菜。

現在生活條件好啦,什麼東西吃多了也就膩了,特別是這道菜,吃了幾十年了。前些年和長輩們提過建議,是不是過年可以換換花樣。吃吃火鍋烤肉啊方便,吃吃炒菜啊品種多,嫌麻煩就去和年夜飯一起訂了省事。

但被老人們各種劈頭蓋臉教育後,我才知道這道菜看起來普通,但是有深刻的家鄉風俗習慣在裡邊的。

原來吃這個大燉菜,裡邊的每一樣食材,都是有很多的喻意在裡邊,

就比如說大白菜,代表百財,新年吃百財,喻意一年發財。

粉條代表長留,細水長流。老人們說:一年賺的再多,不會節制,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五花肉代表多彩,多姿多彩的生活,讓新的一年,生活不枯燥乏味。

辣椒代表紅火,喻意新的一年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等等。

雖然有點封建迷信,但大過年的誰不圖個吉利呢?

老人們告訴我,這道菜是幾代人傳承下來的新年習俗,是河北祖籍的文化。不僅僅是他們那一代人在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只要後繼有人,也要繼續傳承下去。

那麼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道獨家新年私房菜的製作方法

準備材料:大白菜,五花肉,蔥薑蒜若干,粉條或者粉皮,花椒,八角,生抽,老抽,醬油,陳醋,味精,雞精,紅辣椒,鹽,水。

製作方法:

1、白菜洗淨切塊,五花肉切切片,粉條或者粉皮熱水泡軟,紅辣椒,蔥薑蒜切段與片。

2、切好的五花頭放入鍋中煎,待五花肉些許出油後盛出備用。

3、鍋中多加一些油,放入花椒八角後將白菜放入炒熟,再放入蔥薑蒜與煎好的五花頭一同翻炒2分鐘,待蔥薑蒜香味出來。

4、添水,水的量要多,待煮開後放入粉皮或者粉條

5、加入適量生抽,老抽,醬油,醋,加入雞精,味素,鹽調味。這裡說明一下生抽與醬油一個是鮮香,一個是濃香,老抽用來上色,醋用來解膩少放一點就可以。雞精與味素的鮮味度也是不一樣的。

6、待粉條煮熟後,放入紅辣椒繼續煮3分鐘後出鍋

一道香噴噴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完成。全家人圍起來吃一人一碗,其樂無窮過新年。

純手打~~~~~支持一下,點贊評論轉發關注~~~


歐小六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我們這邊過年必備的就是魚糕。從小時候記事起一直到現在,魚糕是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一般過年老媽都會買幾條長條魚糕,家裡有客人的時候就會切一盤用蒸鍋蒸熟,然後炒個木耳辣椒肉絲蓋在魚糕上,搭配在一起吃相當美味或者是切一盤放在旁邊吃的時候下到火鍋裡,或者直接用來燉湯都是超級鮮美可口的。




啵啵的奶膘吖


過年知道有哪些最能代表家鄉年俗美味的美食嗎?各個民族地方?

大家好,我是圖吃圖喝。在這裡我回答的問題是過年知道有哪些最能代表家鄉年俗美味的美食嗎?各個民族地方?

“年”是歡樂祥和,親朋好友團聚的傳統佳節。“過年”即過大年,俗稱過新年,過春節。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民間,傳說人們從臘月廿三便開始忙年,“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年”字釋義“谷熟也”。

年糕以純糯粉加糖放盤中蒸熟,其討巧於時運高高,生活甜蜜。

歲月交替,斗轉星移。

“正月初一,子時啟,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暗包銀錢一二於內,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

酸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麵皮包裹之,入沸水煮,吃時調入蒜泥汁,妙。

大家好我是圖吃圖喝,在這裡分享過年幾道美食,希望朋友們喜歡。祝大家新春幸福,生活如意。


圖吃圖喝


新年就要到了,給大家推薦幾個非常有年味的地方,包含美食推薦哦~


1.四川·閬中古城

閬中是中國春節的發源地,年味自然不必說。剛進入臘月,行走在大街小巷,就有隨處可見的年味兒。

走在閬中,你可以看到川戲、皮影戲接連上演,獅燈、龍燈走街串戶。身穿動物獸皮的舞者,一面擊鼓,一面吶喊,佩戴白鬍子的春節老人沿街表演……

春節當然離不開吃,在閬中,你一定不能錯過它的三絕:飲料醋、蓋章饅頭、燻黑牛肉,挨個品嚐一番,絕對讓你回味無窮。

閬中的年,處處張燈結綵,滿街歡聲笑語,滿滿的都是你尋找已久的年味記憶。

2.貴州·肇興侗寨

黔東南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一年中有節日集會200多個,民族年味十分濃厚。而位於黔東南的肇興侗寨,曾登上2018年春晚的分會場,一舉驚豔全球,其年味也是非常濃郁。

這裡從臘月開始,就忙著紅紅火火的打年粑、釀年酒、殺年豬、貼春聯……不僅如此,當你來到這裡,還可以聽侗寨大歌、看民族歌舞表演、玩“抬故事”,遊覽原生態的少數民族風光。

3.福建泉州

泉州被稱作“世界宗教博物館”,這裡有603餘處宗教活動場地,這裡的年味也繼承了這一點,席捲在這座城市的廟宇之間。

正月裡的泉州,到處都是香火氤氳的氣息。當你來到泉州,即便不是當地人,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去廟宇宗祠裡祈福,徜徉於此,不經意間就能與歷史撞個滿懷。

當然,除了寺廟祈福,正月裡,你還可以去看一場閩南獨有的高甲戲,去泉州的老街裡走街串巷,看花燈,嘗美食……

4.雲南·劍川古城

如果你想要體驗一個不一樣的民族年,就去劍川故城吧,這裡白族的年味濃郁,獨特且豐富,絕對讓你印象深刻。春節走進這裡,你會發現古城處處張燈結綵,跟平時“判若兩城”。

在這裡,你可以去看打餌塊、畫年畫、寫春聯、做燈籠這些平時見不到的傳統絕活,跟當地人交流一番,還可以體驗一下。最不能錯過的當屬白族八大碗。

5.廣東·潮汕

有人說,潮汕是中國年味最濃的地區之一,這裡過年往往是從祭拜中開始的,此外還有,營老爺、遊火巷、燒彩龍……空前的節日盛宴,讓你也能完全沉浸其中。來到這裡,你還可以一邊喝工夫茶,一邊聽潮劇,順便嘆嘆潮汕美食,感受地道潮汕味。

6.浙江·龍門古鎮

在江南的眾多古鎮之中,龍門古鎮不算最有名的,也不是最特別的,但一說起年味,就不得不提它了。

幾千年的民俗風情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宰黃牛、殺肥豬、掛臘腸,貼年畫、剪窗花,走進這裡,你會感受到滿滿的江南年俗氛圍。

街上的貨郎擔子、鐵匠鋪子、藍印花布染坊、剪紙年畫鋪子,也變得分外熱鬧,這些我們中國傳統的年味之物,總有一樣,讓你掏出錢包。

7.陝西·榆林

陝北年味,往往聲勢浩大,讓人看了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榆林正是如此,這裡的扭秧歌,打腰鼓,那熱鬧之極,歡快無比的氣氛,絕對令你心緒澎湃、終生難忘。

過年期間,這裡最盛大的儀式要數九曲黃河陣,360盞油燈,同時點燃鞭炮鳴,鑼鼓嗩吶齊奏響。

而這裡碾糕面、炸油糕、蒸棗糕、八寶飯……那數不勝數的陝北年味美食,你一定不能錯過!

8.黑龍江·哈爾濱

說起年味,當然不能錯過冰天雪地的大東北。而哈爾濱,無疑是許多人心中的冬日聖地,過年來這裡觀雪景真的再浪漫不過。

一到春節,這裡到處都彩燈高掛、燈火通明。尤其是中央大街,過年的時候整條街都掛上紅火金燦的賀歲橫條,很是喜慶。

你還可以去看冰晶剔透的各色冰雕,約上幾個小夥伴,在冰天雪地裡打個雪仗,整幾個東北硬菜,啃一啃冰甜的凍果……可以說,你想象中的東北年味都能在哈爾濱找到。

9.河南·開封

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這裡的年味一直延綿著濃厚的味道。哪怕到如今,在開封過年的熱鬧勁也一點不遜於古代: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街街巷巷鞭炮聲聲,小販沿街叫賣,聲調悠揚……

來到這裡,你可以去重現宋韻的清明上河園走走,逛逛廟會,看看燈會,吃一吃地道的開封美食:灌湯包、桶子雞……

這裡的每一分熱鬧,都把人帶到傳統生活中去,千年的場景,歷歷再現。

10.你的家鄉

最後一個,最具年味的地方當然是你的家鄉。

小時候,年味是父母為你準備的新衣服,是糖果爆竹以及高高懸掛的燈籠和彩旗;

長大後,年味是父母親手做的飯菜,是親朋好友的相聚,是家鄉故土的溫暖。

年味,是一家人的團圓,也是對未來的期盼。至於家鄉的獨具年味的美食,你肯定比我更清楚哦~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是說民俗的明老師兒,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一起了解更多民俗文化!


民俗選手明老師兒


孔雀開屏

材料:

魚1條、幹香菇3朵、紅辣椒2條、蒜頭粒3粒、生薑1小塊、春蔥2棵、廣祥泰蒸魚生抽1袋、白胡椒法少許、料酒1瓶蓋。

做法:

1、將蒜頭切片,生薑切片,辣椒切碎,蔥白切段、其餘部分切成蔥花,香菇泡發後切片。

2、魚去鱗後切下頭、尾,然後從頭的切口處掏出內臟後清洗乾淨,將身體部分從背部下刀切成片,但保持肚子部分不要切斷。

3、將切好的蒜頭片、薑片、香菇片、蔥段平鋪在盤子內,然後將魚擺在盤內,撒上辣椒碎後倒入蒸魚生抽、料酒和少許白胡椒粉。

4、將盤子放入蒸鍋內,大火蒸10分鐘即可。

小貼士:

1、一般製作蒸魚的魚建議選用新鮮的活魚,馬上宰殺後製作,這樣可以保證肉質的鮮嫩新鮮,而且腥味也相對較淡。

2、根據魚的大小,可能蒸制的時間會相應得增加或減少2、3分鐘,但是不要蒸太久使魚肉過老,吃起來的口感就不好了。

肥牛金針菇卷

材料:金針菇250克、肥牛片250克、蠔油1大匙、白糖1小匙、清水1小杯。

製作步驟

1、將金針菇洗淨,切去菇腳部分,瀝乾水份備用。

2、肥牛片放室溫稍解凍一下。

3、取一肥牛片,把一小撮金針菇捲起來。

4、依次用肥牛片把所有的金針菇都捲起來。

5、平底鍋開大火燒熱,再轉回中火,把肥牛金針菇卷直接放平底鍋內煎。

6、煎至肥牛變色,再轉另一下,均勻的把整個肥牛都煎透變色即可。

7、將一大匙蠔油放在碗內,加入1小匙白糖,加入清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8、熱鍋,將攪勻的蠔油汁倒在鍋上,開大火煮沸。

9、然後直接淋在肥牛金針菇捲上即可。

油燜大蝦

材料:蝦適量、生抽1湯匙、料酒2湯匙、糖2茶匙、番茄醬1茶匙、清水3湯匙、姜1小塊、蔥2段。

製作步驟

1、蝦建議選個頭差不多大的為宜。剪蝦足、去蝦鬚,用刀給下開背,挑出蝦腺。開背的蝦會更加入味。

2、鍋中倒入約2湯勺的油,放入蔥段和薑片,待煎至薑片收縮,蔥段變成褐色取出。

3、放入處理好的蝦,煎至一面變紅後,再煎另一面。烹入料酒,調入生抽,加糖翻炒均勻。

4、姜切絲,放入鍋中。再加入番茄醬炒勻。

5、加入少量清水,蓋上蓋子適當小燜片刻,待湯汁減少。大火收汁即可盛出。

孜然羊肉

材料:羊肉卷2盒(可用羊裡脊)、白洋蔥半個、醬油少許、孜然粉適量、孜然粒適量、辣椒粉適量、油適量、鹽適量。

製作步驟

1、中火燒熱炒鍋,不放油,放入羊肉卷,迅速反覆翻炒。

2、炒至羊肉七成熟時,盛出放入盤中。

3、將切好的洋蔥絲也加入盤中,加孜然粉和一半的孜然粒。

4、拌勻,醃製10分鐘,中火再次燒熱炒鍋,加入油燒熱,放入剩餘的孜然粒、蒜片,翻炒片刻,點一點兒醬油。

5、倒入醃好的洋蔥羊肉,快速翻炒均勻。

6、最後,調入辣椒粉和鹽拌炒均勻即可。

當歸醉雞卷

材料:

大雞腿2只、鹽2茶匙、當歸5克、枸杞10克、清水500毫升、紅糟露300毫升。

做法:

1、將當歸、枸杞沖洗後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後再煮15分鐘熄火放涼。

2、將雞腿去骨後,皮朝下放在錫箔紙上,抹上少許鹽後捲起來,並用錫箔紙裹緊呈糖果狀,放入蒸鍋內大火蒸20分鐘。

3、將紅糟露倒入放涼的汁水中,再放入去掉錫箔紙的雞腿卷,放入冰櫥浸泡1天后取出切片即可。

珍珠蓮藕丸

主料:豬肉400克、蓮藕1節、胡蘿蔔50克、糯米350克、站米粉300克、枸杞10克、老薑4片、料酒8毫升、雞粉3克、鹽少許。

做法

1. 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胡蘿蔔切成半圓片;豬肉切塊,姜切丁。

2. 將豬肉、老薑放入破壁機,合上蓋子,接通電源,按下啟動鍵,攪打成肉泥。

3. 蓮藕去皮用擦絲器磨成蓮藕茸。

4. 蓮藕同肉餡、粘米粉、料酒、鹽、雞粉混合,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打至肉餡上勁。

5. 糯米瀝乾水分;枸杞洗淨後切碎,同糯米混合,攪拌均勻。

6. 肉餡團成丸子,在糯米碗裡滾一圈。

7. 做好的糯米丸子,開水上鍋,中火蒸15分鐘。

8. 盛出,用胡蘿蔔裝飾,再點綴蔥絲即可。

年年有魚

主料:皮蛋4個、胡蘿蔔1個、綠色蔬菜少許。

做法

1. 準備皮蛋4個。

2. 取2個對半切開,裝盤。

3. 切小片做金魚尾巴。

4. 擺出魚尾巴,胡蘿蔔切出魚眼睛擺放好,家裡有蔥可以切成絲做裝飾,也可以用黃瓜綠色蔬菜裝飾一下!

乾煸菜花

食材:

菜花200克

輔料:

油適量 鹽適量 紅尖椒適量 生薑適量 花椒適量 味極鮮醬油適量

做法:

1.生薑切片,紅尖椒切條。

2.菜花洗淨後撕成小朵。

3.炒鍋裡倒入植物油,油熱後放入菜花煸炒至菜花邊緣焦糊,盛出備用。

4.炒鍋裡另倒入植物油,油熱後放入花椒、薑片炒香。

5.倒入紅椒條,炒出辣味。

6.倒入菜花,調入精鹽,倒入少許的味極鮮醬油,炒勻即可。

涼拌金針菇

原料

金針菇、黃甜椒、蔥段、蒜蓉、生抽、香醋、香油、蜂蜜(糖)。

做法:

1、水燒開,先放入金針菇、黃甜椒絲燙30秒,最後加入蔥絲拌勻,撈出;

2、將撈出的1料放入冰水裡浸泡半分鐘;

3、1.5勺生抽、1勺香醋、小半勺蜂蜜(糖)和蒜蓉充分拌勻成溼料,將2料撈出,輕輕擠幹水分放入拌勻;

4、上桌前滴幾滴香油即可。

貼心提示:

1、金針菇非常細嫩,在水裡汆燙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秒,否則口感太老,咀嚼的時候會塞牙;

2、汆燙好的金針菇放入冰水裡浸泡,目的是不僅是為了快速降溫,而且可以使汆燙過的菜保持最佳的口感和顏色;

3、汆燙好的金針菇要輕輕的擠幹水份,以免上桌後菜品溢出太多水分,影響味道和美感;斤!

4、最好隨吃隨拌,放置久了,金針菇會吸收醬料的顏色,顏色就不太好看了;

5、如果害怕蒜蓉的味道,可以將少許香油燒熱澆入蒜蓉上,這樣蒜蓉就不會太刺激,而且也不會辣了;

6、嗜辣的可以加少許的辣油,味道自然更勝一籌。

蜜汁叉燒肉

材料:

豬裡脊肉1條、叉燒醬1瓶、老薑1小塊、青蔥2根、蜂蜜4湯匙、米酒20毫升。

做法:

1、將買回來的豬裡脊肉洗淨後擦乾水分切成長條,並用剪刀剪去表面的白色筋膜;老薑去皮後切成片,蔥切成段備用。

2、取一個較大的密封盒,把豬肉條放入盒內,再放入薑片和蔥段,倒入叉燒醬和米酒抓勻,最好使肉都浸在醬汁裡。

3、蓋上密封盒的蓋子,放入冰箱冷藏1天,中途取出打開翻動一下肉條,使入味均勻並撈出蔥段扔掉。

4、醃製好後取出,在烤盤內鋪一張錫紙,然後把肉放在烤網上,將烤網架在烤盤上晾15分鐘使醬汁都滴下後刷一層蜂蜜,然後給烤盤換一張乾淨的錫紙。

5、將烤盤放入烤箱下層,放肉的烤網放中層,以180度烤20分鐘後取出,刷一層醃製肉的醬汁,稍幹後再刷

6、將刷好的肉翻面再放入烤箱以180度繼續烤20分鐘,再取出反覆刷2次蜂蜜,最好再烤10分鐘左右即可。

小貼士:

1、做叉燒肉要選用較瘦,沒有皮及太多肥肉的梅條來製作,如果你買的是一大塊後臀肉,那麼從靠右邊5釐米處往下切一刀,然後再往左5釐米處往上切一刀……依次這樣切下去,使肉拉開後可以成為一個長條,這樣可以使肉更快速的入味。

玉米燒排骨

原料:

排骨500克,甜玉米2根,花生米一把。

輔料:

姜一小塊,小蔥適量,冰糖一小把,生抽2勺,料酒2勺,八角一塊,桂皮一塊,鹽2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排骨冷水下鍋,放入薑片和適量的料酒焯水,去除血沫;

2.鍋中放入少量的油和冰糖炒小火糖色;

3.炒到冰糖完全融化, 呈棕色,下入焯過水的排骨;

4.繼續小火煸炒,直至排骨上色且裡面油脂部分煸炒出;

5.加入沒過原材料的開水, 加入少量的料酒、生抽、八角和桂皮;

6.大火燒開後再轉為小火,下入小蔥結,蓋上蓋, 燉上十五分鐘;

7.加入玉米段和花生米, 蓋上蓋, 再燉上十分鐘;

8.揭開蓋,加入鹽和胡椒粉等調味料,大火收汁即可;

麻婆豆腐

準備材料:

南豆腐500克

牛肉100克

具體做法:

1)蔥薑蒜切小粒,郫縣豆瓣醬剁碎備用

2) 牛肉切成小粒備用

3)花椒乾鍋小火烘至棕紅色取出,擀成細面備用

4)豆腐切小塊,入加了鹽的開水中焯至浮起,撈出瀝乾

5)起油鍋,溫油下牛肉粒煸炒至酥香吐油

6)下入郫縣豆瓣醬和辣椒麵中小火煸炒至香味和紅油出

7)下入蔥薑末繼續小火煸炒

8)添加鹽、糖、醬油和料酒,加一點熱水燒開

9)添加豆腐,燒開後中火收汁

10)勾點薄芡,推勻,撒上蒜苗(蔥花)和備好的花椒麵即可

糖醋排骨

準備材料:排骨

具體做法:

1) 小排500克焯水後,煮三十分鐘,肉湯可以煮麵條,別倒掉了

2) 用一湯匙料酒,一湯匙生抽,半湯匙老抽,二湯匙香醋(不是白醋)醃漬20分鐘

3) 撈出洗淨控水備用,炸制金黃,油別放多,可以省油,只要翻身的勤就好了

4) 鍋內放排骨,醃排骨的水,三湯勺白糖(大膽的放糖吧,三湯匙,別怕多)。半碗肉湯大火燒開,調入半茶匙鹽提味。

5) 小火燜十分鐘大火收汁,收汁的時候最後加一湯匙香醋,那個酸甜口就出來了

6) 臨出鍋撒蔥花芝麻,少許味精。

涼拌腐竹

食材:

腐竹半斤、香油1毫升、老抽3毫升、生抽4毫升、耗油3毫升、香醋2毫升、蒜蓉10克、辣椒油5克。

做法:

1. 將腐竹掰短,用冷水提前泡軟。

2. 泡好的腐竹,撈出控幹水,切短備用。

3. 做一鍋水,放半小勺鹽,燒開,放入腐竹綽水,綽軟即可。

4. 撈出,過涼水。一定過涼開水,一會兒不再加熱直接吃了。

5. 將過涼的涼水,放入大碗,加入所有配料,拌勻,放置一小時使其充分入味即可。


靈鯤


首先中國人過年都要吃的就是餃子,另外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會吃的有春捲、年糕、湯圓。

下面在說一下我所瞭解的具體省市或區域過年會吃的代表家鄉年俗的美食:

廣東深圳以及香港地區過年一定要吃盆菜,將各種葷素菜分別烹製好後,一層層碼放在盆裡

四川地區吃臘肉臘腸和甜燒白,甜燒白主要食材為五花肉、糯米和豆沙

湖北地區吃炸藕餅,寓意金包銀,帶來財運

廣西地區吃桐寨粑粑,也就是年糕,打年糕也稱為打粑粑,過年每家每戶都會打年糕

北京吃蜜供,除了年夜飯以外的老北京零食,糕點、沙琪瑪等

上海吃紅燒肉、八寶飯、醃篤鮮,醃篤鮮是冬季上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春筍、鹹五花肉和鮮肉一起煮湯

福建的佛跳牆是文明全國的一道美食,採用幾十種珍貴的食材,如海參、鹿筋、魚肚、魚翅等,價格不菲

江西吃粉蒸肉,以帶皮五花肉和米粉為主要食材,配以其它調料烹製而成

內蒙古牧區過年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手把肉了,冬儲時幾乎每家都會殺羊或者買分割羊,過年時將分割好的羊骨用清水煮熟,不放任何調味品,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西藏在臘月二十九這天,依照藏族人的習慣要吃一種叫做古突的食物

東北人過年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吃豬肉燉粉條

閩南臺灣地區年夜飯會吃一頓圍爐,就是傳統的火鍋,但是在吃法上有很多講究,寓意著團圓,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的祝福

全國各地因地區民俗各不相同,過年時所吃的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也不盡相同,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是不變的,家人團聚,辭舊迎新,大家圍坐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美食,相互送上一份祝福,新年新氣象,希望每一個人在新的一年裡都能夠有一份美好的收穫。










老常愛生活


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樣菜都要吃一口。有幾道菜餚,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長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徵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蚶]與[胖]諧音,取其發福之意;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餘]之意。

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雲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豫南: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麵條同煮著吃,麵條代表錢串子,發財之意。

西北: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

東北:東北地區的人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製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

湖南: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隻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鰱,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大年初一會由一家之主準備早茶,將雞蛋,爆米花、紅棗、白糖同煮。雞蛋以圓為佳,象徵全家團圓;爆米花象徵魚米豐收、五穀豐登;紅棗、白糖象徵生活甜蜜、幸福。

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壯族:壯族人春節吃白斬雞和“大年粽”。在年粽在除夕時擺在供臺上祭祀,到正月初三才由家人聚食,以示團圓。





鄉醫飛哥


轉眼又快過年了,那期盼了一年的年夜飯裡,飽含著全家人的歡喜。年夜飯上,自然有些必備的主菜,這主菜,天南地北,各地不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除了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主菜,各地的過年美食也奪人眼目,各類小吃也令人垂涎欲滴!下面【古城不倒翁】帶您一起領略全國各地過年特色美食:

山東:麵塑

山東是個吃麵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麵食、吃麵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面食是以糯米麵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面塑起源於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浙江:年糕

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廣西:粽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掛在屋簷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整個正月裡都不會壞。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河南:餃子煮麵,灶糖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麵,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財。

灶糖是河南多地臘月二十三這天必吃的食品,這一天的習俗是“送灶爺”,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裡一個更紅火的光景。

重慶: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又稱“重慶燒白”,“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甜甜的香味遇上嫩嫩的肉質,帶給味蕾的衝擊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北京:蜜供、薩其瑪

老北京的“零食” 除了年夜飯菜餚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其瑪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

東北:餃子

“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東北人過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餃子。速凍的餃子也是餃子,不過媽媽包的餃子才是有“年味兒”的餃子。

江西:餃子魚

江西過年的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魚,意為“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家庭會在餃子中放糖塊、花和銀幣,意味著“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等美好寓意。

廣東:五果湯

潮州一帶,新年第一餐要喝茨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意“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四川:樟茶鴨

四川最具代表的就是以全鴨製作的樟茶鴨,寓意著過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子齊齊整整,團團圓圓。

上海:如意菜

上海人春節的菜餚講究好意頭,如意菜(即黃豆芽)和發芽豆,象徵著“升”和“發”。

……

……

……(等全國各地朋友來補充了!)

看了這麼多的各地過年美食,你最鐘意哪一道?你的家鄉過年美食又是什麼呢,快來和我分享一下吧!

古城不倒翁提示:過年雖有很多好吃好喝的東西,也要注意適量,別生病了喲!在這祝大家新年吃好喝好新的一年萬事勝意,平安喜樂!








古城不倒翁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山東:麵塑

山東是個吃麵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麵食、吃麵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面食是以糯米麵為主料,加小麥粉、水著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面塑起源於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浙江:年糕

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廣西:粽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掛在屋簷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整個正月裡都不會壞。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河南:餃子煮麵,灶糖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家家吃餃子煮麵,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財。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