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穩發展18條”幫中小企業渡“難關”

新華社客戶端青島2月10日電(記者張旭東、徐冰)“經初步測算,青島支持中小企業的‘穩發展18條’能幫我們減免土地使用稅、社會保險費等稅費180多萬元,是幫我們應對疫情衝擊的一針‘強心劑’。”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青島沃隆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堅說。

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完善政策執行等18條“乾貨”,獲得了不少中小企業“點贊”。

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青島市規定,對因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困難的中小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因疫情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核准,減徵或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對符合條件的相關藥品、試劑、疫苗研發機構,及時、足額為其辦理採購國產設備退稅等。

在疫情期間,青島市要求國有、集體及享受過財政支持政策的小微企業創業載體要帶頭對承租的小微企業房租進行減免,鼓勵其他民營小微企業創業載體為租戶減免租金。

位於青島平度的青島修和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全說,青島市支持中小企業的“穩發展18條”都是“硬核”政策,實在、實用、暖心。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用工短缺、經營成本上升、企業資金週轉壓力巨大等困難,而18條政策中有一半以上切中企業現實困難,特別是建立靈活用工信息平臺、優化退稅服務、系列金融支持“組合拳”等,他們非常期待。

為更好地讓中小企業理解並用好這些政策,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會同相關部門通過“民企之家”講壇,以在線直播形式解讀政策和具體實施細則,並指導企業如何在疫情下開展復工復產,兩個半小時吸引了30餘萬人次在線觀看。“我們還將圍繞這18條政策,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18+N’的政策體系,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高善武說。

目前,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已通過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搭建起企業復工復產幫扶諮詢服務平臺,民營和中小企業可就落實相關政策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隨時在線上諮詢服務平臺提報。

此外,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聯合三家銀行,開展防疫物資專項應急貸款和中小企業轉貸款業務。其中,防疫物資生產專項應急貸款資金總規模為10億元,中小企業轉貸款資金規模為20億元。

青島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日對中小企業在信貸、用工、生活保障等需求進行摸底,“一企一策”分類制定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在出臺支持政策前,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對600多家中小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68.9%的企業反映疫情導致國內外市場訂單減少,52.3%的企業反映勞動力成本高、招工難,51.8%的企業反映物流不暢,40.3%的企業反映缺乏資金。但絕大部分企業都對未來表現出充足信心,超過50%以上的企業認為今年的營業收入和效益會持平或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