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不考作文?申论作文从何处提分


这段时间大家学习的热情高涨

也提出了不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

2020年省考申论考不考作文?

在反套路化的形势下,怎么学好申论写作?

省考不考作文?申论作文从何处提分

省考申论是不是不考作文?

1. 2020年国考申论命题

今年国考申论卷一改常态

最后一题不是传统的文章写作

而改成了写一份推荐材料(地市级)和推介讲话稿(副省级)

属于公务员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

于是很多人认为:

申论命题出现大变革,大作文退出了命题舞台


2. 省考申论会不会延续国考态势?

都说国考是省考命题的风向标

省考申论会不会延续这一态势呢?

从2019年各省考申论命题的情况看

分类分级命题成为普遍情况

不少省市的乡镇基层岗位的申论命题较大范围“取消了传统的申论大作文”

普遍选择从应用文的角度来命题


为此,首先要研究本省的申论命题特点(各地区的省考公告发布后,花木君会及时解析申论考情,供大家参考)

准备报考基层岗位的伙伴可更多关注应用文,顺应命题实务化的特征

但只要官方没有明确说明“不考作文”,就不能完全放弃作文的学习

而且从已经结束了的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的2020年省考笔试来看

普遍都考察到了大作文


应用文是不是写作?

随着近年申论命题的调整

我们对申论写作的理解需要“更具包容性”

从公务员考试的目的和申论能力要求的角度来备考

在花木君看来:

无论是写一篇文章,写一篇议论文,还是写一份应用文(字数在500—1000字)

本质上都是作文写作

虽然难度、行文重点、答题字数上有所差异,但关键点都在于:

  • 对给定题目意图的理解
  • 有效的挖掘、运用材料素材,适当串联自身积累的知识
  • 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
  • 规范的文字组织能力


申论作文该从哪些方面提升?

近期我正在重构花木体写作系列的课程

花木君依然坚持一个观点:

写作的本质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诠释

核心是对题目的理解和对材料的挖掘运用

可以从思维、结构、逻辑和表达等方面来提升


1. 思维涵盖哪些维度的内容?

一是写作基础知识的积累

包括文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比如一篇文章应包含哪些要素,应用文的格式、重点是什么

也包括政策理论知识的学习

比如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国家的政策方针

其目的在于从本源上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

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是从字面含义和深度内涵两个维度理解给定题目

能分层次有效分析给定材料

挖掘可用素材


2. 如何打造自己的文章结构?

写作和武侠小说中练武一样

真正的高手将不再拘泥于形式

摘叶飞花亦能独具风流


但对于绝大多数申论备考者而言

尚需从一招一式入手,夯实基础

打造一个稳妥且能熟练运用于考试的文章架构

而后随着理解的加深

逐步祛除斧凿雕琢的痕迹


应用文的架构往往是特定的

一般宣传类的应用文可采取“总—分—总”

解决问题类的应用文可采取“总—分”的架构

当然,不同的应用文其目的和架构都会有所差异

备考中应结合课程和训练,理清常考的应用文架构


申论大作文的架构可以考虑:

一是时评类架构

也就是涵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核心层次

二是花木君写作中常用的“一三五”和“一二四”等形式

也就是一个核心观点,三个/两个分论点,共五个/四个段落

主体内容都融入到分论点的论证中

省考不考作文?申论作文从何处提分

(课程中对文章架构提取的截图)

正如水无常形

文章的架构同样可以多样化

一言以蔽之:

能让自己得心应手的文章架构,都是可行的


3. 写作的逻辑涉及哪些?

对于初学者而言

往往更重视的是写作的方法和套路

而忽视了应有的逻辑


在花木君看来

文章写作中

比形式更关键的是思路方向

比套路架构更重要的是内容

要合理的呈现内容就必须要理顺写作的逻辑


一是宏观上要理清文章的谋篇布局

“起承转合”要得体

重点内容要突出

二是每个段落的层次和目的要明确

比如开篇引出议题和观点的表达要紧凑自然

不仅议题的引述要切合题目

且观点的表达与议题的承接不生硬和主观化

三是论点和论据要一脉相承

避免论据看起来很有道理、很充实,却和自己所提的论点没有半毛线关系

比如很多人会通过名言金句来彰显特色,但运用不得当(如有人论述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关系时,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来结尾)

四是断句合理,文字表达要语意通顺

(少用长句子)


4. 表达如何积累和提升?

我们很羡慕别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问题的分析高瞻远瞩,入木三分”

这是能力塑造和提升的终极目标

短期而言

从“形似”上来学习和积累或许也会有“东施效颦”的困惑

未尝不是符合自身实际且有所为的可行方法


况且,申论是选拔公务员的考试科目

有一大批常用的句式和词汇值得也必须积累

比如“坚持以xxx为中心,有效贯彻执行xxxx”

“建立健全xxxx配套制度”

“加强对xxxx的宣传教育,形成xxxx的社会氛围”


从这个角度而言

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

可以有意识的积累公文及写作中常用的典型句子和词汇

但要注意方法

一是要理清相关句式词汇的含义,只有懂了才能记得住,进而用得好

二是要思考相关句式词汇大概运用到哪些领域,或者用到文章写作的哪个部分(段落)

通过积累和思考的结合

逐步规范自己的文字表达,避免过于口语化


当然,我们今天分析的是理论化知识

对暂时没有学习花木君写作系列课程的伙伴或许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只有将理论理清并弄懂了

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运用中

各位申请了花木君课程的伙伴

一定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在写作和训练中融汇贯通,形成一套自己的写作方法


同时,我们将在3月份开启约8堂针对写作的专项直播课

和大家一起解决下笔难题

为了效果的最大化

期待大家直播前能完成作文写作系列课程的学习

省考不考作文?申论作文从何处提分

(附:花木君3月写作专项直播课表)

全文完

愿所有人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