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讀懂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讀懂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巨大,對經濟金融造成了顯著的短期衝擊。普益標準研究團隊基於對全球資管業信息的全面蒐集、清晰整理、深度分析和標準化呈現,在當前特殊時期推出疫情影響專題研究成果。疫情影響專題研究主要聚焦全球頭部資管機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分析,普益標準自媒體矩陣將陸續發佈,敬請關注!

紐約梅隆銀行對新型冠狀病毒(nCoV)的損失評估

作者:Daniel Tenengauzer(市場策略主管)

觀點一:中國2020年的GDP損失約為1.8個百分點。

通過自下而上的方法估計出中國2020年的GDP損失。首先,選出中國人口最多的10個地區。這些地區的人口占全國人口57%,全國GDP佔比60%,病毒感染率世界佔比88%。其次,假設直接影響將持續一個季度,計算每個地區的預期GDP損失。我們用相應省份的病例數佔所選取地區的病例總數的比例來衡量季度GDP損失。結果發現,湖北省預計損失1040億美元,廣東省預計損失150億美元,是第二大損失地區。最後,得出全中國的GDP預期損失為1590億美元,相當於GDP降低1.2%。如果今年6月還不能恢復生產活動,將會導致GDP下降1.8%。該衡量方法可為中國實施財政擴張提供參考。

表1:中國各省GDP損失估計結果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讀懂

數據來源:BNY梅隆市場計算和中國國家統計局。

注:nCoV總計顯示在全球範圍內。

觀點二:目前為止,在中國境外能源行業受nCoV疫情影響最大,且該影響具有一定週期性,公用事業所受影響最大。

下表將投資級債券的利差行為按期限和行業分類。

按所有投資級別計算的一月份業績(以基點計算)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讀懂

注:藍色表示利差收緊,板塊表現突出。5年期的公用事業板塊在投資級別債券中表現最好,30年期的能源板塊表現最差。

例如,2013年至2016年期間,布倫特原油價格從每桶120美元降至每桶27美元。在此期間,10年期和5年期投資級債券的息差從51個基點降至31個基點,其中近一半的調整發生在2016年1月。這種信貸期限結構的扁平化迄今尚未發生。如下表所示,投資級債券的後端利差較5年期板塊的3個基點擴大了12個基點。儘管1月份油價從每桶69美元桶跌至5美元,跌幅為22%,但能源板塊後端上漲了17個基點,而期限結構中的5年期上漲了5個基點。

其次,消費週期股的表現落後於非週期股1-5個基點。如果危機在中國境外持續蔓延,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超過對汽車的需求,從而增加公用事業公司債券的需求,短期內表現會更加明顯。

觀點三:本季度工業金屬價格下降8.7%,相當於-45個基點的全球GDP衝擊,摺合美元3870億。

下圖表示全球季度GDP同比增長和工業金屬(IM)價格。最近一期的峰值出現在2018年第一季度,當時美國和中國都對彼此的出口產品加徵關稅。全球GDP增速從2017年的4.8%下降到2019年底的2%。與此同時,工業金屬價格在下跌了17%。工業金屬價格是有效反映全球活動的同步性指標,在對下表數據進行簡單OLS迴歸後得到,全球經濟增長對工業金屬價格的彈性為0.052。如果2020年第一季度的工業金屬價格持續下跌8.7%,那麼GDP增長將從2%進一步下降至1.65%,或者說全球GDP增長將受到45個基點的衝擊。這相當於3870億美元,占上述對中國GDP預估損失的60%。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讀懂

資料來源:紐約梅隆銀行市場和彭博資訊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