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常見的馬齒莧,怎麼做好吃呢?

農友君


馬齒莧膠東農村的農民稱之為馬齒菜,這種野菜在農村最為常見。一些田間地頭、河溝渠旁。房前屋後,走到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農民眼裡,馬齒菜就是一種類似於“打不死的小強”的雜草,一旦在農田裡繁殖開來,是一件很是頭疼的事情。因為馬齒菜生命力極強,即使是在烈日下暴曬幾天,如果一遇到雨天,就會“死而復生”。但是馬齒菜在吃貨們眼裡,又是一種美味。那麼農村常見的馬齒菜,怎麼做了最好吃呢?

要說馬齒菜,農村人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涼拌了。吃馬齒菜要趁著它嫩的時候,採摘回來後拌著吃,先用開水一焯,然後放進清水裡涼透,瀝乾水分,用味極鮮、蒜泥、香油等調拌均勻,口味獨特。當然,有的人願意吃辣,也可以用辣椒油代替蒜泥拌著吃。

這種在農村人眼裡看似不起眼的農家野菜,一旦到了城裡大飯店,還真就成為了“寵兒”。記得那次和朋友去城裡一家飯店,就看到那裡擺著這道涼拌馬齒菜,標價還不低呢。可見,這普通的菜品,換了平臺就漲了身價。

但我覺得馬齒菜還是處理好之後,留著秋冬時節,做紅燒肉最帶勁。趁著馬齒菜多的時候,掐一些帶梗的鮮嫩馬齒菜,回家後上鍋蒸10分鐘,然後曬乾保存。等到天兒變冷以後,將儲存的幹馬齒菜拿出來,用涼水浸泡,發一下。然後用它來做紅燒肉,就像南方做這道菜用的梅乾菜道理一樣。這曬乾的馬齒菜和紅燒肉一起做出來,吸收了肉裡的油水,肉肥而不膩,菜吸收了肉汁,吃起來香香的、艮艮的,也有嚼頭。

也有的趁著馬齒菜鮮嫩的時候,用它來開湯喝,也是不錯。因為馬齒菜做熟以後,有一種粘粘的汁液,喝起來稍微帶點酸頭呢。

馬齒菜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農村人都知道,馬齒菜可不能吃的過於頻繁,嚐個鮮就行了,否則就會引起腹瀉。所以,脾胃虛弱者也不宜食用馬齒菜。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腸胃功能弱,更不宜食用馬齒菜。

馬齒菜的做法,最好吃的莫過於幹馬齒菜燒肉了,沒吃過的朋友不妨趁著農村馬齒菜正多的時候,採摘一些曬乾,留著冬天燒肉吃,保證比吃過一次,還想吃下一次。


建行漸遠


這個我要答!


我在老家經常見過,而且我對它的印象實在是深刻,深刻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吃(其實也有好吃的成分),而是因為每次我被我媽(強迫的)拉到田裡幹活時,我就想到我媽跟我說過有關於這個植物的故事,以至於我對它的唯一印象就是——后羿射日,最後一個太陽為了保命躲在了這個植物的後面!


那時候我年少無知,真的就信了,信我媽說的,為什麼這個植物就算連根拔起也不會被曬的枯萎,那是因為太陽公公知道這個菜是它的救命恩人。

好吧,原諒我的年少無知,現在我們迴歸正題,馬齒莧到底該怎麼吃!

再說做法之前,我特意找了一下馬齒莧的功效,書上是這麼說的,《滇南本草》中記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在我們家那邊,它的名字叫做螞蟻菜,記憶裡吃過好幾次,每次都是我媽做的,有不同的做法,一種是經過太陽釀曬之後,洗洗乾淨和雞蛋炒,加鹽調味很簡單。


當然,也可以搭配其他食物,比如說,肉沫、辣椒之類的。


還有一種就是不釀曬,直接從地裡採摘回來,清洗乾淨後,先把馬齒莧焯水,然後淋上香油、生抽、香醋調好的蒜泥,撒上炒熟的白芝麻即可,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油,也很不錯喔!


這兩種做法,是我媽經常做的,非常的簡單也不費時間,其實炒雞蛋什麼的,也不用特意曬,選擇淖水一樣能去掉馬齒莧的澀味。


我還聽過一種做法就是蒸著吃,跟蒸槐花飯一樣。把洗乾淨的馬齒莧切碎然後撒上面粉,上蒸籠蒸,蒸好後拌上調料,香醋香油,蒜泥,口味重的放生抽和辣椒,灑在蒸好的馬齒莧上,一樣的美味。


我很喜歡加入辣椒油的吃法,因為如果是素吃的話,總感覺馬齒莧的味道怪怪的,但是這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它的保健價值高,那就夠了。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本回答來源於東家Su,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家APP


馬齒莧在我們安徽的長江流域生長的非常的廣泛,一般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這種野生植物。馬齒莧既是一種中藥材,也是一種野菜,具有一定的藥用、食用價值。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馬齒莧可以做涼拌之類的菜式食用,不過老實說,用新鮮的馬齒莧做出來的才味道真的不怎麼樣,因為會有一股很濃重的藥材混合著青草的味道,很不好吃。在我老家哪裡,一般都是把這種野菜做成乾菜來食用,味道非常的棒。

小時候,我家是菜農,在家裡的菜地裡經常會看見馬齒莧,每次鋤草的時候也會鋤掉很多這種野菜。為了不浪費,母親會把它們都撿回來,分揀清洗乾淨,用開水淖一下(就是放在開水裡稍微燙兩分鐘,幫助野菜殺菌、脫水),然後就撈起來用簸箕攤開曬乾,等到野菜徹底曬乾以後,就用袋子封裝起來,以便於長久保存。

吃的時候可以抓一點和豬肉一起做紅燒肉吃,這個時候,馬齒莧自身所帶的那股淡淡藥材的香味就會發散出來,混合著紅燒肉的香味,吃起來感覺非常的好。馬齒莧燒紅燒肉,我們家裡人都很喜歡吃,一般都是菜先吃完,肉反而會剩下來。因為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紅燒肉裡,馬齒莧確實比肉好吃。

很多年故去了,現在的我已經步入中年,母親也年齡漸老,曾經的菜地現在已經變成了高尚住宅小區,小區的地面上也都是漂亮的青草坪,已經很難再看見馬齒莧的蹤影。曾經對美食的美好記憶,除了在與母親和兒女的閒談中還能被回憶起來,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


落下m


小時候家裡的菜園子裡馬齒莧特別多,我們去菜地裡拿菜的時候每次都會拔一些馬齒莧回家,我媽都會清洗乾淨以後用大鍋煮,煮好的馬齒莧放在剛從井裡提出來的涼水裡放涼,一部分我們都是用蒜泥醬油醋等調料涼拌著吃。一部分我媽就用來包餃子,特別好吃。





鄉村的小草


馬齒莧這種野菜隨處可見,不光農村的田間地頭,就是我們市裡的馬路邊上偶爾一也會看到。

小的時候在姥姥家,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記得姥姥家不遠處的一片沙地,上面幾乎不長草,但是,馬齒莧卻長了不少,我們幾個小孩天天去挖,天天有,每天都能挖到,回來之後,姥姥用水焯一遍,炸醬,醬拌飯,拌麵條,蘸餅子吃,真的,那時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了。

現在,吃馬齒莧不那麼多了,但我只要有機會去郊區野遊,一定會採回一些馬齒莧來,做醬,下面我說一下我的做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現在正是要吃馬齒莧的季節。

原料:豬肉餡、甜麵醬、蔥末、薑末、花椒粉、生抽、白糖,馬齒莧;

做法:馬齒莧用開水燙一下,備用;鍋放油,用蔥、姜、花椒麵爆香,放入豬肉餡,翻炒,肉餡熟了,再放入甜麵醬翻炒,炒出醬香,加水少許,小火燉5分鐘加入馬齒莧,翻炒幾下,使馬齒莧入味,出鍋。

新出鍋的馬齒莧醬再加一碗過水麵條。那就是了絕配。


我是一朵浮雲


可以攤成菜饃,也可以涼調。記得小的時候家,一到炎熱的夏天,奶奶就給我們做菜饃,其實做法很簡單,直接瀝乾水攤在麵糊上邊,麵糊烙的餅熟了以後就可以直接入口,同時夾點蒜汁,味道更佳……時光飛逝,奶奶已經離開我12個年頭!奶奶,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您!《童年的記憶》


李雨鑫


麻籽菜最好吃的兩種做法

馬齒莧,家鄉人都麻籽菜,麻籽菜是一種野生的菜類,麻籽菜的營養豐富,常聽醫生說以含鉀最多。這個野菜的自繁能力特別強盛,在農村的田間地裡,到處可見,是莊稼人平素喜愛常吃的野菜美食,下面給朋友們介紹家鄉人在食麻籽菜時的兩種做法。


①、用麻籽菜做菜盒子,麻籽菜採掐回來後,用水淘洗乾淨,大水分稍控一會兒,放在案板上切碎,然後置入盆子裡,放進食鹽調些常用調料拌均勻,做麻籽菜盒子的餡就備好了。爾後把面合好醒一會,擀麵皮時,每個麵皮呈圓形,大小如碗口一般,把配好餡孑包進去,盒子統一做好後先放在案板上,再開火在鍋裡烙,要掌握好火候,不燒著為原則,要兩面轉換翻著都受鍋烙,盒子面發黃後,火適當稍小蓋上鍋蓋捂數分鐘後即可食用。

②、用麻籽菜做菜團,也叫菜饃、菜疙瘩。麻籽菜採掐回來後,用水淘洗乾淨略控大水氣,放在案板上切碎,少撒點麵粉,揉均勻,然後用手捏成小圓疙瘩放在籠裡上鍋蒸至20分鐘即熟。吃時,要用辣椒麵配製辣椒水水,具體操作,取兩三湯匙辣椒麵放在碗裡,少許鹽,油熟開後潑進辣椒麵上,調均勻後再倒入適當醋、醬油、少量開水攪勻,辣椒水水就算做好了。吃菜團時,用筷子蘸著辣椒水水吃。

上述兩種麻籽菜吃法,在民間深受廣大愛好美食者的青睞。也是農家人平素喜愛常做的便飯之一。麻籽菜從春天一直能吃到秋末,是一個生長季節很長的野菜。



風雨人生3293


馬齒莧可是一種寶貝呀!每年夏天,母親的菜園子裡都會長許多的馬齒莧,母親叫它“長壽菜”!農村人有著許多許多的吃法。



一,涼拌馬齒莧

這個比較簡單,將拔來的馬齒莧洗乾淨切段,開水焯一下,用鹽,醬油,蒜蓉,香油,辣椒等調味就可以了。

二,馬齒莧炒雞蛋

將馬齒莧洗乾淨切小段兒,把雞蛋打碎加入,然後加鹽,再加一點十三香,油鍋加熱炒就可以了。

三,馬齒莧拔爛子

將馬齒莧洗乾淨瀝乾水分切碎,加入適量麵粉,加鹽和13香調料,攪拌均勻上鍋蒸十分鐘,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著吃。

四,馬齒莧熬湯喝

馬齒莧洗乾淨切碎,可以和綠豆熬湯喝解暑,也可以和大米,瘦肉等加調料熬粥喝,還可以直接加瘦肉片熬湯喝,味道十分鮮美。



五,一下子吃不了的馬齒莧還可以曬乾了,切斷,包餃子吃,包包子吃。

鮮的馬齒莧可以直接切碎和雞蛋,炒肉,粉條,豆腐乾這些混合起來當餃子餡兒。

也可以將馬齒莧洗乾淨上鍋蒸五分鐘,然後取出來曬乾,等到冬天拿出來做餡兒包包子,包餃子吃。非常美味!

老人們說,馬齒莧有治百病的稱號,但孕婦不宜,脾胃虛寒者不宜。

祝您吃的開心!對了,還可以燒餅子吃!


村姑說村事


馬齒菜從進入夏天,就可以吃,一直到了天氣轉涼的秋天,只要是嫩葉莖杆,做出來都是一道美味菜餚,馬齒菜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故有“長壽菜”之稱。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曬不死”,可見它的適應性有多少強,馬齒菜全身無毛,莖伏地鋪散,多分枝,葉互生,扁平,肥厚,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者是紫紅色。



1.馬齒菜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涼拌,淘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斷,加糖醋調味,酸甜可口。

2.炒食,與雞蛋同炒,益氣補虛。

3.做湯,和芡實,瘦肉煲湯,可以清熱解毒,祛溼。



馬齒菜淘洗乾淨切段,芡實泡水洗淨,瘦肉切塊,放鍋內,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滾,然後文火煲2小時即可,食用時加精鹽味精,少許就可以食用了。

4.煮粥,馬齒菜粥口感香滑,可治療痢疾便血,溼熱腹瀉。

5.蒸食,我的老家經常這樣吃,就相當於菜團。

出來拌上蒜辣椒。

6.做包子,和粉條拌一起做餡。



7.制菜乾,採收新鮮的馬齒菜曬乾,儲藏為冬菜。

最忘不了的吃法就是小時候用馬齒菜蒸的菜饃饃。

這只是我知道的和做過的,大家還有啥吃法呢?


黃曉紅果果


桃妹來解答。



馬齒莧也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菜了,民間叫它金枝玉葉,或者長壽菜。它有比較強的藥用價值,可以利溼消炎,殺蟲去苚腫,且含的豐富的維生素a還有明目的功效。他的總體營養價值略高於薺菜而低於苦菜,算是一種比較有營養價值的野菜了。



但是馬齒莧的問題是雖然能吃,但口味不太好,帶粘液還發酸。所以一般鄉下都用它焯水以後來攤餅或者炒雞蛋。當然也有把它曬乾了蒸,蒸好了再曬,這樣三蒸三曬以後做成菜乾。這樣處理過的,馬齒莧菜乾可以用來燉肉,燒湯,燉魚,味道還是不錯的。

桃妹每年都要挖一些馬齒莧曬乾,用來煎水喝。至於用它來做吃的還是比較少的,因為桃妹覺得與其吃它不如吃一些別的更好吃的野菜。比如蒲公英,苦菜,薺菜,曲曲菜等。如果非要說馬齒莧怎麼吃的話,那麼桃妹就來推薦幾樣。

第1種,馬齒莧水餃。



  • 做法和菜肉水餃一致。先把馬齒莧洗乾淨後,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去掉粘液,然後剁碎。
  • 將馬齒莧和五花肉餡攪拌,加鹽,少許生抽,蠔油,一點胡椒粉,攪拌均勻就是餃子餡了。
  • 用馬齒莧包餃子最好是多放一點油,因為有野菜都吃油,而且最好現包現拌,這樣可以防止出水。

第2種,馬齒莧攤煎餅。



  • 首先馬齒莧還要在開水中汆燙,去掉粘液後切碎。
  • 馬齒莧內放入麵粉,雞蛋,鹽,五香粉。倒入水,攪拌均勻成麵糊。
  • 電餅鐺倒油預熱後,把麵糊倒入成一張煎餅,煎到兩面金黃後即可。

第3種,幹馬齒莧燒肉。



  • 很多人喜歡吃改馬齒莧燒肉,但是桃妹覺得並沒有那麼好吃,起碼它不如干豆角。馬齒莧菜乾最好三蒸三曬才能把他的異味去的徹底一點。
  • 吃的時候先把馬齒莧幹泡軟,五花肉切塊。
  • 五花肉冷水下鍋加薑片料酒燒開焯水撈出點用。
  • 鍋內放少許油,下薑片,炒香後,放五花肉翻炒吐油,倒入醬油,鹽,冰糖,翻炒均勻。倒入清水,大火燒開。放入馬齒莧菜乾,轉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即可。

總之馬齒莧還算是一種不錯的野菜,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採野地裡的。因為馬齒莧有一種特性,它在美國被當成土壤改糧草。也就是它會吸收大量的農藥以及肥化肥殘留。所以儘量不要採摘靠近工廠,以及剛剛播撒農藥幾天的馬齒筧。


以上就是桃妹的回答,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還信點贊加關注,謝謝你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