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願者堅守防疫一線

  面對疫情來襲,工商銀行的青年員工堅守本職崗位,做金融服務行業中的“逆行者”,堅持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工行青年員工,義無反顧地走到前線,作為志願者,以各自的方式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上海北大門,由“我”來守護

  農曆春節大年初九清晨6點多,工行上海崇明支行的青年黨員陳晨作為崇明團區委志願者隊伍的一員,和19名志願者來到G40崇啟大橋道口對入城方向車輛上的隨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嚴格落實“逢車必檢,逢人必測”。

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願者堅守防疫一線

  作為上海的陸上“北大門”,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員都有可能經由此處進入城區,是上海地區阻斷輸入病例、控制疫情擴散最主要的“關口”。下午1點至4點是道口入滬車輛的高峰期,5條車道同時開啟,每條車道需要4名志願者同時對來往車輛的人員進行測溫,為了保證通行效率,20名志願者全部上陣,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但大家都毫無怨言。據陳晨回憶,由於道口臨江、風力較大,氣溫往往是跌破冰點,這直接導致極其靈敏的紅外線測溫儀經常無法正常使用,作為領隊的他只能將故障設備放入七、八個同時在充電的熱水袋內慢慢捂熱,同時還要將調試後可以正常使用的設備第一時間用“跑”的方式送到前方誌願者手中,以免影響檢測,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堵塞。指揮室雖然距道口僅僅十幾米之遙,但一天下來不知要反反覆覆跑多少個來回。

  口罩小工劉文逸:人手不夠,我來!

  近日佘山鎮的一家口罩生產車間裡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工人,他是來自工行松江榮樂西路支行的普通員工劉文逸。春節剛過,工行上海松江支行正組織排查區內防疫相關企業,在此過程中,劉文逸瞭解到佘山鎮有一家口罩加工廠雖沒有融資需求,但疫情爆發訂單量猛增,工廠人手不夠直接導致生產跟不上。疫情一直牽動著劉文逸,總想著能為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什麼的,得知相關情況後,他二話不說,立刻主動聯繫了這家工廠希望能夠去工廠做志願者。

  經過簡單的培訓,劉文逸就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化身為一線工人學習細緻的手工活。在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劉文逸負責口罩成品包裝和裝箱,先將成品口罩整裝成包,再裝箱後搬至在門口守候的快遞車上。劉文逸邊學邊做,不一會兒就儼然成為了生產線上的熟練工,每天包裝送出近兩千個口罩,發往全國各地。

  車間五巾幗:防疫加速度,我們上!

  工行上海松江支行5名女員工心繫疫情,主動聯繫做志願者趕赴上海某疫情防控重點單位,協助包裝防疫用消毒粉。為儘早學好包裝流程,她們一大早就來到工廠跟在工人後面學習,隨後被分配到車間,接受車間派發的任務——包裝消毒粉5噸。

在逆行路上奔跑 工行青年志願者堅守防疫一線

​  她們需要把生產好的消毒粉挖兩大勺到小袋中,其中一人再將小袋精準稱重,達到指定重量後將其封袋包裝成桶,最後還要一個一個為包裝桶貼上標籤。由於需要站著工作,勞累程度可想而知,但五位女志願者不懼艱苦,一天站著工作了七個多小時,但她們依然堅守志願者崗位,總共裝了1000餘桶,按質按量完成了5噸消毒粉的包裝“指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