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寫詩有用嗎?

白馬帥哥1


在判定寫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這個字的意思是什麼?

詩,原意指把心中的思想想法表達出來的一種文學語言。從中可以看出“詩”是一種表達語言。

既然是一種表達語言,那麼在古代,“詩”是讀書人,有文化的人的一種寫作表達方式。說明會寫詩是一種文化修養的體現

比如說,唐朝的駱賓王七歲寫了《詠鵝》,這麼小的年齡就會寫詩了,拿現在的孩子比他就是個天才,放在當時也是一個文學才人。

有文化有才能就有機會參加科舉進入仕途,再加上考科舉之前就小有名氣對仕途的影響不言而喻。

現當代也出了不少有名氣的詩詞人,比如說,毛澤東、海子、徐志摩、冰心。他們的詩歌也出版也有收入。當時的文化環境允許詩歌的蓬勃發展也造就這代詩人。

現在詩哥越變越小眾化,我覺得是中華文學傳承退化,沒有大力發展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萬物復新,經濟步伐極快,讀書=工作=前(錢)途=財務自由=有錢人。人們似乎沒有更多的經歷把時間“浪費”沉浸於意境的生活。所以現階段,我們大部份國人極度缺乏精神生活,放大了說缺乏精神文明,這是很可悲的。

一味追求物質財富生活,到死的那一刻,你才會發現這輩子活的很空虛,白走時間一趟。

寫詩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財富。這個是無價的,不可衡量,也不允許被衡量。

如果為了生活生存寫詩,機會渺茫。動機不純,也寫不出什麼好詩來。




斌心劍


在此我要頂直的說,​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不論他(她)是什麼身份,什麼職業,什麼所好,這“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乃是我每個國人都當有的信念!亦即:“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且人人都當盡上自己的本分為國為民排憂解難!

自進入“頭條”兩年多來我也寫了一些東西,雖然算不上什麼詩,但所寫的皆是我對生活、人生、情懷、志向的真實追求與表達!

你問這“寫詩有用嗎?”我要實實在在的說,不但有用,還大有所用!她,不但鍛鍊了我的寫作,豐富了我的生活,增長了我的閱歷,更使我深刻的去認識自己、解剖自己,改造自己,從而使自己能夠日臻完善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竭力地做一個有益於國家、有益於人民的人!

​“詩以言志,歌以詠懷”,鄙人所寫的作品在發表於“頭條”的同時也向本人微信朋友圈給於轉發,不單激勵著自己,從而也激勵著別人,從而去做一真、善、美的人,你說這寫詩是有用還是沒有?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好了,恕不贅言,下面鄙人就抄錄兩首曾經的拙作於後,恭請雅正!

(一)​《七言“自由體” · 感恩父母 莫負己心!》

描述:父母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凡事多體諒一下父母,不要跟父母頂撞,也不要跟父母賭氣。當我(們)在跟父母爭吵的時候,我(們)又哪裡曉得父母的心在流血······

秋高氣爽臨重陽,滿園菊花鬱金黃。

中華文明歷千古,敬老尊長淵源長。

魂牽夢縈思故土,日思夜想念爹孃。

愧悔欲養親不待,餘恨空留負天良!

(二)​《七言“自由體” ·風雨同心-共克時艱!》

風譎雲詭疫頻傳,雨愁煙恨漫九寰。

同仇敵愾戰肺疾,心繫家國阻兇頑。

共為唇齒相友助,克己慎行互輔援。

時變之應須警惕,艱難險阻不畏前!




王漢超暱稱微塵


有用,不僅可以言志抒情,還可以表達社會現實和人性,如魯迅先生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北島的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芝麻開門2259


寫詩賺錢的很少,靠寫詩成為詩人,成名成家的年代也過去了,過去有許多報刋雜誌發表,現在沒有了,賣不出去,詩歌一欄已被砍掉,尤其律詩更沒市場,剩下一些退休老人還在搞詩社,寫些老幹體,年輕人都不參與。現在網絡很發達,想怎麼寫都沒人管,水平高低都行,沒人審稿,自娛自樂,沒法產生利益,多數人還寫詩,知道產生不了利益,是用來抒發,說點高雅的話,風啊雪啊寄託一下,使胸裡詩書不致完全遺忘。我也是如此,早年還想投稿成為一名詩人、作家、出詩集,但現在只利用它當日記,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一些詩,記載一點美好。如果用白話文寫,要寫許多字,不知有沒有人看,目又花,所以乾脆就寫成詩,四八句簡單好整,有格沒格皆不重要,只要自己覺得好就行。當然,如果寫詩能寫到李白或徐志摩的水平,肯定是有用的,起碼被人崇拜,就有人來找你了。



楓葉亂舞


簡明扼要。


用戶70231807006


我認為相當有用



路人甲乙丙丁2


自嘲 新韻

惆悵韶華顏色衰,詩書裡面把心埋。

還些寂寞還些醉,半是痴狂半是呆。

休問青春何處去,唯知喜樂此中宅。

老來身困無長物,媳婦說咱個廢柴。

同學會 新韻

燕子樓空塵網輕,美人遲暮羨華英。

朱顏別鏡衣沾絮,心海橫舟身若萍。

且就傾杯同醉夢,更無留影在長亭。

斜陽一抹西山後,片片飛花弄晚晴。

月下

庭前秋色系殘紅,

對影邀杯杯復空。

一地銀霜驚宿鳥,

捲簾人在月明中。

行船

日掛雲帆側,鳥停江渚前。

去家三百里,回望幾重煙。

生查子

江流一線天,岸遠沙鷗杳。

帆影浴殘陽,秋色連波渺。

時來飲幾杯,醉裡貪歡笑。

酒醒莫憑欄,彈指青山老。

鷓鴣天

一枕銀霜逐水流,天涯倦旅幾時休。

我歌長嘯三千里,我舞疏狂九萬樓。

雲似海,月如鉤,人間何處是瀛洲。

十年風雨無由度,一葉輕帆獨向秋。

漁家傲 房奴嘆

念念無非柴米慮,我來一向愁阿堵。

萬丈豪情皆囈語,難自顧,等閒莫笑人間苦。

但願此身離世路,半壺濁酒黃昏雨。

輕點扁舟煙外去,雲天處,一聲長嘯千山暮。


一任天涯瘦病


用一首現代詩為你解惑!

縱然語言為人類所有,

但為人處世彷彿各有其道,

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一樣的。

——T.S艾略特

很難相信人類試圖去理解已經發生過的事實

而又不遵循那些被時間所教化過的概念,歷史是人吃人的遊戲,我們的每句話都講是我們本質的座右銘,而詩則是那個人的墓誌銘。你可以想象原始人狩獵時的模樣,但你絕對想象不出他對世界的感受,除了那些被當做文獻或者奇蹟的滿是繪畫的洞窟和石穴,而這點正是詩的外化表現。


長眠於此者長於此逃離


這個問題問的好,不過要看你問誰,如果你問一個經常寫文章,或寫詩的人,算是“拍馬屁”拍到了點子上,他一定會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彷彿這詩有天大的好處,你若離了詩,就是沒有情操,人生缺憾,不夠完美。

如果問一個平常人,他可能會思考一下,然後瞪著眼睛看著你,反過來問你:“有啥用?能賺大錢嗎?”弄得你是哭笑不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文華層次不同,理解認識不同,詩固然是好東西,但要看誰喜歡,喜歡就有用,不喜歡,說的再好,也是對牛彈琴,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