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你看了幾本書,最喜歡書中的哪個人物?

書伴茶


看到題主說重讀了《簡愛》,這是一部關於女性覺醒的經典書籍。這些天我讀了《廊橋遺夢》、《面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三本書,也是關於女性和愛情的故事,在這三個女主中,最喜歡的事《廊橋遺夢》的女主弗朗西斯卡。

愛情是激情四射,婚姻卻是細水長流,已婚女人遇到真愛,是緣還是劫?

弗朗西斯卡告訴了我們,已婚女子在平淡如水的婚姻中遇到一生摯愛,該選擇愛情還是選擇婚姻。

《廊橋遺夢》女主弗朗西斯卡:雪藏愛情,一生遺憾;堅守家庭,一生責任

如同大多數普通的家庭婦女一樣,弗朗西斯卡在婚後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丈夫和孩子們外出四天,在這四天裡,她遇到了一生摯愛,兩人共進晚餐,相擁共舞,最終在一起溫存。四天後,兩人要分開,她跟他走嗎?最終她選擇了家庭,把摯愛一生珍藏,弗朗西斯卡去世後,留下遺囑,讓孩子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

1、一地雞毛的婚後生活,足以把一個女人變成一座孤島

女人步入婚姻,就宣佈了結束一段為自己而活的美好時期,開啟一段為為家庭奉獻的無奈時期。

弗朗西斯卡住愛荷華州的某小鎮,她的生活圈子小得可憐,一天到晚圍著丈夫和孩子轉。一家人看似溫馨,其實卻缺乏深度交流。

弗朗西斯卡的每一天,都被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佔據,她完全失去了自我。在眾人眼中,她是賢妻良母,無可挑剔。但她自己知道,她對這種庸常的生活充滿了厭惡和失望。

一地雞毛的日子裡,弗朗西斯再也沒有了玫瑰花。

2、我只看了一眼,就拴住了你。這一眼永遠。

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的到來,打破了她的平靜。弗朗西斯卡帶他到羅斯曼橋攝影。

靈魂相遇的兩個人,一旦邂逅,強大的磁場一定會相互吸引。四天裡兩人共度晚餐,相擁跳舞,溫柔纏綿。

四天,不過是漫長人生中的一剎那。然而對弗朗西斯卡來說,這四天卻刻骨銘心。這樣確定的愛,他們彼此都覺得一生只會有一次。

3、雪藏愛情,一生遺憾;堅守婚姻,一生責任。

四天過去,兩人即將分開,弗朗西斯卡會跟羅伯特浪跡天涯嗎?

兩天後,弗朗西斯卡與丈夫駕車出門,大雨滂沱中,弗朗西斯卡看見,羅伯特的車離她只有三十英尺,就在她前面。

弗朗西斯卡心如刀絞,雙眼被淚水、雨水、霧氣模糊了。弗朗西斯卡只緊緊拽住門把手,她怕抑制不住自己,衝進大雨跟羅伯特走。

哦,基督——哦,耶穌基督,全能的上帝……別!”這些話都是弗朗西絲卡在她肚子裡說的,“我錯了,羅伯特,我不該留下……可是我不能走……讓我再告訴你一遍……我為什麼不能走……你再告訴我一遍,為什麼我應該走。”

“在一個充滿混沌不清的宇宙中,這樣明確的事只能出現一次,不論你活幾生幾世,以後永不會再現。”

弗朗西斯卡清楚地知道家庭的責任對於自己的意義,她不想也不能傷害任何人。羅伯特,我不能跟你走,不能,我還有家庭和孩子,我不能跟你走!

弗朗西斯卡最終在遠走天涯和家庭責任面前選擇了留下,也給自己的愛情留下了一生遺憾,卻讓那段感情在漫長的一生中,一直保持著最美的模樣。

4、婚姻不是愛情的保鮮劑,不要在婚姻裡尋找愛情

愛情來的時候像一道光,照亮了弗朗西斯卡平淡苦悶的家庭生活,這個時候的她是最美的也是最快樂的,可是最後她與羅伯特“始於激情,止於理性”迴歸各自的生活,卻終生懷念著對方,至直生命的逝去,也是一種美。

婚後遇到心動,遇到摯愛不難,面對愛情,面對婚姻,是追逐愛情,還是堅守婚姻,從來都是兩難的選擇,無論哪種選擇都沒有對錯。

最欣賞的是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尊重彼此的選擇。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做到了。

蔡康永老師在《奇葩說》裡說

婚姻不是保存愛情的容器,就像你把新鮮的蔬果放進冰箱後,它就開始改變了。很多婚姻到了後來,是冰箱、是罐頭,它在我們飢餓的時候還是能夠養活我們,讓我們生存下。可是那個冰箱、那個罐頭裡面放的水果,不再是當初長在樹上的那個新鮮的水果。所以請不要天真地把愛情和婚姻劃上等號。

《廊橋遺夢》為什麼讓我們這麼多人為之打動?因為它沒有變為下一個婚姻。如果她跟著那個攝影師走了變成下一個婚姻,那個今生摯愛會變成一個醜陋的尷尬的冰箱裡的罐頭裡的故事。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不要奢望在婚姻裡尋找愛情。

如果請你好好珍惜你的人生摯愛,也好好珍惜你的婚姻,他們各自在你的生活當中,擔任不同的支撐力量。

5結語

如果你在婚姻裡遇到你的摯愛,請學著弗朗西斯卡那樣,學著放手,學著珍藏,用餘生來想念,想念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擁有。

幾米漫畫裡有一段話或許會療愈你

他們深刻體會到人生的無奈,

因此當他們分手時,

一路上相對無言,

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他們只能說:

“下雪了。”

“嗯,真的下雪了,雪飄下來真美。”

“真的很美。”

“嗯,下雪了……”


絨花書屋


陪兒子在家,不能總拿著手機玩,兒子很喜歡看書,於是放下手機陪兒子一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好媽媽~不吼不叫》。這本書顛覆了我平時教育孩子方法的認知。原來不吼不叫的小妙招特別多,這樣孩子也願意和你交流也很聽話。(原來我就是對他特嚴厲,一不小心就火冒三丈)


豆豆161799


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和《血疫》,都是特別直面社會現實的書。前一本看了兩天,後一本看了一部分,然後去看了美劇,文字描述,配上劇,畫面感衝擊太強了。

既然來了,就和你分享一下。

01/

金智英是82年生,是典型的的80後韓國女人。享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看到了社會對於女性的種種不公。因為產後抑鬱症而就醫,抑鬱讓她產生了類似“人格分裂”的精神症狀,經常突然以其他女性的口吻和他人對話。

一罐啤酒喝到快要見底,金智英突然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代賢啊,最近智英可能會有些心力交瘁,因為她正處在身體漸漸恢復、心裡卻很焦慮的階段。記得要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金智英從一個少女,過渡到一個母親,她並沒有強大的心理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壓力,所以出現了精神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種創傷叫“替代性創傷”,前幾天因為大家對疫情的關心,產生了消極的心理,並且為深處疫區的病者感到同情。同時關聯到自己的現實,因為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好的事,自己卻感到傷心難過,甚至抑鬱焦躁,這是替代性創傷。

而金智英是“替代性”地轉移自己的壓力,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或者說以另一個人替代了自己,這是一種逃避自我受傷害的方式。

小說以她的精神出現問題開始,追溯了韓國女性面對家庭和社會壓力的歷史與現狀。從她母親的那一代開始就經歷“媽蟲”經歷,到了她這一代,依然沒有得到改變,甚至更加嚴重。

書的最後,女性主義研究學者金高蓮珠說出了可以概括這本書的一句話:

追求普遍性而非特殊性,正是這本小說最特殊之處。

“金智英”們無處不在,她是“我們”,是每一個備受家庭、社會和事業煎熬的女性。


02/《血疫》

《血疫》是為了瞭解當下發生的新冠肺炎去看的,也是為了多瞭解人類所面臨的的病毒考驗。

小說描述性的文字很多,作者試圖詳細地呈現出埃博拉病毒發生的背景、經過和影響。對於非洲、歐美國家來說,這種病毒的危害,早已不是己身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必須面對的。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線狀病毒,而非冠狀,它的傳染性比冠狀低,但是致死率卻是極高的。故事的背景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的真實故事,從非洲叢林出來的莫內坐飛機前往內羅畢醫院治病,但是死在了慘不忍睹的救治過程中,病毒的發展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救治他的醫生護士都被感染了。

醫生幸運地活了下來,後果卻是未知的。1980年,遠在美國病毒所的南希,受到了一個病毒血樣,她敏銳地發覺了這種病毒的可怕性,並且採取了一定措施。然而,病毒的狡猾性是出乎人類的預料的。

在《血疫》中,我們可以看到不顧一切只為利益的商人,不顧病毒的可怕販賣猴子,可以看到不重視事實只在乎經驗的“專家”。當然,還有像南希一樣奔赴在控制病毒,不顧安危的研究者,還有強勢重視的軍方官員。

美劇畫面有的很血腥,但據說還不是事實的十分之一,有些我們人類必須要面對的挑戰,是始終逃不掉的。


我們不說命運如何,只想說,在能力範圍內,挺身而出,人類的發展史上,會有許多犧牲,可以做的,是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作為個體的我們,如何安放自己,以一個平凡人的姿態活著時,就安分守己,如果有人需要,我們總會有人站出來。時代讓每個平凡人都有成為英雄的機會。


以上,謝謝閱讀。

我是當歸,與你共勉。


當歸的閱讀地圖


我推薦看《紅樓夢》,看懂了紅樓,也就看懂人生了。裡面的人際關係、寶黛愛情,雖然老生常談,但還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每個人的人物形象,都要自己琢磨琢磨。比如現在我就覺得,林黛玉只適合做賈寶玉的單純愛戀對象,但無法嫁給他,畢竟,賈府複雜的人際關係,林妹妹無法駕馭,人不能只生活在象牙塔裡。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ShawnSantiago


這段時間讀完了劉慈欣的《三體》。

劉慈欣的《三體》第一冊出了有段時間,今天才想到拿來認真讀一讀,雖然一直很不喜歡在電腦上讀書,但是《球狀閃電》和最近的《三體》都在電腦上就讓我進入愉快的閱讀體驗,大劉作為工程師的身份用一個業餘作家的態度再一次向我展示了量子物理美學的神秘莫測。

某種程度上《三體》應該是《球狀閃電》的延續,其中再次隱約的頭露出《朝聞道》中對終極哲學的探索,個體生命在宏觀宇宙面前的渺小被放大在眼前,所有的人類活動不過是宇宙尺度的微觀粒子碰撞,一切只不過是偶然的反應隨後便湮滅在被觀測後的坍塌中。

哲學其實不過是思考我是誰、在哪裡、為什麼這些主題,然而很容易就會被食物和性輕易的取代,所以意志薄弱的人永遠無法走上金字塔的頂端,藉助"三體"這個遊戲來考驗不同的歷史洪流中個體對潮流的作用是個無法證偽的命題,同樣無法證偽的還有"不存在",這是一個薛定諤的貓式的悖論,一旦你證明它,就同時證明了它的反面——即"存在"。

故事還沒有讀完,球狀閃電中有精彩表現的丁儀還沒有很大的戲分,這個有著驚人的思想力量的物理巨人比汪渺看起來更瞭解宇宙的真相,所以也看起來最超脫。他在大草原上被草原的風吹得如同旗幟一般飛舞的長髮、大背心和短褲曾經擊潰了有著巨大男人魅力的航母艦長,卻敵不過宏觀世界的一顆宏原子。

大劉的小說從《流浪地球》開始就是個壓抑但美麗的局,《鄉村教師》中展示的宏大布局和精細個體描述讓人歎為觀止,直到現在我仍認為這是目前國內最偉大的兩部科幻小說,《朝聞道》中的哲學和未來關懷是一切對科學和真理懷有敬意的人都應具有的美德,只是宇宙永遠都不可能為每個人閃爍。



熊貓影音Show


這幾天看了《魯濱遜漂流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當然是主人公。在荒島上他沒有被這些困難給難倒,他選擇了生存,他用勇敢戰勝了困難,用智慧解決了一切難題,就這樣,他又生活了二十八年,這是多麼艱難的二十八年啊!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一個堅強的人創造出的奇蹟!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只有像魯濱遜那樣不畏艱險,勇敢生存的人才能度過難關,就阿斯圖里亞斯說的那樣——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




夏目友人帳wow


最近又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很喜歡的主人公是孫少安。

孫少安是最樸實,最善良,最有主見的中國農民代表。

小時候,他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但他並不因此沉淪,報怨。他無怨無悔地用雙手托起這個貧困交加的家,對奶奶爹孃他極其孝順,對弟妹他非常疼愛,他盡心盡力當好村幹部,剛改革開放,他就領導家人辦磚廠制富。

對待愛情,他非常知道自已需要什麼樣的另一半,對於潤葉的愛情,他知道不可能使雙方幸福,就果斷拒絕。娶了個山西姑娘,找到了他的真愛。


湖光映雪925


最近在看《人間失格》,太宰治的作品,之前聽說這是個讀了讓人抑鬱的作品,看了之後覺得男主是個雙商高,顏值高,強行給自己套上悲情色彩的神經病,讀完一半了,沒有任何收穫,浪費時間,大家還是讀其他書吧,當然,如果有人覺得想讀或者讀過覺得不錯的,我也沒話說,我只是陳述我自己的觀點,你不認可也不比必與我爭辯,各自安好


阿貓鬧太套


《狼圖騰》

我覺得對陳陣的描述還是比較成功的,他的好奇心、執著以及一些魯莽的行徑非常符合他當時的年齡,而他的身份——一個成份不怎麼好的知青,以及來自北京,都讓文中的一些文化層面描寫有了背景的依託,雖然有些段落冗長不必要,但是人物還算成功吧。看到小狼終於死了,我也突然有一種解脫感。








張紅燕


最近看了一本《溝通的藝術》,書中有這麼一句: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的人!看過這本書後比較喜歡說這句話的林肯。從他講過的這句話我覺得與人交談,貴在真誠。人唯有真誠,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誠,才使人憐,唯有真誠,才能使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