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很多負債人誠實而不幸,可是真的所有負債人都是可憐人嗎?社會上的“老賴”那麼多,他們是負債人中的變異,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很多負債人都揹負上了有色眼光。在最近聚投訴以及銀保監會中出現了許多負債人的電話,主要就是舉報和投訴信用卡催收的違規,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疫情當下,很多金融機構開始讓利,出臺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延期還款、逾期不上徵信等政策,儘可能給當前無法復工,身處特殊情況的負債人一些溫暖。從1月26日銀保監局下發的文件開始走金融綠色通道後,後續產生的事情卻不容樂觀。

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對於在疫情當下被隔離、被確診、因特殊情況無法復工沒有收入的人,以及一線醫療人員給予信貸傾斜的確是一件好事,可是後續產生的連鎖反應卻有點讓人措手不及。除了一些真正有困難的負債人,他們無可奈何只能選擇被動保護自己,選擇延期,可是他們的心中是想挺過這段時間後,再次復工賺錢來還,並不意味著想要躲避債務,只是想解決一時危機。

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可是很多“老賴”就不是這般想象了,他們好似找到了一個甜頭,開始蓄意謀劃自己的“被隔離”事件,比如將溫度計放在熱水裡,或者是用其他人工方式,讓自己體現出發燒的特徵。

誰也沒想到,原本是為了保護一些特殊的、困難的負債人,結果被一些無良的“老賴”鑽了空子,讓負債危機更加嚴峻。

至於催收方面,現如今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家催收公司的上班時間也一拖再拖。如今的信用卡催收,上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再加上國家對於特殊人群的金融讓利行為,使得很多負債人在當下的環境中,有了一定寬限。

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對於催收的打擊力度加強,尤其是各色違規催收、暴力催收方面更是加強整治。在如今,催收的力度以及方式都受到諸多限制,再加上催收人員的工作場所是集中在一起,使得安全性也有一定潛在威脅。疫情下的催收,不再像過去那般活躍與猖獗,哪怕是被眾人痛罵的網貸催收也是有所收斂。

信用卡催收總是被投訴?疫情當下,負債人和“老賴”誰能分得清?

但是在這樣的金融機構讓利、催收有所收斂的情況下,負債人中間也出現了兩極化。有的負債人依然堅持還款,即便是還款困難的情況下,也會主動與各家銀行進行溝通協商,來進行合理訴求,以此來讓自己的債務能夠集中起來,他們內心是想解決債務的。而“老賴”們則是想要挖空心思鑽空子,覺得債務就該被免,而不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將欠款還清。

當下的這種還款差異,還有負債人的不同形態,是否會對金融行業帶來一些持續的負面影響呢?誰也說不清,但是越是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堅持本心,保持底線,合理合規使用和歸還欠款的人, 值得我們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