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者比面試官的問題還要多,你覺得這樣的應聘者靠譜嗎?

用戶110512516446


一年前,網紅老師張雪峰在做節目的時候,有位嘉賓提到了五險一金情況,扮演面試官的張雪峰直接表示:“我非常討厭招聘時問五險一金的求職者,他們進入職場的目標是未來以拿退休金去生活的人,基本上沒啥追求。”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不但網友口誅筆伐,甚至人/民/日/報也對他提出了批評。

張雪峰真的是一個大嘴巴,心裡真的這麼想,在那種環境下也不該如此順嘴出溜。其實,仔細想想,張雪峰的話代表了很多老闆的真實想法。無論網友怎麼罵他,無論人/民/日/報如何批他,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是,面試的時候,問的問題比面試官還多,過度關注加班,雙休,五險一金,請假,工作時間的人,往往得不到面試官的好感,普遍被認為不靠譜!

這些人果真不靠譜嗎?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了。作為求職者來說,我關注法律賦予自己的合法權益怎麼了,這是很正常的,我覺得自己很靠譜。而作為企業來說,員工不關心崗位責任是什麼,目標指標是什麼,個人發展前景如何,公司文化怎麼樣,反而太多地關注是不是經常加班,有沒有加班費,單休還是雙休,有沒有五險一金,工作時間是不是自由等等,就給企業留下一種“沒追求”的印象,不考慮貢獻,總想著舒服,上班整的跟趕大集似的,有點太不靠譜了。

如果非要在靠譜與不靠譜之間做出選擇,我覺得這些人的想法是靠譜的,但是他們的問法不靠譜!誰都關心自己的權益,誰也不願意去一個加班成瘋,還沒有五險一金保障的企業。所以,面試的時候,瞭解一下企業的基本情況,無可厚非。但是,面試的時候,他們的問法欠妥。就如張雪峰一樣,心裡真的那麼想,也不要赤裸裸地說出來,旁敲側擊一下,才是比較高明的面試技巧,也不會給面試官留下不靠譜的印象。

那麼,應該怎麼問呢?諸如是不是工作時間自由之類的話,就不要問了。企業不是開放式的農貿市場,員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既然是企業,就有規章制度,哪有自由工作時間的道理(當然,國外很多企業執行自由工作時間,但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至於請假,問的有點多餘。任何一個企業,從來不說不允許員工請假,但是,也絕不會允許隨意請假。雙休問題,也不要直接問“公司是不是雙休?”那樣問太沒情商了,你應該問“請問公司的作息時間是如何規定的?”從面試官的回答裡,你就可以判斷出企業是不是雙休。至於加班,也完全可以問的委婉一些,比如“這邊通公交車嗎?或者是有宿舍嗎?如果加班太晚的話,怎麼辦?”這樣問就比“公司經常加班嗎?”要機智的多!

👉國企混過,私企拼過,每天掰開揉碎了聊聊職場和管理那點事,如果感覺有益,不妨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再順便點個贊!謝謝呦🙏


管理那點事


應聘者比面試官的問題還要多,這樣的應聘者是否靠譜?

面試的正常“畫風”,是面試官主提問,應聘者回答。象題主所說的應聘者的問題比面試官還要多的情況,現實中比較少見。這樣客觀上會影響到用人單位面試的效率。

但以應聘者問題多來評判靠不靠譜,我認為不夠客觀理性。

為什麼?

我們可以先從應聘者的角度分析:應聘者問題多的原因

1、用人單位的招聘標準和基本福利沒有事先說清楚

如題主所描述,象加班、雙休、五險一金等,可以事前在招聘廣告中明確列出。但如果用人單位事前有列出,應聘人還在問,則可判斷應聘人對本次面試準備不足、不夠重視,面試官可以考慮拒絕繼續面試這樣的求職者。

2、用人單位的面試流程和麵試技巧有待改進

如上所述,用人單位應有統一的面試流程標準。如:錄用標準和基本福利明確向公眾說明,崗位職責及相對應的能力素質要描述要詳細。這樣,求職者有方向,面試官有標準。則可大大提高企業的招聘效率。

實操中,對應聘者提出的某些問題,面試官可以技巧性應對。類似象“工作時間自由嗎?有事好請假嗎?”這樣的問題,面試官可反問:你認為什麼樣的工作時間才算是自由的?你認為什麼樣的情況才算是好請假?等等

3、應聘者個性比較外向自信

對於敢向面試官提問的應聘者,也可以理解為應聘者性格外向自信。試想,如果應聘者對本次面試不在乎,他們也不必去追問這些問題。再則,員工在入職之前把心裡的疑問搞清楚了,入職後就不再會因這些問題而影響工作。當然,面試者是否有這些特質,需要面試官進行判斷。

4、人力市場的供小於求

因為行業、時間的不同,不同的企業、崗位的市場供求不一樣,也會造就面試者問題多的情況。如果面試者可選擇面大而廣,他對用人單位的要求自然更多,而且會問的很細。這屬正常現象。

應聘者是否靠譜的評判標準,在於是否符合用人單位的錄用標準

面試官的工作目標在於幫企業招到人崗匹配的人才,因此會對預招聘的崗位有比較詳細職位描述。面試的時候,除核實顯性的硬性條件如學歷、形象等,對隱性的能力會作一對一探求。應聘者問題多,只要有助於面試官判斷求職者的能力素質,我認為可以合理利用這一現象。


以上,供題主參考。


冷暖職場


靠譜啊,這樣的面試者才是在面試好嗎?

在我很多企業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就是當一個應聘者來問你,薪水是多少?加班嗎?雙休嗎?五險一金嗎?工作時間自由嗎?等等問題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把這種人歸類為事兒多難伺候的類型。


但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當一個人面試過後,不問任何有關以上方面的問題的時候,你就會認為這個人簡單可依賴嗎?這世界上壓根沒有幾個傻子,當一個面試者通過了面試,不問薪資待遇,不問福利獎金,不問保險休息,那多半說明這個人已經到了隨便找一份工作就能滿足的地步了,這樣的人,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任何一家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希望招到人才,但人才是啥?人才是逆來順受?人才是不聞不問?人才是你說啥是啥?恰恰相反,越是人才越會關注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所能收穫的一切,包括應該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所以當面試過後,有一個人追著屁股後面問你這些問題,你應該想想,他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想在一家企業好好工作的時候他才會發問這些問題,他想知道他在這裡工作能夠獲得多少報酬,他想知道加班嚴重不嚴重工作壓力大不大,他先知道是不是保險福利非常健全,他想知道工作的時間是否彈性是否自有。如果一個並不在乎這份工作的人會這樣問嗎?還是那句話,一個面完試什麼問題都沒有的人,要不就是願意隨便找一份工作混著,要不就是根本不在乎你這份工作,出門就會把你忘了。


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那麼多問題。


未泯雙瞳


我在招聘過程中這樣事兒還真是遇到很多,剛見面,沒有說幾句話就問:

說說你們單位工資一個月能開多少錢吧,有五險一金沒?加班給加班費嗎?

你們公司幹什麼的,帶我們去看看活得了,能幹再談?

我不能加班,到點就得走,家裡有老有小需要照顧。

工資能達到8000不,達不到幹不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一、可能是企業在發佈招聘信息時信息不全面,缺少詳細的企業介紹,崗位職責或薪酬福利待遇的介紹,或介紹的太籠統,讓人看不明白。

三、可能企業提供的崗位、或薪酬他們不是很認可,不滿意,對提供的工作根本沒有意向,來了只是看看,漲漲見識的。

三、這類人性格比較直性,坦率、狂妄自大、沒有禮貌、毫無職場規劃,也是太有主意的人,

同時這些人也是HR最最不喜歡的人,面試不知道總碰壁呢,原因可能就出在這裡。

面試時針對這樣的人我一般冷處理,很多時候不回答,有時因為話說得太多,告訴他我們人已經招完,可能某些崗位還正急需人。


職場心得,如對您有所幫助,請多多支持。


陳秋豔生涯規劃師


如果是普通工人問此問題還則罷了,是應聘職員和高階崗位,還問這樣的問題,當然不靠譜,而且嚴重不靠譜。

應聘者問題比面試官還多不是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不該問,而是反應出應聘者幾大問題,不可不察:

第一,問什麼五險一金很LOW,現在哪家公司沒有這個?標配好嗎。問出有價值的問題是加分項,說明你動腦了,思考了,而不是下意識的問這些沒水平沒技術含量的問題。

第二,問題多不是問題,多而沒價值就是問題。面試時間對雙方都很寶貴,如果都浪費在沒啥意義沒啥價值的問題上,就純粹是浪費時間,除了反應應聘者是話癆,不用心之外,還能說明什麼?

第三,問問題不是問題,但問問題的時機不對就是問題。個人待遇問題一般是面試確認錄用意向後再談,現在招聘,絕大部分招聘網站招聘信息上都會發布待遇範圍,你能接受就去應聘,不能也不用去了。如果面試還沒有確認你的能力和長處,就把薪酬待遇設置為前提條件,那根本沒辦法往下談了,說明你太急!薪資好比價格,價格由價值決定,這個價值就是你這個人,只有面試過程中能證明你值錢,價格當然不在話下,反之就是虛開價格,把面試官當傻子,誰願意被你哄的團團轉呢?


喻派職言


應聘者關心自己的前途,會問很多問題其實挺正常的,但也有個度。也不乏有面試者由於太糾結於細節導致錯失了一份好工作。

當面試官與應聘者之間出現類似問題時,其實主要還是基於應聘者在面試官眼中的價值,該價值直接關係到面試官對他的“容忍度”。

最簡單的一個比方

同樣招聘一個80分的員工,市場上這樣的員工很多,我幹嘛要浪費一堆時間去回答這樣一個個的問題,而且如果這樣的人以後成為我團隊中的一員了可能還會繼續這樣,這不是給自己找事麼?

但如果是一個99分的員工,一旦錯過了可能就再也不會遇到了,這時候他不管提什麼問題我都會想辦法回答,因為他能帶給我的價值遠超過他帶給我的麻煩。

真的遇到這樣的員工,那就需要管理者自己考量是否值得了。


凱夕說


其實從“面試”這個詞彙來講,面試就是雙方的事情;應聘者需要得到公司的認可,從而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面試官同樣需要做好面試工作,從而找到適合公司的人才;所以,對於面試來講,沒有一方的錯誤;

從應聘者的角度來講:當去一家公司面試,或者收到該公司的面試邀請時,需要對該公司的情況進行一個初步的瞭解,比如說:該公司是屬於哪個產業,是否契合自己的專業?公司位置在哪個區域,還是公司屬於連鎖企業,只是就近安排工作?官網招聘信息對於薪資待遇、福利所描述的是否清楚,是否與自己所要求契合(不排除一些企業在薪資待遇上誇大其詞)?等等一些問題,應聘者可以通過其他的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和了解;

而現在很多人在面試之前很少做這些工作,基本上接到面試邀請之後,瞭解公司地址,直接就去面試,導致在面試時問一些從官網上可以直接查到的信息,給面試官增加不好、不用心的印象;

我在招聘以及面試的時候,都會問應聘者是否對公司瞭解,通過應聘者的講解,基本可以判斷他(她)是否用心對待這場面試,是否為這場面試做了一些工作;在面試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一些面試者根本不知道公司是做哪方面業務的,屬於大面積撒網的類型;對於這類人,基本不會有太強的專業性,找工作要求不高,屬於大眾化的人才;

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講:現在一些企業部門比較多,業務比較繁雜,而對於面試來講,基本都是HR負責,但是這些HR對公司的一些部門存在不瞭解不清楚的現象;比如一位想面試市場運營,HR只能大概介紹公司總體福利及工作情況,對於市場運營的工作狀態不甚瞭解,導致面試者根本瞭解不到一些情況;

我之前在面試一家公司的時候,面試官是一位非常高傲的人物,面試中面試官一直在瞭解我的情況,我的工作經歷、之前工作崗位等等等等,面試半個小時基本他在問,當問完我的情況之後,我準備瞭解一下公司的情況時,該面試官站起大手一揮,回去等通知吧!雖然後來通知我去上班,但是我並沒有去;

面試環節是一個相互瞭解、相互選擇和相互尊重的過程;你再牛,我可以不選擇你;你再牛,我可以不接受你;所以,需要雙方對面試都能認真對待,悉心準備,畢竟,說不定因為自己的不當失誤導致可能失去一個達到人生巔峰的工作,說不定因為自己的不當失誤導致公司失去一個非常不錯的人才。


吾知暢談


企業文化決定招聘風格。

企業與人才,有平等權益。

企業招聘面試,除了非常必要的科學評測體糸,還要有客觀公正的,不以個人好惡為導向,不拘一格,任人為賢的HR面試官。

應聘者對於個人權益提出問題,是很正當的。加班,雙休,五險一金,工作時間,這些都是員工權益,被寫進《勞動法》,《員工手冊》和《勞動合同書》裡,應聘者出來找工作,找尋發展機會,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努力,改善生活狀況,所以,關注個人利益很正常,另外,有一些應聘者提出這些問題,也是通過這樣的提問,對企業管理規範進行側面評估,HR面試官不應當持反感的態度,而應當耐心傾聽,詳細解答,這是HR面試官的重要工作之一。

當然,應聘者也需要掌握一個度,在面試中也要適時適度地提出問題。


Sukyoo


我可能就是那個比面試官問題還多的應聘者

前提是我對這份工作特別感興趣,特別期待

我是個對工作特別認真的摩羯座,正是本著對自己負責也對應聘公司負責的態度才會問一些問題

比如公司待遇我是必須問明白,如果有績效考核

那麼考核方案是也是必須要問的

還有加班問題,應聘職位的具體工作內容

有沒有晉升空間,有沒有日常學習的機會等等

求職是雙向選擇

你在面試我的同時,我也在面試你

都瞭解清楚了,入職後才會避免出現事前沒說清楚離職或者失望之類的情況


荔枝大大1128


個人認為可以從公司和應聘者角度分開考慮

一公司方面:首先確定公司的需求,也就是公司招聘人是幹什麼的!其次確定求職者需要具備的條件,也就是求職者能不能幹!三是確定求職者的能力測驗,也就是求職者能不能幹好!

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我認為就可以。

二求職者方面:肯定是從個人發展,工資待遇,個人能力提高等等方面進行考慮。

就業是雙向的,所以對於比較優秀的求職者,通過提問也是相對比較正常的瞭解公司的途徑,還是應該包容一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