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8大黃蜂戰機為什麼進氣道有方形和圓形區別?

草木織花


型號上的差別。F-18一共進化了2次,型號也分為A/B、C/D、E/F,其中ACE為單座,BDF為對應的雙座型號,A~D就是圓形的,進化到超級大黃蜂的E/F版本採用了加萊特進氣道,變成菱形了。至於咆哮蜂G型號今天就不說了。

在今天F-18超級大黃蜂看來非常牛氣,也成為第三代戰機中身手全面的典型代表,是美國製霸海疆的全能殺手。但是最初剛上航母甲板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厲害,他只能在航母上給F14當小弟,做配角;一直從完成從大黃蜂到超級大黃蜂的全面進化後,才一舉霸佔了美國航母甲板!

初代大黃蜂F-18A/B身子單薄,航程和外貌都差了F-14雄貓一大截,技術也不完善,被軍迷們戲稱為“塑料蟲”。

二代大黃蜂F-18C/D做了很多改進,但氣動佈局上沒做太大改動,主要改進方向是電子設備,增加了大黃蜂的戰場感知能力,航電設備大幅度提升,還集成了熱成像導航吊艙、前視紅外瞄準吊艙、以及大名鼎鼎的貓眼夜視鏡,以及換裝了彩色顯示頻等等,武器攜帶能力方面更多了,可以發射AIM-120、AGM-65F小牛空地導彈,以及魚叉反艦導彈等。整體來說只是一次常規的升級改造,A/B型號有的頑疾C/D也有,比如短腿了,比如垂尾開裂了等等。A~D也就是題主提到的進行到為圓形了!

三代大黃蜂F-18E/F完成了一次超級進化,甚至在零部件上都與A~D不通用了,簡直就成了一架全新設計的戰機,看著更像是前代的放大版本。首先是核心發動機進化了,推力增大了25%;翼展擴大了25%,航程也擴大了25%。然後以前那個小的原形的進氣道不夠用了,於是換裝了更大的進氣口,為F22研發的加萊特進氣道技術也順便應用在F-18E/F上(這有點像DSI技術用在殲10、梟龍是一個道理),進氣能力增加了18%,至於進氣道形狀嚴格來說不是方形,而是斜切的菱形。

當然三代F-18的升級改造不止這些,還有內部的航電全面升級,比如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加強了探測距離和作戰能力,測底從“塑料蟲”變身成了超級蟲,航母外圍巡邏警戒、為編隊護航、超強的地面支援能力,以及再也不是那個短腿大黃蜂徹底動搖了F14在甲板上的制霸地位,統一了航母甲板!


狼煙火燎


F/A-18大黃蜂戰鬥機是一款經典的四代戰鬥機,這款戰鬥機的來源於當年美國空軍提出的戰鬥機的高低搭配有很大的關係,而作為原型機的YF-17是與YF-16來競爭美國空軍的訂單的,最後YF-16獲勝,這就成為了目前已經生產超過5000架的F-16戰隼戰鬥機了。而YF-17雖然落敗,但是最終卻被美國海軍看中成為了F/A-18大黃蜂戰鬥機。

所謂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與方形進氣道是不存在的,這是因為F/A-18大黃蜂戰鬥機只有A/B和C/D型號採用圓形的進氣道,而目前服役的使用矩形進氣道的型號並非叫做大黃蜂戰鬥機。波音公司在F/A-18C/D戰鬥機的基礎上大幅度改進除了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這款機型比起F/A-18C/D戰鬥機來說要大了30%,可以說是是一款全新設計的戰鬥機,如今F/A-18E/F戰鬥機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主力機型,每艘航空母艦會配備44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F/A-18A/B和F/A-18C/D被稱為經典的大黃蜂戰鬥機,如今這款戰鬥機還在多個國家服役,其中包括加拿大和到大理由都有裝備,在外形上F/A-18A/B和F/A-18C/D是很難進行區分的,這是在於這兩款機型主要是通過改進電子設備而來。但是F/A-18E/F和前面兩種機型的差別就很大的了,除了機體龐大之外進氣道就是一個很大的區別,F/A-18E/F採用了矩形的加萊特進氣道設計。

進氣道的形狀設計是與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發動機進氣效率相關的,F/A-18A/B以及F/A-18C/D採用的是F404渦扇發動機,而F/A-18E/F以及後來改進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是採用了F414渦扇發動機,其進氣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採用了矩形進氣道的設計。未來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將和F-35C成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載機的主力機型,配置比例是按照1:1的模式來進行,而F/A-18C/D只有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有裝備,另外美國海軍藍天使飛行表演隊將持續使用到2020年左右。


航空視界


簡單來說就是型號不同所以外觀稍有不同,就像我國的殲10A的進氣口和後面改進的殲10B/C進氣口形狀不一樣一樣,都是根據需求而改進設計的。

F/A-18大黃蜂戰機作為繼美國海軍F14雄貓艦載機退役後新一代艦載機,全面壟斷了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裝備成為了美國海軍航空兵部隊的主力機型。而F/A-18大黃蜂戰機在多年的服役生涯中也衍生出了F/A-18A/B/C/D大黃蜂戰機和大幅度改進設計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這兩個基本小改版本和後面的大改版本雖然外形相似,但是實際上已經算是兩種戰鬥機了。
首先從外觀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進氣口從以前的D型進氣口變成了矩形進氣口,這種進氣口也被稱為“加萊特進氣口”,美國空軍的F22隱身戰機使用的就是這種進氣口,從技術層面來說該進氣道仍舊帶有附面層隔道,用於去除粘滯於空氣和飛機機體之間邊界層,使氣流更為穩定且快速的進入進氣道,而在進氣道內則採用了預置斜板角度的方法,通過CFD模擬計算獲得最優的固定斜板角度,以滿足高空高速的需求,同時兼顧亞跨音速,同時還有不錯的隱身效果,所以加萊特進氣口已經成為了和殲20使用的DSI進氣口一樣的隱身進氣口。而F/A-18E/F採用了該進氣口後對於隱身性能也有所提升,畢竟相比以前的A/B/C/D外形尺寸和起飛重量等從內而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光是尺寸增大後帶來的整機雷達發射面積增大問題就會降低該機的隱身性能,所以採用加萊特進氣道F/A-18E/F戰機雖然整機尺寸增大了不少,但是通過採用隱身效果更加的加萊特進氣道和在進氣道內部增加吸波塗層的結構設計,後期改進的E/F型在雷達反射面積上反而比前代小了很多。
其次大改的E/F除了外形上的變化和基於隱身需求使用了加萊特進氣道外,由於發動機也從前代的F404換裝成了推力更大的F414發動機,所以為了獲得更大的進氣流量,所以其進氣口也轉變成了進氣流量更大、進氣效率更高的加萊特進氣道,而這些設計也很好的滿足了F414發動機更高的進氣需求。


魑魅涅磐


F/A18-Strike.Flghtes.綽號:Hornet中文:大黃蜂。又稱:Hornet.Serke-Fighter大黃蜂攻擊機/艦載機多用途戰鬥機。

是一款標準的三代艦載多用途戰鬥機、也是美國升級改造型號最多的一型作戰飛機。

F18大黃蜂艦載機:

有基本型號“小蟲”和“超級蟲”之分,“小蟲”“經典F/A18”採用兩臺“F404-GE-402”渦扇發動機進氣口設計成“D”型也就是圓形進氣口。

那麼“超級蟲”是在F18基礎升級換代的、大名鼎鼎的“超級大黃蜂”艦載/攻擊多用途戰鬥機比老款大黃蜂外形上大了一圈採用F404-GE-404渦扇發動機為了提高進氣、進氣口修改成方形進氣口。

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多用途戰鬥機又分單座和串列雙座型、變型最多的戰鬥機、經典的有:F/A18C/D…F/A18E/F。是一款三代作戰性能優良的重型艦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