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青年突擊隊

2月1日,青浦區教育系統抗擊新冠肺炎青年志願者突擊隊在24小時內緊急招募組建服務道口志願小隊共計135人(其中主動加入的非教育系統人員10人)。

2月4日,第一批志願者正式上崗,為合力防控肺炎疫情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吹響集結號,這次我想衝在前面


教育局 羅罡

“非典時我在讀書,沒機會衝上去,這次我想衝在前面”,2月1日青浦區教育系統抗擊新冠肺炎青年志願者突擊隊吹響緊急招募集結號時,這句心中徘徊已久的志願讓我毫不猶豫在第一時間響應了衝鋒號。

深夜堅守道口,必須把好道口大門

“既然報名做了志願者,就是24小時等候召喚”,作為一名男性志願者,我很清楚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迎接更多的困難。我們的任務是2月4日與2月6日,16點至24點,8小時S26滬常高速香花橋道口值守任務。深夜的低溫,不能凍結我們肩扛的責任;深夜的大雨,不能澆熄我們心中的熱誠。儘管夜間低溫讓體溫計偶有出錯,但我們用溫暖的話語安慰過路者的焦躁情緒,讓他們在冬夜裡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堅決做到一個不漏,一個不錯。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偶遇外籍友人,雙語提升服務質量

志願者服務期間,多次遇到外籍人員通過道口,他們雖然對疫情有所瞭解,但並不知曉道口的檢查複核工作流程。此時,我責無旁貸地挑起向他們詢問、釋疑、引導的工作。有了相通的語言交流,外國友人很快理解了我們的工作內容,用積極的態度配合我們的工作,臨走時,甚至會送上溫暖的祝福“Best wishes for China!”上海是個國際城市,我們用我們的熱情和卓越海納百川,即使國家困難的時刻,也要時刻體現一名上海志願者的能力和擔當。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不想只是看客,這次我想衝在前面

這次的道口志願服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其中A類人員的近距離測體溫、登記顯然是相對危險的工作內容之一。衝在前面,不單是對集結號的響應衝在第一,更是對志願團隊的工作敢於勇挑重擔。團隊中,我的年紀相對最長,必須照顧其他團隊成員。“測體溫,交給我吧。”一句承諾,一份責任。一次執勤中,連續遇到多位體溫異常的來滬人員,其中也有湖北地區相關人員,每一位都做到了細問、嚴查、規範記錄,為後續工作做好第一道保障。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左二

8小時深夜值守入滬道口,逢車必檢、全員測溫,發現異常立即採取處置措施,志願者們用擔當構築起了防控輸入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努力為全力阻斷疫情傳播擴散發揮奉獻力量。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因為我是上海人


豫才中學 張怡景

在接到電話通知的四天後,我踏上了此次志願服務的“征程”。說實話,前一晚各種情緒交織,以至於一向睡眠質量極佳的自己醒來好幾次,忐忑、焦慮、興奮、五味雜陳。

到達指定集合地點,6名隊員一齊上了車,戴著口罩的大家,彷彿一個樣,彼此只能靠衣著、聲音、身高來辨別。沒有互相介紹,組長便提示我們一些注意事項,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好自己,因為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病毒。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路上十分順暢,我們在三點半左右就來到了G50汾湖檢查站,片刻休息之後,我們穿上了防護服,還未等組長王強認清我們,我們就都成了一個樣,每個人在肩膀上寫上了名字,才讓我們能分清彼此。

我與同伴小鐘被分配在二組,協助填寫紙質健康申報表,主要幫助的是手機端填寫失敗或者不會使用手機填報的入滬人員。在聆聽了上一班志願者的詳細講解之後,我瞭解了整個工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就這樣,我上崗了。

工作的難度不大,但是首先要面對的是防護服的悶熱。由於還要應對晚上的寒冷,我穿得比較厚實,在夕陽的照射下,不一會已經滿頭大汗,當然這滿頭大汗中也有因為不熟悉工作的緊張與剛上崗時的興奮。在漸漸的熟悉流程之後,身體“熱度”總算是下來了,而緊接著的是人流,由於正值返程高峰,加上網絡不暢和很多中老年人不會用手機填報,用紙質填報的人員越來越多,小小的桌子前“擠”了很多人。為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我與小鐘分工,他在前方限流,而我儘量指導人員“加速”填寫。組長王強看到我們這裡的“大客流”,便來協助我們,增加了人手之後,我們這裡的秩序逐漸穩定。其中還有好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自己填寫,我和小鐘都一一幫他們填寫完成。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忙碌了6個多小時,車流逐漸減少,而我們的志願工作節奏也慢慢地降了下來,此時,才發現天色已黑,寒冷已至。而對面一組的幾個同伴,還在忙碌著他們的工作,拍照、複查體溫、填表。在凌晨12點登記完最後一位入滬人員信息之後,我們的崗位交接給了下一批志願者們,換下防護服,我們又認清了彼此。坐上返程的車,與隊友們一一告別,“明天見”,對,我們2月6日再見。回到家已是1點,進小區的時候,門衛還是負責地讓我登記信息,測量體溫,感覺很欣慰,因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在守護著。而踏進家門,老婆也並未睡覺,在家中等候著我,指導我消毒洗衣,有了家庭的支持,我想我會更堅定地去做好志願工作。

【雙守雙共】區教育局:衝在前面的青年志願者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了《封城》的系列Vlog,從側面記錄了武漢封城之後的情況,其中有很大篇幅講述了志願者,他們運送物資,接送醫務工作者,幫忙籌集各種志願物品,免費送餐。當拍攝者問一個堅持每天給醫務工作送工作餐的餐廳老闆,“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的回答是,“沒為什麼啊,因為我是武漢人啊。”

那我為什麼要參加志願服務呢?

因為我是上海人。


資料:青浦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