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蘭娟院士提出建議把控明星高額片酬和正確引導新一代年輕人?

四川生活紀實


以上的話題我覺提的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明星都是非常有錢的。今後應該調整把重點放到各部門科研人員。因為國家的發展,繁榮富強。還得要靠各部門兒科研人員研究發明創造。


W環華旅遊1


在古時,明星被稱為伶,暨表演者。僅此而已……隨著伶由官方走向民間,以伶為生的戲子出現,這些人看別人的笑臉,吹拉彈唱賺此生活之資,生存環境就別提了。但隨著才藝高低分出,伶人內部產生了分化,暨所謂名氣大小,價碼和架式自然不同了,有名氣的有才藝的自然越來越多人看,就有了追星文化。其實,無非是人們生活富足了,閒蛋時間和金錢多了,這種文化便興盛。隨著歷史大潮的起落,不斷產生著高低起落。到了今天,盛世之下的中國,自然而然浮華氣息濃重,病態的追星文化在經紀公司和娛樂幕後推手的操作之下,變成了對明星無上限無下限的美化和醜化,塑造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吸引了大量沒有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的腦殘年輕人。這樣的病態發展,儼然成為了一種精神邪教。在國家大難之下,做實業和做網商的企業家們成為了大額捐資的主力,而日常被追捧的那些戲子,實在捐助有限。李蘭娟突然間發出這樣看似和自己八杆子打不著的感慨,實在也是看到這些捐助現象背後的原因,有感而發。人家不僅僅是個醫者,人家也是個智者,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中國公民。追星文化和捧星經濟真的應該歇歇了。都說國士無雙,李蘭娟院士說的沒有任何錯誤。雖然有點跨界抨擊,但絕對是語重心長。


說叔


科學家和明星是兩種獨立的個體,人們羨慕明星的原因無非就是門檻相對不算高,而且來錢快。我說的是相對不算高,畢竟搞科研沒有一定的底子還真的不行。每個人都想進入娛樂圈,但是大社會下面有無數個小社會,娛樂圈就是小社會,社會永遠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啊!能在娛樂圈存活下來並且大把大把賺錢的無一不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才,人家也是付出努力的。如果能平衡一下薪資,讓底層人民吃得起飯,住得起房,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PetitsGrelot


首先我要說,關於李院士這方面的言論我也從非主流網媒上看到過,但不是在“官宣”上,所以我對李院士是否真的說過這樣的話持懷疑態度。我倒是認為這也許是某些人借李院士之口“發發牢騷”而已,其實這種牢騷早已有之,如“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之類等等。

我認為,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現象的存在是有他的道理的。“造原子彈的”是體系內的一員,自然要依照體系內的規則去進行利益分享。而“賣茶葉蛋的”則是自由市場體系內的一員,他的收入高低遵從市場規則,由市場來決定,所謂的“明星們”如影、視、歌星們的高收入也是如此。我認為對某些明星們的高收入不該過度渲染,也不該眼紅,他們這些人畢竟是各自領域金字塔尖上的精英,有市場,有需求,有粉絲,有才藝……什麼都有了,怎麼能沒有錢呢?是這個理兒吧?再說我們國家對科技技術等領域的傑出人才也不是沒有獎勵制度,如每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等等。

換個角度說,我們國家畢竟不是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和政府有責任對市場進行適當干預;市場導向、輿論導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三觀”導向也必須要把控好;在各階層各領域的利益分配上進行適當調控也是應該的,這樣有利於我們國家健康和諧發展。


詩騎天下張百軍


這不會是李院士說的話,這類話聽聽就行了,不要當真。大眾所看到的娛樂圈明星都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人才,任何一個行業的頂尖人才,待遇和地位都不比他們差,只不過是大眾不知道而已。


凡簡營養


我認為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崇拜的不再是為國家發展奠定基石的科研工作者,而是很多的明星,崇拜明星本身沒有問題,只要是你所崇拜的明星有很多的優秀作品,這也算為群眾的精神建設添磚加瓦。然而,這些少年少女們所崇拜的所謂明星並沒有什麼好的作品,僅在所謂高顏值下被經紀公司瘋狂的推廣,造產生了很多德不配位的情況,你能想象一下一個僅憑顏值的人每年收入超過9位數嗎,很多的科研工作者每年的科研經費都沒有8位數,更別說收入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每年的收入都在6位數左右,做科研是枯燥的,為了得到實驗數據可能要在實驗室熬夜幾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誠然,些“明星”們大部分的收入來源於市場化的運作,而且大部分的收入都歸於經紀公司,但也正是因為市場化運作導致他們的客戶群體是很多的學生群體。這些學生很多不能客觀的認識這個社會,導致價值觀扭曲,造成了很多瘋狂追星事件。

學生階段的心智正處於整個人生最高峰時期,如果這個階段把精力用於瘋狂追星,而不是用於思考科學,對國家對社會有非常大負面影響的。


有味道的歷史故事


出發點是為了國富民強。

不是不允許明星出現,但是炒作越來越無底線,不太好了。尤其是明星式的財富積累,出場費代言費流量廣告等等,一切的價值觀都指向了金錢,除了提高了美容市場的業績外,對社會貢獻不大,尤其是娘炮的大行其道。以後還有人願意當兵不?扭曲青少年的價值觀。

娛樂都是報道成功的明星不容易,試問一下,哪個社會人容易?現今幾年所謂的流量明星,都是無底線包裝出來的。放個屁都可以整出個故事,把眾多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了。

青少年還有年輕人正是努力學習,努力奮鬥的黃金時間。天天想成明星。不管是正能量的還是負能量的,只要有流量,就有經濟收入,各個視頻中,多少裝傻充愣,低俗表演,用來吸粉,以求流量。這正常嗎?

虛假的明星效應,催生出一大批遊手好閒的人,以博同情,博點贊來實現財富的,最後有幾個真成功,剩下一地雞毛,思想再偏激點,走上坑蒙拐騙的道路上。進一步惡化社會的誠信危機!


龍馬在月


個人絕對贊成[贊] 這個提議!因為目前中國有一部分年輕人的價值觀已經偏離,他們追星,模仿!把那些流量明星當成偶像!有時還花1千甚至幾千去聽一場演唱會!他們的舉動很瘋狂。

那些明星的天價片酬已經匪夷所思,細思極恐!

科研工作者一輩子的工資也許還比不上明星1年的片酬!這已經很不公平!甚至讓人寒心!

因為科研人員作出的頁獻是巨大的!我們為他(她)們點贊[贊]

也希望國家能出臺一些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的政策!同時也要規範影視行業,制約所謂的"明星"的天價片酬!讓我們的下一代價值觀迴歸正常!


遠航小衛士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公眾人物,有時候發表的觀點是當下的,但過後深思熟慮產生不一樣的看法時,沒法第一時間去闡釋自己的新見解時,那麼,我們就只是單方面的認為說者就是原先的看法,可人是在不斷髮展的,對事物的所思所悟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但固然,作為公眾人物,一旦發言,各大媒體一般都會以其觀點作為其本人的基本看法,也因為這樣,很多公眾人物都因此而不喜歡接受媒體的訪問,所以我不評價李蘭娟院士的看法。不過,就其上述的兩點談下個人現階段的心得,一、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個人是非常支持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二、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個人認為非常有片面性,高薪高福利不應當只屬於一部分群體的,但凡在各崗位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應該有這方面的待遇,至於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這點來說,個人認為也應當多為娛樂圈群體所考慮,首先這類群體也是有很多舉世矚目的人存在的,他們同樣在用自己的餘生努力追求藝術事業,為國家作出貢獻,當然,不乏有些明星在藝術方面成就不高,但同樣擁有非常多的支持者,難道,這種支持者自己就沒有判斷力?我認為,只要一個人被人看得起,身上就有了不起的地方,他們所創造的個人財富也不是憑空而來的,只要他們不犯法,哪怕每天在藝術方面進步的程度不高,但只要積極的去傳播正能量,那麼就應當肯定,而且國家要取得繁榮昌盛,需要很多群體齊心協力,去共同追求理想的目標,其為建設更強大的祖國而奮鬥,每一個群體都值得被肯定,被需要,被理解,被支持,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包容和正義的國度。


幕覺文化媒體創研堂


少年強則國強。

這讓我回憶起之前的一個採訪節目,一個關於“中老年人喜歡哪些明星”的節目,一位老爺爺的回答徹底的戳中了這個社會的痛點了!老爺爺回答道:我不喜歡明星!因為,明星都不能強國只能害下一代!

這種社會氛圍下,現在小孩子的夢想,他們都說長大了當明星,當唱歌,當什麼……卻沒有人再夢想當科學家去改變世界;當警察、軍人去保家衛國;當老師去傳播知識,培養人才;

當醫生去救死扶傷。

而國家發展、富強最終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但現實是這些科技人才的待遇遠不如明星。

最後,老爺爺語重心長地說:娛樂至死,國魂將不存,痛心之情溢於言表!

關鍵時候,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是科研人員,醫護人員和軍人,他們也有家人,也需要健康,那些身價千萬上億的明星都躲在豪宅裡。通過疫情,大家會明白,普通大眾需要什麼,需要國富民強,需要有擔當的人守衛家園,衝鋒在前的是一群孩子而不是一群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