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王營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前者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是“更加註重以德為先”;後者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第一也同樣是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兩個文件都明晰地傳遞出“育人當以德為本”的理念。

德育,一直以來位居其它各育之首,這既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是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然而,在現實教育情境中,由於學生道德素質評價的模糊性,德育很難與語、數、外等智育學科一樣,成為高考、中考必考科目,於是德育與智育相比,在學校教育中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雖然有些學校成立了德育處,好像是“以德為先”了,但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德育處的工作就是檢查衛生、維持紀律等一些瑣碎事情,其地位不可與掌管教學業務的教導處相提並論。

更令人擔憂的是,學校德育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德育處和教導處各自為政,有時互相推諉扯皮,各自在事務性工作中忙碌難以自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得調”,好像德育工作只能由班主任負責,與學科教師無關,課堂上出現學生違紀事件,任課教師不會主動處理,而是將學生交給班主任處置;在學生心目中,考高分、上好學校才是求學的最高目標,至於道德素質高低不會影響升學。

學校德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和“德”“智”分離的現實,不僅難以將“以德為先”的理念落到實處,而且將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早在民國時期,陶行知先生就給我們留下一道作業題,他說:“我們希望擔任訓育的人,要打破知識、品行分家的二元論,而在知識品行合一上研究些辦法出來。”堅持立德樹人,更加註重以德為先,要結合時代特點,完成陶行知先生留給我們的這道作業題。

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一是要切實在思想認識上堅持“以德為先”。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曾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誰要是把自己單純地侷限於學習和認識之上,即便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那他的靈魂也是匱乏和不健全的。”可是現在,許多教育工作者恰恰是把自己的職業僅僅侷限於“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在學校教育中,如果沒有居於領先地位的德育,僅用知識填充學生的大腦,這樣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教育,也是缺乏靈魂的教育。

二是要切實認識到“德”“智”不可分離。學校德育工作,從大的方面講,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理想信念教育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及生態文明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定向,很難想象一個只顧眼前、沒有遠大目標的學生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而習慣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康人格,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基,也難以想像一個習慣不好、心理不健全的人將來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同樣,德育中有理性的成分,智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加深學生對德育內涵的認識。德育是智育的發動機,智育是德育的助推器,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

三是要探索德育和智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德育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隔靴搔癢式”的道德延伸。西方有兩種道德教育傳統對我們今天仍然有影響,一個是亞里士多德開創的“品格—習慣”教育模式,告訴孩子美德是什麼,在實踐中怎麼做;二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傳統,就是理性的思辨教育模式,可以先不告訴孩子什麼是道德,但是要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理解什麼是道德,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二者雖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既要重視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又要重視學生的道德實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在春風化雨式的德育體驗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堅持“以德為先”要破解“德”“智”分離的難題

四是協同配合,發揮學校德育主渠道作用。2017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德育“實施途徑和方法是堅持協同配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引導家庭、社會增強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家庭是孩子是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品德塑造至關重要;社會是個大舞臺,每個人扮演的角色都會給孩子的品格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要充分發揮家委會、社區教育委員會的作用,將“以德為先”的觀念深入人心,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體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