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腦界存在一句話“一萬的筆記本相當於六千的臺式機”?請問這句話,是否成立?

譲噯隨峰


6000裝臺電腦,玩遊戲秒殺筆記本太輕鬆了,完全沒難度。你要說3000就得有點水平的才能辦到了。最主要差在顯卡上。


劉龍龍0605


從性能的角度出發,這種情況是存在的。

在淘寶上,一萬元能買到的筆記本基本上都是這個配置:

CPU:I7-8750

內存:16G

硬盤:256G SSD+1T 機械硬盤

顯卡: GTX1660 6G

這個配置已經是一萬預算所能達到的最高級別的筆記本了,如果用同樣的價格去置備一部臺式機呢?

按照以上標準,I7-8700+16G內存, 256G+1T GTX1660 6G,,再加個一個差不多的顯示器,這樣的組裝機價格大致在6500-7000之間。

為什麼筆記本和臺式的價格會相差這麼多?

由於筆記本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方便攜帶,為了減輕重量和體積,就必須對機身的結構做壓縮工作。換而言之,就是筆記本在成本和工藝上都要高出同級別的臺式機。這也是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

另外,因為筆記本的CPU,顯卡等重要配件和臺式機所用的配件並不是完全相同。以CPU為例,同一檔次的CPU的發佈臺式機上的日期要早於筆記本一段時間。因為筆記本的CPU要求更加緊密,在功耗、散熱做都要高於臺式機。還有觸摸板,這個東西也不便宜,好一些的要500元左右。


所以,“一萬的筆記本相當於六千的臺式機”這個說法是基本正確的。不過筆記本在便攜方面確實要遠遠強於臺式機。


愛思考的奧特曼


其實我之前也在想過這個問題,趁問者提了這個問題,那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我們就以1萬元的筆記本,跟6千元的組裝機進行對比。

我在市面上找了很多萬元左右的遊戲本,最後挑了這款微星作為對比物。如有不妥,請勿噴我。廢話不多說,先上游戲本的圖。

CPU:九代i7-9750H 2.6GHz

顯卡:RTX2060

內存:DDR4 2666 8*2G

固態硬盤:512GB SSD M.2

機械硬盤:無

屏幕:IPS 15.6英寸 1920×1080 144Hz


我們再來組裝一臺6千元的臺式機試試,當然要配上顯示器,此環節純屬個人理解,如有不妥,請多指教。

CPU+主板套裝:AMD R5 3600+微星B450M MORTAR MAX迫擊炮——1919元

顯卡:索泰RTX2060霹靂版OC——2199元

散熱:AMD自帶散熱——0元

內存:芝奇神盾系列DDR4 8GB*2 2666頻率——398元

固態:西部數據 480GB SSD M.2——349元

機械硬盤:希捷(Seagate)1TB——289元

電源:愛國者 銅牌550w——279元

機箱:Tt啟航者f1——149元

顯示器:宏碁暗影騎士 144Hz 1ms HDR技術 23.8英寸IPS——1199元

鼠標鍵盤套裝:雷柏 V120S 遊戲鍵盤鼠標套裝——89元

共計:6870元(價格來源京東,有浮動)


其實,配下來我就知道一定會超預算,超了870,但是如果是在雙十一或者618買的話,價格應該不會超太多了。其他配置其實沒什麼好分析的,就是這顆CPU,如果是臺式機的9700k 那我一定會選擇9700k。問題現在是跟9750H進行對比,其實這倆玩意兒壓根沒法一塊比,如果硬要選,我選AMD yes。


初象創意設計


以前不怎麼信,昨天一張天梯圖顛覆了我的三觀。。。家裡好幾年前買的美帝良心想H5050,CPU是i5-4460。才發現這顆U居然介於i5-8265u和i7-8565u之間。。。這都多少年了啊



隱身無罪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我是個堅定使用筆記本的人。我不用臺式機,因為臺式機不能讓我帶著跑,也不能讓我躺床上玩。

但是今天只說性能。筆記本分類很廣,而家用臺式機(一體機、微型主機除外)家裡的用途基本就一個,玩遊戲!那我覺得這個話題就只能用遊戲本和家用臺式機比!不明確這個,一切討論都是耍流氓。

如果自己配臺式機,6000的預算,那4000才能是主機,而4000能買到什麼樣的配置?i5-8400套裝加上索泰1060,6G,已經3000多了。再配上電源,機箱,散熱等等,4000妥妥不夠,但是鑑於很多人會淘,4000應該是普通人配這個主機的平均價了吧。

再來看看10000能買什麼筆記本?我選了一個大品牌一個小品牌。可以看到11000的雷神,主觀感覺,強於上述主機,而戴爾便有些差距了,但差距也沒想象的大。

所以總體來說,我覺得10000的遊戲本比6000的臺式機基本成立。

而10000的輕薄本,那就別和臺式機比性能了,沒有獨顯的3000臺式機都能吊打他,但是用途並不一樣。

總結:買電腦,看個人的需求,有便攜需求的人,無論如何不能買臺式機(可以同時買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如果沒有任何便攜需求,又要玩遊戲,那必須是臺式機。






雙流空港吉吉陳


基本成立!

因為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的定位不同,體積不同,能源供應的方式不同,註定性能是不同的!


筆記本電腦注重的是便攜性,可以帶著出門,隨時辦公,基於這個原因,筆記本電腦再包括所有電腦不能缺少的部件下體積不能想臺式機一樣的很大,並且也不能像臺式機一樣的只用市電供應能源,它必須有一個電池,並且使用的時間還不能太短!為了便攜和節能,CPU顯卡內存硬盤等部件就不可能像臺式機的部件一樣無所顧忌的,他能需要更小的體積,更少的能源需求!

而臺式機由於沒有便攜和能源的要求所以性能可以做的很強,也需要考慮散熱帶來的壓力!所以基本上高配的筆記本和中配的臺式機差不多!


風來了156


你好,我是一名數碼銷售和維修人員,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確實存在這個說法,筆記本電腦因為需要考慮到移動便攜性,就需要在兩個方面專門進行設計,其一是便攜性也就是整機的體積,其二是用電池作為電源情況下的整機功耗。

先說第一點,要減小整機的體積和重量,必然要對整機的構造進行壓縮,設計成本和製造工藝肯定相對於無體積重量要求的臺式機來說都更高,那麼在相同價格下,必然筆記本電腦的配置就會差一些,這個是必然。第二,考慮到功耗,筆記本電腦的核心配件,比如CPU,功耗和臺式機的CPU完全不在同一個級別上,而我們知道,CPU的性能和功耗在同製造工藝同設計架構上的條件下基本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在同一代產品中,功耗更高的臺式機CPU,在性能上完全超越功耗更低的筆記本CPU,這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一萬元的筆記本和一萬元的臺式機單就性能上來說確實存在較大的差異。平均而言,題主說的這句“一萬的筆記本相當於六千的臺式機”我覺得在性能上來說是基本成立的。

但是話說回來,筆記本電腦有著臺式機完全不能具備的一點就是移動便攜性,這一點在這兩者之間來說,筆記本還是具有先天優勢的。

你可以關注我,有任何關於手機和電腦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我,我會免費給您解答的。


低調的大吃大喝


有一點誇張,但6000臺式機=8000筆記本是基本成立的。

臺式機6000元能配個8700+1066+16g內存,帶顯示器。

筆記本花8000,也就差不多這個配置,但實際性能甚至還要差一些,顯示屏也普遍偏小。

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建議購買臺式機,大屏多爽想想吧。

如果條件再允許,一個臺式機一個筆記本也不是不可以!

大概是這樣!


DAYAN


感謝您的閱讀!

成立的很呢。且不說Windows組裝一臺六七千元的臺式機,可能在處理器方面,就能夠達到萬元筆記本的價格,而如果同等價格的配置,臺式機遠遠要比筆記本的性能更強。

我們今天不說Windows系統,我們說說iMac和MacBook的區別,同樣價格的MacBook和imac,到底差別在哪裡?

MacBook 16:

iMac:

價格看似差不多,可是處理器的差別就比較明顯了。一個是3.6Ghz,一個是2.4Ghz,很明顯能夠看到它們的差異。當然,在處理器的處理方面,iMac的處理圖片的速度,確實要快於MacBook,這就是差距。

我們也要理解,你買臺式的目的是什麼?買筆記本的目的又是什麼?筆記本能夠讓你更便捷,適合多種情況辦公,場景豐富;而臺式卻因為固定,反而沒有了哪種便捷性,雖然價格方面,以及性能更出色,可是兩者的功能性,適合人群不同!


LeoGo科技


    這句話成立的前提是“你對便攜性沒有任何要求”。


    1萬元能買到什麼樣的筆記本?

    單純堆性能而言,在京東我們看一看1萬元能買到什麼樣配置的筆記本,如下圖所示▼。

    基本上主流萬元筆記本配置是:i7 8750H 1060顯卡的筆記本電腦,少數性價比高的神舟可以做到1070顯卡。有些遊戲本比較厚重,但是這些筆記本電腦可以隨時合上蓋子,拔掉電源就帶走。


    6000元能買到什麼樣的臺式機?

    單純看一下品牌機的配置,如果是DIY可以做到更好的性價比,如下圖所示▼。

6000元左右的品牌機,可以買到刷新率144Hz的屏幕,加上1060顯卡,i5 CPU,還有8G內存,512G SSD,性價比遠超萬元筆記本,如果是DIY的話,就更可怕了。


    筆記本和臺式機對比需要去掉“便攜性”

    單從性能上來說“一萬元的筆記本相當於6000元的臺式機”,而且臺式機在散熱上有很大的優勢,外設上,即便是一把垃圾雙飛燕鍵盤,也比大多數的筆記本電腦鍵盤好用很多。

    24寸的144Hz刷新率的屏幕,比筆記本電腦那15.6寸、17寸的屏幕體驗上也要好很多。

    所以,如果沒有便攜性需求,那麼購買臺式機的確可以花更少的錢,得到更高的性能和用戶體驗。


    總之,如果不考慮便攜性,那麼臺式機的性價比要高很多,而且在散熱、可擴展性,後期升級方面要好很多。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