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啤酒喝起來像泔水的味道,還有那麼多人愛喝呢?

無論西東


啤酒味道難喝,那白酒、威士忌等更難以入口的烈酒豈不是更難喝?如果僅僅憑藉味道去決定喝不喝酒,那估計世界上沒有人會喝酒了。

人們去喝酒,首先因為那是酒,要的是它裡面的酒精,味道是其次。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喝啤酒呢?啤酒是酒的一個類別,所以聊聊人們為何喜歡喝酒,再討論人們為何喜歡啤酒。

酒是個文化產物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酒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古代史書、民間傳說、文人詩詞歌賦中,不難發現自古中國人就對酒熱愛。發展到現在,無論談生意、親友聚會,都少不了酒,酒已然成為中國千年文化的傳承。但你要從世界範圍看,各個文明、民族,都有幾千年的酒文化,酒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財產。


人為何喜歡飲酒呢?

從科學上解釋,酒精會改變神經遞質的水平,可控制人的思維過程、行為和情緒。酒精還會增加大腦獎賞中樞內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多巴胺可讓人在喝酒時產生愉悅感。

人喝酒的動機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借酒消愁。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酒能夠麻痺神經,讓人暫時忘記現實的痛苦,緩解壓力。正可謂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但人終究要面對現實的,鑽進酒裡,只會是,舉杯消愁愁更愁。

儀式。中國自古就有關於酒的儀式,祭拜天地、祭拜祖先、行軍壯行、接風洗塵、慶祝典禮等,太多了,這些儀式都少不了酒。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獨自飲酒,有時候也是在潛意識裡給自己一個儀式。比如,今天有啥好事兒,或者單純的覺得心情不錯,不能邀人對飲,也得自己小酌一杯。

交際。不管東西方,酒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交際。中國人天性羞澀拘謹,大多數時候羞於表達。但在酒精的作用下,平時不善言辭的人,也能口若懸河的打開話匣子。所以說,無酒不成席,大家坐在一起,如果不喝酒,那不就是單純的吃菜了嗎。吃飽了,也就完事兒了。

在人與人的交際中,酒可以充當一個媒介的作用,成為連接兩個人的橋樑。比如,兩個人平時有些說出來覺得傷面子的話,喝了酒後,在微醺的狀態下,可以藉著酒勁兒說出來。即使事後,雙方沒有達成共識,也很容易用一句“酒後失言”緩解尷尬。所以,不管中國和外國,在酒場談事情、談生意都很常見。不同的是,西方人在酒場上談個初步意向,合同必須是在酒後清醒的時候籤。我們在這方面就不一樣了,經常喝好了,就憑著情緒籤正式合同。


啤酒為何受歡迎?

啤酒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才進入中國的。它大受歡迎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的口感和我們傳統的白酒、黃酒不同,比它們更好入口。尤其是,夏天的冰啤酒,冰爽的刺激帶著強烈的殺口勁兒,絕對喝酒的人首選目標。

其次,啤酒酒精含量比烈酒低,這樣它的受眾就廣了。酒精代謝能力(酒量)低的人,喝白酒可能受不了,啤酒可以來一杯。



最後,最主要是,相對於烈酒和葡萄酒來說,啤酒的價格更便宜。兩三塊就能喝到一斤低端啤酒,而優質的啤酒幾十元一斤。但高端點兒的白酒和紅酒,動不動就得幾百上千元。

很多人可能現在不喝酒,但到了三十歲、四十歲之後,大多數人都會端起酒杯。沒辦法,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力量吧。最後友情提示:小酌怡情,大醉傷神,喝酒一定要適量。


達文有話說


其實作為一個男生來說,我覺得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下解答!其實你對啤酒可能有一個誤解,也許我的解釋能夠更好的揭開你的迷惑!

第一次喝啤酒

我記得剛剛第一次喝啤酒,那是很久以前,當時也在在想這麼難喝的東西居然大人們,喝起來還津津有味,可能當時我還小,不懂這裡面的事情,記得第一次喝也就10來歲左右,可能看到大人們喝啤酒跟喝水一樣也就沒有在意,端起來一大杯就咕嘟咕嘟的喝掉了,一下就把整個人暈暈的。

喝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了苦澀的味道

其實說有泔水的味道並不恰當,因為啤酒本身是香味的,也可能是你聞不了這個味道,更大的原因是喝的少,當你喝的次數越多了,你就會發現一段時間不喝就想著喝點,喝上一瓶並無大礙,但是當你喝的越多,這個泔水味道也就越來越濃,那是因為你的肚子已經撐不下了,效用反而會降低。所以說少喝還是感覺啤酒很好喝的,另外如果第一次喝,給人的感覺味道確實不好,不過還是多喝幾次就沒事了。


為什麼白酒和啤酒不一個味道?

白酒和啤酒是不同性質的酒。白酒是蒸餾酒,啤酒是發酵酒,因此兩種酒的成分不一樣。白酒除少量的雜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物質,有一些物質可以促進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飲用,更容易喝醉,而且最後得難受程度明顯大於單喝一種酒的醉感,使醉感提前到來,引起頭昏、噁心、嘔吐等,甚至會引起其他中毒症狀。

上等啤酒更好喝

就我個人感覺,青島原漿味道還是不錯,確實有股「鮮」味;在國產啤酒裡算是很精品了,好一點的國外的諸如百威、喜力、嘉士伯基本味道都差不多,考慮到價格,不推薦也罷。好一點的國外的諸如百威、喜力、嘉士伯基本味道都差不多,考慮到價格,不推薦也罷。


柯南學長說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小凱!

下邊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為什麼喜歡喝酒?以前我從來不喝酒,到夏天的時候,爸爸喝啤酒,我就喝果啤,啤酒特別常溫的喝起來全是冒,特別難喝,根本就喝不下去,感覺和藥一樣。特別苦,到後來慢慢自己嘗試著去喝。一天喝一點,感覺剛剛好,特別舒服。而且喝酒助消化!那種微微似醉的感覺很奇妙。就喜歡上了那種味道。

步入社會後,因為在職場上班,平時同事聚餐什麼的都喝酒。都是好朋友,大家在一起也是開心,所以慢慢學會了喝白酒。在比如逢年過節親戚在一起吃飯,也要喝點小酒。

再後來基本什麼酒都喝一點,一次在酒吧兩個人喝了兩瓶洋酒,直接躺著睡著了。一個小時後被叫醒。自己打了出租回去了,那會我應該喝多了!

至於為什麼要喝酒?對於個人而言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在感情方面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並且兩人交往了,那麼開心,會找朋友聚餐吃飯,然後喝酒。這是一種愉悅開心的生活方式。

2、工作遇到了困難,煩惱,不開心失落的時候,這時候也會去喝酒。因為隨著酒精的麻痺,可以暫時的忘記煩惱。

比如最近和女朋友鬧分手,心情難受。最近考試沒考好,都會去想到喝酒。

還有當喝酒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自然會每天去喝。

空閒時候,大家在一起聚聚,談談生活,愛情,工作,有酒、有肉、有故事、俗話說:“好兄弟一口乾”那麼兄弟之間喝酒會加深彼此的印象,儘管酒入愁腸愁更愁!但是苦盡甘來。

不管在職場,在生活中,喝酒已經成為大家一起交往的重要環節。給領導遞煙,請領導喝酒。對你肯定有幫助。會讓別人加深對你的印象。切記不要喝多,喝酒也是看酒品。一個人的酒後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品。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兄弟!








凱哥遊玩記


國內啤酒廠不思進取,國產啤酒大部分都是這種泔水味。

前幾年有一次幾個同學聚會,在廣州珠啤廠原址那有個沿江露天酒吧,點了一桶鮮啤。

具體什麼名字我也不懂,反正味道很鮮。以前一直很抗拒酒精的我,喝了幾杯居然沒感到難受。

雖然那個酒吧是在珠江啤酒廠原址那裡,賣的估計不是珠啤,應該是進口啤酒。具體是什麼牌子,當時也沒問,反正一桶要600多塊,也不便宜!

那種桶是帶水龍頭的,比一般的啤酒桶要小很多!


紅藍白鬱金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也反應了很多不愛啤酒的人對啤酒這種飲品深深的誤解。早期啤酒剛剛流行時,我家鄉的很多人也會這麼問:“啤酒這東西和馬尿似的,有什麼可喝的?”然而啤酒這種飲品這麼多年來卻越賣越多,越賣越廣。誠然,一個從來沒有喝過啤酒的人,第一次飲用啤酒時大多都是不美好的,記得小的時候,每逢過節,家中大人也會給小孩子們倒上一些啤酒,我們一般都是捏著鼻子喝完的,然後趕緊換上大白梨,大白梨甜滋滋的多好喝啊!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男孩成長為男人後,很多人會發現他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啤酒。其實喝過了幾次啤酒,逐漸接受了它最初的苦味之後,你會發現啤酒並不難喝,它混合著麥芽和酵母的香氣,在啤酒花的作用下會體現出複雜的口感。當然了,現如今我國市面上普遍售賣的都是工業拉格類啤酒,味道相對寡淡,為了節約成本,廠家還添加了很多澱粉,糖漿和玉米等,但是作為一種佐餐飲品,尤其是夏季的降暑利器,啤酒還是非常吸引人的,而啤酒燒烤簡直就是夏季夜宵的絕配。

我是一個啤酒愛好者,大學時脫離了家中的管制,和同學們經常會痛飲一番,夏季的夜晚,全天課業結束,三五好友來到校園附近的餐飲一條街,在路邊吹著微風,吃著烤串,喝著冰鎮扎啤,同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簡直是快意人生。工作後我依然喜歡在晚餐時偶爾會小酌一番,到外地遊玩時也喜歡品嚐當地的特色啤酒。

後來逐步接觸到了國外的艾爾類啤酒,如教士、福佳白等(百威、喜力、科羅娜除外,以上幾種酒和青島,雪花沒太大區別),品嚐到這些酒之後才發現,以前喝的酒簡直就像水一樣沒味道,沒勁,所以那個時候和朋友戲稱國內的這些工業啤酒為水啤,尿啤。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喝不同類型的精釀啤酒,如酵母小麥白啤,淡色艾爾,深色艾爾,波特,世濤,IPA,修道院啤酒等,以品牌來看就是督威、粉象、羅斯福、智美、釀酒狗,角鯊頭等等。

這些酒各有特色,入口之後圓潤飽滿,味蕾彷彿被喚醒,層次感非常強,在不同類型酵母和啤酒花的作用下,或香甜,或清苦,或呈現水果香氣,總之如佳釀一般,令我深深感受到啤酒的奇妙之處。

對於我這個做科研同時喜歡啤酒的人,自然想到:我是否可以自己釀造啤酒呢?之後就行動起來,開始看書,論壇上找資料,查文獻,簡直拿出了做博士課題的勁頭,理論儲備差不多了就開始擼起袖子加油幹,很快釀出了好幾款自己喜歡的啤酒,在滿足自己需求的情況下還拿出很多送給了朋友品嚐。

現如今,雖然精釀和自釀啤酒確實好喝,我也愛喝,但是和朋友在一起痛飲時,尤其在大排檔時還是會喝普通的工業啤酒,那種一飲而盡的快感,那種豪飲下去衝擊味蕾和食管的感覺依然一如既往的美妙!我愛啤酒!!!


博士叨叨糖


大家好,我叫文刀劉,我也來回答。為什麼啤酒的味道像泔水的味道一樣,還那麼多人喜歡喝?

首先啤酒沒有像題主說的像泔水一樣難喝吧,什麼叫泔水我都不知道,難道題主喝過泔水,哈哈!在我的印象裡,剛剛開始喝啤酒,是很難喝,那種味道說不出來,第一次喝酒也是朋友的慫恿下才喝的,慢慢的喝幾次下來,於是會懷念那種味道,自己會偷偷的買來喝,時間久了,就會喜歡上這種味道。

好像題主題主說的,為什麼味道怪怪的,但是那麼大人喜歡喝呢,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吧,比如說辣椒,第一次吃那麼辣,為什麼那麼多人無辣不歡?比如說香菜,比如說榴蓮,覺得時間久了,西瓜了味道以後,都會變得喜歡的原因吧。

會喝酒的人一般不是很喜歡單獨喝酒,喜歡邀上幾個談的來的狐朋狗友,點上幾個小菜,把酒言歡。這種感覺還是很爽的,有菜有肉。有苦有樂,還可以藉著酒勁大聲跟朋友們說出來,也行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酒的原因吧!

另外我自己來說,要是沒有好菜,沒有肉,沒有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我是不喜歡喝啤酒的,啤酒幹喝這種感覺很不好,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好了,就說這麼多了。





我叫文刀劉


剛接處啤酒時是九五年的夏天,我去鎮上賣徵購糧,中午賣了後己十二上多了,就在一家小飯館吃飯,平時我中午都半片白酒,因為天氣炎熱,店家就給我拿一瓶冰啤,就著小菜喝著,簡直不是味道,一鼓圈味,但因涼爽我還是忍著把它喝完了。

後來跟幾個朋友在一起搞建築,天熱他們都喝冰啤,他們每人每頓最少四五瓶,我最多隻能喝兩瓶,但越喝越喜歡上了啤酒,好象是啤酒裡放了大煙開始上癮了。

聽別人說啤酒分生啤和熟啤兩種,生啤喝了好長胖皮,熟啤不長肚皮,我也搞不清楚什麼叫生啤熟啤的,都是小店裡賣的有成箱的,有捆綁的,每頓不低於三瓶,肚皮越來越大,但不喝還是不行。

現在我將一瓶啤酒兌二三兩白酒混著喝,感覺還好點。


海羊的天


從讀書到結婚前一直在陪人喝酒(我不是真的想喝酒,只是想多認識人然後等人帶妹子給我認識)。

喝了最少都十年八年了,有些人說:酒,慢慢的你就愛上了。喝了這麼多年真的從未愛上過,難喝死了!幾個sb,喝一點就在哪裡裝瘋賣傻,傻完了還在哪裡裝睡!每次都像拖死豬哪樣拖他們走!讀書的時候還很少有車,小城市也根本沒有出租車,用臺自行車,把她們搭在後座哪裡推回去,真的和死豬一模一樣。我tm倒是越喝越清醒,總是有點想吐,無論如何都睡不著,每一次都要收拾那群“屍體”,煩人!賊煩人!

也許其它人的身體很容易吸收酒精吧,我反正是理解不來,說啤酒好喝,白酒怎樣,紅酒怎麼,XO怎麼樣。喝過最難喝的double black,尼瑪,哪種味道比牙醫讓漱口的漱口水還難喝,又辛又辣又臭,哪個味道至今仍然記憶猶新,這麼神經的東西也有人喜歡,我真是服了,我也無法理解是真喜歡還是假喜歡,我基本是咪著眼跟他們灌的!

我完全不覺得酒好喝,也許是我腸胃不吸收酒精吧,我也沒醉過,也許其他吸收酒精的人味覺會被酒精麻醉,所以感覺不到哪酒難喝,我最多是能這樣想了。


勞力人士


小時候看見大人們的啤酒肚,我就在想,這麼醜陋,我長大以後,絕不會成為這個樣子,而現在,我就活成了我小時候最討厭的樣子。

啤酒這個東西有人說味道像泔水,有人說味道像馬尿。但是泔水和馬尿我真沒有喝過,啤酒倒是經常喝。本人對白酒有些過敏,所以說在有應酬的場合,就以喝啤酒為主,接觸啤酒之前,感覺特別不好喝,而當我工作過之後,喝兩瓶冰鎮啤酒,真的是很過癮。

有人說喝啤酒是為了解乏。有人說喝啤酒是為了解壓。有人說喝啤酒是為了逃避現實。有人說喝啤酒是為了應酬。有人說喝啤酒是為了朋友聚會。。。


反正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喝啤酒。反正人生就是這樣,很多時候都需要酒來麻醉自己,來應付這個殘酷的社會,需要用酒來狂歡,來迎接美好的明天。


農民阿忠


我平時不喝酒,不過遇到聚會或者應酬會少喝點。紅酒,白酒,啤酒,洋酒都喝過,感覺最香的還是白酒,聞到後會饞,不過喝不多。紅酒苦、酸、澀,但是睡前喝一小杯有助於睡眠,而且次日一早洗臉時候會感覺臉上特別光滑。洋酒種類太多,味道奇奇怪怪的。啤酒是個神奇的東西,能喝的人自己就能幹掉一箱以上,但我覺得它毫無特點,入口微苦,發酸,味道不香,口感不好,也沒啥度數,喝了猛往廁所跑。可能是小時候家裡人喝啤酒給我留下陰影了吧,感覺啤酒跟嘔吐物散發的味道一樣[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