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稱中國85%的企業難熬3個月,不知道各位老闆們怎麼看?

厚德載物20101104


事實如此


讓心去旅行tibet


其實在武漢實行封城以後,對於封城這件事情,我本身還是比較贊同的,畢竟這反映出了一個城市領導的魄力,雖然這個決定有點晚,並且是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次決定,但是也是一個正確並且艱難的決定。

但是很快我就發現了其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當武漢封城以後,作為過年期間有物流派送經驗的順豐快遞,居然在整個湖北地區出現了物流停擺的現象。

這就讓我感到有點恐懼了。順豐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並且有那麼多年在春節進行運營的經驗,如果因為封城造成派送出現停擺,大量的快件滯留,這說明封城這件事情已經做的有一些矯枉過正了。

封城以後,湖北省內的人民肯定是要通過網購來獲得他們想要的食物,藥品,防護物資,以及其他的生活相關的物資,這些物資都是必須要通過物流來進入的。

我個人理解的正確意義上面的封城應該是封鎖人員的流動,但不封鎖物資的流動,畢竟一個城市的人要生存下去,物質的流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地方最後把封城變成了交通管制,變成了封路,這樣就不太對勁了,如果一個城市裡面物資的運輸斷了,就意味著食物會越來越少,生產需要的物資會沒有辦法及時運進來,企業就會停擺,這樣經濟上的損失就非常大了。

可是封城這件事情,慢慢就變成了交通管制。順豐的物件沒有辦法順利的運送。可想而知,其他小型的物流企業在這個春節必然也沒有做生意。本來願意在這個非常時期做運輸的人就非常的少,再加上封路有可能要白跑,還賠上一大筆錢。所以物資的運送就變得感覺非常的困難。

於是我就發現我樓下的那些小超市裡面的食品一天天的減少,貨架慢慢的變空。讓我不得不做起了囤積食物的打算。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上游的企業開工生產,可是它生產的產品沒有辦法運送到下游的企業去,下游的企業即使開工員工到位,可是原材料沒有辦法到位,那麼就沒有辦法完成訂單。因為道路的封鎖造成物流沒有辦法正常的運輸,這件事情讓我覺得比較可怕。

除此之外,很多地區都實行了封村的操作。可是又有很多的企業是把自己的公司地址安排在村內的,特別是一些城市的城中村,有很多的物流企業都在裡面上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上市公司的圓通公司在1月31號就已經開始上班了,他們的官方網站上也是這麼宣佈的,可是事實上,各地出現了快件能收不能派,能派不能收的情況。我所在的地區,圓通公司的地址就位於城中村內,由於封村,圓通的員工根本沒有辦法正常上班。

明天是另外一個上市物流公司中通正式上班的日子,可是,和熟悉的中通裡面的人聯絡以後,發現他們也因為公司的地址位於城中村,由於封村操作,他們沒有辦法進入到村內正常的上班。他們在外地的貨物已經運來了一些,可是貨車跟沒有辦法到達倉庫,只能停在村口。所以和圓通一樣也出現了能收不能派,能派不能收的情況。

我也經營著小型的企業資金流上面還算可以,可是上游的原材料馬上就要斷了。可是物流還沒有正常,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及時的運過來,現在只能節省節省再節省。由於普通的物流根本就不起作用,所以往下游運輸貨物的成本也是成倍的往上翻。

所以,曹德旺說中國企業在這場風波中可能存在著倒閉的風險,我覺得是一種靠譜的表述。個人覺得要緩解企業這方面的壓力一定要先解除對物流企業的封村,封路,保證這些企業的開工。

只有物流企業能夠正常開工,上下游企業才能夠真正的對接起來,最起碼手頭上的庫存還能夠消化一陣。物流不正常,對於本身利潤就不高的企業來講,那是致命的。

除此以外,企業就算正常開工那些依賴於大量外地員工的企業,還會面臨著用工荒。如果一個企業本來就以臨時工為主體的員工配置,那麼在這場風波之中,可能將面臨好幾個月無工可用的情況。如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員工沒有辦法到崗,那麼訂單就沒有辦法完成,沒辦法按時完成訂單的情況下,可能就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索賠,如果這個時候向你索賠的公司來源於國外,可能情況又更加的危急。

個人建議是儘快恢復物流,正常解除對物流公司的交通限制。先解決老百姓網購以及小型企業網絡採購的問題。與此同時分批有序的安排,各個企業的員工陸續到崗。按非典時期的操作,做好體溫的檢查工作,可能社會經濟所要承擔的損失會更小一點。


外語那點事


如果一個企業連三五個月停擺期都熬不過去那是個什麼企業?又是首富,又是幾億幾十億上百上千億富豪!那不全是吹牛逼嗎?好比一個家庭,三五個月一天沒有一分錢收入這個家就會破產嗎?我想不可能。那些熬不過三五月的企業就是泡沫企業吧!!!


依戀的海A


不得不說,曹德旺所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此次病毒所爆發的特殊時期性,以及它的範圍影響程度都是超出了我們想象的,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黑天鵝”!

舉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了:

要知道1-2月是一個春節週期,大部分的企業為了在春節行情期間撈一筆金都是鉚足了勁的。

就好比,許多實體影院和製片方都是在春節前就大肆傳播,撒了不少錢在廣告上,那麼春節一停當,無疑就是讓他們前期的投入打水漂,還沒有春節檔效應的後期收入。

就算到了5、1和10/1 這樣的黃金節假日再次上映,也是要重新投入宣傳費用,做一個二度宣傳的結果,可以說損失不小;

又好比,許多餐飲企業本來可以在春節期間人滿為患的,而它們又是在春節前就早早囤積了大量的海鮮,食材等等。

如今春節全部關門謝客,無疑讓他們的食材浪費了,還面臨著鉅額的房租和人口成本壓力;

還比如那些服裝行業,本來藉助這春節的期間可以清理冬裝,上春裝的,現在大量的冬裝和春裝在手裡,不僅沒有達到清庫存的目的,還限制了資金流水,導致了沒有錢可以滾起來的局面;

所以,如果疫情導致大部分中小企業不能繼續開門,甚至沒有回到之前的正常運營狀態,那確實影響很大。

要知道,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是一個負債經營的狀態,現金流好的本來就特別少。這個時候還來那麼一出,實則給老闆們加上了許多壓力。

我身邊就有一個小夥伴的父親是一個染料廠的老闆,這次疫情導致了他回款拿不到,訂單又做不了。可能未來就需要“節源開流”以保自己平安了。

真的希望疫情快點過去!!!!!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3個月不開工真的可能讓很多企業關門!

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企業運轉的資本,場所,人力資源等是不因你的企業停擺而消失的!

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才,但要留住人才是需要高薪的,要保證高薪必須有很好的現金流!大部分企業的現金流只能夠支撐1.5個月,如果一個半月沒有現金流入,就會出現發工資困難,一旦優秀人才沒有能夠及時收到工資就會考慮跳槽!但要白髮三個月工資,那可能就是一個企業一年的利潤!

企業的房租也是固定成本,不會因為歇業而減免,雖然國家號召國有物業公司給企業減免,但大部分中小企業租的都是私有業主的物業,能不能減免不可預測;

企業的資金成本也是不可少的,企業融資的成本在三個月成為了無效益成本,加大了企業回收難度,尤其對於面臨還貸的短期週轉資金來說,企業沒有回籠資金,就可能導致違約和銀行抽貸風險,直接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

還有企業不能正常運營導致的國際貿易和服務違約風險以及訂單取消風險,都可能對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中小企業大都利潤都很薄,如果停業三個月,各種不可降才能必將導致企業的破產!尤其是實體型企業!

祈求疫情早日過去,最好別超過一個半月!


郭建蘭文旅大視野


我個人覺得說的很對。理由如下:

一、目前中國的企業看起來市值很高,可流動資金都不充足。現在疫情發展下去,企業復工遙遙無期,而房租、人工費、貸款等等不停的支出。還有各種損耗。沒有幾個企業抗的住!

二、員工忠誠度低,現在疫情發展,員工根本不願意出來打工,說句不好聽的,誰願意為了幾個錢,把命都搭進去了。

三、訂單違約,中國好多企業做外貿的,中國停擺可外國沒有啊,人家不可能跟著你來停擺,好多都在找下家了。甚至要企業賠違約金。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停擺3個月,真會倒閉85%.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路邊小友


至少房企堅持不了三個月。如果再有三個月疫情不散,最6難過的是房企,最發財的是口罩廠家。糧食價格很可能大漲。另外,戒菸的人也會增多。


千河456


我現在都受不了了,天天吃泡麵,每天待在這個房間裡面,出門逛了一下就上來了,也不敢走多遠,沒有錢交房租,也沒有工作幹,又沒有錢2020太難了



_流浪_追夢徵婚


曹德旺稱中國85%的企業難熬3個月,不知道各位老闆們怎麼看?

確實,在疫情面前,很多中小微企業日子都非常難過,如果沒有政策扶持,會撐不過去。至於是不是三個月都撐不過,也是一家之言。但難過度確實非常高。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後,全國多個省份和城市密集出臺應對措施,支持企業共同“戰疫”。據中國經濟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6日18時,北京、上海、重慶、廣東、山東、山西和四川等12個省市相繼出臺政策為中小企業紓困、減負,支持它們渡過難關。

這些政策包括融資、稅收、社保、房租、逾期利息、勞動用工等,且監管機構和地方政府都明確要求,疫情防控期間,不得盲目對企業抽貸、斷貸、壓貸等,全力支持企業恢復生產,減少損失。同時,確保市場供應,不因疫情而丟失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

應當說,此次出臺的各項政策,力度是相當大的,也是針對性極強的。所有政策,都是實打實的,是能夠給企業恢復生產、恢復市場帶來實實在在幫助的。只要企業能夠處理好疫情防控與恢復生產的關係,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是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消除的,是不會對企業的長遠利益產生多大影響的。


譚浩俊


曹德旺不是人,中國這點疫情算什麼,強大中國,團結一致,什麼困難不見過,中國的企業比外國的好多啦,放心,強大中國,什麼都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