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降 社保打出復工復產組合拳

2月5日,我省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政策措施》,從加大減負、金融、財稅、穩崗支持力度四大方面提出13條政策措施。怎麼用好政策、推動政策真正落實落地?中小企業將如何從中切實受益?

延:企業可向社保關係所在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備,將社會保險申報繳費期延長至疫情解除後的3個月內

緩:企業可向社保關係所在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緩繳,緩繳期限原則上自欠費之月起不超過6個月

企業故事

社保費用緩繳6個月可緩解上千萬資金壓力

“省政府出臺的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政策措施,幫到我們企業的心坎上了。”2月9日,四川鼎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郭旭算了一筆賬,僅社保政策措施的落實,6個月內可為公司緩解上千萬元資金壓力。

郭旭介紹,該公司主營業務是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絕大多數工程項目在省內,現在只有宜賓市4個長寧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復工。受疫情影響,施工原材料的價格、人工成本可能上漲,這些都會給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壓力。

“所以我說政策是幫到我們企業的心坎上。”郭旭說,現在公司繳的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社保費用,每個月170萬元左右,如果能夠申請延期緩繳,以政策針對緩繳允許的最長6個月計算,總共可以緩解上千萬元的資金壓力,這對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政策不僅明確可延長申報繳費期限,還明確了職工權益不受影響,考慮得非常周到。”

政策解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解讀社保政策

社保延緩降相當於為企業提供無息貸款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髮揮社會保險政策作用,助力企業減負穩崗。這些政策具體如何實施?將對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起到哪些幫助?2月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減輕企業壓力

社保費用可申請緩繳

“在發揮社保政策作用,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方面,主要通過延、緩、降等措施,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穩定工作崗位,同時確保職工個人權益不受影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延和緩,主要是指延長社會保險申報繳費期,緩繳相關社會保險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延長社保申報繳費期方面,如果企業受疫情影響,沒有按時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生育)和工傷保險參保登記、申報繳費等業務的,可以通過網廳、手機APP、傳真、電子郵件、微信等途徑,向社保關係所在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備,將社會保險申報繳費期延長至疫情解除後的3個月內。

在緩繳相關社會保險費方面,如果企業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難以在繳費期內足額繳納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可以向社保關係所在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緩繳,緩繳期限原則上自欠費之月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參保職工個人權益不受影響。

“如果企業符合既延長申報繳費期又享受緩繳政策的條件,那麼疫情期間企業應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最長可延至疫情解除後的第9個月繳納。同時,延期申報繳費和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加收滯納金和利息,這相當於社保為企業提供了長達9個月的無息貸款。”

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政策

延至明年4月

除了“延、緩”外,我省還將繼續階段性降低相關社會保險繳費費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省政府相關要求,我省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將延長至2021年4月30日。

在此期間,失業保險總費率按1%執行;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在18(含)至23個月的統籌地區和可支付月數24(含)個月以上的統籌地區,分別以2018年階段性降低費率前的實際執行費率為基礎下調20%和50%;按照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政策應當調整上浮的暫不上浮。此外,2020年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仍按2019年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過渡比例50%執行。

在優化服務方面,要求各級各部門遵循“依法合規、簡政便企、特事特辦、最少必須”原則,採取申報加承諾制,儘可能讓企業少交或不交申報材料,提高辦事便捷度和工作時效,盡最大努力提供“不見面”服務。

“在發揮社保政策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的同時,也強調了對職工權益的保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強調,因受疫情影響延長申報繳費期、緩繳社會保險費的參保企業,要按規定確保其職工的相關社會保險待遇支付。(記者 劉春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