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扶貧有哪些途徑?

太行竹林小溪


◇扶貧的方式、途徑有很多種!

15000畝荒漠上的旅遊脫貧“新玩法”

51歲的常英,家住在遍地沙漠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後旗車家窩堡村,全家收入來源只能依靠種植薄拉地,收入遠遠供不起孩子上學,大女兒就是因為沒錢上學才導致失學,17歲就外出打工幫忙養家,常英始終對孩子感覺特別愧疚。不能種地,難以養殖,看似是個無解的困局……

草甘沙漠旅遊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王鑫,卻看到了這15000畝地的商機,跳出種地養殖的傳統思路,另闢蹊徑藉助地理位置發展旅遊經濟。

創新採取景區和村民資源互補的方式,鼓勵村民在景區中免費經營駱駝、騎馬,景區提供場地,村民提供牲畜,收益全歸村民。常英最初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驚喜發現一匹小馬最高一天可以賺到七八百塊,在景區負責人的幫扶下,一步步發展到十幾匹馬四匹駱駝的規模。

有了成功的先例,在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支持下,通過旅行社擔保,信用社貸款的方式,共有31戶貧困戶貸款入股景區,不僅能夠經營牲畜,更能享受景區分紅,有效帶動了全面的扶貧脫貧。

從2013年到2017年,中國2.26萬個貧困村開展旅遊扶貧,2017年全國鄉村旅遊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中央財政累積安排旅遊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資金43.62億元,通過鄉村旅遊實現脫貧人數佔脫貧總人數17.5%。思路決定出路,扶貧就在我們身邊!


小熙帶你看世界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阿麗在基層搞扶貧,對於精準扶貧的相關途徑有一定的瞭解。農村扶貧主要圍繞著貧困戶的收入、吃穿、住房、教育、醫療這5個方面來進行,相應的扶貧途徑有如下幾方面

一、補助性扶貧



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補貼性政策還是比較多的,在貧困戶產業發展、危房改造、易地搬遷、教育方面就都有補助。

以村官阿麗所在的地區來說,為了調動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增加脫貧致富的門路,對於積極主動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會有一定的補貼,每戶每年補貼資金為5000元左右。同樣的,由於貧困戶自身改造或者搬遷存在困難,所以對這些貧困戶實行補助,像危房改造五保戶補助,如果是C級的話,補助達到40000元。當然在易地搬遷及教育方面的補貼也是非常大的。

二、技術培訓扶貧

在農村,很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是因為家庭勞動力沒有技術,所以在扶貧過程中,開展了很多項的技術培訓。

如我們當地主要發展蘋果和核桃,以及養羊、養牛,針對這些種養植,縣鎮兩級部門開展了多次的技術培訓活動。同時技術類學校,專門針對貧困戶學生,實施擇優錄用。在廚師,保育方面,針對貧困人口進行了培訓。

四、就業扶貧



在就業方面,省內外企業專門設立扶貧崗位,讓有勞動力貧困人口,能順利就業,有一個穩定的收入。同時像我們市區,也設立扶貧公益崗位,主要招聘大學畢業貧困生,月工資有2000多元。

五、健康扶貧

健康扶貧,主要是從報銷比例上提高,在新農合、大病、民政三方面報銷。同時為每戶貧困戶簽訂鄉村簽約醫生,定期入戶查看貧困戶的健康狀況。

六、兜底扶貧



在農村,很多貧困戶非常困難,沒有勞動力,也沒有收入來源。這些貧困戶,你讓他們發展也發展不起來,所以實行兜底保障,給這類家庭每個成員享受低保,或者五保。

七、扶志扶貧

現實中,很多貧困戶的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所以阿麗和幫扶幹部們入戶的時候,一般都會鼓勵激勵貧困戶的自身發展動力,告訴他們要脫貧,最終要靠自己。扶起貧困戶的志氣,讓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很重要的一個扶貧途徑,雖然實施起來有點困難。

總結:扶貧的途徑非常多,但最終的目都是讓貧困戶真脫貧,脫真貧。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幹部,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1.產業扶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讓其種水稻、油菜、小麥、中藥材……或者發展養殖業,養牛、豬、羊、魚、小龍蝦等等。政府給補助。2.健康撫貧。對因病致貧戶,對其住院採用351和180政策。即貧困戶生大病住院時,縣級醫院自付最高藥費不超過3000元,市級醫院不超5000元,省級不超10000元。患有慢性病的貧困戶,一年的合規醫療費用除醫保報銷外,再報百分之八十,個人基本不要支付醫療費。3.教育扶貧。對因學致貧的,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年分別給予500至2000元的補助。4.異地搬遷。住交通不便的大山裡或危險地帶的貧困戶,採用異地安置的方法,政府集中規劃建房。5.安排公益崗位。設清潔工、護林員等崗位,讓貧困戶用工,政府補貼費用。6.光伏扶貧。利用太陽能發電,國家電網收購,收益由貧困戶分配。7.金融扶貧。國家貼息,每戶按50000元數額貸款,用於發展項目。8.技能培訓。培訓一技之長,掌握技能。9.危房改造。對無房戶或危房戶政府每戶補助5000至40000元不等。10.生態扶貧。共十大扶貧措施。


茗茶江南


我認為,農村的年輕人就不考慮了,靠自己努力賺錢,和城市是一樣的,真正需要考慮的是農村的老人,他們如何能幸福的養老。

現在網上好多人都說,農村的老人,年青的時候,都要交公糧,也是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的。現在沒有任何補償。說的也確實合理。國家能不能參照企業退休職工的視同繳費工齡的方法,給他們適當的補助,

全國學安徽包產到戶是從1980年開始的,最早的地方是從1978年開始的,各地不同。包產到戶以後再給農村老人啥補助,明顯不合適,又會造成新的不平衡。如果能這樣,把現在農村健在的60歲以上的老人,按照18歲參加農村工作,1980年以前計算農齡,相當於職工1992年以前的工齡,參照企業職工的視同繳費工齡一樣對待?也就是和當地的社平工資掛鉤計算養老金。

比如說,老人現在70歲,從18歲開始算,到1980年,視同繳費農齡為14年,按當地現在社平工資為5000算,每月可得到補貼為,5000X14X1.3%=910元,不管多少,這是和城市的退休職工的待遇是拉平了,你同意這樣做嗎?


江源熱點


扶貧途徑各地都不盡想同,主要都是根據當地農村的情況制訂因地制宜的制訂扶貧措施,但大體上脫離不了以下幾個方向:

一是政策性保障

包括醫療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三保障”。

醫療保障: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要比非貧困戶人口比例高;

住房保障:貧困戶家中住房如鑑定為危房,可獲得新建或維修補貼;

教育保障:貧困戶家中如有學生,可獲得住宿、寄宿補貼,高中後可獲得助學金,大學則有無息助學貸款。

二是產業扶貧

根據各地農村的不同情況發展挖掘當地產業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助推扶貧攻堅。依託農村合作社,發展當地產業,貧困戶通過“以地入股、以勞入股”等方式,獲得產業分紅,最終達到脫貧目的。

三是政策性紅利

現在農村大多都是老人,他們工不能打、地不能種,要資金無資金,要勞力無勞力,對於這部分貧困戶,一般採取提高低保等級,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方式達到脫貧目的。


水杯丶


土地確權不合理現在還能申辦嗎?

對於土地確權不合理的現象時有可能發生,主要是這次土地確權面積比較廣,涉及到千家萬戶,程序也比較複雜,地域也比較廣,所以會出現一些土地確權不合理的現象的發生。

土地確權只是把農民所分得的承包的土地進行三權分立,確保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也就是說土地的經營權歸農民所有擁有並保障了土地的收益是農民所得,也保障了農民的基本利益。

土地確權以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徵用農民的土地,都必須對農民進行資金補償,否則的話就是一種違法行為,現在土地確權的時間為很長,這也穩定了農民對土地進行投資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以及種植收益的實效性。

對於土地確權後不合理的現象是可以進行更改的,這需要把這個問題反饋到村委會,由村集體進行出面協調。當然村委會如果不配合的話,村委會可以出具證明到當地的國土部門進行土地確權變更,糾正不合理的現象的發生,確保土地擁有者獲得基本的利益。

總之,土地確權不合理的現象發生,可以隨時辦理,或者是土地確權出現了差錯,也可以隨時申請辦理,當然這需要到國土部門進行辦理申請,需要跑好多路,當地的國土部門進行實地核查以後,然後糾正不合理的現象


農村鄧宗維


1 改變傳統農耕模式,引進機械代替勞動力,有些適合流轉,整體種植的,應該儘快整合。

2 種植有機,綠色,性價比高,且適合當地的農作物,養殖規範化,做好環保,防疫等符合國家規定的措施,借鑑成功單位或個人的經驗。

3 學習新的經營理念,把自己的農產品通過電商物流平臺等直接賣到用戶手中,去掉中間商,改變傳統的模式。

4 學會掌握政策,依託政策。

5 註冊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意識,註冊有機認證等,提高商品價格。

6 種植農產品不要盲目跟風,不要受虛假合同,坑農害農的企業的誘惑,謹防上當受騙。

7 多和農業部門聯繫,儘量種植推廣的,有補貼或獎補資金的農產品。

8 合作,必須尋找確實有實力,信譽好,口碑好的優質三農企業。

我是農民,支持農民從我做起。











河北惠博農業


農村扶貧的途徑有哪些?



這個問題在2015年10月16日已經做出了回答,即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起,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而扶貧的途徑就在這些裡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說一下!

發展生產脫貧一批

要脫貧,首要的是發展,發展首先要發展生產,貧困戶通過自身發展得來的致富是最穩固的。國家給予貧困戶一定的幫扶政策,如精準扶貧貼息貸款,不同程度的產業幫扶資金,以及生產技術培訓等,可以幫助大部分貧困戶脫貧致富。

畢竟幸福是要靠自己奮鬥的!


易地搬遷脫貧一批

對貧困戶脫貧最基本的要求是‘兩不愁三保障’,而對於一些地方因無安全住房或者因修建房屋會導致貧困的農戶,脫貧途徑可以通過易地搬遷!易地搬遷配套房屋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會配備貧困戶後續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扶持資金,確保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最終達到脫貧致富奔小康!


生態補償脫貧一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貧困戶脫貧致富不能以犧牲自然為代價。國家陸續提出生態保護政策,並配備了一定的管理人員。貧困戶自願參與其中,為保護生態做一定貢獻,同時獲取一定的經濟補償,也是脫貧路上的助推器!!



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扶貧要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在幫助貧困戶樹立發展信心的同時要注重教育的發展,而教育的發展可以杜絕貧困的代際傳遞,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教育方面對貧困戶的政策在學生的不同年齡都有不同的政策,幫助減輕貧困戶的就學壓力。


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社會保障一批,這裡指的是貧困戶進行養老和醫療保障服務,給予一定的保障,不讓貧困戶因就醫,養老等因素髮生二次貧困。政策具體有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臨時救助,救災救濟等等。兜底一批是指對經過一系列措施都無法脫貧的貧困戶,通過低保等民政救濟讓他們穩定脫貧。


題外:脫貧攻堅是莊嚴的承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幸福的生活是用雙手共同創造出來的,幫扶是他們在奔向小康路上的加油站,加油!加油!加油!!!


謝謝收看,我是你的好友!一起聊聊這個問題吧!!(瞭解更多政策或有其它疑問私信聯繫)


微亂侃


我們村是這樣幫扶的。首先對全村經濟,人口生存狀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村委會做出計劃並上報,組織村民代表大會,聽取群眾義建,

在村裡選出重點幫扶對象,在村裡宣傳總的幫扶政策提高所有村民參加的積極性,鼓勵已經富有的村民對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要求村幹部都必須幫扶一個以上的貧困戶,對幫扶企業給予政策以及物資上的獎勵,總結表態,記錄會議並上報。


主要還是看實施,我們村組織了村民代表小組對幫扶過程實施細則進行監督,對農民進行技術上指導,及時解決村民在脫貧中遇到的問題,不斷鼓勵動員村民的積極性,認真旅行執行好黨的政策,及時兌現政策上的承諾。

實戰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標。


表弟青源呀


一是思想脫貧,我們要找到貧困的根本,現在國家紅利多了,政策好了,可依舊有人脫不了貧困戶的帽子,為什麼?思想貧困!大部分貧困家庭有一個現狀,那就是留守老人歲數大,散失勞動力。這部分大多沒有受過什麼教育,過去靠力氣還可以解決溫飽,現在反而不行了。因為現代社會的節奏快變化多,靠體力掙錢已經越來越難,怎麼辦?改變思想。怎麼改變?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生活,幫他們切合實際的謀餬口之路,思想不改變你就是捐助再多也是枉然。在新疆有個笑話,說是政府給牧區的牧民送種羊,有人兩年後擴大了養殖規模成功脫貧,有人兩年後比以往更窮,因為他把羊都吃了。

二是勤勞,我相信當今社會只要你願意幹願意付出汗水,餓死人是不可能的,當你願意幹又能堅持下去你就會成為行業的熟練工,熟練工自然有高報酬,脫貧還難嗎?現在不管是政府,企業,各種單位組織都在扶貧,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所以,勤勞是脫貧的關鍵。這裡再給講一個真實的事,某工廠提供合同工崗位,月薪4000左右,計件工資,一起到崗了五個人,發工資當天都很高興,接下來的三天有四個人沒來上班,因沒有提前請假導致工廠生產延工,最後一打聽,原來這四個工友拿著工資一醉方休去了,等工資花的七七八八又去工廠,結果就丟掉了工作。這種好吃懶做的人脫貧只能是個笑話。

各地區的貧困線都不是很高,最低的個人年收入3000就可以達到脫貧了,只要你願意勞動,願意改變思想,這場脫貧攻堅戰是一定可以打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