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李文亮醫生


悼念李文亮醫生


2020年2月7日 凌晨2點58分,醫生李文亮被宣告搶救無效死亡。“疫情兇猛無情,奪走了舉國牽掛的李文亮醫生。痛惜、致敬與哀悼紛至沓來,合成一曲充塞天地的輓歌。


2月7日,武漢中心醫院、中國醫師協會、武漢市政府、國家衛健委、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賬號已發佈推文等都對他的病逝表示哀悼。


一位普通的醫生在抗擊疫情中去世,竟如此得到單位、協會、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悼念,可以說獨一無二,只因為李文亮醫生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紗的醫者。他憑藉專業素養和職業敏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時向外界發出了防護預警,被譽為疫情“吹哨人”。


李文亮醫生是在2019年12月30日發出預警的。他在自己的微信同學群裡說:“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一個小時後,他補充稱,“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


悼念李文亮醫生


那個群裡全是醫生,他發出預警之初,是希望自己的同事能在診療的時候注意防範,畢竟他們是衝在醫療一線的人。


但是讓李文亮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番言論被別人散佈了出去,自己被訓誡,被當成了一個造謠者。


他本來有機會,讓每個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我們能夠防範於未然。而不是在一個月之後,看到逐漸攀增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人人自危,無能為力。我們沒能躲過,已經知道有感染風險的李文亮也沒有。他是醫生,他必須堅守崗位,救人性命。他像往常一樣出診治病,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李文亮被感染了。


悼念李文亮醫生


1月8日,李文亮收診了一名82歲的患者,那是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當時他並不知道患者的病況,直到9號這名患者出現了發熱症狀。而由於防護措施不到位,李文亮不可避免地被傳染了,10日,他開始出現咳嗽、發熱的症狀。他知道自己中招了。2月1日,他發微博表示自己確診,陽性。事後他回憶起那時的情況,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應該是飛沫傳播。沒有抱怨,沒有憎恨。他唯獨惋惜:“如果當時大家都能重視這件事情,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疫情爆發。”


隨著感染病患接二連三的出現,李文亮也得到了正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他們是可敬的,是憂國憂民的,有一定見解的。”1月29日,最高法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從法律層面討論謠言問題。文章說,所謂“謠言”(法律上稱為虛假信息)起源於個體認知能力的侷限,更起源於信息公開的不及時、不透明。解決謠言問題,信息公開是治本。如果政府信息公開及時準確,謠言就會失去市場。


反之,如果“謠言”一次次被證實是“遙遙領先的預言”,那麼在突發事件面前,民眾會自然地選擇相信謠言。文章說,試圖對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實的信息都進行法律打擊,既無法律上的必要,更無制度上的可能,甚至會讓我們對謠言的打擊走向法律正義價值的反面,成為削弱政府公信力的反面教材。


李文亮成了英雄。但是他本人並不太適應這個稱號,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他說:“並不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就是個普通人。”


而如今,這一切,我們都只能用“曾經”兩個字形容。病榻上的李文亮,從沒想過自己會死,他一直堅信自己會被治好。他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疫情消息,他滿腦子都是要儘快的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疫情還在擴散,我不想當逃兵。”


悼念李文亮醫生


其實,李文亮本職是一名眼科醫生,並不屬於抗疫工作的最前線人員,但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上前線。醫院工作群裡,領導在徵集自願參加抗疫工作的醫護人員名單,被隔離起來的李文亮在群裡舉手:“等我好了,我也去。”這就是作為一名醫生的醫者仁心。


在所有關於李文亮醫生的悼念中,最令人傷心的就是他的普通和平凡。所以,當2月7日深夜的朋友圈為他陷入悲痛時,人們無法釋懷的究竟是什麼?不止是一個年輕生命的隕落,還有一個普通人因為一點正常的舉動,就成為了需要訓誡的“不正常”之荒唐;還有本來可以提早預警、卻最終釀成更大悲劇的決策之無能;還有一點點善意的真話原來也可以成為刺耳哨向之悲哀。


可悲的是你我都意識到了,若不是這些因素合力,李醫生的平凡作為何至於讓他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激起輿論巨大反響,何至於把他推到“英雄”的位置上?我們無奈而無力,是沒有人真的願意看到,所謂的“吹哨人”都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透過逝者在社交媒體留下的生活片段、雜感隨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滿足於現狀卻依舊熱愛生活、不以勇士自詡卻時時迸發勇氣的年輕人。他的微信頭像是野原廣志、美伢、蠟筆小新、小葵,一家人在一起的畫面。他也是一個普通人,會嚮往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陪家人吃一頓飯了。


悼念李文亮醫生

李文亮太“普通”了,像極了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朋友。一個“普通”的人,說了一些“普通”的話,因緣際會成了無數普通人心目中的英雄。這並非反常。英雄從來都是不經意間從茫茫人海中走出來的,亮相時還難免遭遇誤解、爭議、苛責。直到時間驗證了他們的判斷力與擔當精神,他們才會發出光來,照亮時代的一角。


今時今日,我們特別能體會李文亮所屬的醫護群體對人民健康的重要性。我們也更加明白,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城市與健康的社會是命運一體的。


李文亮和其他“吹哨人”的“哨聲”終於傳播開來。即便遠方沒有第一時間聽到的人,也知曉了他們的存在。一個有英雄的世界會給人更多希望,會激勵人把夢想做的更大一些,把聲音喊的更響一些。


“現在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讓我們記住李文亮的話。以最大的努力、最小的犧牲戰勝疫情,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李文亮醫生的遭遇還警示我們,對於在疫情防控一線衝鋒陷陣的醫務工作者,全社會要給予更多的尊重、關心和愛護。

悼念李文亮醫生

—《END》—

微信公眾號:美文心閱,meiwenxinyu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