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朱自清散文,學會思考,提高審美鑑賞力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作品文筆細膩優美,多次進入中小學課本,被選為教材使用。下面,跟著小編一起欣賞一下朱自清筆下充滿哲理和韻味的詩句吧。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匆匆》

2、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溼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裡,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歌聲》

3、這是最後的夢;可惜是最短的夢!黑暗重複落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見傍岸的空船上一星兩星的,枯燥無力又搖搖不定的燈光。我們的夢醒了,我們知道就要上岸了;我們心裡充滿了幻滅的情思。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品讀朱自清散文,學會思考,提高審美鑑賞力


3、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淨,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玲瓏有致。

——《溫州的蹤跡》

3、戀愛是整個自我與整個自我的融合,故堅深而久長;歡喜是自我間斷片的融合,故輕淺而飄忽。這兩者都是生命的趣味,生命的姿態。

­­­­­­——《女人》

4、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背影》

品讀朱自清散文,學會思考,提高審美鑑賞力


5、現在終日看見一樣的臉闆闆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於是木木然,心上什麼也沒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著我的渺小,有些戰慄起來;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一封信》

6、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養他們基本的力量--胸襟與眼光;孩子們還是孩子們,自然說不上高的遠的,慢慢從近處小處下手便了。這自然也只能先按照我自己的樣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光輝也罷,倒楣也罷,平凡也罷,讓他們各盡各的力去。

——《兒女》

7、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稱為瘦西湖,這個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這樣俗,老實說,我是不喜歡的。

——《揚州的夏日》

品讀朱自清散文,學會思考,提高審美鑑賞力

8、大概我那時還只懂得愛一朵朵的梔子花,對於開在樹上的桃花,是並不瞭然的;所以眼前的機會,便從眼前錯過了。

——《看花》

9、那些傳統和原則,雖然有些人要踢開去,然而其中主要的部分自有它們存在的理由。因為社會是聯貫的,歷史是聯貫的。一個新社會不能憑空從天上掉下,它得從歷來的土壤里長出。

——《動亂時代》

10、氣是敢作敢為,節是有所不為--有所不為也就是不合作。這敢作敢為是以集體的力量為基礎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氣與世俗所謂義氣只注重領導者的個人不一樣。

­­——《論氣節》

11、沒飯吃會餓死,嚴刑峻罰大不了也只是個死,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誰怕誰!在怕的倒是那些有飯吃的人們,他們沒奈何只得認點兒。

——《論吃飯》

品讀朱自清散文,學會思考,提高審美鑑賞力


12、雅俗共賞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標準,這裡並非打倒舊標準,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會到或遷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讓大家打成一片。當然,所謂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覺的看來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論雅俗共賞》

13、經典文字簡短,意思深長,要多讀,熟讀,仔細玩味,才能瞭解和體會。所謂意自見,子自知,著重自然而然,這是不能著急的。

——《論百讀不厭》

14、呆是不明利害,迂是繞大彎兒,腐是頑固守舊,學究是指一孔之見。總之,都是知古不知今,知書不知人,食而不化的讀死書或死讀書,所以在現實生活里老是吃虧、誤事、鬧笑話。總之,書生的被嘲笑是在他們對於書的過分的執著上;過分的執著書,書就成了話柄了。

——《論書生的酸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