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在儒家學派眼裡,三皇五帝時代,尤其是堯舜時代是華夏文明道德的巔峰時代,那個時代君主和民眾都是有道德的,堯舜逐漸的就變成了道德的代名詞,到了孔子去世一千多年後的杜甫還寫出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樣的詩句。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其中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更是被儒家無限推崇,但是後世的禪讓往往都伴隨著刀光劍影,幾次出名的禪讓無不是披著道德的外衣而幹著齷齪的事情,往遠了說,漢獻帝劉協禪讓給曹丕完全是無奈之舉,並寫下了“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土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這樣的接近於詛咒的詩句,往近了說溥儀的退位也算是一種禪讓,禪讓給了中華民國,但是如果沒有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的背叛和孫中山的革命大軍的脅迫,他又怎麼會禪讓呢!

那麼,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的就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進行的嗎?

五帝譜系

我們先來分析下堯舜禹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在說這之前,必須先說下五帝的關係,沒錯,就是三皇五帝的那個五帝。

下邊這個圖就是五帝的譜系,記住,很重要,一會你會回過來看的。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五帝的第一位是黃帝,也就是姬軒轅,姬是姓,軒轅是氏,因為是有熊部落的首領,又稱有熊氏。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在這裡順便說一下姓氏的區別,姓來源於遠古母系社會,通俗點說,同一個祖母所生育的子孫,無論男女,都是同一個姓,所以很多姓都是帶有女字,比如姬姜嬴姒等,後來父系社會崛起,男子便有了氏,有的以部落名為氏,比如有熊氏,有的以封地為氏,比如秦始皇應該是嬴姓趙氏名政,姓氏就介紹到這裡。

黃帝為什麼能成為五帝之首呢?因為他第一次做了華夏的部落聯盟之主。

姬軒轅同蚩尤、姜榆罔大戰了一場並取得了勝利,這兩位又是誰呢?當時黃河流域有三個部落最為強大,一個是九黎部落,根據地在逐鹿,首領是蚩尤,一個是神農部落,是神農氏後裔的部落,首領就是姜榆罔。

神農氏這個氏跟後世的氏不是同一個意思,這個氏是神的意思,遠古時期有五氏,分別是有巢氏(教人們蓋房子)、燧人氏(教人們用火)、伏羲氏(教人們做飯紡織計數等)、女媧氏(補天)、神農氏(教人們什麼能吃)。

五帝的第二帝是玄帝姬顓頊,來自於高陽部落,是姬軒轅的兒子的侄子,第三帝是嚳帝姬夋,是姬顓頊的侄子,來自於高辛部落,這兩帝並沒有什麼突出實際,此處略去不表。

姬夋去世後,他兒子姬摯繼位,後死於一場政變,姬摯的弟弟唐部落的首領伊祁放勳繼位,也就是堯帝,伊祁是氏,放勳是名。

此刻已經懵逼的同學速速去翻上邊的五帝譜系圖。

伊祁放勳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績便是制定了太陰曆法,創立閏月制度。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他在位時,爆發了大洪水,這個時間跟西方的大洪水時期大致吻合,不過西方是造了個諾亞方舟去避難,而我們華夏則是要治水。

當時這麼多部落裡邊,最會治水的便是夏部落(河南禹州),於是伊祁放勳命令夏部落首領姒鯀治水,姒鯀治水主要方法是集中力量修築堤防,這種方式治小河可以,但是治大河行不通,所以幾年下來,洪水依舊濤天!

此時另一個重要人物登場,來自於虞部落(山西永濟)首領姚重華,同時也是伊祁放勳的女婿,而且是同時娶了他兩個女兒,也就是頗有名聲的娥皇女英,也就是後來的舜帝。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姚重華堅持姒鯀應該要付治水不利的全部責任,老岳父伊祁放勳拗不過姚重華,便派人處決了還正在治水的姒鯀,但是洪水還是需要繼續治,而當時掌握最先進治水方式的就是姒鯀的夏部落,姚重華不得已啟用了姒鯀的兒子姒文命去繼續治水。

姒文命,也就是後世的禹帝,治水方式不同於老父親,主要採用疏導的方式,終於用了十三年治水成功。

隨著伊祁放勳年紀的增大,選擇了姚重華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歷史上第一次禪讓便出現了。從姬軒轅到姬伊祁放勳,部落聯盟的首領一直是姬軒轅的男性子孫在擔任,為什麼到了姚重華這裡突然選擇禪讓這種方式呢?大概真是因為道德水平高吧。

不過姚重華在位期間還是做了不少事的,比如把全國分為十二個方,每個方設一個最高行政首腦,叫方伯;開始在部落間徵收賦稅;制定統一法律等等。

在姚重華執政晚年,姒文命因為治水有功成為了天下首望,於是他傳位於姒文命,這就是歷史上第二次禪讓。一邊殺害了人家的父親,另一邊又傳位給了人家的兒子,這真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姚重華最後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去了千里之外的蠻荒之地九嶷山(湖南寧遠)並死在了那,大概因為他是一名旅遊愛好者吧。

堯舜禹之間的禪讓真實存在嗎?


姒文命在治水的時候,身邊有一個得力干將,來自於東夷部落的首領伯益,是蟜極曾孫,在治水過程中也積攢下了巨大的聲望和增強了部落實力,有說法是姒文命要傳位給伯益。

根據戰國楚國上博簡《容成氏》所記“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為後,見咎繇之賢也,而欲以為後。咎繇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讓益,啟於是乎攻益自取。”

伯益雖然自己沒有做成天下部落共主,但是他的後代裡邊卻出現了真正統一了中國的秦始皇嬴政!

啟攻擊益的表象下其實攻擊的是這種不確定性極大的禪讓制度,從此確定性更高的家天下制度得到了廣泛認可。

《魏氏春秋》曰:帝(曹丕)升壇禮畢,顧謂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