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生成績懸殊大,為分層教學,分了快慢班,這樣做合適嗎?

不是天方夜談


我是初中英語教師,我也曾經教過快班,我是說我的觀點。

首先說,學校學生成績懸殊大,分了快慢班,這是非常適合學情的行為,支持。

現在國家教育部禁止分班考試。從表面上看這是為了實現教育的公平,但是這樣對於一些學生成績懸殊非常大的學校來說就很難處理了。這種學校一般是農村學校居多。這樣的學校中學習差的學生佔比例很多。如果把所有學生均勻分班,結果會怎麼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會影響想學習的學生。這是很多家長非常擔心的事情。在農村學校,為什麼很多家長要把孩子送到縣城的私立學校?就是為了給孩子找個學習氛圍好的班級。如果好學生和差學生都在一個班裡,好學生學習有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學校根據學生情況分出快慢班,就能夠減少差學生對好學生的影響。

如果學校不把好的學生放在一個班裡,學校裡的很多好學生就有可能會轉到其他好的學校去。這是很多實際情況已經證明了的事實。很多學校也是為了留住好學生,只好把好學生和差學生分開排班,教學也是分開進行。普通班學生由於基礎差,老師一般只講些基礎性的知識,而好班在講完課本內容後重點抓好學生的做題能力訓練。這種方式是很多有快慢班的學校常常採取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已經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校以前也曾經把學生分為快慢班。快班的學生學習氛圍好,學生都想學。老師教學勁頭也是非常足。這種情況就能夠留住那些想學習的學生。

其實即使是生源好的學校,也有采取分快慢班的。他們分快慢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好的學生能夠學習更好,能夠考更好的成績。分快慢班有時也是為了能夠招到更好的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和學習好的學生一個班。分快慢班就是保證了部分學生能夠有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一般情況凡是有快慢班的學校都是把學校裡最好的教師配給快班,以加強師資力量。

對於這種分班的方法合適嗎?從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看,一定不合適。但是這也是很多學校沒有辦法的辦法。再說分班也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一般是比較公平、公正的。學生和家長一般也能夠接收這種分班的方法。並且,很多學校採取動態分班的方法。例如快班是45個學生。每次期中考或期末考試只能夠年級前45名的學生進入快班學習。如果原先在快班的學生在考完試後成績不在前45名內,學生只好轉入普通版。普通班的學生如果在考完試後成績進入到年級前45名,也可以進入到快班裡學習。這種分班方式公平、公正。老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去講課。

分快慢班是為了分層教學,讓各種學習層次不一的學生都能夠實現學習的目的。


初中人教版英語


我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合適的。

這個問題和我前天回答的問題有很多相同之處,有意者可以關注我查看。前天我說,小學階段不宜分快慢班,中學階段根據學校的實踐情況可以分快慢班。今天我想主要從後進生這方面說點兒感受。

我從事的是農村初級中學的教學工作,36年來,特別是最近幾年,從農村後進生在學校的表現來看,分出來快慢班對學生很有好處。

50多人的大班,有五分之一不認真學習的,這些學生在班主任或厲害的老師上課的時候比較老實,但沒有心思學習,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就要翻天。有的下課小老虎,上課死綿羊。有的趴桌上老實一會,不趴桌上就交頭接耳,像蒼蠅亂飛。有的一會照鏡子梳頭,一會吃瓜子喝水,不但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別人學習。這主要是因為:1.他們聽不懂,跟不上。2.從小養成的壞習慣。他們嚴重違反課堂紀律,不聽老師的話。這樣的同學分出來,大家都好。老師可以給他們適當補課,有條件的可以發展他們各自的特長。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總比與聽話的學生混在一起好。我們說每一棵草都是花,但是他們的花期是不同的,花的顏色、大小、爛漫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想看花期晚的花,你就要耐心等待。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我給你講個事吧!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自己是211畢業的,是我們這個小地方第一個拿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不到30歲就當上了中層幹部,一生好強。偏偏她兒子像她老公,是個佛系青年。

她兒子的資質很普通,她費勁心思培養,高中考進了全國重點,能排進全國前100名的高中,然後成績不理想。她為她兒子付出了很多,保姆式的照顧,各種補習,特長,一對一學物理,然後她兒子只考了一個二本。

在她兒子念高中那幾年,她非常焦慮,脾氣異常暴躁,但是她兒子上大學以後,注意,是二本,她反而好了許多,因為她兒子在她多年的監督下,已經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在學校成績非常好,經常拿獎學金。

這個就是我要說的重點!

中國的大學,乃至全世界的大學,都是分層教學的!最優秀的去北大清華,其次985,其次211,再次其他一本,差點的二本專科。

考上了名校,其實意味著無與倫比的壓力,國外的很多名校,到期末考試時學生都住圖書館,一住就是兩個月,就這樣,還末位淘汰!北大清華,傳說中一個學期的書單,一個普通人一生都讀不完!

所以,能讀名校的人,需要有擔當名校學習壓力的能力,否則也是被淘汰,但其他學校就可以給你一個輕鬆的大學生活,還能拿到大學畢業證,這難道不是分層教學的好處嗎?

中學階段其實也一樣!中學也有一些名校,孩子們普遍反應壓力巨大。我兒子就讀的中學,也算是我們本地的名校了,孩子們學習和考試的負擔著實不輕,語文學習的難度直逼我們當時的高中時代,也正是如此,學校中考才能取得好成績,考上理想高中的孩子才會很多!

中學階段日益困難的課程,會讓很多孩子逐漸掉隊,而老師講課只能照顧大多數的中等孩子,這時,好的吃不飽,差的跟不上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了差生越來越差!

但是分層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分層教學與其說是為了優等生考取更好的學校,還不如說是讓差生學到一點東西。

你不要反駁我,請你坐下來,靜下心,用你的大腦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我只是假如,你不會計算1+2,我給你講10+20你能否聽懂?我給你講8*9你能否明白?我繼續給你講a^2你知道我說啥不?然後我繼續sin30(輸入法原因沒找到那個小圈圈),ln100你會瘋不?我還有吶,計算一下15!,你能揍我不?我給你說的,就是差生一步一步淪為差生的過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高中老師不會給你補小學課!

但是如果在初中,就開始了教育分層,而不像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的禁止分快慢班,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挽救,初中畢業時,你可能依然不懂指數對數,不懂三角函數,但你可能會懂得實數的基本運算,你可能依然不會畫電路圖,不會寫化學方程式,但是你知道牛頓安培,元素週期表,這不比啥也不懂好嗎?


千葉0000001


非常贊成分班教學。

我們看到題主,說在學生成績差異已經很大的基礎上了。在小學階段,孩子學習的差距其實都不大。中學階段,課程日益困難。基礎不牢的孩子會逐漸掉隊,為了整個課程規劃和學習進度,老師講課一般只能照顧到大多數的中等孩子。這時,好的吃不飽,差的跟不上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了差生越來越差!學習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但是分層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分到慢班的孩子就一定不是好學生?不是的。我們知道,有的學生吸收理解能力確實會比較一般,但是學習比較刻苦。我讀高中時,有一個同學,在快班時,成績是中等偏下,老師也不夠關注。後來,她分到了慢班(我們高中是每年都分班),成績在班上屬於前列,老師對她也更重視,很明顯感覺她更加自信樂觀了。後來,也考取了自己如意的大學。


現在市面上很多的培訓班,有班課和一對一。所有的班型設置都考慮了分層教學。因為每一個孩子的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習接收能力不同,分層教學可以幫助後進生補差,先打牢基礎,再慢慢提升。


我是梁老師,歡迎大家一起溝通交流。


優鴻利分享


八十年代我讀初中時,我們農村初中在初三都分快慢班。現在看來在初一下學期就可以分,實行動態管理。其實分快慢班的目的除了學習成績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班級紀律!初中知識難度並不是很大,多數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完全可以達到目標,可惜的是很多學生沒有做到,原因是家長照顧的遠遠不夠。這部分成績差的孩子,時間一長往往自暴自棄,他們自己不學習並且還干擾成績好的孩子們,具體表現上課大聲聊天,大聲喧譁,傳紙條,甚至處對象。時間一長他們敗壞班風,有些意志不堅定的孩子開始有樣學樣。如果僅僅是學習成績原因,我覺得沒有必要分班,真的沒必要,(目前初中教育人才濟濟,除了極少數地區的極個別學校外,其他的學校基本上師源充足)但是為了紀律,為了給孩子們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必須分班。


鋼鐵俠舅舅592


當初高中我沒被分到快班,心裡也沒啥感覺,畢竟一直都是比較崇拜學霸的,人家憑實力學霸,為什麼還要跟我們學習一樣的東西呢?初中初一初二我沒被分到快班,看著學霸們,羨慕的不得了,初三進了快班,上課速度非常快,那會快班書本已經上完,我很慶幸在初二,把書本自學完了。

接著就是試卷試卷,刷題刷題,老師的主要責任變成了到處找試卷,我們不停的做試卷,做完了公佈答案,我們自己批改,不會的去辦公室,隨便抓到老師就問,跟學霸關係好也可以問學霸。

因為是後進的,在普通班也有幾個相處的比較好的,他們對我也是滿滿祝福,並沒有難受一類。很多事情都是家長想多了,然後把思想灌輸給了孩子。最後導致了因為玻璃心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至少很多年前,在學校裡,學霸為尊的思想還是比較興盛的,自己成績雖然渣渣,但是跟別的學校的人聊天,還是會說某某學霸,非常驕傲,哈哈。

學習這兩個字,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這一點必須要承認,所以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必須要成人,看現在新聞就知道孩子們的心理和個體差異了,走極端的例子不在少數?


一米陽光5613


我認為,學習能力是一回事,社會能力又是一回事,分班是非常贊成的,但不要說快慢班,分成學業班和興趣班,因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興趣點和不同的天生優勢。學業班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而興趣班的學生,可以上午上課,下午上興趣班,可以上學校的也可以上學校的!因人施教!家長要想開了,這很重要!我侄女就是學霸,考上人大杭州分校,但現在想學畫畫,而且非常堅定想改專業。這就是家長不尊重孩子的結果!希望教育局給孩子們更大的選擇,謝謝!


妮妮007


重大的邏輯錯誤,不是為了分層教學,是為了教學的質量!但請注意,沒有老師願意這樣做,畢竟這需要備課時做兩套方案,浪費的是老師的時間和精力!

裡面還有一個邏輯潛在錯誤,你會不會覺得跟差生上課老師就不用心呢?完全錯誤!同樣的知識點,老師隨便一講好生就已經理解了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就是進行練習鞏固!差生則不然,聰明的差生會給自己設置很多的思想障礙,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而且對練習有很強的抗拒心理,不願意多使力,那老師看著這幫天賦異稟缺害怕浪費天賦的孩子們,就需要更多十倍精力去引導激發孩子學習!

如果是因為你的孩子或你本人成績不好就去想是老師教的不夠好,那你是永遠不可能學好任何知識點的!你付出的少得到的就應該少!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以為專門補課就應該有進步,卻一點不關注孩子在家裡是否按時完成作業,孩子一抱怨就向老師施壓,讓老師少佈置點作業,還配上各種原因,比如作業多了孩子沒時間閱讀了,光上課也提高不了多少成績!你們總想自己的孩子得到特殊化的照顧,卻不願意激勵孩子來適應老師的教育安排,這背後其實是家長不願意孩子吃苦學習,甚至覺得學習好沒什麼用,孩子本身對學習的抗拒並不是特別大,只要我們堅持,很多不願學習的孩子立馬就乖乖學習了!

對於孩子學習能力差的情況,就是家長對學習知識的態度,無論家長表面上表現得有多麼積極,她在背後一定是在鼓勵孩子放棄學習的!別說家長都是愛孩子的話了,愛不愛孩子你自己最清楚了,愛孩子都是做給別人看的,給孩子一個好的習慣才是真的愛孩子!


予博教育諮詢餘老師


我認為分層教學是合適的,但說成快慢班不合適。

首先,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包括對知識的理解、消化、掌握能力,甚至是智商差異。教師在授課時,為保證效果,主要是針對大多數學生,也就是中層學生,有點“掐頭去尾”的意思,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跟不上”,顧此失彼,各類學生只能互相遷就。

而分層教學就是提高針對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把相近水平的放在一起授課,學生的接受度自然就會提高。

同時可以避免不同學生放在一起,對水平相對落後的學生造成的壓力,提高這些學生的自信心。

其次,分層教學跟傳統上的“快慢班”是不同的。傳統上的快慢班,快班和慢班是固定的,容易引起歧視。而分層是不固定的,層和層之間可以流動,根據學習情況,每學期進行層級調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是留在原來的層級,還是選擇更好的層級?都可以。

朋友的孩子英語原來分在A層,雖然成績符合A層要求,但她覺得太吃力,所以申請到B層,沒想到在B層,她很快融入,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成績名列前茅。

以上,本人認可分層教學,但不贊成快慢班的做法,如果稍微變通一下,是絕對沒問題的。


飛飛飛飛的魚兒


一般一個班裡大多數有50多人。孩子都純真丶善良,但是有的懶,有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一樣。考90分的孩子等著學更新更深的知識。5、60分的就當前的知識還一知半解。這時老師只能按照大多數同學的學習來安排教學。所以老師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抓兩頭帶中間",但是學困生可不是說抓就能抓好的,尤其是懶和不夠專注是他們身上最難改的問題。我曾經問過一個孩子“老師和你長談一番後,你能堅持幾天?'他問我:"說真話還是假話?"我說:“當然是真話。“他說:"一般是一天,最多兩天。“假設一個班有6個這樣的孩子,老師除了上課,連作業也判不了,什麼也不幹成。再說,其他的孩子也需要關心了,也得備課呀。

所以我認為根據孩子情況分快慢是一個方面,班容量小一些,老師們才能更有精力更好地關注每一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