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失眠有用嗎?

道醫辟穀講堂


失眠分為原發性失眠與繼發性失眠,無論哪種都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質量不滿足並影響白天生活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我從事艾灸多年,也調理了很多老年人的失眠問題。艾灸是可以治療失眠的,關鍵是選對穴與用對恰當的操作方式。下面我把這些年總結的應該艾灸的穴位羅列一下。


第一個,百會穴(正中線上,前髮際線上5寸,也是兩耳尖連線的中點)


第二個,安眠穴(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處)


第三個,神門穴(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第四個,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也是一橫指的距離)


艾灸這四個穴位,除了百會穴艾灸10分鐘,其他三個穴位都是15分鐘。每週三次,月內好轉。艾灸順序是:百會→左側的安眠穴→右側的安眠穴→左手的神門穴→右手的神門穴→左腿的三陰交穴→右腿的三陰交穴。

其他還有不懂的可以留言,也可以關注主頁的其他問答。


王老師談中醫養生


做過艾灸的人都知道,艾灸治失眠是很有成效。失眠的原因很多,咱暫且用貼近用艾的方面解釋,失眠,理解為陰陽轉換失靈,陰陽的轉換由命門火主導,燻艾培補命門火,火足了,陰陽轉換正常,故失眠得以糾正。


通補流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發和維持發生障礙,致使睡眠質量不能滿足個體生理需要而明顯影響患者白天活動的一種睡眠障礙綜合徵。對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採用艾灸治療失眠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 276 例符合入選標準的失眠患者,全部來自 2005年 1 月 - 2009 年 6 月在河南省職工醫院針灸科、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鄭州大學二附院( 各 92 例) 門診就診的患者,所有患者病程均在 30 d 以上。根據隨機、對照的設計,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 137 例,對照組 139 例。至觀察結束最後完成,試驗組 124 例,對照組 122 例( 在治療過程中,試驗組有 4 例脫落,9 例排除,脫落原因均為失訪; 對照組有 6 例脫落,11 例排除,脫落原因均為患者依從性差; 兩組的剔除原因都是治療過程中加用了其他方法)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和基礎病情比較,見表 1。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分會制定的《中國精神病分類與診斷標準( CCDM - 3) 》。

表1

兩組性別經 χ2檢驗,P > 0. 05,兩組性別可比; 兩組年齡經 t 檢驗,P>0.05,兩組年齡可比; 兩組 PSQI 總分、SAS 標準分和 SDS 標準分,經t檢驗,P > 0. 05,兩組 PSQI 總分、SAS 標準分和 SDS 標準分可比。

1.3 病例納入標準

符合失眠的診斷標準,診斷明確,年齡在 18 - 65 歲者,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條件下,均可納入試驗病例。

1.4 病例排除標準

①操作中違背治療方案者; ②不符合診斷標準者; ③加用其他方法者。

失眠

1.5 病例脫落標準

①臨床研究過程中失訪者; ②治療過程中自動退出,或發生意外情況而不能堅持治療者; ③臨床研究過程中依從性差,資料不全者。

1.6.1 試驗組 取穴: 百會、四神聰。方法: 患者採用仰臥位,用迴旋灸百會、四神聰穴 60 min,每天灸 1 次,每週灸 5次,5 次為 1 個療程,每療程結束後休息 2 d,3 個療程為 1 個週期。

1.6.2 對照組 取穴: 雙側足三里穴。方法、療程同試驗組。

1.7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國家衛生部頒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治療失眠) 。痊癒: 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 6 h 以上,睡眠深沉,醒後精神充沛; 顯效: 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 3 h 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 症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 3 h; 無效: 治療後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

1.8 統計學方法

採用 SPSS 11. 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兩組比較用 t 檢驗; 等級資料組間比較用 Wilcoxon 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 χ2檢驗。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 3 個療程的治療,其結果見表 2。經 Wilcoxon 秩和檢驗,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 0. 05) ; 試驗組優於對照組。說明本方法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

2. 2 兩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PSQI) 總積分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後患者 PSQI 總積分變化,兩組治療前後自身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 P < 0. 01) ; 兩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 0. 05) ,試驗組優於對照組。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不斷加強,人們的壓力逐漸增大,良好的睡眠是人體恢復疲勞的重要途徑。艾灸治療是一個漸進的有效過程,在治療的初期,僅有 PSQI 積分的差異,而抑鬱和焦慮的變化不大,但是最終治療效果優於西藥,而且解除了因服用藥物導致的頭昏、記憶力下降、煩躁等不良反應,幫助患者完成從淺睡眠到深睡眠的生理變化,是一個促進人體病理性睡眠恢復正常的良性調節過程。許多嚴重失眠的患者,經過治療,逐步停藥,到最後完全不再需要服藥,睡眠恢復正常。

對失眠療效的判定,除依據睡眠的時間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療後,大腦功能的改善。治療後,患者頭腦清醒、反應迅速、思維敏捷,記憶、認知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頭痛、頭昏等不適症狀減輕,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即使是睡眠時間未延長,也有效。對於病情比較重的頑固性失眠,在艾灸治療不理想的情況下,可以加用耳穴貼壓、拔罐、放血等綜合治療,通過多普勒觀察顯示,治療時間長的患者,腦血流有明顯的改善。治療時間以下午比較好,這可能與人的晝夜生活節律有關

<strong>


艾灸儀艾灸床


經常難以入睡,睡而易醒,醒後不易再睡,亦有時睡時醒,或徹夜不睡等為特徵的現象就是失眠。病因有心脾虧損、腎虛、心膽氣虛、情志抑鬱,肝陽上擾或脾胃不和等,治療均以安神為主,可選用艾灸。

治療失眠的特效穴位:神門穴——在腕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屈腕肌腱的橈側緣。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每個穴位灸10~15分鐘,每天一次。

無論治什麼病都要有一個過程,堅持一段時間,效果就會有的。


美麗人生68614


艾灸治療失眠很有用,一般失眠的人都對失眠缺乏正確的認識:失眠者睡前自我緊張是最大的誤區,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於是強制地數數字、聽鐘錶聲,結果反而造成大腦過度緊張,造成緊張性失眠。

如果是失眠艾灸百會、印堂、內關、神門、三陰交、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穴。

失眠是由於長期過度的緊張腦力勞動,或強烈的思想情緒波動,或久病後體質虛弱,使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相互失衡,導致大腦皮層功能活動紊亂而成。

每個穴位灸10分鐘左右,輕者3`5次愈,重者灸至痊癒。

保持良好的心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改善失眠的重要途徑。


白雲62824


失眠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㝥而不酣,時㝥時醒,或醒後不能再㝥,重者徹夜難眠。常伴有頭痛、頭昏、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多夢等。

本病是由於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或強烈的思想情緒波動,使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互相失衡,導致大腦皮層功能活動紊亂而成。

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則㝥,神不安則不㝥,失眠病位在心,其主要病機為心肝膽脾胃腎的陰陽失調,氣血失和,以致 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而成。如氣鬱化火,擾動心神;胃氣不和,痰熱內擾;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思慮勞倦,內傷心脾;心膽氣虛,神搖善驚等均可影響心神而致不㝥。

失眠取穴與定位:百會、印堂、內關、神門、三陰交、心俞、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日月、陽陵泉、丘墟、陰陵泉、豐隆。

每個穴位施灸10~2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失眠就會有所改善。


田野11997


失眠是很痛苦的病,雖然能吃能喝,看著跟沒病似的,但一到夜晚,強行的閉上眼卻睡不著,越著急越睡不著,一會兒,腦袋裡面嗡嗡直響,頭昏腦漲。

有天夜裡我實在睡不著覺,就起來找到我的艾灸點上,先灸大椎穴,然後又灸湧泉穴,後來不知不覺的在艾灸時睡著了。從那以後,我見天艾灸,慢慢的失眠改善過來了,夜裡又能睡著覺了。


小精靈4591


可以確認艾灸調理失眠效果還是不錯的。睡不著,入睡需要30分鐘以上,睡眠淺、常做噩夢等都可以稱作失眠。如果長期如此會導致黑眼圈、精神不濟,還會影響肝膽功能。中醫學認為,失眠的原因很多,但都是因機體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所致,艾灸可以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徹底改善睡眠,可以按照以下圖例穴位進行艾灸。





艾灸養生達人張海霞


可以肯定的說,艾灸治療失眠是有用的。艾灸治失眠的治療方法:大椎穴放血後艾灸,艾灸大椎穴和湧泉穴的時間要在10~20分鐘。重症加灸百會、神門、安眠三穴。

其實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這裡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環境因素、身體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失眠雖然有很多證型但不用擔心,艾灸有雙向調整作用,所以說艾灸是安全的,它可以調整我們的元陽。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規律的,元陽之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那麼,陽氣在該活動的時候活動,在該靜止的時候靜止,人也就沒有了失眠的煩惱。


雪花飄74930


現在社會壓力大,失眠也屬於亞健康而且越來越多。可以用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不是治療失眠,中醫艾灸養生是中醫失眠的治療方法之一。具體艾灸方法:1.每晚於臨睡前一小時左右,用艾絨或者艾草泡腳袋先泡腳10--20分鐘。然後再用艾灸條或者艾灸貼對穴位位置進行施灸。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溫通經脈,驅散寒邪:因本法採用三年或者五年陳艾,溶入數位中藥,和制而成,火柔而溫,滲透力極強,能溫經散寒以火攻邪。理療艾灸養生行之有效。2.艾灸治療失眠的失眠的穴位:百會,至陽,心腧,脾俞,膽俞。這是主穴。配穴:神門,三陰交,湧泉。灸法採取溫和灸,一個穴位15到20分鐘。如果嚴重失眠,在灸完湧泉穴之後,可加灸盲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5到20分鐘,每次5到10壯。主要調和陰陽,安神健腦。盲募穴位於腹中,為臟腑之氣交通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能調和臟腑氣血,故可治療失眠。注意事項:注意艾灸的時候不要見風,艾灸完後不能著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